古代防治眩晕证方药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047528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文献研究和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历代有关防治眩晕证的重要医籍进行整理,建立古代防治眩晕证方药数据库。按功效分类药物,分析古代眩晕证防治方药的频率分布规律,探寻对治疗眩晕证起主要作用的方药组合。发现古代防治眩晕证方药以补益药、解表药、清热药、化痰药为主。补益阴精、解表除邪、清热化痰是古代医家防治眩晕证的主导思想。析出了以茯苓、川芎、白术、半夏、防风、当归、人参、黄芪、陈皮、白芍、菊花、熟地黄、天麻、甘草为主的防治眩晕证高频药物组方。
其他文献
对POEMS综合征误诊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38岁。主因盗汗、低热,肤色逐渐加深4个月于2007—02—05收入我院结核科,给予抗痨治疗1个月,好转后出院。于2007—08—08因双乳
笔者于2003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自拟龙芎汤治疗带状疱疹7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75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43例,女32例;年龄19岁~74岁,平均51岁;
我科自1999年~2002年的9~11月份共收治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628例,其中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占460例,随机分组对照,采用本院配制的止泻散口服,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顽固性心衰经过应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治疗后仍不能控制,加用自拟的温阳益气活血汤治疗,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