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正位于悬崖边?

来源 :大科技·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xu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恰到好处,离太阳不远不近,温度适宜,所以我们的星球表面上有液态的水存在。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的诞生和繁衍离不开液态水,所以地球上能够有生命,首先要归功于地球的优越位置。
  然而,如果我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那就错了。科学家发现,其实地球的位置很危险。
  我们生活
  在“悬崖”边缘
  实际上,太阳系有个所谓的“宜居带”,也就是行星表面可以有液态水、适宜生命繁衍的地带,地球就恰好位于这个地带里。而我们的邻居金星比宜居带更靠近太阳,所以金星上的气温过高了,即使过去有水,也都蒸发殆尽;而我们的另一个邻居火星,比宜居带更远离太阳,所以火星上的气温过低了,只在夏季的某些时候才可能有液态水存在。
  科学界此前认为,太阳系的宜居带的内边界在0.95个天文单位的地方。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1个天文单位,离内边界还有一段距离。然而最近美国和法国行星科学家根据太阳系的性质重新计算后发现,宜居带的内边界应该在0.99个天文单位的地方,换句话说,我们的地球其实就处在“悬崖”边缘,稍不小心就会滑出宜居带的边界,跑到火热的空间去。
  假如由于某种原因,地球移动到了宜居带内侧,会发生什么事情?如果行星到太阳的距离小于0.99个天文单位,行星的表面就将不能维持液态水存在。地球表面会变得炎热,大量的海水蒸发,水汽上升到地球的平流层,并且在那里吸收强烈的太阳辐射,然后水分子分解,很轻的氢离子会逃离地球,而氧离子会与地球表面的碳结合,形成二氧化碳,也就是让地球变暖的温室气体。这个过程持续上亿年甚至更长时间,地球上的海洋、河流、湖泊就将全部耗尽,于是我们的星球会变得更像现在的金星,炎热无比。
  气候变化将更加可怕
  别害怕,地球还位于1个天文单位的地方,我们暂时是安全的。而且,除了概率极低的巨大星体的撞击干扰地球的运动外,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不会有明显的缩短。不过当科学家知道地球非常靠近宜居带的内边界时,他们有了另外的担心。
  地球不必一定移动到更靠近太阳的位置,才会引发灾难性的环境变化。由于人类活动,地球可能正在经历全球变暖,一旦这种趋势失控,带来的结局就会与地球跑到宜居带内侧的效果一样。重新计算后的宜居带位置告诉我们,地球离“悬崖”很近,全球变暖可能比过去想像的更可怕,也更容易带来灾难性后果。
  根据较悲观的预测,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10到20倍,就会让地球表面平均气温上升12℃。目前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大约是15℃,当平均气温上升到接近30℃时,极地冰盖将全部融化,大量的水蒸气进入大气层,地球的温室效应会变得不可逆转,臭氧层也会被破坏。
  虽然按照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速度,要到2300年左右大气中才会有那么多的二氧化碳,形势虽然不是迫在眉睫,但也十分严峻了。
  不过也有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历史上的白垩纪时期,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也有20℃以上,但是当时的地球好像并没有出现灾难性的后果,而且体型巨大的恐龙还活得很滋润。所以地球表面大幅度升温的后果是否真的很可怕,还需要仔细分析。还有的科学家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将能够适应更炎热的地球环境,没什么可怕的。
  但愿如此。
其他文献
期刊
2013年5月,美国好莱坞女影星安吉丽娜·朱莉通过基因检测,被推断有患乳腺癌的巨大风险,于是她毅然选择了切除乳腺手术,将患乳腺癌风险从87%降到了5%。有资料显示,美国每年有500多万人进行疾病易感基因检测,这一举措使美国直肠癌和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朱莉等人的这种根据基因检测结果所作出的防患于未然的举动,不禁会让人产生诸多联想和疑问:决定我们命运的真是基因吗?人们有必要据此未雨绸缪吗
大地震不仅给震区的灾民带来身体创伤和财产损失,也影响了全球的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在世界各地都设有地面接收站,卫星通过与这些接收站的信号交流,能够提供位置信息。美国科学家对过去十几年中大地震导致的地壳变动进行了研究,发现地震会让地壳位置发生轻微的改变,两个距离数千千米的地点,会因为地壳变动而发生几毫米的距离变化,从而影响全球定位系统的精确性。
基因在我们生命体一受孕时就形成了,虽然它能决定我们的命运,但它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基因在后天一旦发生改变,那么人的命运相应也会发生改变。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双胞胎,尽管有几乎百分之百的相同基因,但命运却不尽相同;有的人父母个子都不高,生出的孩子却越长越高,成了个“巨人”;有的人出生时很正常,但后来却浑身长毛;而且同样是生活在一个地区的人,童年生活在谷物丰收期的人和自然灾害期的人,其后代寿命
2008年8月底.我国启动面向2020年的制定工作,并成立了由温家宝总理任组长的领导小组.
长期以来,我们大多数关于人类进化的知识都来自化石。可是,发现化石毕竟是件碰运气的事,而且化石资料往往缺失严重,要想单纯依靠它们来勾勒出一幅完整的人类进化图,就好比一张被撕碎的照片,在大多数碎片已经丢失的情况下,再还原出一张完整的肖像来,其难度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但自从有了分子生物学,生物学家出乎意料地发现,其实每个人身上都带有一部“人类进化史”。这部“人类进化史”就藏在DNA的一些基因上。我们
《圣经》上说,宇宙原先没有光,一片漆黑,后来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才有了光。至于光有了之后,是多了,还是少了,还是不多不少,正合乎上帝的要求,那可就没人知道了,——因为我们谁也不清楚上帝他老人家当初为宇宙“订制”了多少光。  但事情到了天文学家那里,就不一样了。对于他们来说,任何光都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它们都来源于发光天体,因此,天文学家就可以“核算”这样一笔账:宇宙中光的总量是否刚好等于所有已知
期刊
天王星上也有漂着“冰川”的海洋,那可都是钻石组成的!洋面是液体钻石,“冰川”是固体钻石。  最合适的核燃料供应星  人类越来越认识到核燃料的价值,现在在大力利用核能,但地球上的核燃料也会像煤和石油一样,很快就会被消耗殆尽。人类在朝思暮想着,怎么样到外星球去寻找新的能源和矿藏。  其实太阳系中的气体行星上有大量氦-3可以利用,人类如果能派飞船到这些行星上去开采,那将是多么美妙的前景!  当然距离地球
1972年和1973年,美国宇航局先后发射的先驱者10号和11号探测器,它们一直以来是宇航专家们尤其关注的探测器,因为关于这两个探测器,有一个持续几十年的谜困惑着专家们,那就是自1980年代开始,宇航专家就发现这两个探测器在莫名其妙地减速,然而把所有能引起减速的因素都考虑进去后,这两个探测器还是比综合考虑后的速度要慢,好像受一种莫名的拖拽力,但科学家一时又找不到这拖拽力到底来自哪里。虽然这莫名的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