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电影在连续保持六年的30%票房增长势头后,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随着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三大巨头BAT(百度公司Baidu、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腾讯公司Tencent)全部杀进影视业,2015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总票房高达440亿元,增势迅猛。互联网+的时代已来临,中国的传统电影产业完全被互联网所颠覆,传承百年的游戏规则也被彻底推翻。互联网为影视业开发了新的商业模式,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关键词:影视业;互联网;商业模式;机遇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196-02
现状一:电商化的影视020盛宴开幕
21世纪初的人们还以为互联网是过时以及盗版影视的回收站,谁知互联网对电影行业的渗透正悄无声息地蔓延着。如今互联网早已不仅仅是电影版权的采购者,更是电影营销的主要依托平台,网络视频、微博微信、电商等社交媒体成为电影宣传的主力军。同时,国内在线选座售票行业已经基本完成了对电影消费的入口重置,据统计,目前网购电影票渠道占比已超50%,在线选座购票成为国人观影的重要方式,未来的市场份额也必将越来越大。电影票团购市场也早已被BAT三分天下,形成了以微票儿、格瓦拉、猫眼、大众点评四家合力的腾讯公司,以淘宝电影为主的阿里影业,与星美院线合作的百度糯米争霸混战的局面。继微票儿与格瓦拉合并、猫眼电影与大众点评整合后,腾讯占据了在线电影票市场的大半个江湖,而豆瓣、时光网等专注于影评的电影社区在商业化的大潮中偏安一隅。
现状二:网络院线成为新的发行战场
依靠院线电影市场挣钱,互联网公司的野心远不止于此。随着电影界人才辈出,大量优质影片无法进入院线上映,网络院线则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观影需求。2013年,随着《万万没想到》的走红,网络剧成为主流,各大网站纷纷推广起来。网络剧能够在短时间内讲述一个完整的剧情,短小精悍的特点适用于都市快生活,满足了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娱乐消遣的需求;其无厘头搞笑的风格对于缓解苦逼现实中的压力也有神效,因而深受人们追捧。
2015年,网络剧、微电影、纯网综艺等各类新媒体电影遍地开花,乐视、爱奇艺、优酷、搜狐、腾讯每年也都有数亿元的自制剧投资预算。与投资高、重后期、大品牌、大导演、大明星、大制作的传统院线电影相比,网络剧成本小、门槛低、接地气、无需明星站台,年轻化的创作者更能捕获当今网民的心理需求,在内容上偏恶搞、强调噱头和爆点的网络剧能快速高产,大部分又能赚钱。对于视频网站而言,与其高价购买“高大上”的院线电影版权,不如签约独立创作人,自己出资投拍网剧,凭借独家发行来吸引流量、巩固粉丝;对于制作团队而言,通过视频网站上传影视作品,以其独特的优质内容获得观众自发的二次传播,也是最简单有效地扩大影响力的办法。调查数据显示,67.02%的制作团队年营业额在50万元以内,也有3.19%的团队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
现状三:泛娱乐化下影视衍生品呈“荒漠”
近两年,泛娱乐化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媒介和资本的关注。泛娱乐是基于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多领域共生,以IP(知识产权、心智创造)为核心,进行跨领域、跨平台衍生的粉丝经济。在我国,目前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巨头们的引领下,泛娱乐产业生态链也形成了初步轮廓:文学、动漫提供丰富的原创IP资源,影视作品将其公之于大众,迅速积累了粉丝数量,又从影视中衍生出游戏、玩具等形式。这种全产业链的格局实现了从网络IP向影视、游戏等其他领域的跨界,充满了巨大增值空间。
影视混搭游戏成为2015年泛娱乐化产业的先锋,《花千骨》、《琅邪榜》、《芈月传》都采取了电视剧改编手游然后同步推出的策略,其中《花千骨》改编的手游,月流水超过了2亿元,实现了“影游联动”的双向互利。但游戏与影视的结合相互牵制,影视剧的热度消退后,游戏很容易被影迷或玩家所抛弃。如何摆脱影视剧“冷淡期”造成的影响,生产出经典隽永的影游作品是开发商所需钻研的重要命题。
对比于好莱坞和日本发达的影视衍生品产业,国内电影收入来源几乎全靠票房和广告。对比好莱坞的“小黄人”、“大白”品牌衍生品的销售覆盖之热,中国的“胡巴”与“大圣”虽俘获了万千粉丝,但其衍生品并未得到垂直完整的开发,反而导致了盗版的猖狂。国产电影衍生品停留在配合电影宣传的程度上,并没有形成将衍生品官方授权的传统,反而是淘宝上的山寨玩具充斥市场,这就使电影票房以外的很多盈利空间都白白浪费。
(一)新媒体电影在放低制作门槛的同时,应致力于提高创意门槛。
网络剧是新兴事物,它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为的就是创新。《太子妃升职记》的走红是一个成功案例,“男性心理穿越到女性身体”的“错乱穿越”套路,加之天马行空的脑洞和“炫穷”式营销满足了网友的恶趣味,使该剧在2015年充斥着荧屏的基腐剧中脱颖而出。这也说明了新媒体时代影视营销的变革,宣传的姿态很关键,不是纯喊大投资大制作以及全明星阵容,观众就会买你帐。80后、90后甚至更年轻的人群是网络剧的主要受众,电影创意人要大胆地把最新鲜的东西放到网剧里去试验,在勇于求错中求新求快,才能在制作层面做出最先锋的思维调整。
(二)大数据中隐藏着影视潮流的风向标。
电影的创作者应该深入网剧市场分析大数据,预估爆款题材的走向。2014年荧屏上最受欢迎的是都市生活和屌丝文化,所以《万万没想到》和《屌丝男士》火了;2015年荧屏上最受欢迎的是盗墓探险和悬疑推理,所以《盗墓笔记》和《灵魂摆渡》火了。创作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实力依托大数据来分析影视潮流的风向,或者直接购买于专业的技术平台,用于指导自己的创作和发行,但不要在爆款后面跟风复制。技术平台还应该调查出不同人群的不同观剧习惯。
影视产业的互联网基因逐渐加强,电影投资方会从大数据、多屏首播及互动、众筹预售等层面分析,从投资风险角度来评估,从而选择最安全的投资,好让其收益有保障。因为影视文化的创作将会因为大数据的分析而变动,为了迎合点播量以及观众的需求,编剧导演原先设定的场景会不断改变,从而形成了以“观众中心制”的新媒体思维。 从2016年即将上映的《三体》、《流浪地球》、《超新星纪元》等科幻剧来看,科幻穿越题材有可能成为2016网络剧的风向标。随着行业特效制作水平的提升,将会出现很多像《执念师》这样的一大批科幻试水作品。其次,从2015年最火的《夏洛特烦恼》来看,喜剧的发展也是一片大好光景。现代生活的焦虑与压力让人们很难真正的快乐,所以惹人发笑、让人轻松的喜剧就理应受到喜爱。归根到底还是要用真实情感来击溃观众的心理防线,让人们又哭又笑,之后还有感动。
(三)好的故事仍然是电影的灵魂。
观众可能会因而IP买单,但终究还是为故事所打动。剧本的好坏直接关系影视最终的口碑与票房,所以对创作者来说,首先考虑的是引人深思的故事,而不是讨巧的题材。只有致力于提升优质剧情,把挖掘用户心理和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才能成为爆款内容,从而带动娱乐全产业链。
(四)传统电影人才能不能适应互联网思维,是人才选角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新媒体影业的兴起,视频网站人才急缺,大量从传统电视台与传统电影公司招人。但许多扎堆进入新媒体影视行业的人都还在以传统影视角度来思考问题,而不能做出优秀的互联网娱乐内容。这些长期生存在传统媒体环境中人可能是一个优秀严谨的内容制作者,但也许不具备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思维。创作人的社会经历和思维方式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的内容、风格,年轻化的思维方式,以及创作者的年轻化使得互联网影视多以反映时下年轻人较为关注的热门话题,如爱情、梦想、青春,内容上注重噱头和爆点,而非叙事的完整性。
(五)互联网传播与分享的时代,传统院线电影必先“点映”。在互联网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渴望“先知”的人们总是喜欢为点映捧场,如果是一个好的电影,观众自然会成为它的口碑传播者,会进行二次传播,这时候观众的宣传是最真诚的,没有千篇一律标准的宣传话术,所有人是基于信任之间的分享。这让本身就隐藏着巨大话题的电影在没有上映之前,就被自发性的人群吵得沸沸扬扬。
(六)线下影院,增强服务才是制胜关键。
传统电影靠院线票房收回成本和取得盈利,但4K电视和高品质的音响设备的发展使网络院线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电影院的视听快感,人们开始趋向于在家庭网络中看付费电影,30包月的性价比也迅速击溃了传统院线,线下电影院面临着上座率不高、房租和人工成本上升、毛利率低等难题。
面对人们的新宠——在线影院的冲击,传统的线下影院在失去优越感的同时,千万要沉住气、Hold住场,可通过增强服务来生生不息。虽然在线影院将成为未来的趋势,传统影院可通过投入更大的资金升级技术、改造设备,创造出极致的视听效果来掰回一局,不断增加影院的附加服务、会员尊享体验也可给用户有了温暖的观影体验。
(七)致力于娱乐全产业链的开发,打造影视衍生品的垂直电商网站。
据有关人士预测,BAT在娱乐产业的未来将覆盖电影、电视、音乐、动漫、出版、文化地产等多领域、跨平台的商业拓展,朝向“版权运营”的方向发展;
影视衍生品市场将有电商巨头推动,并与销售数据透明的电商渠道合作,很多电影公司也应在影片开拍前,就做好衍生品的生产和营销计划,以确保衍生品能够同步甚至早于电影上映问世,占领足够的市场空间。
在未来,没有独立于互联网之外的电影产业,也再没有“网络电影”一词,所有的电影都将理所应当的带有互联网属性。互联网与影视业的完全融合终会成定局,但必是一场持久战,新媒体时代下的中国影视业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影视业;互联网;商业模式;机遇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196-02
现状一:电商化的影视020盛宴开幕
21世纪初的人们还以为互联网是过时以及盗版影视的回收站,谁知互联网对电影行业的渗透正悄无声息地蔓延着。如今互联网早已不仅仅是电影版权的采购者,更是电影营销的主要依托平台,网络视频、微博微信、电商等社交媒体成为电影宣传的主力军。同时,国内在线选座售票行业已经基本完成了对电影消费的入口重置,据统计,目前网购电影票渠道占比已超50%,在线选座购票成为国人观影的重要方式,未来的市场份额也必将越来越大。电影票团购市场也早已被BAT三分天下,形成了以微票儿、格瓦拉、猫眼、大众点评四家合力的腾讯公司,以淘宝电影为主的阿里影业,与星美院线合作的百度糯米争霸混战的局面。继微票儿与格瓦拉合并、猫眼电影与大众点评整合后,腾讯占据了在线电影票市场的大半个江湖,而豆瓣、时光网等专注于影评的电影社区在商业化的大潮中偏安一隅。
现状二:网络院线成为新的发行战场
依靠院线电影市场挣钱,互联网公司的野心远不止于此。随着电影界人才辈出,大量优质影片无法进入院线上映,网络院线则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观影需求。2013年,随着《万万没想到》的走红,网络剧成为主流,各大网站纷纷推广起来。网络剧能够在短时间内讲述一个完整的剧情,短小精悍的特点适用于都市快生活,满足了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娱乐消遣的需求;其无厘头搞笑的风格对于缓解苦逼现实中的压力也有神效,因而深受人们追捧。
2015年,网络剧、微电影、纯网综艺等各类新媒体电影遍地开花,乐视、爱奇艺、优酷、搜狐、腾讯每年也都有数亿元的自制剧投资预算。与投资高、重后期、大品牌、大导演、大明星、大制作的传统院线电影相比,网络剧成本小、门槛低、接地气、无需明星站台,年轻化的创作者更能捕获当今网民的心理需求,在内容上偏恶搞、强调噱头和爆点的网络剧能快速高产,大部分又能赚钱。对于视频网站而言,与其高价购买“高大上”的院线电影版权,不如签约独立创作人,自己出资投拍网剧,凭借独家发行来吸引流量、巩固粉丝;对于制作团队而言,通过视频网站上传影视作品,以其独特的优质内容获得观众自发的二次传播,也是最简单有效地扩大影响力的办法。调查数据显示,67.02%的制作团队年营业额在50万元以内,也有3.19%的团队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
现状三:泛娱乐化下影视衍生品呈“荒漠”
近两年,泛娱乐化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媒介和资本的关注。泛娱乐是基于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多领域共生,以IP(知识产权、心智创造)为核心,进行跨领域、跨平台衍生的粉丝经济。在我国,目前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巨头们的引领下,泛娱乐产业生态链也形成了初步轮廓:文学、动漫提供丰富的原创IP资源,影视作品将其公之于大众,迅速积累了粉丝数量,又从影视中衍生出游戏、玩具等形式。这种全产业链的格局实现了从网络IP向影视、游戏等其他领域的跨界,充满了巨大增值空间。
影视混搭游戏成为2015年泛娱乐化产业的先锋,《花千骨》、《琅邪榜》、《芈月传》都采取了电视剧改编手游然后同步推出的策略,其中《花千骨》改编的手游,月流水超过了2亿元,实现了“影游联动”的双向互利。但游戏与影视的结合相互牵制,影视剧的热度消退后,游戏很容易被影迷或玩家所抛弃。如何摆脱影视剧“冷淡期”造成的影响,生产出经典隽永的影游作品是开发商所需钻研的重要命题。
对比于好莱坞和日本发达的影视衍生品产业,国内电影收入来源几乎全靠票房和广告。对比好莱坞的“小黄人”、“大白”品牌衍生品的销售覆盖之热,中国的“胡巴”与“大圣”虽俘获了万千粉丝,但其衍生品并未得到垂直完整的开发,反而导致了盗版的猖狂。国产电影衍生品停留在配合电影宣传的程度上,并没有形成将衍生品官方授权的传统,反而是淘宝上的山寨玩具充斥市场,这就使电影票房以外的很多盈利空间都白白浪费。
(一)新媒体电影在放低制作门槛的同时,应致力于提高创意门槛。
网络剧是新兴事物,它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为的就是创新。《太子妃升职记》的走红是一个成功案例,“男性心理穿越到女性身体”的“错乱穿越”套路,加之天马行空的脑洞和“炫穷”式营销满足了网友的恶趣味,使该剧在2015年充斥着荧屏的基腐剧中脱颖而出。这也说明了新媒体时代影视营销的变革,宣传的姿态很关键,不是纯喊大投资大制作以及全明星阵容,观众就会买你帐。80后、90后甚至更年轻的人群是网络剧的主要受众,电影创意人要大胆地把最新鲜的东西放到网剧里去试验,在勇于求错中求新求快,才能在制作层面做出最先锋的思维调整。
(二)大数据中隐藏着影视潮流的风向标。
电影的创作者应该深入网剧市场分析大数据,预估爆款题材的走向。2014年荧屏上最受欢迎的是都市生活和屌丝文化,所以《万万没想到》和《屌丝男士》火了;2015年荧屏上最受欢迎的是盗墓探险和悬疑推理,所以《盗墓笔记》和《灵魂摆渡》火了。创作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实力依托大数据来分析影视潮流的风向,或者直接购买于专业的技术平台,用于指导自己的创作和发行,但不要在爆款后面跟风复制。技术平台还应该调查出不同人群的不同观剧习惯。
影视产业的互联网基因逐渐加强,电影投资方会从大数据、多屏首播及互动、众筹预售等层面分析,从投资风险角度来评估,从而选择最安全的投资,好让其收益有保障。因为影视文化的创作将会因为大数据的分析而变动,为了迎合点播量以及观众的需求,编剧导演原先设定的场景会不断改变,从而形成了以“观众中心制”的新媒体思维。 从2016年即将上映的《三体》、《流浪地球》、《超新星纪元》等科幻剧来看,科幻穿越题材有可能成为2016网络剧的风向标。随着行业特效制作水平的提升,将会出现很多像《执念师》这样的一大批科幻试水作品。其次,从2015年最火的《夏洛特烦恼》来看,喜剧的发展也是一片大好光景。现代生活的焦虑与压力让人们很难真正的快乐,所以惹人发笑、让人轻松的喜剧就理应受到喜爱。归根到底还是要用真实情感来击溃观众的心理防线,让人们又哭又笑,之后还有感动。
(三)好的故事仍然是电影的灵魂。
观众可能会因而IP买单,但终究还是为故事所打动。剧本的好坏直接关系影视最终的口碑与票房,所以对创作者来说,首先考虑的是引人深思的故事,而不是讨巧的题材。只有致力于提升优质剧情,把挖掘用户心理和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才能成为爆款内容,从而带动娱乐全产业链。
(四)传统电影人才能不能适应互联网思维,是人才选角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新媒体影业的兴起,视频网站人才急缺,大量从传统电视台与传统电影公司招人。但许多扎堆进入新媒体影视行业的人都还在以传统影视角度来思考问题,而不能做出优秀的互联网娱乐内容。这些长期生存在传统媒体环境中人可能是一个优秀严谨的内容制作者,但也许不具备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思维。创作人的社会经历和思维方式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的内容、风格,年轻化的思维方式,以及创作者的年轻化使得互联网影视多以反映时下年轻人较为关注的热门话题,如爱情、梦想、青春,内容上注重噱头和爆点,而非叙事的完整性。
(五)互联网传播与分享的时代,传统院线电影必先“点映”。在互联网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渴望“先知”的人们总是喜欢为点映捧场,如果是一个好的电影,观众自然会成为它的口碑传播者,会进行二次传播,这时候观众的宣传是最真诚的,没有千篇一律标准的宣传话术,所有人是基于信任之间的分享。这让本身就隐藏着巨大话题的电影在没有上映之前,就被自发性的人群吵得沸沸扬扬。
(六)线下影院,增强服务才是制胜关键。
传统电影靠院线票房收回成本和取得盈利,但4K电视和高品质的音响设备的发展使网络院线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电影院的视听快感,人们开始趋向于在家庭网络中看付费电影,30包月的性价比也迅速击溃了传统院线,线下电影院面临着上座率不高、房租和人工成本上升、毛利率低等难题。
面对人们的新宠——在线影院的冲击,传统的线下影院在失去优越感的同时,千万要沉住气、Hold住场,可通过增强服务来生生不息。虽然在线影院将成为未来的趋势,传统影院可通过投入更大的资金升级技术、改造设备,创造出极致的视听效果来掰回一局,不断增加影院的附加服务、会员尊享体验也可给用户有了温暖的观影体验。
(七)致力于娱乐全产业链的开发,打造影视衍生品的垂直电商网站。
据有关人士预测,BAT在娱乐产业的未来将覆盖电影、电视、音乐、动漫、出版、文化地产等多领域、跨平台的商业拓展,朝向“版权运营”的方向发展;
影视衍生品市场将有电商巨头推动,并与销售数据透明的电商渠道合作,很多电影公司也应在影片开拍前,就做好衍生品的生产和营销计划,以确保衍生品能够同步甚至早于电影上映问世,占领足够的市场空间。
在未来,没有独立于互联网之外的电影产业,也再没有“网络电影”一词,所有的电影都将理所应当的带有互联网属性。互联网与影视业的完全融合终会成定局,但必是一场持久战,新媒体时代下的中国影视业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