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y63543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服务的形式和手段也发生了变化。本文以白云区图书馆为例,分析疫情防控期间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开展的情况,总结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开展的经验,对疫情防控期间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的开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读者活动 实践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机构,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是群众接受教育、开发智力、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窗口,人流量较为集中。2020年初,为应对突发状况,公共图书馆也纷纷启动了危机应急服务机制,采取闭馆或限时开放的政策,避免因聚集性活动而导致疫情扩散。读者活动作为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疫情下,群众的需求和公共图书馆须履行的社会职能,对读者活动的服务形式和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今,回顾疫情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开展的情况,总结活动开展的经验,能够对图书馆的应急服务产生诸多启示。
  一、白云区图书馆读者活动的构成
  (一)战“疫”主题成为主旋律
  为致敬“逆行者”,引导读者凝心聚力一同战“疫”,白云区图书馆2020年共开展短視频拍摄、培训讲座、阅读打卡、作品征集等各类战“疫”主题活动12场。如:“宅家抗疫 听书‘悦’读”喜马拉雅VIP会员听书大礼包免费赠活动,送出3629份阅读礼包,为读者居家生活送去了一份文化慰藉;“不‘疫’样的寒假生活——我的防疫日记”作品征集活动,共收到读者投稿作品542件,展现出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战“疫”的决心和精神风貌。2020年,战“疫”这条主旋律贯穿全年活动,读者日记、读后感、绘画、朗诵、短视频拍摄等一系列战“疫”主题活动的开展,记录下了这不平凡的一年。白云区图书馆也发挥出文化引领的作用,引导读者以自己的方式为“逆行者”加油,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传统品牌深耕厚植
  白云区图书馆持续开展七年的“明德修身讲堂”系列活动涵盖了 “儿童成长系列讲座”“法律大讲堂”“小创客乐园”“读绘本 学沙画”“环保小课堂”“翰墨飘香”“妙剪生花”“应急科普知识讲座”“美育工作坊”等项目。2020年,“明德修身讲堂”系列活动共举办94场,占全年活动总数的38%,共有5520人次参与。其中“羊城少年学堂”讲座19场;“云声朗朗 我绘阅读”绘本阅读系列活动18场;结合传统节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节日举办的游园会、线上竞赛、服务宣传等特色活动19场。2020年2月25日,“明德修身讲堂”率先恢复了老人智能手机培训,举办2020年“阅读新时代”防疫线上智能手机培训班。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需,为有需要的老年读者组建微信学习小组,由专业社工及志愿者讲解科学防护、健康码的使用、口罩预约购买等最新防疫资讯,及时为老年读者解决当下最迫切的问题。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读者黏性越来越高,活动品质和影响力节节攀升,品牌效应持续凸显。
  (三)未成年人活动成效凸显
  到白云区图书馆参加读者活动已成为未成年人前往图书馆的主要目的之一。2020年,白云区图书馆开展各类未成年人读者活动166场,占全年活动总数的67.2%,未成年读者已成为图书馆的重要服务对象。为满足未成年读者的阅读需求,白云区图书馆结合未成人的阅读特点和认知能力,推出“云声朗朗  我绘阅读”绘本阅读系列活动,通过绘本故事、绘本演绎、绘本手工、原创绘本等形式进行阅读推广,全年开展39期主题活动;暑假期间,组织开展第41届“羊城之夏”青少年暑期系列活动66场,重点打造“传递中国力量·畅想美丽广州”少儿演讲展示和“漫绘阅读·幸福多重奏”2020小金龙美术创作大赛两场大型活动。推送出173份演讲视频作品和244幅绘画作品参加全市评比,分别获得广州市第41届“羊城之夏”青少年暑期系列活动“积极单位”“优秀组织单位”和第17届中国动漫“金龙奖”少儿美术创作大赛“最具实力组织单位”和“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在活动期间,同步举办青少年朗诵、演讲、绘画等公益讲座培训14场次,受到了未成年读者的热烈欢迎。随着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未成年人品牌活动的影响力、号召力越来越凸显,小金龙美术作品展的举办还受到了“学习强国”文化强省专栏的关注报道。
  二、白云区图书馆读者活动综合分析
  (一)活动受众
  2020年,白云区图书馆细分活动受众,面向未成年人、残障人士、老年人、来穗人员、志愿者等群体分别开展有针对性、量身定制的活动。全年面向特殊群体(残障人士、老年人、来穗人员)开展活动24场,占活动总量的10%,体现出白云区图书馆重点关注特殊人群的需求,在服务中向特殊人群倾斜,优先保障他们平等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面向未成年人(不含未成年来穗人员、未成年残障人士)活动共166场,占活动总量的67.2%,占比较上一年增长12.2%,未成年人已成为白云区图书馆的重要服务对象,成为读者活动的重要增长点;全年面向志愿者开展活动12场,同比增长13%,这是白云区图书馆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志愿者专业化成长。
  (二)活动类型
  白云区图书馆读者活动主要分为讲座、培训、展览、阅读推广四种类型,其中以讲座和阅读推广最常见,2020年开展讲座91场,阅读推广97场,合计占总量的76.1%。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的影响,各类活动开展受阻、停滞。7月起,读者活动有序恢复,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到12月底,全年读者参与人数总量已恢复至2019年的90.5%。在疫情影响下,全年活动参与人数能保持上一年活动的九成以上,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活动向线上的延伸。白云区图书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以图书馆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让读者随时随地都能参加各类读者活动,足不出户也能便捷地享受到图书馆带来的文化服务。第二,不断壮大志愿者团队,积极引入社会力量。邀请具备专业特长的志愿者开展了“云声朗朗 我绘阅读”“读绘本 学沙画”“世界之窗”“翰墨飘香书法系列讲座”等热门读者活动,专业的策划和师资让读者有口皆碑,各类活动品牌效应未因疫情减弱,反而愈加迸发新活力。   (三)阅读活动场地分布
  2020年,白云区图书馆读者活动主要使用的场地包括少儿天地、读书吧和影像体验空间,三个场地使用率合计占总量的62%,较2019年下降了22%。讲座、培训、阅读推广、大型文化活动主要在少儿天地举行;沙龙、读者交流会主要在读书吧举行;展览、宣传片主要在室外广场和馆内大厅举行。活动场地使用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的影响,讲座、培训等读者活动均向线上延伸开展。
  三、公共图书馆开展读者活动的思考
  (一)完善危机管理体系,提升危机应对能力
  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了全球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运作,对各行各业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各级公共图书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自2003年“非典”后,我国出台了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这对完善公共服务场馆的危机管理体系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公共图书馆应规范各部门职责,明确危机负责机制,完善危机管理体系。尤其是线下举办的各类读者活动,由于人员接触、场馆密闭等原因,更要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前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制定应急方案。要尽快启动图书馆馆长和馆员应急服务培训,重点学习公共安全等应急服务知识,提升馆员应急服務能力。[1]组织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树立危机意识,在危险发生时更好地展开救助或自救,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各种损失。
  (二)灵活利用线上平台,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
  当前,人们的生活节奏已经发生了改变,阅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公共图书馆应紧扣社会发展趋势和读者需求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加强数字化内容建设,搭建微信公众号、官网等平台,让读者不受时空限制,通过线上平台及时、便捷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活动。同时,也要注意平台内容规划,避免偏重利用某一平台而忽视其他平台的情况。例如,很多图书馆注重利用微信,但是忽略了微博、抖音等平台,这也会造成读者关注度不高,活动影响不大的情况。在开展线上活动时要充分发挥各平台的作用,特别是读者使用频率高的平台,合理规划平台各板块内容,分类清晰,让读者打开平台时能及时找到自己关注的内容。[2]还要注意创新服务的形式,让读者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与时俱进,如喜马拉雅会员听书大礼包免费赠,“云语者”捐声、线上选拔大赛等活动的火爆参与,充分体现出新时代读者活动更需要贴近广大群众的精确需求,打造个性化服务。
  四、结语
  读者活动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必不可少的一个窗口,也是公共图书馆对外宣传、传播理念最好的媒介。一场成功的读者活动,能塑造图书馆形象,增加图书馆的影响力,拉近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公共图书馆应完善危机应对服务体系、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拓宽活动渠道、丰富活动服务形式、激发读者参与,积极发挥公共图书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全民阅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柯平.公共安全事件中图书馆应急服务机制刍议[J].图书馆杂志,2020(3):28-31.
  [2]翟晓娟,张宇,史梅.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媒体营销实践与策略研究——以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0(01):102-107.
  (作者简介:张波,女,本科,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图书资料)
  (责任编辑 于美琪)
其他文献
如何在开发民族特色旅游产业中加强对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当地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当前,罗城县东门镇的旅游人力资源存在总量不足,专业化层次较低等问题,完善当地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机制,充分发挥附近高职院校的作用,并积极采取合作办学方式,深化专业教育改革,大力培育旅游专业人才,发展仫佬族民族特色旅游产业。  民族特色旅游 人力资源 开发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仫佬族民族文化
期刊
2001年中国加入WTO组织之后,中国大量的中小企业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熠熠生辉。但是中小企业在在不断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融资困难问题也在不断发展的过程暴露出来。本文将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中小企业 国际贸易 融资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困境的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不难发现,融资困难问题一直是困扰中
期刊
旅游景区是旅游活动的空间载体,是旅游活动得以开展的最重要部分,是旅游者使用旅游产品与享受旅游服务的终端。本文以天河潭为例,就如何对景区的开发与管理进行初步探讨,希望能为天河潭景区开发与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天河潭 景区开发 景区管理  景区资源概述  天河潭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旅游景区东起花溪水库鸡公岛,西抵花溪区湖潮乡的车田寨,景区面积约为13.5Km2,核心区面积约为3.5Km
期刊
摘要: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小说中的女性大多被塑造为具有鲜明自我意识的形象,虽然受困于男权主義,但是她们仍然努力寻找出路。本文旨在通过福斯特小说《霍华德庄园》中玛格丽特的女性形象,来探讨当时女性所处的困境以及她们是如何实现自我救赎的。  关键词:女性形象 《霍华德庄园》 玛格丽特  一、引言  福斯特是20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他一生著有六部长篇小说,两部短篇小说,一部文学批评著作和大量散文。小说《霍
期刊
摘要:注解古诗当尽量追求准确精当。以《郑献甫宜州诗文注评》一书为例,其中对郑献甫诗歌中的用典诗句的注解和对地名的注解尤其精准。该书的注解虽然也偶有疏漏,但由于对注释的用心,此书不失为郑献甫诗文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的选注成果。  关键词:郑献甫 宜州 诗歌 注释  众所周知,在对古诗文进行注评时,应以“准确精当”为第一要务。由于古代汉语的复杂与多义,以及评注者不同的学养,不同的选本对字、词、句的理解可能
期刊
摘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其传承和发展,一直是值得研究和实践的课题。近年来,相关部门一直在推进“非遗进校园”,目前一些高等艺术院校、职业院校已开设了刺绣、雕刻、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等非遗相关专业,培养了一批有学历的传承人。如何将各地中小学课程和地方文化特色相结合,将非遗纳入中小学课堂,将非遗的宣传普及、传承保护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四川省乡村学校少年宫
期刊
摘要:何家英作为当代工笔人物画的领军人物,不仅继承了传统工笔画技巧,还敢于创新,不拘泥于中国画技法,虚心学习西方绘画技法,将西方绘画的写实性技巧融合于中国传统绘画中,形成了一个新的效果。本文从何家英的作品出发,浅析他在绘画技法上的继承与创新。  关键词:何家英 继承 创新 工笔人物  一、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历程  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在湖南长沙楚墓中发现的战国时期的《人物驭龙帛画》是
期刊
摘要:在《北鸢》民国文化想象的建构过程中,葛亮把儒家文化血脉、道德善行精神的恒守价值内蕴期间,让各色人物的人生传奇与因果轮转的多重隐喻互为关照。小说在俗世器物与个人生命的暗线连缀里,在命运飘摇跌宕的情节巧合中,点染“宿命”之色,再现“民国风华”。本文以葛亮笔下的人物命运、意象隐喻、情节设计等方面为考察切入,结合文本细读,对《北鸢》之中的“宿命”书写展开分析探究。  关键词:葛亮 《北鸢》 宿命 隐
期刊
摘要:阿涅斯·瓦尔达被誉为“法国新浪潮祖母”,《尤利西斯》是她于1982年拍摄的一部短片。在这部短片里,涉及了时间与回忆、虚构与真实、生存与死亡、虚无与永恒等命题。短片中,瓦尔达以纪录片解说的方式,配合照片、采访、画外音,让观众跟随她经历了一次疑问、追寻、怀疑、绝望并在绝望中找到出口的一次宏大的精神历险。  关键词:瓦尔达 《尤利西斯》 影像  影片的第一个段落是关于照片的总体概述:导演瓦尔达用了
期刊
摘要:中国戏曲是一门古老的综合性艺术,其主要是以表意性为主的艺术形式。戏曲的表意性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文化,“表”是表达、表现、表演的意思,“意”是意识、意蕴、意味的意思。戏曲导演必须遵循戏曲的固有特点,充分表达戏曲的写意性。本文通过总结当今戏曲作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戏曲表意的重要性,并且浅谈当今戏曲导演如何创作出优秀的表意性的戏曲作品。  关键词:剧本 戏曲导演 表意性 美学原则  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