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河烟区覆膜方式及移栽苗龄对烤烟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来源 :作物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田间试验,分析不同覆膜方式与移栽苗龄对云南红河烟区烤烟成苗率、返苗期、农艺性状、主要病害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烟叶化学成分及经济性状的影响,以探索出适合该产区优质高产的烤烟种植技术.结果 表明,从覆膜方式来看,膜下移栽要比膜上移栽效果好,成苗率较高,返苗期较短,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较低,经济效益较高;从不同苗龄的烟株来看,除膜上中苗移栽处理外,其余处理均呈现苗龄越大,各指标表现越差的现象.因此,在膜下移栽适宜采用小苗(4叶1心),烟株长势最好,农艺性状指标在所有处理中表现最优;而在膜上移栽适宜采用中苗(6叶1心),其烟株田间生长发育最好.
其他文献
为降低作物可食部的重金属含量,实现中轻度污染农田安全利用,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比较了不同离子拮抗型叶面调理剂的作用效应及优选的调理剂对水稻安全生产的影响.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5种叶面调理剂在2个试验点均有明显的降镉(Cd)增产作用,其中以喷施多元复合叶面调理剂降低稻米Cd含量的效果最佳,2个试验点糙米Cd含量分别降低13.0%和14.5%.进一步通过田间大区试验比较叶面喷施该多元复合调理剂对浙江东部7个主栽水稻品种产量和稻米Cd含量的影响发现,喷施该叶面调理剂可增产8.2%~10.8%,糙米C
提高氮素利用效率一直是水稻遗传改良攻关的重点方向.直立穗等位基因dep1及籼稻等位基因nrt1.1b均有利于提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因此,阐明DEP1与NRT1.1B基因的互作关系对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对培育氮高效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携带不同DEP1与NRT1.1B基因型组合的重组自交系为供试材料,在低、中及高氮条件下(分别记为LN、MN和HN),分析了DEP1与NRT1.1B基因间不同的遗传互作方式对水稻氮素利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 表明,不同氮素条件下,基因型组合dep1/nrt1.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