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国进口贸易态势良好的状态下,如何能将中国从贸易大国逐步推进成为贸易强国值得人们去研究。基于此目的,本文通过建立对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出口总额、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这五大变量对中国进口总额的影响程度。在研究过程中,由于变量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共线性问题,本文通过逐步回归法,对变量进行重复的引入-检验-剔除操作,最终保留了中國出口总额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两个变量。在后续过程中通过对模型进行自相关性、异方差性检验,不断对模型进行修正优化。最后本文根据模型所反映的变量间的关系,提出对于推进我国进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进口总额;对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逐步回归法
一、引言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生产力也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大量外资前来中国投资建厂,大量的产成品返销国外,增加了我国的出口能力。但是伴随着巨额的贸易顺差,生产的过度增加也不断消耗着中国的资源与环境。近几年来,中国为了抵消贸易顺差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大幅上调在对外贸易中的进口额,其影响也不言而喻。进口额的增长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有助于建立更加符合中国国情、更加有效率的制度,以期最大化我国市场的经济效用。因此,分析影响我国商品进口额的因素对解决目前我国政府在政策制定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帮助我国实现国际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进口贸易现状
近几年来,在国际经济形势稳步向好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开始较为稳定的持续增长。在此期间,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呈现中低速增长的态势,而发展中国家发展前景较为良好。放眼于国内经济形势,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虽然近几年增速有所放缓,但基于我国庞大的经济基量,这个增速仍然十分可观。对外贸易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包括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两者之间相互共存,相互影响。进口依存度可以代表一国经济的外向化程度;出口依存度可以衡量一国参与全球化分工的程度,结合两者可以反映出现阶段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实体经济在政府的帮助下积极购买国外先进设备、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学习先进管理理念方法、提高自身企业的硬实力,一系列的改革带动了我国进口需求的增加。除此之外,我国近几年开始逐步降低部分产品的进口关税,扩大进口贸易的规模。
三、进口贸易影响因素
从现有理论分析成果来看,我们选取出口总额、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人均可支配收入、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率这五大因素作为本文的研究变量,现就其影响作用以及原理做具体分析:
(1)出口总额:出口规模扩大可以增加中国的外汇收入,扩大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提高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进而提高居民的消费和投资意愿。另外,中国出口总额的扩大还可以提高市场上对于中间产品的生产消费需求。因此,出口贸易可以从以上两个角度提高进口贸易的活力。
(2)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国民经济的发达程度与国际贸易的规模和发展存在正向的双向影响。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国民经济越发达,其对外贸易也越频繁。同时,发达的对外贸易也会进一步提高本国经济的发展。
(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CPI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当一国CPI上升时,在该国同等数量的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质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下降,即货币的购买力降低,此时人们更愿意减少货币持有量,增加消费,其中也包括对于进口产品的消费。另外,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快速增长,企业生产所面临的劳动力资本、运费成本等与过去相比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我国进口规模难免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可以把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作为进口总额影响因素之一。
(4)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城镇居民家庭所有现金类收入中可以用来对家庭平时生活进行支出的那部分收入,是家庭现金收入中能够自由支配的部分。增加可支配收入可以明显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增加其对进口产品的消费购买需求。因此,可以考虑将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中国进口总额的影响因素之一。
(5)汇率:汇率是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本文采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直接标价)。商品进口额的增减与汇率高低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具体表现在,当外汇汇率下降时,本国货币升值,其对进口商品的实际购买力的增长间接地表现为进口商品价格的下降,在供求理论的框架下,我们可以认为这种变化会导致国民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最终使商品进口额增加。
因此在接下来的模型构建中,我们将以出口总额、GDP、CPI、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作为解释变量,以中国商品进口总额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分析。
四、计量分析
1.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由上述理论分析可以看到理论上影响中国商品进口总额的因素有出口总额、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1980年作为基准)、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因此本实验选取上述因素作为解释变量,选取了1980年-2019年中国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具体如下:
被解释变量
Y进口总额(百万美元)
解释变量
x1出口总额(百万美元)
x2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x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x4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x5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美元=1)(元)
2.模型的建立
为了减少数据的波动性以及消除变量存在的异方差问题,同时也为了正确反映各变量之间的弹性关系,在实验开始时首先对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然后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所有变量均为一阶单整。调整后各变量时序图如图1所示。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此多元回归模型,尝试建立线性模型与非线性模型,但最终结果显示将解释变量对数化后所得的线性回归方程拟合效果最好,具有很高的拟合优度,并且符合经济意义的检验以及统计学检验,具体结果如下:
3.模型的检验与修正
(1)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与修正
在该模型残差序列的单位根检验中,其带截距项和趋势项的模型检验中t=-5.434601,小于其1%的临界值,因此可以判断该序列为平稳序列。由检验结果可以看出,该模型的R2与F值较大,但是t检验值相对较小,说明所选变量对Y的联合线性作用显著,但是各解释变量间所存在的共线性问题使得它们对Y的作用不能独立进行分辨,并且从如下解释变量相关系数矩阵中也可以证明变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共线性:
于是,在后续实验中通过逐步回归法对多重共线性进行修正,通过反复的引入-检验-剔除,最终确定理想模型为
,剔除变量x2、x4、x5后,明显改善了原模型中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各个解释变量前系数的正负取值以及其绝对值的大小均通过了经济意义上的检验,且模型的拟合优度也有所上升。另外,各个变量也都通过了t检验,表明其对因变量进口额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显著性。
(2)自相关检验与修正
①自相关的检验
首先利用Eviews软件对原方程的残差进行折线图的绘制,观察残差图的形状和大体趋勢,结果如下:
图3描绘了方程残差序列与残差序列的一阶滞后项之间的大体关系,结合图2我们可以初步得出模型存在正自相关性问题。接着本文利用Eviews软件对模型残差序列及其滞后项进行线性回归,得到E=0.00342+0.29307*E(-1),结合原模型估计中D.W.=1.5885,可以得出两者之间确实存在自相关问题这一结论。
②自相关的修正
本文采用广义差分法对模型的自相关性问题进行修正,由D.W.=1.5885,可得
,然后令
对模型重新估计,可得:
我们重复①中检验自相关性的做法,此时残差项与其一阶滞后项系数的t检验值=-1.188167,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不存在自相关问题。
(3)异方差性的检验与修正
对调整后的模型进行异方差性检验,利用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White检验,相关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中显示了White检验的F检验值及其相伴概率和LM统计量及其相伴概率,通过这两个统计量值及其相伴概率,可以接受不存在异方差的原假设。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五、模型经济意义分析
首先,从该中国商品进口额影响因素模型来看,各参数与理论预期基本一致。商品进口总额与其影响因素(出口总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具有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随着中国出口总额的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也随之增加。由于外汇占款的作用,我国国内货币供给以及国民收入会因之增加。加之收入效应的影响,需求增加会引起各经济参与主体对于进口产品需求的提高。另外,通常我们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增幅来衡量一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意味着该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本国物价过高意味着外国商品价格相对便宜,因此也会带来商品进口总额的增加。所以,理论上出口总额以及通货膨胀对于进口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实际生活中除了这两个因素外,国内生产总值、汇率、居民可支配收入都会对进口额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在此模型中由于共线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只保留了出口总额和CPI指数。
六、对策与建议
1.大力发展跨境进口电商
近几年来,全球跨境电商交易额逐渐增加。根据已有数据,2015年全球B2C跨境电商交易额仅为3040亿美元,2020年全球B2C跨境电商交易额将增至9940亿美元,其规模总量将是2015年的三倍之多。亚太地区跨境电商交易的主力军逐渐被使用国内电商购物平台的交易用户占据。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迅速扩张,仅用八年时间交易规模从2000年的500亿元的小规模上升至90000亿元,其增速之快,令人震惊。而其中出口在跨境电商交易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相比之下,中国跨境电商进口规模仅占出口规模的1/4左右,远远小于出口电商交易规模。所以,促进国内消费结构升级,不断扩大进口的政策才有利于促进中国进出口的均衡发展,推动国民经济不断进步。
2.推进中国加工贸易领域的全面升级。
从本文构建的中国进口额影响因素模型中可以看到,出口规模会影响进口规模,而我国的进口产品除了一部分用于满足国民的消费需求外,剩余大部分主要用于进一步的加工然后再出口。目前,我国拥有一大批以加工贸易作为主要经营业务的企业,考虑到加工贸易能出口创收还能缓解我国面临的严峻就业问题,因此应当鼓励企业进行加工贸易。但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贸易保护色彩日渐浓郁,人口红利也逐渐消失,加工贸易也被冠以“低生产率”、“低附加值”的属性。因此,在我国企业后续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人力资本的积累,加大对自主研发能力的培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塑造以中国为主的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国内价值链和区域价值链,不断推进中国加工贸易的升级以推动我国进出口行业的发展。
3.稳定进口促进政策,扩大内需以提高进口规模
要扩大内部需求首先要做的是稳定内需,在此基础上推动居民消费平稳有序地增长。政府可以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例如降低银行储蓄率以促进居民的消费需求,或者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扩大市场中货币的供给量以提高居民的收入,从而带动居民的消费。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通过改革小步前进,不断完善我国收入制度体系,合理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整体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进口的增长不仅可以稳定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还可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帮助我国进口替代型战略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国际贸易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晓雅.中国商品进口额影响因素的研究[J].知识经济,2020(10):33-34.
[2]黄诗琦.中国商品进口额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9(13):48-49.
[3]李芃芃,陈欢,牟佳慧.中国商品进口额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商论,2019(10):94-95.
[4]李浩.我国商品进口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6,30(04):348-352.
[5]李晓琳.基于计量模型的中国进口额影响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03):271-274.
[6]汪琳.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口商品结构的影响[J].武汉金融,2011(10):13-16.
[7]韩德光.中国对外贸易中影响进口额的因素分析[J].北方经贸,2001(09):48-50.
作者简介:冯博同(2000.11- ),男,汉族,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国际经济
关键词:进口总额;对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逐步回归法
一、引言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生产力也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大量外资前来中国投资建厂,大量的产成品返销国外,增加了我国的出口能力。但是伴随着巨额的贸易顺差,生产的过度增加也不断消耗着中国的资源与环境。近几年来,中国为了抵消贸易顺差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大幅上调在对外贸易中的进口额,其影响也不言而喻。进口额的增长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有助于建立更加符合中国国情、更加有效率的制度,以期最大化我国市场的经济效用。因此,分析影响我国商品进口额的因素对解决目前我国政府在政策制定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帮助我国实现国际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进口贸易现状
近几年来,在国际经济形势稳步向好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开始较为稳定的持续增长。在此期间,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呈现中低速增长的态势,而发展中国家发展前景较为良好。放眼于国内经济形势,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虽然近几年增速有所放缓,但基于我国庞大的经济基量,这个增速仍然十分可观。对外贸易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包括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两者之间相互共存,相互影响。进口依存度可以代表一国经济的外向化程度;出口依存度可以衡量一国参与全球化分工的程度,结合两者可以反映出现阶段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实体经济在政府的帮助下积极购买国外先进设备、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学习先进管理理念方法、提高自身企业的硬实力,一系列的改革带动了我国进口需求的增加。除此之外,我国近几年开始逐步降低部分产品的进口关税,扩大进口贸易的规模。
三、进口贸易影响因素
从现有理论分析成果来看,我们选取出口总额、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人均可支配收入、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率这五大因素作为本文的研究变量,现就其影响作用以及原理做具体分析:
(1)出口总额:出口规模扩大可以增加中国的外汇收入,扩大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提高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进而提高居民的消费和投资意愿。另外,中国出口总额的扩大还可以提高市场上对于中间产品的生产消费需求。因此,出口贸易可以从以上两个角度提高进口贸易的活力。
(2)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国民经济的发达程度与国际贸易的规模和发展存在正向的双向影响。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国民经济越发达,其对外贸易也越频繁。同时,发达的对外贸易也会进一步提高本国经济的发展。
(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CPI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当一国CPI上升时,在该国同等数量的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质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下降,即货币的购买力降低,此时人们更愿意减少货币持有量,增加消费,其中也包括对于进口产品的消费。另外,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快速增长,企业生产所面临的劳动力资本、运费成本等与过去相比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我国进口规模难免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可以把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作为进口总额影响因素之一。
(4)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城镇居民家庭所有现金类收入中可以用来对家庭平时生活进行支出的那部分收入,是家庭现金收入中能够自由支配的部分。增加可支配收入可以明显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增加其对进口产品的消费购买需求。因此,可以考虑将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中国进口总额的影响因素之一。
(5)汇率:汇率是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本文采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直接标价)。商品进口额的增减与汇率高低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具体表现在,当外汇汇率下降时,本国货币升值,其对进口商品的实际购买力的增长间接地表现为进口商品价格的下降,在供求理论的框架下,我们可以认为这种变化会导致国民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最终使商品进口额增加。
因此在接下来的模型构建中,我们将以出口总额、GDP、CPI、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作为解释变量,以中国商品进口总额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分析。
四、计量分析
1.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由上述理论分析可以看到理论上影响中国商品进口总额的因素有出口总额、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1980年作为基准)、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因此本实验选取上述因素作为解释变量,选取了1980年-2019年中国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具体如下:
被解释变量
Y进口总额(百万美元)
解释变量
x1出口总额(百万美元)
x2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x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x4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x5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美元=1)(元)
2.模型的建立
为了减少数据的波动性以及消除变量存在的异方差问题,同时也为了正确反映各变量之间的弹性关系,在实验开始时首先对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然后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所有变量均为一阶单整。调整后各变量时序图如图1所示。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此多元回归模型,尝试建立线性模型与非线性模型,但最终结果显示将解释变量对数化后所得的线性回归方程拟合效果最好,具有很高的拟合优度,并且符合经济意义的检验以及统计学检验,具体结果如下:
3.模型的检验与修正
(1)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与修正
在该模型残差序列的单位根检验中,其带截距项和趋势项的模型检验中t=-5.434601,小于其1%的临界值,因此可以判断该序列为平稳序列。由检验结果可以看出,该模型的R2与F值较大,但是t检验值相对较小,说明所选变量对Y的联合线性作用显著,但是各解释变量间所存在的共线性问题使得它们对Y的作用不能独立进行分辨,并且从如下解释变量相关系数矩阵中也可以证明变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共线性:
于是,在后续实验中通过逐步回归法对多重共线性进行修正,通过反复的引入-检验-剔除,最终确定理想模型为
,剔除变量x2、x4、x5后,明显改善了原模型中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各个解释变量前系数的正负取值以及其绝对值的大小均通过了经济意义上的检验,且模型的拟合优度也有所上升。另外,各个变量也都通过了t检验,表明其对因变量进口额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显著性。
(2)自相关检验与修正
①自相关的检验
首先利用Eviews软件对原方程的残差进行折线图的绘制,观察残差图的形状和大体趋勢,结果如下:
图3描绘了方程残差序列与残差序列的一阶滞后项之间的大体关系,结合图2我们可以初步得出模型存在正自相关性问题。接着本文利用Eviews软件对模型残差序列及其滞后项进行线性回归,得到E=0.00342+0.29307*E(-1),结合原模型估计中D.W.=1.5885,可以得出两者之间确实存在自相关问题这一结论。
②自相关的修正
本文采用广义差分法对模型的自相关性问题进行修正,由D.W.=1.5885,可得
,然后令
对模型重新估计,可得:
我们重复①中检验自相关性的做法,此时残差项与其一阶滞后项系数的t检验值=-1.188167,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不存在自相关问题。
(3)异方差性的检验与修正
对调整后的模型进行异方差性检验,利用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White检验,相关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中显示了White检验的F检验值及其相伴概率和LM统计量及其相伴概率,通过这两个统计量值及其相伴概率,可以接受不存在异方差的原假设。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五、模型经济意义分析
首先,从该中国商品进口额影响因素模型来看,各参数与理论预期基本一致。商品进口总额与其影响因素(出口总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具有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随着中国出口总额的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也随之增加。由于外汇占款的作用,我国国内货币供给以及国民收入会因之增加。加之收入效应的影响,需求增加会引起各经济参与主体对于进口产品需求的提高。另外,通常我们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增幅来衡量一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意味着该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本国物价过高意味着外国商品价格相对便宜,因此也会带来商品进口总额的增加。所以,理论上出口总额以及通货膨胀对于进口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实际生活中除了这两个因素外,国内生产总值、汇率、居民可支配收入都会对进口额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在此模型中由于共线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只保留了出口总额和CPI指数。
六、对策与建议
1.大力发展跨境进口电商
近几年来,全球跨境电商交易额逐渐增加。根据已有数据,2015年全球B2C跨境电商交易额仅为3040亿美元,2020年全球B2C跨境电商交易额将增至9940亿美元,其规模总量将是2015年的三倍之多。亚太地区跨境电商交易的主力军逐渐被使用国内电商购物平台的交易用户占据。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迅速扩张,仅用八年时间交易规模从2000年的500亿元的小规模上升至90000亿元,其增速之快,令人震惊。而其中出口在跨境电商交易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相比之下,中国跨境电商进口规模仅占出口规模的1/4左右,远远小于出口电商交易规模。所以,促进国内消费结构升级,不断扩大进口的政策才有利于促进中国进出口的均衡发展,推动国民经济不断进步。
2.推进中国加工贸易领域的全面升级。
从本文构建的中国进口额影响因素模型中可以看到,出口规模会影响进口规模,而我国的进口产品除了一部分用于满足国民的消费需求外,剩余大部分主要用于进一步的加工然后再出口。目前,我国拥有一大批以加工贸易作为主要经营业务的企业,考虑到加工贸易能出口创收还能缓解我国面临的严峻就业问题,因此应当鼓励企业进行加工贸易。但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贸易保护色彩日渐浓郁,人口红利也逐渐消失,加工贸易也被冠以“低生产率”、“低附加值”的属性。因此,在我国企业后续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人力资本的积累,加大对自主研发能力的培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塑造以中国为主的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国内价值链和区域价值链,不断推进中国加工贸易的升级以推动我国进出口行业的发展。
3.稳定进口促进政策,扩大内需以提高进口规模
要扩大内部需求首先要做的是稳定内需,在此基础上推动居民消费平稳有序地增长。政府可以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例如降低银行储蓄率以促进居民的消费需求,或者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扩大市场中货币的供给量以提高居民的收入,从而带动居民的消费。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通过改革小步前进,不断完善我国收入制度体系,合理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整体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进口的增长不仅可以稳定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还可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帮助我国进口替代型战略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国际贸易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晓雅.中国商品进口额影响因素的研究[J].知识经济,2020(10):33-34.
[2]黄诗琦.中国商品进口额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9(13):48-49.
[3]李芃芃,陈欢,牟佳慧.中国商品进口额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商论,2019(10):94-95.
[4]李浩.我国商品进口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6,30(04):348-352.
[5]李晓琳.基于计量模型的中国进口额影响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03):271-274.
[6]汪琳.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口商品结构的影响[J].武汉金融,2011(10):13-16.
[7]韩德光.中国对外贸易中影响进口额的因素分析[J].北方经贸,2001(09):48-50.
作者简介:冯博同(2000.11- ),男,汉族,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国际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