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下培养无线电高技能人才的探究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_ple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学徒制模式作为校企合作模式下校企双方进行深度合作的创新机制,推动了职业教育培养一线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宗旨和目标, 拓宽了职业学校的发展空间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但在校企的合作中也存在相关机制和法律规范不明确、不完善等问题,需要深入进行研究分析,拿出一套合理的解决方案措施,企业、学校和学生共同约束和遵守,才能构建和谐、积极向上的合作模式,促进现代学徒制的深度发展。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无线电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
  学徒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职业教育的模式。目前,这种起源于民间传授技艺的形式注入了新的内容,发展为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模式作为校企合作模式下校企双方进行深度合作的创新机制,推动了职业教育培养一线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宗旨和目标,拓宽了职业学校的发展空间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在当代我国职业教育体制下学生虽然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导致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而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交替式学习和培训,整个学制大概 1/3 的时间在学校学习, 2/3 的时间在企业培训。 现代学徒制是中职学校实施教学改革的重点,加强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企业与学校的融合, 更加适应现在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
  一、现代学徒制在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发展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的最佳发展,以提升学生综合职场竞争力。而这几年的校企合作中,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总是不温不火,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首先要对现代学徒制的课程实施过程进行了解,分析当下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发现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如果没有对此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就不可能及时发现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自然也难以对学校的课程以及企业的合作方式进行适时、恰当和有效的指导。
  (二)有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依照现代学徒制特定的教学方式,教师必须自身对企业的工作要求掌握清楚,才能对学生进行专业系统地教学,并且将自己的实战经验告诉学生,如何与企业的工作岗位接轨,掌握好关键技术,不管是工学交替还是顶岗实习都能胜任企業的工作。那么就要求教师必须先了解并掌握企业当下的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标准、岗位工作规范、操作技能和要点,所以教师要走出课堂,走进企业,从一线实践中获取切身体会,并通过教学研究实现课堂转化,提升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最终让学生受益。
  (三)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现代学徒制是以企业用人需求为核心,加强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形成了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学生增强了自身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场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能力。并且能很早的接触到企业的文化,了解企业的工作模式,树立“企业人”的观点,明白和周围同事的相处之道,为后期真正在企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养成优良的职业习惯以及职业道德品质。
  二、在现代学徒制下我校培养无线电高技能人才的实践经验
  (一)校企双方建立“企业冠名班”,确定合作协作关系
  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合作双元育人,这就要求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内容确定、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组织实施、学生考核和评价、学徒待遇制定和落实等制度制定。我校多年来一直与优利康听力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学校、企业和学生签订三方校企合作协议。学生从招生进入学校组建班级开始,期间的学习计划安排、学习课程设置,以及穿插在学期中的工学交替和学习完理论课后的顶岗实习,顺利到企业就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都需要企业密切与学校协作配合,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充分体现校企双方共同育人的特点。
  (二)校企共同商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体现定向培养的特点
  现代学徒制中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是校企深入合作的关键内容和要求,在学生的常规教学中融入企业的元素、企业的文化、企业的师资,根据专业特点和生产的需要制定专业课程改革方案,实施课程体系的改革,这是关系现代学徒制成败、高效、实施的关键问题之一。我校在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中,就明确了学生相应的课程培养体系。在无线电调试技术专业体系重建中,针对技校生的学习、智力发展水平等特点,始终贯彻“以人为本,质量第一,服务社会”的教学理念,贴近企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力求建立以提升学生岗位能力为主的课程体系。同时,在传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过程中,不忘记育人的根本,教育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思想品德,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做人。努力培养“德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三)校企建立评价和激励机制,科学合理评价教师和学生
  教师是校企合作中的实施者,尤其在学生进行工学交替或顶岗实习的时候,实习基地的带队老师除了管理好学生按時进行实习,同时兼负着师傅的双重身份, 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无线电调试技术的职业实践能力, 因此对教师的教学评价需要双重考核。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也可提高教师参与企业研修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知识结构的可持续发展。学生是校企合作的实施对象,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将理论学习成绩和实践学习成绩结合起来、教师的评价和企业的评价结合起来、实习的最终考核和平时合起来,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有说服力的评价体系,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发展性的学习评价,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学习品质的评价。我校“企业冠名班”的学生在校期间,企业设立了“企业奖学金”,鼓励理论和实习成绩考评好的同学,在班级形成了“追赶超”学习氛围,大大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展“合格师傅”、“实践能手”等评比活动,激发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热情,事实证明实施效果很好,收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现代学徒制实施环节还有待商榷,保证人才培养走出特色
  1)企业的经济承受压力大,他们的目的是使用廉价的劳动力,他们选用实习生,有的只是看中实习生在实习期方便管理,不需要缴纳五金,导致校企合作总是不温不火。2)教师的教学任务重,除了在学校授课外,还要到企业跟踪管理学生,教师任务和责任重大, 要对这部分教师给予合理的评价和经济补偿,学校加大教师投入成本,以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3)学生在企业工学交替或者顶岗实习中,学生的福利待遇和就业机会应有相应的保障。所以应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层面对学生的权益起保护作用,约束企业的一些私心,提供人性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启富.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困境与实践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5(3).
  [2] 关晶.西方学徒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Z].2015-6-30.
其他文献
摘 要:《建筑施工技术(二)》为高职高专3年制土建类专业核心课程。首先介绍该门课程培养目标,其次分析该门课程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然后提出针对该门课程相应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建议措施,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房屋建筑;路基路面;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改革  一、课程概述  《建筑施工技术(二)》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授课学时为64学时,适应高职高专3年制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
经济发展是人口、市场、企业、基础设施等可流动资源要素在地理上的集聚过程,即城市化过程.城市化发展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有效载体,是实现现代
摘 要:由于浇铸尼龙本身固有的特性,当环境等条件变化时,都会引起产品外形尺寸、性能上的微小变化。采用合理的浇铸工艺及其配方配置对分析和研究浇铸尼龙成型工艺中的缺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浇铸尼龙;心盘磨耗盘;缺陷;分析  众所周知,铁路货车用心盘磨耗盘大体分为两种成型方式:一种是浇铸尼龙(MC尼龙),一种是注塑尼龙。注塑尼龙因其特性比浇铸尼龙在工艺上稍稳定。两种工艺因聚合方法、成型方法不同,所得的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提高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方法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组织对品管圈理论学习及参加院内外品管圈培训学习活动,对ICU医护人员手
摘要:超超临界机组主要的特点在于,科学技术含量高、低耗能、具有环保性能,为了发挥出机组的优点和作用,应针对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优化和改造,从而在多个方面进行升级,运用汽轮机、加热器以及循环水系统,使多个机组共同运行。同时,安装诸多的机组和先进的装置,而后,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焊接结构,有效提高超超临界机组设备的运行效率,确保机组具有应用价值和实用性,这是优化运行方式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超超临界机组
一个妥妥的学霸,毕业后毫无意外,一定是年薪丰厚、生活优越的“精英人士”。然而,事实却是,他选择生活在中国一个小小的农村里,做一名村官。  他,就是传说中的“耶鲁哥”——秦玥飞。  耶鲁学霸的“逆行”  1985年,秦玥飞出生于重庆,父母是蓝领工人,家境十分贫苦,住的是地下室,吃的是过期面包,穿的是亲戚送的旧衣服……可他没有让父母失望,一直学习成绩优异,初中、高中考上的都是国内一流名校。  高中毕业
软岩巷道锚喷支护破坏原因主要有:巷道底板无支护或支护的强度不够,底板流变极易发展,形成了围岩体的流变通道;大部分锚杆支护为低工作阻力值,支护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混凝土喷层
以生物矿化模型为基础,利用二棕榈磷脂酰胆碱(DPPC)生物单分子膜作模板.研究了在DPPC单分子膜控制下形成的碳酸钙的晶型、取向和形貌.X射线衍射和SEM结果表明,在DPPC单分子膜控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