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应避免增长“没感觉”

来源 :中国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t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底,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3年社会蓝皮书》中指出:2012年,中国的贫富差距,20%的高收入群体与20%的低收入群体相比,收入差距已达20倍。
  如果我们平心静气地想一下,如今中国月收入1000元及以下的大有人在,而月收入20000元及以上的也不少,他们的收入差距不就是20倍吗?当然,说“常见”并不等于说“合理”。在中国,贫富差距问题显然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2012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大提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2013年初,还专门发布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但是,一年过去了,无论城乡,居民们对“收入增长”仍然谈不上有深切的感受。虽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最近几年有下降的趋势,但李实等学者指出,很难认为这样微弱的变动趋势就是收入差距开始缩小的表现。于是,城乡居民又把希望寄托在即将出台的“收入分配实施细则”上。
  在经济学理论中,分配有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两个层次。像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初次分配可能是最重要的。然而,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2年内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报告》称,在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比重近年来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从1998年的53%下降为2010年的45%;而从国际经验看,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中,初次分配后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一般占55%—65%。
  也许在汉语语境中,对“分配”的理解背后更有一层隐义,即应由一个权威人物或组织,譬如国家,来对财富进行“分派”,国家也接二连三地拿方案、作细则。然而,在市场经济下,初次分配主要由“要素”决定。一般认为,“要素”即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在经济过程中,哪种要素最稀缺,在分配中就更有利。因此,目前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无疑是资本拥有者在分配中拥有更有利地位。
  2013年的收入分配方案中提出了“限高、扩中、提低”的收入分配思路,无疑是正确的。实际上,“限高”并不难,主要看中央领导的决心。最困难的其实是“提低”,因为需要“提”的低收入群体并非只局限于社会保障对象,而是占中国50%—60%乃至比重更高的低收入工薪劳动者,即要解决“工作贫困”的问题。中国的普通劳动者劳动报酬普遍偏低,这在国内国外已经形成共识。当这些低收入群体70%以上是在体制外企业就业时,国家干预的能力就被大大削弱了。事实上,除了逐步提高“最低工资”以外,国家几乎别无他法。最低工资是保底性的,目前全国最高的最低工资标准是上海的1620元,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角度看,仍然是非常之低。
  “提低”不能奏效,“扩中”也就成了问题。当然,中等收入阶层还有其他的问题。譬如高房价,使得很多工薪劳动者难以真正向上流动,不能稳定地成为中产阶层。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整个收入分配改革有可能走进死胡同。
  另外,物价上涨也抵消了收入增长的社会效果。这对低收入群体来说格外敏感。从统计数据上看,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同比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同比增长10.7%。同时,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只有2.7%,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只有2.5%,收入的增加应该非常明显。但是,上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涉及的面较广,而越是收入较低的社会群体,消费越是偏向于“最基本”的日常消费。以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例,当食品价格在2010年上涨7.1%和2011年上涨11.6%之后,2012年再上涨5.1%;住房租金在2010年上涨5.0%和2011年上涨5.4%之后,2012年再上涨2.7%。这些与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消费价格的大幅上涨,对城市居民会形成很大的生活压力。因此,收入增长的效果只能是“没有感觉”了。
其他文献
没来过的人以为吴哥就是吴哥窟中央的那五个塔。吴哥不仅包括我们通常知道的吴哥窟,还有吴哥通玉城等几百平方公里的地区大大小小的庙宇。
新年首访,新的希望。  作为2017年中国外交的开篇之举,1月15日至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顶风冒雪,日夜兼程,辗转苏黎世、伯尔尼、达沃斯、洛桑、日内瓦5地,密集开展数十场双边多边活动。这也是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无疑备受全球瞩目。  在被视为“世界经济风向标”的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上,习近平从深层次上为世界经济“把脉开方”,剖析当前全球经济领域三大突出矛盾:增长动能不足
2015年8月,是个令中国和世界都无比震惊的月份。  一声爆炸,让经济正在加速发展的天津震惊了世界!8月12日晚11時30分左右,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伴随着现场照片的流出,火光冲天、残骸遍地的残酷景象和令人痛心的伤亡数字,刺痛着所有国人的神经。与此同时,爆炸事故也引起全世界的极大关注。次日清晨,天津伴随着刺眼的火光占据了几乎全球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沉重的伤亡数字成为外媒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