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子宫内膜炎的病因和防治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ldl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女性患妇科病的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现象,尤其是子宫内膜炎的病症越来越多,在临床的研究发现,一是环境的改变对女性身体的影响,二是作息的不规律,饮食的不健康,三是流产,产褥感染,子宫颈扩张,子宫腔内安放避孕器、镭针,诊断刮宫或宫颈电灼、激光、微波物理治疗造成该病,还有性病等病原体上行性感染,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等也可引起。以及一些女性长时间服用消炎药,耐药性和菌群失调会产生,炎症就会变得更加严重。还有部分女性在经期或者在人流手术、分娩手术后导致的感染,这时间的感染的几率比较大,其原因是,这个阶段的女性的免疫能力低,细菌很容易侵入到女性身体内部,从而会造成女性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如图1,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endometritis)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子宫内膜结构产生炎性改变,细菌可沿阴道,宫颈上行或沿输卵管下行以及经淋巴系统到达子宫内膜。通常宫腔有良好的引流条件及周期性内膜剥脱,使炎症极少有机会长期停留于子宫内膜,因此,人们又把子宫内膜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是流产、产褥、感染、子宫腔内安放避孕器、镭针、子宫颈扩张等主语原因,急性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表现为发热、下腹痛、白带增多、有时为血性或有恶臭,有时子宫略大,子宫有触痛。慢性者表现也基本相同,也可有月经过多、下腹痛及腰骶部胀痛明显。子宫内膜炎急性期可见子宫内膜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重症者出现化脓。患者表现为发热、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血性或脓血性。急性子宫内膜炎不彻底,或经常存在感染源,则炎症可反复发作,严重者可进一步发展为子宫肌炎、输卵管炎及盆腔炎,使病情加重。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病因基本与上述类同。慢性子宫内膜炎常与慢性宫颈炎、慢性输卵管炎同时存在,是导致流产的最常见原因。
  可见,子宫内膜炎是女性朋友十分常见的妇科疾病,更是危害女性的公敌之一,对于女性朋友应该要积极的防治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有很多女性也会羞于提起这类病症,耽误了就医的的良机,造成病情越发严重。因此针对子宫内膜炎,防治方法很是重要。
  防治措施一:平时注重个人卫生。女性们平时应积极更换卫生巾,因为经期时子宫处于开放状态,病菌的侵入不受阻,极易感染,要注意个人卫生,不使用不洁卫生纸巾。在性行为方面,要尤为注意,急性子宫内膜炎时因易引起炎症进一步扩散。又因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腰酸、坠胀等病痛存在,女方此时对性兴趣下降和乏味。慢性者通常会处于腰酸背痛之中,性生活会使得该症状加剧,白带变多,腹痛,腰骶部坠胀加重;性生活要有节制,不宜过多,即使勉强性交也无快感和性高潮,但因性事后盆腔充血,促使症状重现或加重。或者说患者的炎症被控制,性生活的次数也不宜次数过多,防止盆腔充血、抵抗力低下時再次发病。如果在性生活后,出现症状加剧,白带变多,腹痛,腰骶部坠胀加重等现象,患者可以口服抗生素治疗数天,性交后及时将阴道内分泌物及精液等排出体外,或使用阴茎套性交,以防通过性活动摩擦等促使细菌进一步上行性扩散。同时为了降低因性生活时盆腔充血状态,防止症状复发,便于疾病有效控制,性交姿势采用女上男下,由女方适当控制体力及性兴奋为宜。同时感染子宫内膜炎的患者应采用半卧位卧床休息,有利于炎症恶露的排出。患者要积极更换清洗内裤,也要积极清洗下体,保证下体的干净。图2,子宫内膜炎的症状表现。
  防治措施二:积极检查防治。女性在怀孕期间或者在流产前、产前应去医院进行身体的全面妇科检查,避免身体原因造成流产或者其他,例如检查产道健康情况,避免感染妇科病。孕妇妊娠晚期是怀孕的关键时期,胎儿会随时面临降生,胎儿的长大,子宫的承受能力下降,性生活幅度大,容易导致早产,所以要禁止性生活。产后是一个身体虚弱,易患各种病,也应积极检查,尤其是产后胎盘残留,会引起子宫内膜炎,所以,产后在恶露没有排净时,人要处于半卧位姿势,便于恶露的有效排出。在饮食的调养方面要注意进食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的营养食品,使得自己处在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中。当然,还有流产手术问题,在采取人流手术时,需要选择正规医院做手术,避免手术器具的不洁净引起子宫内膜的感染而患上子宫内膜炎。
  防治措施三:防止其他妇科病的感染。女性患的妇科病是一个综合性的,患有一种病,通常会伴有阴道感染,宫颈糜烂等其他妇科病,就医治疗不及时,容易感染子宫内膜炎,所以在发现有阴道感染等妇科病时就医要及时,防止多种病症的感染形成。
  参考文献
  [1]孔伟,成星函,张继梅,左欣曌,陈静,熊光武.宫腔镜刨削系统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8(02)
  [2]宋雪凌,杨艳,张佳佳,王丽颖,马彩虹.子宫异位妊娠应用刨削系统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12)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军事行业发展速度在不断提高,军事发展过程中,手枪射击训练活动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但射击人员在对手枪射击时,经常会出现身体不平衡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手枪机身较短和自身重量较轻以及稳定性较差,导致手枪射击成绩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在开展手枪射击教学工作时,需教师提高重视程度,采取合理控制措施,避免遭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进一步提高手枪射击的成绩。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影响手
期刊
摘 要:农村送戏下乡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会随着社会的变化有一定程度的改变,要充分的贴近人们诉求。一方面要发扬戏剧的精髓,另一方面要融合新事物、新话题,贴合人们的实际生活。要积极地学习多种文艺形式,提升戏剧本身的魅力。  关键词:农村送戏下乡;基本特点;优化对策  农村区域的文化活动相对单一,送戏下乡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丰富农村文娱活动的效果。同时,通过戏剧这种形式也可以促使当下主流文化与价值观的传播,达
期刊
摘 要:纪实摄影体现了不同语言、文化、国家、名族和时代特征。它融合了摄影艺术的造型语言、文化内涵,创作者的艺术底蕴、思想认知、人生阅历修养以及拍摄的时代、背景环境等诸多层面的因素,而在此其中以情感体现、内涵的积淀与表达,意境与感情的高度契合则更使纪实摄影充满魅力。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所产生的认知与态度,是人心理活动和思想的组织者。任何一个艺术门类,其最高境界和主旨都是对于更深层次思想情感的诠释与
期刊
摘 要:播音主持事业作为广播电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报道改革动向,推动改革进程,宣传改革成果的重要任务。所以播音主持事业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同样势在必行。本文论述了播音主持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播音主持艺术专业长期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播音主持教育改革;专业文化建设;可持续性发展  播音主持事业作为广播电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报道改革动向,推动改革进程,宣传改革成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加快了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石油化工工业是一个“三废”的产业,其中包括排放量大、易產生污染、危害环境。在发展石油化工产业的同时,企业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污水处理技术,要有效的缩小污水影响的范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本文阐述了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以及对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关键词: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前言  石油化工
期刊
摘 要:当今社会,玉石首饰深受国人喜爱,其背后的文化含义与消费心理是消费者购买玉石首饰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如何将中国元素创新性地融入玉石首饰设计中,使玉石首饰不仅能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新面貌、表现中国时代精神,还能满足当下人们追求个性、表达自我的消费心理,是当代设计师不断努力的方向。本文主要探讨中国元素在玉石首饰设计主题的创新应用,以此来拓展中国元素的表达方式,提高玉石首饰设计的现代性与时尚性
期刊
摘 要:在队列训练过程中,要确保每一个队列动作都能够符合相应的标准,并且对学员进行严格要求,确保单个军人队列动作实现分类施训,使相关的动作能够更准确,更有力,并且严格遵守相对应的训练要求和场地纪律,充分做到令行禁止,一切行动听指挥,以此使队列训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单个军人队列动作的分类施训等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相关专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单个军人;队列动作;分类施训
期刊
摘 要:一旦堆积体阻塞河道形成蓄积水体,不仅会对上游地区产生淹没灾害,且一旦溃决更会给下游地区造成難以估量的洪水冲击。加强对堆积体阻塞河道的危害研究,利于后续分期治理与开发利用,因势利导,转化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依托蓄积水体资源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河道阻塞;溃决风险;危害分析  伴随着地震、强降雨天气等自然灾害,往往会产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岩土堆积体阻塞河道形成蓄水次生灾害。目前,
期刊
摘 要: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是推动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后发赶超必然选择。文章在分析当前欠发达地区创新创业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要通过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大力培育创新创业主体、狠抓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拓宽创新创业融资渠道等途径来优化欠发达地区创新创业环境。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创新创业;环境;优化  营造有利于欠发达地区创新创业的良好发展环境,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在深入分析当前欠发达
期刊
摘 要:肠道内微生物种群与炎症性肠病发生和治疗效果关系密切。肠道中的粘附于上皮细胞表面的细菌可以调控宿主T淋巴细胞,并影响机体免疫功能。此外,肠道微生物的某些发酵产物如短链脂肪酸和鞘磷脂等产物也可以发挥调控宿主免疫力的功能。近年来,随着宏基因组学技术和和微生物代谢组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有可能深入研究肠道微生物在IBD中所扮演的角色,为临床治疗IBD疾病提供理论支持。  肠道微生物在人类健康中扮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