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无鱼”应对措施探讨

来源 :中国渔业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t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东海近海渔业捕捞单位能耗渔获量减少,渔获物中经济鱼类的比重下降,整体营养级水平走低,并且渔获物低龄化、小型化趋势明显,这都说明渔业资源退化已经到了极其严重的地步,严重影响了渔民生计、渔区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一问题的出现表面上看是捕捞过剩和环境污染造成的,但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渔业管理制度不科学,需要进行反思,加强顶层设计,深入研究渔业管理制度和科学保护问题,按照堵疏结合的原则,加强管理和执法的同时,加大资源修复力度。
其他文献
我国沿海地区渔业的加速发展伴随着渔业区域差异的相应变动.借鉴经济增长区域差异的研究思路,分别采用变异系数和傅里叶单位根检验方法对沿海地区渔业发展的σ收敛和β收敛趋
我国鲆鲽类养殖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的困扰。论文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出发,运用SCP分析范式,对我国鲆鲽类养殖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了分析,结果
论文从经济持续、社会持续、资源生态持续、科技持续和管理持续五个方面全面分析上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上海海洋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产业结构转型成功,自然资源丰
采用离心-流化造粒包衣技术制备克拉霉素缓释微粒,并考察了体外释放度。结果表明,包衣液中EudragitNE30D与L30D-55的重量比为12:1,包衣增重为10%时,制品在pH6.0介质中缓释性能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