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课堂教学首先是一种对人的教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新课程呼唤生物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此,要深挖教材资源,找准人文素养教育的切入点;规范日常行为,提升学生个人人文素质;注重生物学与人文学科的联系,多方位提升人文素养。
【关键词】生物教学;学生;人文素养
生物课堂教学首先是一种对人的教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新课程呼唤生物教学的人文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根据其学科特点,发掘生物科学的人文教育价值,是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生物学教育改革、自我完善的必然选择。同时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有着丰富的素材:自然万物的千姿百态,使人们产生生活美感,追求、向往和谐科学的社会生活,生态学对生命与自然的意识是最朴素也是最震撼的环保意识的呐喊,而众多科学家身上那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更是留给后人的无价之宝。因此,生物科学不仅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更是一座不朽的道德丰碑。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成为生物教育工作者关切的课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初中生物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
1深挖教材资源,找准人文素养教育的切入点
初中生物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素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仔细发掘,从各方面通盘考虑,例如:在《我们周围的生物》一课中,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珍爱生命等思想。教师可以这样处理: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所以物质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这提示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问题:生命通过生殖繁衍代代相传,通过新陈代谢而生长,适应着这个世界的变化,因而生命是伟大的。再如,在《探索生命的器具》一课中,渗透着集体主义教育、科学品质教育、合作教育,教师可以教育学生显微镜是贵重的科研仪器,是学校的重要财产,所以要爱护公物,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显微镜:在显微镜使用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合作。我在讲《胚胎发育》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组织学生讨论在孕育胚胎时期,从一个受精卵到呱呱坠地的婴儿,母亲的双重负担是什么?再让学生结合自身的体会谈谈日常生活中父母为我们做了些什么,自己又为父母做了些什么?自己是如何对待父母的养育之恩的。使学生体会、感悟、认知,很多同学发自心灵深处的体验、情感的升华深深地影响着其他学生。
2 规范日常行为,提升学生个人人文素质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还学生以人的地位。以一个真正的人的要求来教育他们,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是对人整体素质的培养,应该从小处做起,从学生的言谈举止、日常行为规范做起,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2.1学会生存和自我保健
在生物学教学中,及时渗透生理卫生和自我保健知识,有利于学生一生的健康。例如讲解细胞内的分子这部分内容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系列讲座——《营养与健康》、《心理健康知多少》、《与不良情绪说再见》……与学校医务室共同开展展板宣传青少年时期营养要全面合理、体育锻炼对各大系统的作用与影响、青春期个人卫生与保健、优生优育等知识,让学生学会生存与自我保健,拥有健康的心理和生理。
2.2培养信心、耐心、恒心等意志品质
(1)利用生物学发展史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信心、耐心、恒心等意志品质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生物教材中涉及的许多科学家身上就集中体现了这些意志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进行生物学史、生物学家的经历和史实介绍,利用好教材中的《科技探索之路》和小字部分的阅读材料,教学中,不能把这些内容简单地只让学生作为课外阅读资料,否则会失去极好的渗透人文教育的机会。例如进化论的创始人——拉马克,一生勤奋好学、坚持真理,晚年双目失明,饱受病痛折磨,但他仍然坚持借幼女的笔录进行写作;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历时8年,在教堂一隅辛勤地做豌豆杂交实验,统计了难以记数的种子、植株,才写出《植物杂交》一文,揭示出传宗接代过程中基因传递的两大定律;自然选择学说的创立者——达尔文历时二十三年才写出《物种起源》一书……通过对这些科学家的介绍,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没有人不经过千辛万苦便能获得成功的,成功需要不懈的努力、扎实的拼搏、充分地积累,成功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2)利用生物实验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还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设计和安排一些实验来培养学生恒心、耐心和信心等品质。例如:在讲动物行为的知识时,可提前布置学生收集、观察家养动物的一些行为并记录,让有条件的学生分组观察蚂蚁和蜜蜂的社群行为、再分组总结、完成小论文并在全班或全年级交流,这些训练不仅能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技术,还能使学生的恒心、耐心、信心在坚持实验观察和记录中得到培养和锻炼。
3注重生物学与人文学科的联系,多方位提升人文素养
生物学与文学、艺术、历史、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注这些联系,可以找到许多人文教育的契机。教师在上课时,引用了许多优美的诗句,使学生学习生物时能感受到优美动人的文字,如诗如画的情境,陶醉其中,并领略其意境,感受到生物与自然的协调之美、和谐之美、色彩之美。如学习《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时引述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一幅如画的景色引导学生用丰富的想象去体会春天神奇的春风,柳枝的飘扬,新叶的萌出,从而引起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及大自然伟力的向往。学习被子植物的一生时引述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让学生感悟生物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从而感染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美好愿望。生物教学中引用诗词,可以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在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如通过图片,音乐,古诗词朗诵,课件展播等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又一个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尽可能让学生置身优美的环境中,去细心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美感,并且让这些美感逐渐在学生的心灵中沉淀下来,从而引导学生体验一种回归,一種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回归。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难免碰到一些教学疑难点或抽象理论知识,这时如果适当运用一些诗歌,既可以使抽象知识形象化,又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讲授有关细菌传播疾病危害人类的内容时,学生对旧社会流行的鼠疫的危害缺乏感性认识。这时,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清代诗人师道南的《鼠死行》:“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惨淡愁云护。三人行,未十步,忽死两人横截路。”这首诗非常形象地描写了当时鼠疫大流行时的悲惨景象,通过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鼠疫的了解。
参考文献:
潘行知.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实践和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1,(6).
【关键词】生物教学;学生;人文素养
生物课堂教学首先是一种对人的教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新课程呼唤生物教学的人文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根据其学科特点,发掘生物科学的人文教育价值,是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生物学教育改革、自我完善的必然选择。同时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有着丰富的素材:自然万物的千姿百态,使人们产生生活美感,追求、向往和谐科学的社会生活,生态学对生命与自然的意识是最朴素也是最震撼的环保意识的呐喊,而众多科学家身上那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更是留给后人的无价之宝。因此,生物科学不仅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更是一座不朽的道德丰碑。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成为生物教育工作者关切的课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初中生物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
1深挖教材资源,找准人文素养教育的切入点
初中生物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素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仔细发掘,从各方面通盘考虑,例如:在《我们周围的生物》一课中,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珍爱生命等思想。教师可以这样处理: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所以物质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这提示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问题:生命通过生殖繁衍代代相传,通过新陈代谢而生长,适应着这个世界的变化,因而生命是伟大的。再如,在《探索生命的器具》一课中,渗透着集体主义教育、科学品质教育、合作教育,教师可以教育学生显微镜是贵重的科研仪器,是学校的重要财产,所以要爱护公物,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显微镜:在显微镜使用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合作。我在讲《胚胎发育》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组织学生讨论在孕育胚胎时期,从一个受精卵到呱呱坠地的婴儿,母亲的双重负担是什么?再让学生结合自身的体会谈谈日常生活中父母为我们做了些什么,自己又为父母做了些什么?自己是如何对待父母的养育之恩的。使学生体会、感悟、认知,很多同学发自心灵深处的体验、情感的升华深深地影响着其他学生。
2 规范日常行为,提升学生个人人文素质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还学生以人的地位。以一个真正的人的要求来教育他们,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是对人整体素质的培养,应该从小处做起,从学生的言谈举止、日常行为规范做起,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2.1学会生存和自我保健
在生物学教学中,及时渗透生理卫生和自我保健知识,有利于学生一生的健康。例如讲解细胞内的分子这部分内容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系列讲座——《营养与健康》、《心理健康知多少》、《与不良情绪说再见》……与学校医务室共同开展展板宣传青少年时期营养要全面合理、体育锻炼对各大系统的作用与影响、青春期个人卫生与保健、优生优育等知识,让学生学会生存与自我保健,拥有健康的心理和生理。
2.2培养信心、耐心、恒心等意志品质
(1)利用生物学发展史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信心、耐心、恒心等意志品质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生物教材中涉及的许多科学家身上就集中体现了这些意志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进行生物学史、生物学家的经历和史实介绍,利用好教材中的《科技探索之路》和小字部分的阅读材料,教学中,不能把这些内容简单地只让学生作为课外阅读资料,否则会失去极好的渗透人文教育的机会。例如进化论的创始人——拉马克,一生勤奋好学、坚持真理,晚年双目失明,饱受病痛折磨,但他仍然坚持借幼女的笔录进行写作;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历时8年,在教堂一隅辛勤地做豌豆杂交实验,统计了难以记数的种子、植株,才写出《植物杂交》一文,揭示出传宗接代过程中基因传递的两大定律;自然选择学说的创立者——达尔文历时二十三年才写出《物种起源》一书……通过对这些科学家的介绍,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没有人不经过千辛万苦便能获得成功的,成功需要不懈的努力、扎实的拼搏、充分地积累,成功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2)利用生物实验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还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设计和安排一些实验来培养学生恒心、耐心和信心等品质。例如:在讲动物行为的知识时,可提前布置学生收集、观察家养动物的一些行为并记录,让有条件的学生分组观察蚂蚁和蜜蜂的社群行为、再分组总结、完成小论文并在全班或全年级交流,这些训练不仅能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技术,还能使学生的恒心、耐心、信心在坚持实验观察和记录中得到培养和锻炼。
3注重生物学与人文学科的联系,多方位提升人文素养
生物学与文学、艺术、历史、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注这些联系,可以找到许多人文教育的契机。教师在上课时,引用了许多优美的诗句,使学生学习生物时能感受到优美动人的文字,如诗如画的情境,陶醉其中,并领略其意境,感受到生物与自然的协调之美、和谐之美、色彩之美。如学习《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时引述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一幅如画的景色引导学生用丰富的想象去体会春天神奇的春风,柳枝的飘扬,新叶的萌出,从而引起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及大自然伟力的向往。学习被子植物的一生时引述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让学生感悟生物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从而感染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美好愿望。生物教学中引用诗词,可以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在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如通过图片,音乐,古诗词朗诵,课件展播等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又一个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尽可能让学生置身优美的环境中,去细心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美感,并且让这些美感逐渐在学生的心灵中沉淀下来,从而引导学生体验一种回归,一種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回归。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难免碰到一些教学疑难点或抽象理论知识,这时如果适当运用一些诗歌,既可以使抽象知识形象化,又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讲授有关细菌传播疾病危害人类的内容时,学生对旧社会流行的鼠疫的危害缺乏感性认识。这时,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清代诗人师道南的《鼠死行》:“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惨淡愁云护。三人行,未十步,忽死两人横截路。”这首诗非常形象地描写了当时鼠疫大流行时的悲惨景象,通过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鼠疫的了解。
参考文献:
潘行知.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实践和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