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唐僧徒弟的真实身份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shi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664年,唐朝高僧玄奘逝世。但是关于他生平西行取经的故事,在几百年后被一位名叫吴承恩的作者,融入新的因素,写成了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直到今天,《西游记》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还传播到了全世界,广受欢迎。
  正是因为这部作品的广泛影响力,人们对其中主要角色的来历感到十分好奇,尝试找寻起他们的身世。玄奘取经是真实的历史,小说中唐僧的徒弟怎么成了脱离于现实的妖怪?如果历史当中本来没有这些人物,那他们到底来自哪里?
  猴行者
  真实历史中的玄奘,历经17年,经过108个国家,到达现在的印度一带。当他回到唐朝都城长安的时候,带回了700部经书,成为当代研究印度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根据正统的历史记载,《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和玄奘本人口述的《大唐西域记》来看,玄奘应该是孤身一人完成整个印度取经行程的。即便是在唐朝,百姓出境仍要办理相应手续。当玄奘向朝廷申请出境寻求佛法时,朝廷其实是没有批准的,所以整个行程属于“非法”的私人行程。当然,也有古籍记载说他路上收过徒弟,但这些徒弟都没有跟他走到最后。
  《西游记》是在距离玄奘逝世800年后的明代创作的,在这几百年间留下的无数壁画、书籍中,人们能找到一些唐僧弟子演变的脉络。
  在敦煌莫高窟以东100公里,有一座西夏时期开凿的佛教石窟榆林窟。洞窟内有两幅以唐僧西天取经为主题的壁画。一幅《水月观音图》,一幅《普贤经变图》。在这两幅壁画中,玄奘都带着一只猴子和一匹马。不同之处在于,后一幅壁画中的玄奘头部周围绘有光环,身后的马背上驮着莲花台,上面还放有一个散发祥光的包裹。
  在榆林窟建成的二三十年后,福建的泉州开元寺,也出现了同样主题的浮雕——群雕中有玄奘、猴行者,还有东海龙太子。两处艺术作品,创作时间相隔不远,但地理位置却相隔甚远,这说明公元12-13世纪,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已经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在人们的心中,玄奘已经不是真实历史中一个人走完全程,而是多了两个随行的侍从。
  然而,这个时候唐僧身边的猴行者,不过也就是一个为他探路和降妖的随从,白龙马也就是一个交通工具而已。《西游记》的主角孙悟空就是由壁画和浮雕中的猴行者演变而来,那这位猴行者的创作原型来自何处?它是怎么有了名字,又怎么从西行故事的配角成为主角的呢?
  玄奘的大徒弟之谜
  关于孙悟空这个形象的原型,学术界争论已久。研究《西游记》的学者曾提出,孙悟空的原型不是一只猴子,而是一位名叫车奉朝的唐朝和尚,悟空只是他的法号。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历史根据。唐玄宗时期,朝廷曾派遣一支使臣队伍出使西域,车奉朝就是其中一位朝臣。当唐使完成任务准备启程回国时,车奉朝突然生病,无法跟随大部队回国,只好暂时留在了西域。病愈后,他就在西域出家当了和尚,随后游历印度,四十年后才回到长安。悟空法师也是史料记载中唐代西行的最后一人。
  不过也有学者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质疑,因为在唐代具有悟空法号的僧人不止车奉朝一人,仅凭法号相同难免牵强。
  有人从玄奘直系门人慧立等人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找到了一些线索。这部传记是中国第一部记载玄奘法师生平的传记。在这本书里,描写了玄奘在今天的敦煌附近收过一个胡人弟子,名为石盘陀。他是玄奘西行途中所收的第一个弟子,身份是向导。他在瓜州曾帮玄奘偷越国境,后来却为了撇清自己协助偷渡的事情,试图谋害师父,幸而玄奘机智才逃过一劫。这些描述都和《西游记》当中的孙悟空有某些重合之处。
  更为重要的是,石盘陀是胡人,当了和尚就是胡僧,“胡僧”与“猢狲”音相近。“唐僧取经,胡僧帮忙”,在漫长的历史流传过程中,变成“唐僧取经,猢狲帮忙”,倒也说得过去。
  学者胡适认为,孙悟空的原型应该来自印度。印度古代叙事诗《摩罗衍那》中,有一个神通广大的神猴叫哈奴曼。神猴勇敢机智,能腾云驾雾。在它的帮助下,阿逾陀国的王子摩罗征服强敌,救出妻子,最后重新获得了王位。这个故事情节和西游记里面的很相似——在唐僧的所有弟子当中,孙悟空的法术最高超,永远都是探路先锋。
  除了众说纷纭的人物原型,孙悟空为何能代替唐僧,成为西行取经的故事主角也很重要。
  宋代的都市文化高度繁荣,说书行业大为发展,玄奘取经的故事由此在宋代广为流传。宋代说书人在正式讲故事前,为了等待晚来的听众,同时不冷落早到的听众,在开始会先说段书中次要人物的故事。而孙悟空的故事很可能一开始就是被说书先生用来暖场的。而说书先生渐渐发现,相比唐僧取经的故事,开场前猴子打妖怪的故事似乎更受大家欢迎。于是孙悟空在故事当中的份量慢慢增加,等到吴承恩提笔写作时,它也就成了取经故事的主角。
  马与龙
  与猴行者同时出现的白马则没那么幸运,它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是四个随从里唯一没有得到法号的角色。为什么《西游记》中要把马描绘成唐僧的随从者呢?
  马是古人长途旅行的重要工具。公元7世纪,玄奘踏上西去之路时,一匹枣红马成为了他的交通工具,为他领路,让他找到了救命的泉水,成功走出了戈壁沙漠。马的身份毕竟只是一种动物,还不足以彰显它的重要性,于是古人又为唐僧坐骑的身份加上了一个光环。
  在小说中,玄奘的坐骑不是一匹普通的马,而是由龙化身而来。龙在古代中国是帝王和尊贵的象征。而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龙的形象比较单调,但是佛教进入中国以后,佛教和印度神话中关于龙的丰富传说渐渐进入民间文学。特别是《大唐西域记》出版以后,唐朝很多志怪小说都出现了有关龙王的描述。
  沙和尚在前,猪八戒在后
  按照《西游记》出场顺序,或许此时要谈谈猪八戒了。但真实情况是,南宋时期的唐僧取经话本中已经有了沙和尚的形象,猪八戒直到元代才出现。
  与孙悟空、猪八戒两个形象相比,沙和尚的身份相对清晰。《三藏法师传》当中记载,玄奘在途经敦煌流沙地带时,因不小心打翻水袋差点丧命。昏迷之时,他梦到一位身长数丈、手执兵刃的大神对自己怒喝,随即被惊醒,连忙赶路,最终找到了水源。这位大神被认为是沙和尚的原型。
  研究《西游记》的日本学者指出,这位大神应该就是毗沙门天。在佛教传说中,他是守护北方的善神,化身就是深沙神。南宋时期流传的说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提到了深沙神和玄奘的初次见面:深沙神为唐僧师徒化金桥过河,并合掌相送。
  除了玄奘的夢之外,沙僧的体貌特征更让人感到像西域的和尚,而西域正是玄奘取经的必经之路。这样的形象至少比猴子和猪更接近真实。
  猪八戒这个人物形象最早出现在元代版本的西行故事话本中。为什么恰恰在这个时候猪八戒会成为唐僧的弟子呢?这和藏传佛教东传的历史有关。公元1269年,也就是元朝建立前两年,忽必烈封西藏僧人八思巴喇叭为帝师,授予大宝法王的称号。从此,藏传佛教开始影响中原文化。在藏传佛教中,有一种雕像是以往中原佛教所没有的——“欢喜天”。欢喜天有象首人身的夫妇合体像和象首、猪首二神的拥抱像。此外,对摩利支天菩萨的信仰在藏传佛教很盛行,而这位菩萨的塑像有三个头,左边的那个头是猪的形象。正因为宗教的因素,猪具有了佛性,所以被人们加入到西行取经的故事中去。
  那么出现较晚的猪八戒为什么会由三弟子演化为二弟子呢?这与孙悟空地位的变化原因是类似的——人类更喜欢光怪陆离、稀奇古怪的故事情节,猴子和猪的形象比沙和尚有趣多了,所以渐渐沙和尚便沦为了挑担子的三师弟。
  (源自“中国国家历史”)
  责编:马京京
其他文献
林语堂曾说:一个谦卑渺小的生命能快乐地过一辈子,是宇宙间之至美。一生太短,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才不负光阴。  浮生·初见  乾隆40年,苏州夏正浓,13岁的沈复随母亲去舅舅家。进屋的第一眼,就被一个灵气十足的女孩吸引,母亲跟他介绍这是表姐时,他愣了一下,接着瞳孔骤然收紧,“哦哦”了好几声,才说:“原来你就是芸娘啊!”  那天,是沈复第一次见芸娘,从前听过她的一句“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沈复就觉
期刊
要说古代最热衷于当官的国家,可能很少有超过中国的。那么,为什么古代的人,那么热衷于当官呢?  一、成功标准  我们现在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是说,成功的标准很多,各行各业都能取得成功。但是古人并不这样认为。古人认为,只有当官了,当大官了,才算取得了成功。  古代对成功人士的描述,一般是“拜将封侯”“光宗耀祖”“封妻荫子”。这三个词,分别代表着个人、祖宗和后代。就是说,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
期刊
2600多年前,古希腊诞生了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位哲学家,而这位被称作“人类科学与哲学之祖”的哲人泰勒斯,也是历史上第一位曾被普通人嘲笑的伟大思想家。  那是一个满天星斗的夜晚,泰勒斯走在旷野之间,他夜观乾象,预言第二天准会下雨。可就在他踌躇满志仰望星空的時候,却没有留意脚下的泥坑,一个趔趄掉了进去,摔个半死。面对把自己救上来的好心人,泰勒斯的第一句话却依然是:相信我,明天准会下雨!  据说,一位看热
期刊
乞丐往往是无名的,但他们留下的事迹却足以震撼人心。  故事发生在清朝嘉庆年间的通州。天气奇寒,太阳初升,早市还未开门,街上空空荡荡,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像往常一样,怀揣一把拾粪叉,拎着一个麻布袋,趁着天空蒙蒙亮、还没人的时候捡上一会儿。  老者步履蹒跚,眼睛却很尖,突然他在官道的沟辙里面发现了一个被冻僵了的乞丐,破破烂烂的衣物潦草地遮盖着乞丐瘦削的身体,身体表面结出了一层白霜,看样子已经死去多时了。
期刊
浦东芍药花正红  一个人与一座城,既是一种岁月的邂逅、人生的约定,也是一种命运的相守。自称“一耕夫来自田间”的吴昌硕,对浦东这块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从浙江安吉的鄣吴到江南名城姑苏,再从苏州迁徙上海,浦东是吴昌硕“移家海上”的重要驿站。这种人生格局的变动、从艺之旅的拓展,充满了憧憬与艰辛,从吴昌硕踏上浦东这块土地的第一步起,就注定这是一次生命的涅槃与艺魂的洗礼。  1887年初冬,在驰往上海的船上,
期刊
周清云是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外国哲学系硕士,他的2000余本藏书将寝室活脱脱地变成了“图书馆”。这些书大多是周清云从二手市场淘来的,他不爱玩微博、微信,爱读书、爱思考,弹得一手好吉他,以后他还打算开个公益图书馆。  得知自己寝室的藏书“火”了,周清云十分惊讶。在他看来,自己并无特别,川大藏龙卧虎,有很多更厉害的人。提起为什么买这么多书,他坦言,“只是出于个人的阅读习惯”。他喜欢在书上随手做批注,而
期刊
人们都在说“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那么,所谓“书香社会”到底应该是什么模样呢?我心目中的“书香社会”,一定是一个全民阅读的社会,它至少该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第一,人人溢书香;第二,处处有书香;第三,时时闻书香;第四,好书飘书香。  人人溢书香  全民阅读,从书香家庭到书香社区,从书香学校到书香机关,从书香企业到书香乡村……它应该是全方位,涉及所有人群的。从群体来说,重点有三个方面:即领导
期刊
刘邦一生只写了一首诗,而且这首诗只有三句。但就是这样一首只有三句的诗,可以说千古扬名,妇孺皆知。那么问题来了:刘邦这首诗真的很好吗?为什么其知名度会这么高?  其实,要说刘邦这首诗真的有多好,其实不见得。为什么这么说呢?  实际上,刘邦的这首诗,就是当时很一般的楚歌。楚歌在刘邦那个时代,是比较有名的,很多人都会唱。而刘邦的这首楚歌,其艺术手法也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开篇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也就是
期刊
01  阿城是谁?  阿城的身份不少,会的事情很多——是编剧,是电影美术指导,也做过电影评委,还会木工,能做木匠。  但阿城成名却是因为文学。  1984年,钟阿城的短篇小说《棋王》首发在《上海文学》,这一部14000多字的小说引爆全国,接下来《树王》《孩子王》,生生震动中国文坛,一时洛阳纸贵,钟阿城开始变得炙手可热。全国各地的编辑纷至沓来,纷纷向他约稿。有时一天要来好几拨,有时一拨要来好几次。 
期刊
元明宗天历二年,陕西大旱,颗粒无收,饥民相食。  六十岁的张养浩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赶赴陕西赈灾。此时是他辞官归隐的第八年,也是他第八次接到朝廷的任命。  前七次都被這个固执的小老头一一回绝,唯有这最后一次,要做的是最苦最累的赈灾活,他却欣然而往。  他可以冷脸拒绝七次朝廷的诏书,却不忍看到哪怕一个百姓遭难。  哀哉流民!为鬼非鬼,为人非人。哀哉流民!男子无缊袍,妇女无完裙。  哀哉流民!剥树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