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我曾因为说要退休引起了一些骚动,不过这次我是认真的。”2013年9月6日,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在记者见面会上说出这句话,目光在他的镜片后闪动,白色的胡须轻轻颤抖。
动画王国里的宫崎骏,就像IT世界的乔布斯,有着同样敏锐的触觉和过人的智慧,有着改变世界的力量——乔布斯用“i”,iPhone和iPad的“i”;宫崎骏用“爱”,《风之谷》和《龙猫》的“爱”。所有被他们作品影响的人都会承认——世界少了他们,多少会变得无趣。
好在,宫崎骏只是想换一个活法而已。他说,随着年龄增长,自己的绘画变得越来越慢,所以不得不告别制作大型动画。“我有一些一直想去做的事情,只是它们和动画没有什么关系。”没有人知道宫崎骏的目标是什么,但都明白——他要做的事,一定十分精彩。
战争的阴影刻在心里
“儿童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鲁迅在《南腔北调集》中如此说。宫崎骏的人生无疑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宫崎骏1941年出生于东京,就在这一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引发了太平洋战争。半年后,美国空军名将杜利特尔率队轰炸日本本土。幼年的宫崎骏在惊惧中开始了军事疏散生活,被送到离东京100多公里、较为荒僻的宇都宫,并一直生活到小学三年级。
二战结束后,宫崎骏回到东京,顺利地读书升学,但战争的阴影深深刻在了他心里。
读高中时,宫崎骏就迷上了漫画。1958年,来自中国的古典故事《白蛇传》被东映动画公司改编成动画片,让宫崎骏大为倾倒。他认识到,拥有声音和影像,又可以充分发挥想象的动画是比漫画更好的表达方式。上了大学后,虽然念的专业是政治经济学,但他加入儿童文学研究社,画了很多漫画,还做过木偶剧,为从事漫画还是动画纠结许久。
毕业后,宫崎骏被东映动画公司看中,开始做动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宫崎骏风格形成的时期,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浪漫的气质、冒险的勇气、成长的心情……因为家族一直从事航空业,从小就对飞行器感兴趣的他,把天空、飞行也放在了自己的作品中。1984年,宫崎骏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长片《风之谷》上映,震撼了观众和电影界,宫崎骏也因为这部作品声名鹊起。他随后创立了吉卜力工作室,1986年,工作室的开山之作《天空之城》问世,自此,宫崎骏一步步打下了一个动画的王国。
每部作品都充满了探索
从最初进入动画行业到成名,宫崎骏的动画路其实也是磕磕绊绊,可他不回避现实,总是积极地投入生活。
有趣的是,单看题材,很难说出宫崎骏的固定风格。他一生追求变化,曾多次表示“干吗要做重复的事情呢?”所以他的每部作品都充满了探索的意味。1988年,《龙猫》问世,这是一部极其独到的电影:无年代设定的乡村,童话般悠闲的生活,一幅幅美轮美奂的手绘,一切都太美妙了,观众惊叹:原来我们的世界还可能出现如此梦幻般的景象。随后的《魔女宅急便》是一部颇具西方文化特色的作品,宫崎骏把西方的女巫搬到日本,和日本文化进行了一次完美对接。处于青春期的少女kiki,有梦想有动力,给刚刚陷入经济危机中的日本带去了不少正能量。
1992年的《红猪》以长着猪脸的中年大叔为主人公,带有宫崎骏的某种自我映射。当时,宫崎骏已结婚27年,妻子是曾经的同事太田朱美。据宫崎骏自己说,结婚前,他的生活很不规律,体重只有57公斤。婚后,才过上一日三餐的日子,体重甚至超过70公斤,“那时候照镜子我觉得自己仿佛一头丑陋的猪”。《红猪》中,他一反以前作品的乐观,流露出“很多事已无法改变”的情绪。
1997年的《幽灵公主》更和宫崎骏之前那种纯洁、朦胧,让人不失感动的作品不同。影片中人与自然对立的情节渲染得紧张、压抑,甚至恐怖。它没有大团圆的结局,被山犬收养的幽灵公主阿桑直到最后都没有原谅人类。
上世纪90年代作品中那种浓浓的悲观,似乎与当时日本的衰落暗合。1990年,高速发展30年的日本经济开始崩溃,对所有日本人来说,如何找回“失去的10年”成了最大的心头之问。
2001年,宫崎骏的《千与千寻》讲的就是一次寻找自我的历程。这部影片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和奥斯卡最佳动画奖,成为宫崎骏本人乃至日本动画的巅峰之作。
“我没有选择,必须服从”
虽然之后《哈尔的移动城堡》、《悬崖上的金鱼公主》依旧使宫崎骏名利双收,但人不可能一直站在巅峰之上,宫崎骏意识到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已开始瓦解。日本NHK电视台曾制作过一部纪录片,记录了2008年《悬崖上的金鱼公主》 的初期创作。当年66岁的宫崎骏,手部握力比年轻时下降了一半,使用的铅笔也从HB降到了更为柔软的5B,但他依然坚持手绘,最终用17万幅手绘作品演绎出动画片中的人和物。
宫崎骏的动画片从来没有剧本。“我不知道故事会走向何方。这是一种危险的创作方式,但我喜欢,因为它可以让作品变得卓尔不群。”宫崎骏会一次次地对每个动画形象进行加工。“只有在最后期限前,我才能结束它。故事内部总有一个秩序,它可以把我带向结局……不是我制作了片子,而是片子自己完成的,我没有选择,必须服从。”
制作《悬崖上的金鱼公主》时,这位老人曾说:“已经到极限了,每天都感觉快撑不住了。”但那之后,他又坚持了5年,直到《起风了》。
在8月参加威尼斯影展时,《起风了》被宣传方称为宫崎骏的“最终作”。这部以日本战斗机设计者堀越二郎为原型的动画片似乎真是“最终作”,充满着宫崎骏对自己人生的回眸。他说:“希望讲述一个忠于自己的梦想,不断奋进之人的故事。”
“忠于自己,不斷奋进”,也是宫崎骏的人生态度。他善待每个作品,每次都全力投入。在对变化的追求和想象力方面,也许有人可以和宫崎骏匹敌,但如何一丝不苟地把自己的想象力落实到纸上,宁可晚几年出品也绝不粗制滥造,就少有人能和宫崎骏相比了。
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宫崎骏为自己画出了一道独特而沉静的风景线。
动画王国里的宫崎骏,就像IT世界的乔布斯,有着同样敏锐的触觉和过人的智慧,有着改变世界的力量——乔布斯用“i”,iPhone和iPad的“i”;宫崎骏用“爱”,《风之谷》和《龙猫》的“爱”。所有被他们作品影响的人都会承认——世界少了他们,多少会变得无趣。
好在,宫崎骏只是想换一个活法而已。他说,随着年龄增长,自己的绘画变得越来越慢,所以不得不告别制作大型动画。“我有一些一直想去做的事情,只是它们和动画没有什么关系。”没有人知道宫崎骏的目标是什么,但都明白——他要做的事,一定十分精彩。
战争的阴影刻在心里
“儿童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鲁迅在《南腔北调集》中如此说。宫崎骏的人生无疑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宫崎骏1941年出生于东京,就在这一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引发了太平洋战争。半年后,美国空军名将杜利特尔率队轰炸日本本土。幼年的宫崎骏在惊惧中开始了军事疏散生活,被送到离东京100多公里、较为荒僻的宇都宫,并一直生活到小学三年级。
二战结束后,宫崎骏回到东京,顺利地读书升学,但战争的阴影深深刻在了他心里。
读高中时,宫崎骏就迷上了漫画。1958年,来自中国的古典故事《白蛇传》被东映动画公司改编成动画片,让宫崎骏大为倾倒。他认识到,拥有声音和影像,又可以充分发挥想象的动画是比漫画更好的表达方式。上了大学后,虽然念的专业是政治经济学,但他加入儿童文学研究社,画了很多漫画,还做过木偶剧,为从事漫画还是动画纠结许久。
毕业后,宫崎骏被东映动画公司看中,开始做动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宫崎骏风格形成的时期,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浪漫的气质、冒险的勇气、成长的心情……因为家族一直从事航空业,从小就对飞行器感兴趣的他,把天空、飞行也放在了自己的作品中。1984年,宫崎骏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长片《风之谷》上映,震撼了观众和电影界,宫崎骏也因为这部作品声名鹊起。他随后创立了吉卜力工作室,1986年,工作室的开山之作《天空之城》问世,自此,宫崎骏一步步打下了一个动画的王国。
每部作品都充满了探索
从最初进入动画行业到成名,宫崎骏的动画路其实也是磕磕绊绊,可他不回避现实,总是积极地投入生活。
有趣的是,单看题材,很难说出宫崎骏的固定风格。他一生追求变化,曾多次表示“干吗要做重复的事情呢?”所以他的每部作品都充满了探索的意味。1988年,《龙猫》问世,这是一部极其独到的电影:无年代设定的乡村,童话般悠闲的生活,一幅幅美轮美奂的手绘,一切都太美妙了,观众惊叹:原来我们的世界还可能出现如此梦幻般的景象。随后的《魔女宅急便》是一部颇具西方文化特色的作品,宫崎骏把西方的女巫搬到日本,和日本文化进行了一次完美对接。处于青春期的少女kiki,有梦想有动力,给刚刚陷入经济危机中的日本带去了不少正能量。
1992年的《红猪》以长着猪脸的中年大叔为主人公,带有宫崎骏的某种自我映射。当时,宫崎骏已结婚27年,妻子是曾经的同事太田朱美。据宫崎骏自己说,结婚前,他的生活很不规律,体重只有57公斤。婚后,才过上一日三餐的日子,体重甚至超过70公斤,“那时候照镜子我觉得自己仿佛一头丑陋的猪”。《红猪》中,他一反以前作品的乐观,流露出“很多事已无法改变”的情绪。
1997年的《幽灵公主》更和宫崎骏之前那种纯洁、朦胧,让人不失感动的作品不同。影片中人与自然对立的情节渲染得紧张、压抑,甚至恐怖。它没有大团圆的结局,被山犬收养的幽灵公主阿桑直到最后都没有原谅人类。
上世纪90年代作品中那种浓浓的悲观,似乎与当时日本的衰落暗合。1990年,高速发展30年的日本经济开始崩溃,对所有日本人来说,如何找回“失去的10年”成了最大的心头之问。
2001年,宫崎骏的《千与千寻》讲的就是一次寻找自我的历程。这部影片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和奥斯卡最佳动画奖,成为宫崎骏本人乃至日本动画的巅峰之作。
“我没有选择,必须服从”
虽然之后《哈尔的移动城堡》、《悬崖上的金鱼公主》依旧使宫崎骏名利双收,但人不可能一直站在巅峰之上,宫崎骏意识到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已开始瓦解。日本NHK电视台曾制作过一部纪录片,记录了2008年《悬崖上的金鱼公主》 的初期创作。当年66岁的宫崎骏,手部握力比年轻时下降了一半,使用的铅笔也从HB降到了更为柔软的5B,但他依然坚持手绘,最终用17万幅手绘作品演绎出动画片中的人和物。
宫崎骏的动画片从来没有剧本。“我不知道故事会走向何方。这是一种危险的创作方式,但我喜欢,因为它可以让作品变得卓尔不群。”宫崎骏会一次次地对每个动画形象进行加工。“只有在最后期限前,我才能结束它。故事内部总有一个秩序,它可以把我带向结局……不是我制作了片子,而是片子自己完成的,我没有选择,必须服从。”
制作《悬崖上的金鱼公主》时,这位老人曾说:“已经到极限了,每天都感觉快撑不住了。”但那之后,他又坚持了5年,直到《起风了》。
在8月参加威尼斯影展时,《起风了》被宣传方称为宫崎骏的“最终作”。这部以日本战斗机设计者堀越二郎为原型的动画片似乎真是“最终作”,充满着宫崎骏对自己人生的回眸。他说:“希望讲述一个忠于自己的梦想,不断奋进之人的故事。”
“忠于自己,不斷奋进”,也是宫崎骏的人生态度。他善待每个作品,每次都全力投入。在对变化的追求和想象力方面,也许有人可以和宫崎骏匹敌,但如何一丝不苟地把自己的想象力落实到纸上,宁可晚几年出品也绝不粗制滥造,就少有人能和宫崎骏相比了。
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宫崎骏为自己画出了一道独特而沉静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