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佤族民歌是佤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记载方式之一,因此无论是在生产劳动中还是在节庆日甚至是小孩嬉戏的场所都歌声不绝,从而形成了佤族民间歌曲创作演唱的独特特征,高校重视发展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大力推广临沧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培养大学生对佤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意识和发展意识。
[关键词] 佤族 民歌 现状 传承 发展
佤族是一个勤劳、朴实勇敢的民族,从遥远的古代,神奇的“司岗里”时期,佤族就一直不懈的开拓进取。佤族原先就没有自己的文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佤族创造和发展了自己丰富的语言,原始社会中的口头文学,歌谣的产生,佤族借助传教势力创造了自己的文字。由于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落后和共耕土地关系的原始生产方式,开始产生了歌颂集体劳动的歌曲,如“猎歌”、“拉木鼓歌”、“栽秧歌”等:远古社会人们的图腾崇拜,原始的迷信宗教活动,也有反映出来的“歌”、“调”等音乐作品,如:“猎头歌”(砍头歌)、“叫鬼歌”等,都反映了人们祈求庄稼丰收人畜兴旺的愿望。从各个时期产生的“歌”、“调”等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歌”或“调”起源于劳动而后反映劳动。源于生话而又反映生活。佤族的“歌”与“调”因没有文字记载,说不清是某年某月何人创作。但从其反映的内容分析推断,大体可分辩出产生的时期。总的来说,这些作品所反映出来的内容都是反映民族人民战胜自然、追求幸福生活的伟大理想。这些作品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对后期佤族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一、丰富多彩的佤族民歌
(一)儿歌
佤族儿歌大多是儿童在寨场上甚至在家里玩时唱的歌曲。儿歌在佤族民歌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儿童有儿童的心理思维和思想方法,他们的歌唱和玩乐方式不但与成年人不同,而且年龄不同的儿童歌曲也有不同的特点。儿歌一般曲调短小,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它与儿童的心理特征和生活情趣结合的很紧密。歌词词意大多不求连贯,较能适应儿童的思维想象特征。演唱时加上各种形象的游戏或舞蹈形式,有利于增强儿童身心健康和丰富儿童生活知识。从其内容表现可分为知识性和趣味性两种。
(二)山歌
山歌是佤族民歌中最古老最为普遍的演唱形式,在山野唱的调子,也包含咏唱之意思。其实也不只是在山野里演唱,在田边地角、家里的火塘边、村头寨角,无论什么场合,什么内容都可以唱,演唱形式比较随和,但歌词的押韵较为严格。山歌的曲调比较简单,很容易抒发情感,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演唱,特别是男子,一般结婚后就演唱这种调子,认为这样比较庄重,显示出自己成熟。山歌曲调的结构常以一个高亢引腔,又称甩腔开头,散板式的偶句结构,情绪开朗奔放,节奏较为自由,随歌词变化可长可短。歌词的韵律是以前面句的最后一个字与后面句的第一个字互为押韵。演唱时一般均不用乐器伴奏。
(三)唱调
唱调就是唱自己的心里话,也可称为情歌。唱调多用于抒发个人的感情,思念远方的亲人或朋友离别之情等等。曲调细腻婉转,清新优美,富于歌唱性和表现性。这类调子的唱词有即兴发挥的,也有相对固定的;有一个曲调唱多个内容的,也有一个内容用几种曲调的。歌词语言略快,比喻含蓄生动;演唱形式多样化。有独唱、齐唱、合唱等等。
(四)玩调
玩调是佤族妇女们玩乐时演唱的调子。内容大多与妇女生活有关。有的还带有游戏式的内容。也可载歌载舞。演唱形式丰富多样。有一领众合;有二声部、三声部乃至四声部的轮唱或合唱。其中以轮唱和合唱最有特色。演唱时比较讲究音色和音质的区分和搭配,从而求得协调、统一。“玩”时不用乐器伴奏。唱词相对固定,语言生动简洁,内容亦较为完美。
(五)劳动歌
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活动。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出了音乐艺术。伴随着生产活动而产生的这类民歌,其内容最为广泛。在日常劳动中产生的,许多劳动是伴与歌唱进行的,如:栽秧、薅秧、薅旱谷、舂米、犁田等等。还有一些集体形式的劳动场合,如:拉木鼓、拉木桥等等,这类歌的产生是由于过去佤族与世隔绝,耕作粗放,劳动工具较为原始。劳动体力强度大、人们使用歌声来协调和统一节奏,亦是用来减轻繁重的劳动负担。这些歌曲大多以该劳动为内容,也唱一些较为风趣的、逗乐的,也有讽刺性的、或激励性等内容。曲调有比较高亢、爽朗的,也有沉着稳健和轻松愉快情绪的。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合唱、轮唱或一领众合号子一类的,具有劳动生产的特点。
(六)风习歌
世界各地各种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传统风俗习惯。风俗习惯常与本民族所居住的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宗教活动、文化传统等等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有的民族不一定都伴与音乐歌舞活动,而佤族在这方面是比较突出的民族之一。就说佤族一些集体性和较大的社会活动,都伴与相应的歌舞形式。佤族的许多传统风俗习惯,如拉木鼓、拉木桥、猎获猛兽、盖新房、结婚、栽插、收成喜事、丧葬等等,都要举行集体性的歌舞活动,其中间也穿插着一些宗教性的祭祀内容,如砍牛尾巴、剽牛,以祭神、祭鬼,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安康。风习歌就是指在这些风习性歌舞活动中所演唱的一类比较古老的歌曲。从它的表现性质可分为劳动性、祝贺性、欢庆性和生活性等四个方面。
(七)打歌调
歌舞曲又称打歌调,跳歌是阿佤山区比较普遍的集体舞蹈,一般是以葫芦笙、笛子、小三弦、芒锣、象脚鼓、蜂桶鼓、木鼓等等伴奏。除舞中就有歌以外,跳到情绪高昂时便以“哎哈”、“喔—喔”、“贺朗乐”等等喊声来哄托气氛,以提高欢乐场面。这类歌舞在一般的情况和一般时节只是妇女跳。但要碰到过年过节,那就是男女老少,不分贫富,都得跳。家家搬来食品、水酒摆到事先设好的贡棹上。人们“跳得红尘扬”、“跳得月落太阳出”。场面壮观、气势宏伟、热闹非凡。往往也能使你感受到一种不可抗拒的凝聚力。
二、佤族民歌的传承
在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音乐文化的强烈冲击,一些有价值、有特点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部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由于没有得到较好传承,有一些已濒临灭绝,有一些甚至已经消失了。然而,佤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却呈现出相对良好的状态。稳定的佤族音乐文化圈佤族相对完整而稳定的音乐文化圈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佤族居住地在地理上是相对完整和稳定的。佤族民间音乐文化作为人类音乐文化的一分子,同样离不开佤族的生活,并与佤族的生活息息相关。即使到了现代化的今天,佤族仍然在婚恋、节日、宗教、生产劳动等民俗文化传统活动中使用音乐。由于佤族聚居地的交通、经济都相对滞后,他们的民俗文化传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少,许多本民族的民俗文化传统一直延续着,并在佤族的生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佤族民间音乐文化作为佤族民俗文化传统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长期延续的佤族民俗文化传统中也一直得到了延续。佤族是一个崇尚歌舞的民族,不会唱歌跳舞的人被认为是最笨、最没有本事的人,也是最不容易得到爱情的人。相反,能歌善舞的佤族青年最容易得到爱情。为了得到爱情,即使暂时不会唱情歌的佤族青年,也会在这种活动中以最快的速度学会佤族的传统情歌。佤族青年在“串姑娘”活动中演唱、演奏的曲目一般不能在亲人面前奏唱,而且基本都是祖辈传下来的曲调。这种活动不但让佤族青年得到爱情,而且还把佤族情歌对唱不断地传承下来,在佤族音乐文化传承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佤族一直遵循传统的婚姻模式,在婚礼中演唱、演奏的曲目也有严格规定;那些苦歌、悲歌不能在喜庆的婚礼场合演唱。也就是说,佤族在婚礼中演唱、演奏的曲目基本上只能是佤族自己的传统民间音乐。由于佤族长期延续了传统的婚礼习俗,伴随着婚礼习俗的佤族传统民间音乐也就一直得到了传承。
近期盛红的一首叫《想你》的佤族民歌,这首佤族原生态的歌曲像流行音乐一样通俗上口,又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其优美的旋律,独特的个性,让人耳目一新。《想你》的出现,表明佤族音乐已经开始尝试新的音乐发展模式和探索。这首歌也如同民歌传承的星星之火,必定可以带动整个民族文化的燃烧,让民歌的传承发展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
佤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现状相对良好,是因为佤族聚居在相对完整的地理范围内,从而形成了相对完整而稳定的音乐文化圈;长期以来,佤族一直延续本民族的民俗文化,并在这些民俗文化传统中,形成了相对良好的传承机制,从而不自觉地传承了佤族民间音乐。由于佤族对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非常自信,他们认同本民族的民间音乐,从而使佤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呈现出相对良好的现状。这些因素是佤族民间音乐文化得到较好传承的积极因素,希望这些积极因素在佤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中继续发挥作用,让丰富多彩的佤族民间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三、佤族民歌的发展
(一)佤族民歌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
佤族民歌源远流长,近些年来,在一些流行音乐作品中出现了民族风,并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当郑钧的这首歌曲《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响起时,最先打动听众的是歌曲开始时的那段充满野性的佤族民族音乐,这不是一段原创的曲调,而是取材于佤族原生态民歌。在明星效应与流行效应的趋势下,一定程度上拉进了佤族音乐与人们的距离。流行音乐中运用佤族民歌元素,这将进一步促进佤族音乐的发展,给佤族音乐创作带来新的活力。在聆听流行音乐的同时,也享受到了传统音乐的高雅,让流行音乐不再只是通俗、肤浅的音乐,而传统音乐也不再是难以听懂的音乐了。让人们更多地接触了传统音乐,更多地去了解传统音乐历经百年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是由里及表,由浅而深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失落自我中不断发现自我的过程。
(二)佤族民歌在音乐教育中的发展
临沧以“世界佤乡”为品牌大力宣传和发展佤族文化。佤族音乐作为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对外传播佤族文化的声音,在各学校的音乐教育中也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中小学校在音乐课程中加入一些本土民族歌曲的学习。高校则开设专门研究学习民族音乐的课程,重视发展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大力推广临沧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培养大学生对佤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意识。还利用当地音乐文化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向社会学习,向民间学习,鼓励和组织师生到学校所在地区进行民间采风,收集、整理当地民间音乐素材,使之成为音乐教学内容,或把当地的民间艺人请进大学课堂,向师生们传授民间音乐知识。
总之,区域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一种描述性的初级水平阶段,而应该将其发展成为具有可操作的,有预测的,能传承又能发展兼顾的即有自己较完整,较一致的现代人物科学理念,也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育“立足”和“发展”的需要。
参 考 文 献
[1]李柏松.佤族民歌[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12.
[2]鲍志明.沧源佤族民歌概述[J].民族音乐,2010.5.
[3]徐建芬.临沧佤族文化的特征及保护[J].民族音乐,2010.2.
[4]朱雯珺.论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J].人文论坛,2010.12.
[5]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教育,2003.1
[关键词] 佤族 民歌 现状 传承 发展
佤族是一个勤劳、朴实勇敢的民族,从遥远的古代,神奇的“司岗里”时期,佤族就一直不懈的开拓进取。佤族原先就没有自己的文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佤族创造和发展了自己丰富的语言,原始社会中的口头文学,歌谣的产生,佤族借助传教势力创造了自己的文字。由于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落后和共耕土地关系的原始生产方式,开始产生了歌颂集体劳动的歌曲,如“猎歌”、“拉木鼓歌”、“栽秧歌”等:远古社会人们的图腾崇拜,原始的迷信宗教活动,也有反映出来的“歌”、“调”等音乐作品,如:“猎头歌”(砍头歌)、“叫鬼歌”等,都反映了人们祈求庄稼丰收人畜兴旺的愿望。从各个时期产生的“歌”、“调”等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歌”或“调”起源于劳动而后反映劳动。源于生话而又反映生活。佤族的“歌”与“调”因没有文字记载,说不清是某年某月何人创作。但从其反映的内容分析推断,大体可分辩出产生的时期。总的来说,这些作品所反映出来的内容都是反映民族人民战胜自然、追求幸福生活的伟大理想。这些作品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对后期佤族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一、丰富多彩的佤族民歌
(一)儿歌
佤族儿歌大多是儿童在寨场上甚至在家里玩时唱的歌曲。儿歌在佤族民歌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儿童有儿童的心理思维和思想方法,他们的歌唱和玩乐方式不但与成年人不同,而且年龄不同的儿童歌曲也有不同的特点。儿歌一般曲调短小,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它与儿童的心理特征和生活情趣结合的很紧密。歌词词意大多不求连贯,较能适应儿童的思维想象特征。演唱时加上各种形象的游戏或舞蹈形式,有利于增强儿童身心健康和丰富儿童生活知识。从其内容表现可分为知识性和趣味性两种。
(二)山歌
山歌是佤族民歌中最古老最为普遍的演唱形式,在山野唱的调子,也包含咏唱之意思。其实也不只是在山野里演唱,在田边地角、家里的火塘边、村头寨角,无论什么场合,什么内容都可以唱,演唱形式比较随和,但歌词的押韵较为严格。山歌的曲调比较简单,很容易抒发情感,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演唱,特别是男子,一般结婚后就演唱这种调子,认为这样比较庄重,显示出自己成熟。山歌曲调的结构常以一个高亢引腔,又称甩腔开头,散板式的偶句结构,情绪开朗奔放,节奏较为自由,随歌词变化可长可短。歌词的韵律是以前面句的最后一个字与后面句的第一个字互为押韵。演唱时一般均不用乐器伴奏。
(三)唱调
唱调就是唱自己的心里话,也可称为情歌。唱调多用于抒发个人的感情,思念远方的亲人或朋友离别之情等等。曲调细腻婉转,清新优美,富于歌唱性和表现性。这类调子的唱词有即兴发挥的,也有相对固定的;有一个曲调唱多个内容的,也有一个内容用几种曲调的。歌词语言略快,比喻含蓄生动;演唱形式多样化。有独唱、齐唱、合唱等等。
(四)玩调
玩调是佤族妇女们玩乐时演唱的调子。内容大多与妇女生活有关。有的还带有游戏式的内容。也可载歌载舞。演唱形式丰富多样。有一领众合;有二声部、三声部乃至四声部的轮唱或合唱。其中以轮唱和合唱最有特色。演唱时比较讲究音色和音质的区分和搭配,从而求得协调、统一。“玩”时不用乐器伴奏。唱词相对固定,语言生动简洁,内容亦较为完美。
(五)劳动歌
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活动。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出了音乐艺术。伴随着生产活动而产生的这类民歌,其内容最为广泛。在日常劳动中产生的,许多劳动是伴与歌唱进行的,如:栽秧、薅秧、薅旱谷、舂米、犁田等等。还有一些集体形式的劳动场合,如:拉木鼓、拉木桥等等,这类歌的产生是由于过去佤族与世隔绝,耕作粗放,劳动工具较为原始。劳动体力强度大、人们使用歌声来协调和统一节奏,亦是用来减轻繁重的劳动负担。这些歌曲大多以该劳动为内容,也唱一些较为风趣的、逗乐的,也有讽刺性的、或激励性等内容。曲调有比较高亢、爽朗的,也有沉着稳健和轻松愉快情绪的。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合唱、轮唱或一领众合号子一类的,具有劳动生产的特点。
(六)风习歌
世界各地各种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传统风俗习惯。风俗习惯常与本民族所居住的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宗教活动、文化传统等等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有的民族不一定都伴与音乐歌舞活动,而佤族在这方面是比较突出的民族之一。就说佤族一些集体性和较大的社会活动,都伴与相应的歌舞形式。佤族的许多传统风俗习惯,如拉木鼓、拉木桥、猎获猛兽、盖新房、结婚、栽插、收成喜事、丧葬等等,都要举行集体性的歌舞活动,其中间也穿插着一些宗教性的祭祀内容,如砍牛尾巴、剽牛,以祭神、祭鬼,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安康。风习歌就是指在这些风习性歌舞活动中所演唱的一类比较古老的歌曲。从它的表现性质可分为劳动性、祝贺性、欢庆性和生活性等四个方面。
(七)打歌调
歌舞曲又称打歌调,跳歌是阿佤山区比较普遍的集体舞蹈,一般是以葫芦笙、笛子、小三弦、芒锣、象脚鼓、蜂桶鼓、木鼓等等伴奏。除舞中就有歌以外,跳到情绪高昂时便以“哎哈”、“喔—喔”、“贺朗乐”等等喊声来哄托气氛,以提高欢乐场面。这类歌舞在一般的情况和一般时节只是妇女跳。但要碰到过年过节,那就是男女老少,不分贫富,都得跳。家家搬来食品、水酒摆到事先设好的贡棹上。人们“跳得红尘扬”、“跳得月落太阳出”。场面壮观、气势宏伟、热闹非凡。往往也能使你感受到一种不可抗拒的凝聚力。
二、佤族民歌的传承
在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音乐文化的强烈冲击,一些有价值、有特点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部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由于没有得到较好传承,有一些已濒临灭绝,有一些甚至已经消失了。然而,佤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却呈现出相对良好的状态。稳定的佤族音乐文化圈佤族相对完整而稳定的音乐文化圈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佤族居住地在地理上是相对完整和稳定的。佤族民间音乐文化作为人类音乐文化的一分子,同样离不开佤族的生活,并与佤族的生活息息相关。即使到了现代化的今天,佤族仍然在婚恋、节日、宗教、生产劳动等民俗文化传统活动中使用音乐。由于佤族聚居地的交通、经济都相对滞后,他们的民俗文化传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少,许多本民族的民俗文化传统一直延续着,并在佤族的生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佤族民间音乐文化作为佤族民俗文化传统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长期延续的佤族民俗文化传统中也一直得到了延续。佤族是一个崇尚歌舞的民族,不会唱歌跳舞的人被认为是最笨、最没有本事的人,也是最不容易得到爱情的人。相反,能歌善舞的佤族青年最容易得到爱情。为了得到爱情,即使暂时不会唱情歌的佤族青年,也会在这种活动中以最快的速度学会佤族的传统情歌。佤族青年在“串姑娘”活动中演唱、演奏的曲目一般不能在亲人面前奏唱,而且基本都是祖辈传下来的曲调。这种活动不但让佤族青年得到爱情,而且还把佤族情歌对唱不断地传承下来,在佤族音乐文化传承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佤族一直遵循传统的婚姻模式,在婚礼中演唱、演奏的曲目也有严格规定;那些苦歌、悲歌不能在喜庆的婚礼场合演唱。也就是说,佤族在婚礼中演唱、演奏的曲目基本上只能是佤族自己的传统民间音乐。由于佤族长期延续了传统的婚礼习俗,伴随着婚礼习俗的佤族传统民间音乐也就一直得到了传承。
近期盛红的一首叫《想你》的佤族民歌,这首佤族原生态的歌曲像流行音乐一样通俗上口,又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其优美的旋律,独特的个性,让人耳目一新。《想你》的出现,表明佤族音乐已经开始尝试新的音乐发展模式和探索。这首歌也如同民歌传承的星星之火,必定可以带动整个民族文化的燃烧,让民歌的传承发展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
佤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现状相对良好,是因为佤族聚居在相对完整的地理范围内,从而形成了相对完整而稳定的音乐文化圈;长期以来,佤族一直延续本民族的民俗文化,并在这些民俗文化传统中,形成了相对良好的传承机制,从而不自觉地传承了佤族民间音乐。由于佤族对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非常自信,他们认同本民族的民间音乐,从而使佤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呈现出相对良好的现状。这些因素是佤族民间音乐文化得到较好传承的积极因素,希望这些积极因素在佤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中继续发挥作用,让丰富多彩的佤族民间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三、佤族民歌的发展
(一)佤族民歌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
佤族民歌源远流长,近些年来,在一些流行音乐作品中出现了民族风,并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当郑钧的这首歌曲《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响起时,最先打动听众的是歌曲开始时的那段充满野性的佤族民族音乐,这不是一段原创的曲调,而是取材于佤族原生态民歌。在明星效应与流行效应的趋势下,一定程度上拉进了佤族音乐与人们的距离。流行音乐中运用佤族民歌元素,这将进一步促进佤族音乐的发展,给佤族音乐创作带来新的活力。在聆听流行音乐的同时,也享受到了传统音乐的高雅,让流行音乐不再只是通俗、肤浅的音乐,而传统音乐也不再是难以听懂的音乐了。让人们更多地接触了传统音乐,更多地去了解传统音乐历经百年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是由里及表,由浅而深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失落自我中不断发现自我的过程。
(二)佤族民歌在音乐教育中的发展
临沧以“世界佤乡”为品牌大力宣传和发展佤族文化。佤族音乐作为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对外传播佤族文化的声音,在各学校的音乐教育中也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中小学校在音乐课程中加入一些本土民族歌曲的学习。高校则开设专门研究学习民族音乐的课程,重视发展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大力推广临沧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培养大学生对佤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意识。还利用当地音乐文化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向社会学习,向民间学习,鼓励和组织师生到学校所在地区进行民间采风,收集、整理当地民间音乐素材,使之成为音乐教学内容,或把当地的民间艺人请进大学课堂,向师生们传授民间音乐知识。
总之,区域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一种描述性的初级水平阶段,而应该将其发展成为具有可操作的,有预测的,能传承又能发展兼顾的即有自己较完整,较一致的现代人物科学理念,也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育“立足”和“发展”的需要。
参 考 文 献
[1]李柏松.佤族民歌[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12.
[2]鲍志明.沧源佤族民歌概述[J].民族音乐,2010.5.
[3]徐建芬.临沧佤族文化的特征及保护[J].民族音乐,2010.2.
[4]朱雯珺.论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J].人文论坛,2010.12.
[5]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教育,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