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让学生走出写作的困境,先从平时的阅读谈起,消除孩子的写作恐惧;以读书为有利的平台,丰富孩子的阅历,创造练笔机会;坚持写日记,不失为提高写作水平的良机。
关键词:害怕写作;消除写作恐惧;培养兴趣;读书;练笔;写日记
《语文课程标准》里对写作教学的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是,部分学生却普遍存在着惧怕作文的现象,特别是三年级初学作文的孩子,这种怕作文的心理更为严重。
自从2003年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有幸聆听了许多教育专家的研究课,阅读了一些教育理论的书籍,又经过自己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最后得出随文练笔。随文练笔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每册书中,选入教材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的体验,把握教学契机,就能激发学生随文练笔的欲望,从而解除孩子写作的恐惧。
一、从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做起,消除孩子们的写作恐惧心理,培养写作的兴趣,化难为易
比如,叶圣陶笔下《荷花》、四年级《爬山虎的脚》一文,是描写植物的优秀例文;老舍笔下《猫》《母鸡》等篇目是写小动物的优秀篇目。有经验的老师,他会在教学《荷花》一课时,抓住第二自然段的文字进行有机的练笔训练,描写盛开的花,即将开放的花,甚至对花骨朵的描写至今历历在目。通过学生“朗读、品味、再写”的步骤,为学生后续写一种植物做好了铺垫。还比如老舍写《猫》,文章抓住了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从不同的方面描写了猫的性格特点,让一只可爱的猫跃然纸上。在授课时,教师借此契机,让学生回顾喜爱的小动物具有哪些特点?通过学生口语表达,学生都能抓住喜爱的动物的特点,并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我认为,把阅读教学和写作结合起来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比如,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赞美了乌塔自立自强的美德。学完这一课后,孩子们都被乌塔的精神所震撼:借机,让孩子写了一篇读后感《读<乌塔>想到的……》小练笔,与本单元的写作活动第三项结合起来。当孩子们学到习作时,学生一看本次作文活动内容,“哎呀!我们已经写过了。”多么有成就感!
其实,教材里的每篇文章都是让人赏心悦目的美文,都能让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在感受、领略、体验祖国语言的美感、诗意和情趣的基础上,设计多种多样的随文练笔。如教学《颐和园》《爬山虎的脚》《长城》等课文时,可设计写广告词、做宣传报等富有时代气息的练笔。又如教材中有不少的古诗,象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些诗句意境优美,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这儿着手,教师可以设计改编体裁,把古诗改编为故事。《语文课程标准》里倡导的:“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利用恰当的评价,对那些好的作品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同学们的习作也得到了认可,尤其是当哪位孩子的作文张贴到班级《书香一角》的时候,孩子写作的兴趣便油然而生了。
二、以读书为有利的平台,丰富孩子的阅历,创造练笔机会
我国唐代诗人杜甫,得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千古名句。不妨我们就以他的方法为例,要求孩子大量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阅读要求,我做了一下统计: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萬字;中年级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高年级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就这个最低限度的阅读量,仅凭一周一节(40分钟)课的阅读时间怎么能达到呢?这就要求孩子在课余时间及寒暑假期间进行适当的阅读。其实,每个语文老师都发现,书读得多的孩子,写作文就是不一般。小学低年段的孩子,除了在校进行阅读,还应在家长的督促下进行快乐的阅读。
三、坚持写日记,不失为提高写作水平的良机
三年级的孩子,初写作文,往往会无话可写,教师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要求通过写日记的形式提高写作能力。《课程标准》里提出的:“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日记字数不限,有话则多,无话则短。当学生写了4~5次之后,无话可写或有了厌倦情绪,教师可以两天不布置,让孩子进行放松;休息两天后再去布置,他又会有新鲜感,如此往返,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写作产生兴趣;实在不会的同学可采用抄作文的方法,抄着抄着也便会写了。
实践表明,凭借教材,充分练笔,让每个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不仅体现了语文教育实践性的特点,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主动性。如果能做到持之以衡,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有进步。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关键词:害怕写作;消除写作恐惧;培养兴趣;读书;练笔;写日记
《语文课程标准》里对写作教学的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是,部分学生却普遍存在着惧怕作文的现象,特别是三年级初学作文的孩子,这种怕作文的心理更为严重。
自从2003年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有幸聆听了许多教育专家的研究课,阅读了一些教育理论的书籍,又经过自己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最后得出随文练笔。随文练笔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每册书中,选入教材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的体验,把握教学契机,就能激发学生随文练笔的欲望,从而解除孩子写作的恐惧。
一、从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做起,消除孩子们的写作恐惧心理,培养写作的兴趣,化难为易
比如,叶圣陶笔下《荷花》、四年级《爬山虎的脚》一文,是描写植物的优秀例文;老舍笔下《猫》《母鸡》等篇目是写小动物的优秀篇目。有经验的老师,他会在教学《荷花》一课时,抓住第二自然段的文字进行有机的练笔训练,描写盛开的花,即将开放的花,甚至对花骨朵的描写至今历历在目。通过学生“朗读、品味、再写”的步骤,为学生后续写一种植物做好了铺垫。还比如老舍写《猫》,文章抓住了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从不同的方面描写了猫的性格特点,让一只可爱的猫跃然纸上。在授课时,教师借此契机,让学生回顾喜爱的小动物具有哪些特点?通过学生口语表达,学生都能抓住喜爱的动物的特点,并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我认为,把阅读教学和写作结合起来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比如,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赞美了乌塔自立自强的美德。学完这一课后,孩子们都被乌塔的精神所震撼:借机,让孩子写了一篇读后感《读<乌塔>想到的……》小练笔,与本单元的写作活动第三项结合起来。当孩子们学到习作时,学生一看本次作文活动内容,“哎呀!我们已经写过了。”多么有成就感!
其实,教材里的每篇文章都是让人赏心悦目的美文,都能让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在感受、领略、体验祖国语言的美感、诗意和情趣的基础上,设计多种多样的随文练笔。如教学《颐和园》《爬山虎的脚》《长城》等课文时,可设计写广告词、做宣传报等富有时代气息的练笔。又如教材中有不少的古诗,象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些诗句意境优美,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这儿着手,教师可以设计改编体裁,把古诗改编为故事。《语文课程标准》里倡导的:“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利用恰当的评价,对那些好的作品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同学们的习作也得到了认可,尤其是当哪位孩子的作文张贴到班级《书香一角》的时候,孩子写作的兴趣便油然而生了。
二、以读书为有利的平台,丰富孩子的阅历,创造练笔机会
我国唐代诗人杜甫,得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千古名句。不妨我们就以他的方法为例,要求孩子大量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阅读要求,我做了一下统计: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萬字;中年级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高年级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就这个最低限度的阅读量,仅凭一周一节(40分钟)课的阅读时间怎么能达到呢?这就要求孩子在课余时间及寒暑假期间进行适当的阅读。其实,每个语文老师都发现,书读得多的孩子,写作文就是不一般。小学低年段的孩子,除了在校进行阅读,还应在家长的督促下进行快乐的阅读。
三、坚持写日记,不失为提高写作水平的良机
三年级的孩子,初写作文,往往会无话可写,教师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要求通过写日记的形式提高写作能力。《课程标准》里提出的:“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日记字数不限,有话则多,无话则短。当学生写了4~5次之后,无话可写或有了厌倦情绪,教师可以两天不布置,让孩子进行放松;休息两天后再去布置,他又会有新鲜感,如此往返,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写作产生兴趣;实在不会的同学可采用抄作文的方法,抄着抄着也便会写了。
实践表明,凭借教材,充分练笔,让每个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不仅体现了语文教育实践性的特点,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主动性。如果能做到持之以衡,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有进步。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