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古都里的大学时光

来源 :课堂内外(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图上,家乡和南京的距离不过一指。和其他一开学就飞机、火车的同学相比,南京和我并不遥远,但这并不代表这座城市和内心同样近邻。临行前,死党和我说:“浙江的孩子,要不留在杭州,要不就去上海、北京,去南京的,确实不多。”
  南京什么样?苍黄凝重,还是流光四起?我不知道,我想,我应该去知道。
  六朝古都,金陵艳色,秦淮河畔袅娜的脂粉油彩开启千年。那些梦一样的水上行舟伴着古都钟声,在桨声灯影中轻轻推开尚含植物芬芳的雕花木窗,唤起了民国往事……这些繁华旧景,正在我朦胧而颠簸的瞌睡中,渐次袭来。
  坚韧生长的微光
  每个学校都不会遗忘自己的历史,在南京,这种个体式的怀念还多了一分略带伤感的牵挂。仙林校区正门,伫立着一只藏青色的巨大方鼎。近邻的南京大学,稍远的东南大学,甚至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都有着相似的青铜鼎坐镇。这是学校们从解放前的“国立中央大学”分立出来后,证明彼此“血缘关系”的历史印记。也正是因为这份“血缘关系”,整个南京高校群都或多或少地带着同样的气质——在一种自省式的沉默中坚韧生长。
  时间进入2012年,南大、东南、南师先后筹备了110周年校庆。当各路名人重返校园,所有人都见证着不复存在的“国立中央”以某种微妙的方式纪念着遗留在历史深处的剪影。
  恰与这座城市的气质深深相契,南师向来随和,一缕茶香就足够烘托一次与记忆相关的对话,谈古论今,名师就在近旁。我曾在图书馆一楼的茶座间,发现过郦波(编者注:郦波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在《百家讲坛》主讲《大明名臣》系列)的讲座。
  那天我坐在下面,发现真实的他其实很瘦,电视上侃侃而谈的气度依然,但多了一丝亲切感。他谈古典文学中的爱情,卓文君同司马相如的爱情火花……动情之处一挥手碰翻了面前的水杯,大家都乐呵呵地笑。
  郦波说,相比名校学生,南师学子有一种自知之明。“自知之明”真是一个好词,我被这样的情怀深深打动。
  一面墙诉说的绚烂
  冲着“华东校园第一广播”的名号,我兴冲冲地参加了南师广播在9月初的招新。
  和每个初到此的人一样,我流连于海报墙上密密麻麻的海报,从梦露到安妮·海瑟薇,从“电台司令乐队”到“枪炮玫瑰”。前辈耳提面命:一定要注重积累,无论歌曲还是电影,只有这样你才能写出好的节目稿。
  在不断观影听歌的过程中,我常常遭遇否定:内容太大众、表达不到位、对音乐和电影的理解流于表面……想做文艺青年真不是提起笔听听歌就可以达成的。中途偶尔泄气,但是一学期下来,总算能够熟练操控。
  直到学期末高校广播交流周的到来。南京十多所高校的同学会聚南师,在多媒体教室轮流播放节目。我花了很多心血独创了作品报送台里,作为台里特色节目的备选之一,内心带着一丝志在必得的小得意。
  终于轮到我们了,缓缓响起的广播声,让我定在了原地一不是我的节目。我的心一阵紧缩,在前辈们挑选出的代表广播台实力的参赛节目里,没有我的,我之前竟然还为少许的夸奖而沾沾自喜,那该是多么的夜郎自大?
  这次巨大的打击,促使我将前辈电脑里所有的电影、音乐全部拷贝过来,广泛积累、认真赏析。背诵越来越多的陌生名字,尤其是长得拧巴的外国人名;在床头单曲循环,揣测音频剪辑的精妙创意……
  有一次,读到News98电台节目主持人马世芳的句子,“广播就是一个人心里有很多话,然后想把它分享给大家,我很热爱它。”我深以为然,绵密的夜色里,这句话一直是我最大的陪伴。
  一座需要被理解的城市
  刚进学校的第一学期,老师安排我们前往“大屠杀纪念馆”。肢体挣扎的雕像、巨大的死难者数值、循环播放的幸存者口录、尽力还原当时场景的沙盘……我们在并不真实的轰炸声里轻微颤抖,历史和语言何其相似,都试图为记忆找到存在的凭证。幽暗的大厅里,有人举起手机准备拍照,工作人员用守护者般的威严语调提醒我们这是禁止的。我的心被这次参观磨得深浅不一,蓄着一汪汪浅浅的哀伤,当我们走出纪念馆重见阳光的时候,有一种不知今夕何夕的恍惚。
  那一刻,才恍惚觉得触摸到一座城市深藏的精神纹理,是有多么的震撼。站在历史图景的前端,兢兢业业地保护身后不断上演的曾经。为了尊重,为了纪念,每个人都有责任让这段史实保持原有的节奏,提醒伤痛,尽量保持原有的宁静和肃穆。
  我知道,它想要的只是理解。时代向前,南京城像一个冷暖自知的倔强孩子,静静守护回忆。不要说大学,南京的每一处,你都能感知到这样的气息。从古至今,它张扬过、受伤过,在唐诗宋词中靡艳奢华,在朱自清笔下内敛忧伤:用已经成为旅游胜地的“总统府”标榜着曾经的辉煌,也用沉默的雕像和阴暗的大厅守护着在屠杀中殉难的灵魂……
  慢慢地,它成为一座温和的城市,从血与火交织的过往里走了出来。带着一丝旧目的落寞,淌着一脉昔时的暗香,看时间如何幻化着光阴的魔术,而自岿然不动。
  这,或许是我当初选择南京最真实的理由。
其他文献
高校图书馆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是提高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利用效率及经费使用效率,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弥补公共图书馆资源购置经费短缺的需要。本文试图通过对
小的时候,自己很急于直面人生和世界,动辄便是老成,动辄便是成熟,事事不愿跟同龄人停留在同一个层面上。其实,这只不过是因为担心别人比自己成功得要早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