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2月,第9次化疗后,反复的呕吐、无法抑制的胸闷折磨得我死去活来,绝望在我体内泛滥。我无数次想到了死。可是,我才22岁啊。我不想死!
我生于四川省彭州市太清乡棋盘村,从小,我就生活在酒鬼父亲虐待妈妈的阴影中。妈妈离婚后,带着我四处漂泊,干过餐馆清洁工,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一毛钱一毛钱攒着供我读书。好不容易,我从成都大学医护学院毕业,在市内一家知名医院找到了工作。新生活即将开始时,我却被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判了死刑。
一天,最好的闺密给我送来4本书,其中就有著名作家余华的《活着》。读了《活着》后,主人公福贵面对山样沉重的厄运逆风飞扬,强大的生命力量深深吸引了我。我流着泪对妈妈说:“余华叔叔的书提示我,要好好活着!”妈妈略感欣慰,她没想到一部小说的力量如此强大。我请求妈妈:“我能不能见见余华叔叔?”
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她一位农村妇女,去哪里找大作家余华呢?可妈妈二话不说,用电动车载着400份《寻人启事》到了犀浦镇。
很快,“史上最温暖的寻人启事”爆红网络,几天后,《成都晚报》的记者突然给我们转来一张字迹工整的字条:“宋静小友:美好的生活就在前面等着你。余华。”原来,从网上得知我们正寻找他,远在欧洲游学的余华叔叔通过网络让记者传话:“《活着》重新点燃了一个梦想破灭女孩的生命之火,这份文学的力量同样感染了我。我要亲手为宋静送上初版的《活着》。”这一刻,我泪流满面。
我冰凉的心重新燃起了生命的火焰,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此时远在海外的余华叔叔,联系好了北大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黄晓军,要接我赴京治疗,并再次传话:“费用大家会帮你们的。”2012年12月16日,余华叔叔怕失去最佳治疗时机,退掉到美国讲学的机票,飞赴北京,在那里静候我的到来。
事后我们才知道,余华叔叔同时通过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的朋友,辗转联系到了24岁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操石杰哥哥。
很幸运,骨髓配型非常成功。可是,對儿子捐献骨髓,操石杰哥哥年事已高的妈妈坚决反对:“你那么瘦,还给别人抽血,想不想活了?”当时,我们并不知道,一年前,操石杰哥哥的父亲因癌症去世,他妈妈不想他再有什么闪失。操石杰哥哥没能说服母亲,只得向我们表达了歉意。
“不要灰心,妈妈来。”妈妈强忍酸楚的泪水,再次挺身而出。即使没有任何配型成功的希望,她也想为我寻找一线生机!我和妈妈很快飞抵北京,住进余华叔叔安排好的北大人民医院做骨髓配型。骨髓穿刺手术结束后,我收到了余华叔叔温暖的短信:“我从网上查到你们的捐助账户,汇去10万元。这是我和家人的一点心意。”
素未谋面的余华叔叔帮我至此,那一天,我的眼泪怎么都忍不住。
当月20日15时30分,病房门被轻轻叩开,余华叔叔抱着一束康乃馨走了进来。他将最早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活着》双手递给我,并签名题赠:“宋静小友,活着!”
余华叔叔与我陌路相逢伸手救援的故事,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腾讯公益、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也为我发起了募捐活动,一场来自社会各方的爱心接力开始了!
2013年1月3日,我转到位于河北廊坊的燕达国际医院陆道培血液肿瘤中心,接受进一步检查。4天后,妈妈做了穿刺手术,与我进行骨髓配型检验。
然而,结果并不如意。医生发现,其中一个干细胞指标对我骨髓移植后的恢复非常不利。我们母女间的配型基本宣告失败!
这时,余华叔叔又一次鼓励我:“宋静,我们起努力,千万不要放弃。”原来,他第一时间从主治医师黄晓军教授口中获悉配型失败后,也心急如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与远在武汉的操石杰哥哥紧急电话联系。余华叔叔对他说:“医学专家告诉过我,骨髓移植后只要好好调养,对捐献者将来的健康几乎没有负面影响。能让一个人活下来,生命得以延续,也是让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种姿态活着。”余华叔叔的话,让操石杰哥哥陷入了沉思。这一次,出人意料的是,操石杰哥哥的妈妈获悉了我和余华叔叔的故事后,接受了专家的建议,同意儿子捐献骨髓。得到消息,妈妈抱着我喜极而泣。
接下来,我接受了第10次痛苦的化疗,生命体征平稳下来,骨髓移植条件成熟。
2013年3月14日,重症监护室内,操石杰哥哥捐献的500毫升造血干细胞,缓缓流入我的身体。这天,余华叔叔发来祝贺短信:“上天在帮你!”
半年后,我的身体逐渐好转,因不堪高额的医疗费,只得出院静养。我将自己的微博名由“折断翅膀的丑小鸭”改为“坚强静”。我要重新开始人生1
2014年4月,我到北京复查,结果显示术后身体恢复不错,不过肺部排异稍有超标。为了不影响身体康复,我降低了劳动量,从网上摸索着学会了小工艺品的加工技术,将自己精心编制的玩具挂到网店上,每月最多时竟能卖出上百件。一次与网友聊天,对方告诉我:“宋静,坚持下去,余华叔叔的良苦用心要好好珍惜啊。”我和妈妈这才明白,在我网店生意原本冷清的时候,为何突然有了几单大生意。那竟然是余华叔叔特意请朋友关照的结果。
2015年11月,我准备在成都申请注册“宋静一元慈善基金”公益组织。基金成立理由很简单:余华叔叔帮了我,我要怀着感恩的心,帮更多的人!
(郑司摘自《妇女生活》2016年2月)
我生于四川省彭州市太清乡棋盘村,从小,我就生活在酒鬼父亲虐待妈妈的阴影中。妈妈离婚后,带着我四处漂泊,干过餐馆清洁工,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一毛钱一毛钱攒着供我读书。好不容易,我从成都大学医护学院毕业,在市内一家知名医院找到了工作。新生活即将开始时,我却被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判了死刑。
一天,最好的闺密给我送来4本书,其中就有著名作家余华的《活着》。读了《活着》后,主人公福贵面对山样沉重的厄运逆风飞扬,强大的生命力量深深吸引了我。我流着泪对妈妈说:“余华叔叔的书提示我,要好好活着!”妈妈略感欣慰,她没想到一部小说的力量如此强大。我请求妈妈:“我能不能见见余华叔叔?”
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她一位农村妇女,去哪里找大作家余华呢?可妈妈二话不说,用电动车载着400份《寻人启事》到了犀浦镇。
很快,“史上最温暖的寻人启事”爆红网络,几天后,《成都晚报》的记者突然给我们转来一张字迹工整的字条:“宋静小友:美好的生活就在前面等着你。余华。”原来,从网上得知我们正寻找他,远在欧洲游学的余华叔叔通过网络让记者传话:“《活着》重新点燃了一个梦想破灭女孩的生命之火,这份文学的力量同样感染了我。我要亲手为宋静送上初版的《活着》。”这一刻,我泪流满面。
我冰凉的心重新燃起了生命的火焰,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此时远在海外的余华叔叔,联系好了北大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黄晓军,要接我赴京治疗,并再次传话:“费用大家会帮你们的。”2012年12月16日,余华叔叔怕失去最佳治疗时机,退掉到美国讲学的机票,飞赴北京,在那里静候我的到来。
事后我们才知道,余华叔叔同时通过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的朋友,辗转联系到了24岁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操石杰哥哥。
很幸运,骨髓配型非常成功。可是,對儿子捐献骨髓,操石杰哥哥年事已高的妈妈坚决反对:“你那么瘦,还给别人抽血,想不想活了?”当时,我们并不知道,一年前,操石杰哥哥的父亲因癌症去世,他妈妈不想他再有什么闪失。操石杰哥哥没能说服母亲,只得向我们表达了歉意。
“不要灰心,妈妈来。”妈妈强忍酸楚的泪水,再次挺身而出。即使没有任何配型成功的希望,她也想为我寻找一线生机!我和妈妈很快飞抵北京,住进余华叔叔安排好的北大人民医院做骨髓配型。骨髓穿刺手术结束后,我收到了余华叔叔温暖的短信:“我从网上查到你们的捐助账户,汇去10万元。这是我和家人的一点心意。”
素未谋面的余华叔叔帮我至此,那一天,我的眼泪怎么都忍不住。
当月20日15时30分,病房门被轻轻叩开,余华叔叔抱着一束康乃馨走了进来。他将最早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活着》双手递给我,并签名题赠:“宋静小友,活着!”
余华叔叔与我陌路相逢伸手救援的故事,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腾讯公益、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也为我发起了募捐活动,一场来自社会各方的爱心接力开始了!
2013年1月3日,我转到位于河北廊坊的燕达国际医院陆道培血液肿瘤中心,接受进一步检查。4天后,妈妈做了穿刺手术,与我进行骨髓配型检验。
然而,结果并不如意。医生发现,其中一个干细胞指标对我骨髓移植后的恢复非常不利。我们母女间的配型基本宣告失败!
这时,余华叔叔又一次鼓励我:“宋静,我们起努力,千万不要放弃。”原来,他第一时间从主治医师黄晓军教授口中获悉配型失败后,也心急如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与远在武汉的操石杰哥哥紧急电话联系。余华叔叔对他说:“医学专家告诉过我,骨髓移植后只要好好调养,对捐献者将来的健康几乎没有负面影响。能让一个人活下来,生命得以延续,也是让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种姿态活着。”余华叔叔的话,让操石杰哥哥陷入了沉思。这一次,出人意料的是,操石杰哥哥的妈妈获悉了我和余华叔叔的故事后,接受了专家的建议,同意儿子捐献骨髓。得到消息,妈妈抱着我喜极而泣。
接下来,我接受了第10次痛苦的化疗,生命体征平稳下来,骨髓移植条件成熟。
2013年3月14日,重症监护室内,操石杰哥哥捐献的500毫升造血干细胞,缓缓流入我的身体。这天,余华叔叔发来祝贺短信:“上天在帮你!”
半年后,我的身体逐渐好转,因不堪高额的医疗费,只得出院静养。我将自己的微博名由“折断翅膀的丑小鸭”改为“坚强静”。我要重新开始人生1
2014年4月,我到北京复查,结果显示术后身体恢复不错,不过肺部排异稍有超标。为了不影响身体康复,我降低了劳动量,从网上摸索着学会了小工艺品的加工技术,将自己精心编制的玩具挂到网店上,每月最多时竟能卖出上百件。一次与网友聊天,对方告诉我:“宋静,坚持下去,余华叔叔的良苦用心要好好珍惜啊。”我和妈妈这才明白,在我网店生意原本冷清的时候,为何突然有了几单大生意。那竟然是余华叔叔特意请朋友关照的结果。
2015年11月,我准备在成都申请注册“宋静一元慈善基金”公益组织。基金成立理由很简单:余华叔叔帮了我,我要怀着感恩的心,帮更多的人!
(郑司摘自《妇女生活》201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