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本颇具散文风格的短文选集,收文二十一篇。它从各个角度描绘H.G.威尔斯。编者哈蒙德是“威尔斯学会”的创办人,现任理事,可见他很敬佩威尔斯。他收藏、阅读了威尔斯本人及其不少有关的著作和文章,还编纂过《威尔斯著作目录注释》,《威尔斯研究手册》。选编这本文集,哈蒙德可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人选。
关于威尔斯传记,不止一种两种,他自己也写过自传,这本《选集》所刊的小文章别具一格,精美玲珑,十分有味。读这样的书仿佛在山珍海味的大宴之后,吃点可口的小碟果品。
因此书名按字面译成“访问记”、“回忆录”,似觉并未妥贴。“访问记”、“回忆录”这些词,过于隆重,常常使人想起:所问必是国家大事,所忆当系嘉言懿行。而这本“选集”,却是信笔写来,自然成趣,笑语戏言,栩栩如生。就其内容和风格来说,想把这本书名译成为《威尔斯的肖像画》。其中有素描淡彩,有速写简笔,有些可称得是漫画了,没有大幅油画肖像的庄严之感。这样书名改译又得之于罗素自编的《回忆中的肖像画》(PortraitsfromMemoryandotherEassays.Allen&Unwin.1956),那是“一人”写“众人”的一本传记与短文选编。而哈蒙德所编,则为“众人”写“一人”(威尔斯)。
这“众人”之中,颇有当代知名之士,著述之宏富不下于威尔斯,例如罗素爵士、麦肯齐爵士。其中两篇是威尔斯本人的手笔。
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淘气的中学生,一个温存的丈夫、慈祥的父亲。一个好客健谈的主人,一个亲近的朋友,一个知心的伴侣。他既放眼社会以至宇宙,预祝一个新的世界的出现;他又谈笑风生,随遇而安,在家里猜谜语、打桥牌。他勤勤恳恳又生机盎然,他机智睿敏又嘲讽成趣。
最引人入胜的是,《选集》中最后一篇威尔斯写的《自悼词》,写于一九四三年一月,他逝世前三年,虽然在他逝世时还不到八十岁,但是他很想能活到九十七岁。显得既晚景凄凉,又怡然自得。节译几段,以飨同好:
“威尔斯,他因心脏病在昨日中午逝世于Paddington医会,享年九十七岁,这个名家还和年轻一代有些关系。
对中年的一代人来说,他们一旦回忆本世纪初十几年中阅览的群书中,会记得起有不少他写的各种书的书名,有时还可以在古老的阁楼里找到拟本和他的另一些著作。
他真是当时文坛的一位多产的穷措大作家,他自己动笔写书,别人又写文章小册子议论他。在那宏伟的文物圣殿大英博物馆阅览室的目录里,可以从中找到列在‘威尔斯’名下的著作达六百种。”
这位七十八岁老人举例说出了他的一些著作。到那时为止他辛勤耕耘,成果丰硕,似乎有点得意,却并不夸口。他希望再活二十年,到九十七岁。
接着他叙述了自己平凡的身世:
“威尔斯出身低微,却并不自甘卑下,这倒是颇令人感兴趣的事。他固执地想充当一个新世界的自由公民。”
威尔斯终究已垂垂老矣。他描绘了自己的晚年,写道:
“他卜居在太子公园边邻的一所摇摇欲倒的老屋里。近处花园里常常可以见到他那微屈的、褴褛的、懒懒散散的、老迈龙钟的身影,他在那里悠然凝视湖上的泛舟,飘下的落花。他倚着拐杖,步履艰难,一颠一跛地走着,边咳嗽,边喃哺自语。
“可以清楚地听得他在说:‘有朝一日,我要写一部书,一部真正的书’”。
老年人常常是晚景凄清,意态消沉,威尔斯却依旧含情脉脉,毫不沮丧。这篇《自悼词》十分耐读。本书所载,说得上篇篇耐读。威尔斯写的另一篇《文场垒客真相毕露》,是他的简短自传。其中多有他的著作内容的剖析,社会政治观点的论述。
威尔斯生于一个创造发明的时代,人们不再象过去那样,从宗教中找寻出路,而是向科学探究,比之过去,现在借科学之助,人们生活的源头更多,生活更舒适富裕。那末进一步又将走向何处呢?这是威尔斯不少科技幻想小说的思想实质,读他的书,不仅能获得科学幻想的美感享受,而且体会到人们对人类未来的严肃思索。他的科学幻想小说:《时间机器》、《隐身人》、《星球大战》,叙说了科学带来的奇景、困难和问题。还在他在世的时候,他的不少科学幻想已成为现实,同时也出现了他预感的隐患:人类也许不能妥适地对待科学带来的巨大威力和厚福。倘若如此,那末,人类也许会面临毁灭。
很多人知道他写过一本《世界史纲》(TheOutlineofHistory)。这当然是一部历史著作,供了解威尔斯的重要活动和思想主脉,也许读完这本《世界史纲》后除获得历史知识外,更会有不少启发。从这种意义来说,这本《世界史纲》当然是二十年代的著作,仍具有新颖的鲜味。
这本《选集》确是本好书,有朝一日,愿能译介于读者之前。
(H.G.Wells:InterviewsandRecollections,edbyJ.R.Hamand,TheMacmillanPress,1980,XII+121pp.)
关于威尔斯传记,不止一种两种,他自己也写过自传,这本《选集》所刊的小文章别具一格,精美玲珑,十分有味。读这样的书仿佛在山珍海味的大宴之后,吃点可口的小碟果品。
因此书名按字面译成“访问记”、“回忆录”,似觉并未妥贴。“访问记”、“回忆录”这些词,过于隆重,常常使人想起:所问必是国家大事,所忆当系嘉言懿行。而这本“选集”,却是信笔写来,自然成趣,笑语戏言,栩栩如生。就其内容和风格来说,想把这本书名译成为《威尔斯的肖像画》。其中有素描淡彩,有速写简笔,有些可称得是漫画了,没有大幅油画肖像的庄严之感。这样书名改译又得之于罗素自编的《回忆中的肖像画》(PortraitsfromMemoryandotherEassays.Allen&Unwin.1956),那是“一人”写“众人”的一本传记与短文选编。而哈蒙德所编,则为“众人”写“一人”(威尔斯)。
这“众人”之中,颇有当代知名之士,著述之宏富不下于威尔斯,例如罗素爵士、麦肯齐爵士。其中两篇是威尔斯本人的手笔。
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淘气的中学生,一个温存的丈夫、慈祥的父亲。一个好客健谈的主人,一个亲近的朋友,一个知心的伴侣。他既放眼社会以至宇宙,预祝一个新的世界的出现;他又谈笑风生,随遇而安,在家里猜谜语、打桥牌。他勤勤恳恳又生机盎然,他机智睿敏又嘲讽成趣。
最引人入胜的是,《选集》中最后一篇威尔斯写的《自悼词》,写于一九四三年一月,他逝世前三年,虽然在他逝世时还不到八十岁,但是他很想能活到九十七岁。显得既晚景凄凉,又怡然自得。节译几段,以飨同好:
“威尔斯,他因心脏病在昨日中午逝世于Paddington医会,享年九十七岁,这个名家还和年轻一代有些关系。
对中年的一代人来说,他们一旦回忆本世纪初十几年中阅览的群书中,会记得起有不少他写的各种书的书名,有时还可以在古老的阁楼里找到拟本和他的另一些著作。
他真是当时文坛的一位多产的穷措大作家,他自己动笔写书,别人又写文章小册子议论他。在那宏伟的文物圣殿大英博物馆阅览室的目录里,可以从中找到列在‘威尔斯’名下的著作达六百种。”
这位七十八岁老人举例说出了他的一些著作。到那时为止他辛勤耕耘,成果丰硕,似乎有点得意,却并不夸口。他希望再活二十年,到九十七岁。
接着他叙述了自己平凡的身世:
“威尔斯出身低微,却并不自甘卑下,这倒是颇令人感兴趣的事。他固执地想充当一个新世界的自由公民。”
威尔斯终究已垂垂老矣。他描绘了自己的晚年,写道:
“他卜居在太子公园边邻的一所摇摇欲倒的老屋里。近处花园里常常可以见到他那微屈的、褴褛的、懒懒散散的、老迈龙钟的身影,他在那里悠然凝视湖上的泛舟,飘下的落花。他倚着拐杖,步履艰难,一颠一跛地走着,边咳嗽,边喃哺自语。
“可以清楚地听得他在说:‘有朝一日,我要写一部书,一部真正的书’”。
老年人常常是晚景凄清,意态消沉,威尔斯却依旧含情脉脉,毫不沮丧。这篇《自悼词》十分耐读。本书所载,说得上篇篇耐读。威尔斯写的另一篇《文场垒客真相毕露》,是他的简短自传。其中多有他的著作内容的剖析,社会政治观点的论述。
威尔斯生于一个创造发明的时代,人们不再象过去那样,从宗教中找寻出路,而是向科学探究,比之过去,现在借科学之助,人们生活的源头更多,生活更舒适富裕。那末进一步又将走向何处呢?这是威尔斯不少科技幻想小说的思想实质,读他的书,不仅能获得科学幻想的美感享受,而且体会到人们对人类未来的严肃思索。他的科学幻想小说:《时间机器》、《隐身人》、《星球大战》,叙说了科学带来的奇景、困难和问题。还在他在世的时候,他的不少科学幻想已成为现实,同时也出现了他预感的隐患:人类也许不能妥适地对待科学带来的巨大威力和厚福。倘若如此,那末,人类也许会面临毁灭。
很多人知道他写过一本《世界史纲》(TheOutlineofHistory)。这当然是一部历史著作,供了解威尔斯的重要活动和思想主脉,也许读完这本《世界史纲》后除获得历史知识外,更会有不少启发。从这种意义来说,这本《世界史纲》当然是二十年代的著作,仍具有新颖的鲜味。
这本《选集》确是本好书,有朝一日,愿能译介于读者之前。
(H.G.Wells:InterviewsandRecollections,edbyJ.R.Hamand,TheMacmillanPress,1980,XII+121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