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顶层设计完成,改革试点渐次铺开,2015年注定是中国国企改革的标志性年份。可以预见的是,A股的下一个台风口——国企改革,正在迅猛刮来。
羊年伊始,创业板的“科技风”吹遍整个A股市场,无数投资者趋之若鹜。深交所数据显示,截至3月4日,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为82.13倍,远高于主板和国际的估值。
在此背景下,《投资与理财》记者辗转采访了沪深十余家著名基金经理。在他们看来,就目前创业板的炒作而言,明显投机性太重,很多科技股泡沫最后终将破灭。相较而言,顶层设计完成,改革试点渐次铺开,2015年注定是中国国企改革的标志性年份,国企改革股票不管是从想象空间还是基本面支持,或将比“科技风”更有可为。
沪上一位接近管理层的大型保险基金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国企改革的方案已经修改多次,高层高度重视,而且各个地方积极性都很高。据了解,国资改革的方案很有可能3月底公布,混合所有制方案将较预期会有一些更大的突破,会着重解决管理层的激励等问题,而且此次改革的一大重点就是人的改革。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企改革是本届政府的重点工作。通过国企改革,可以解决国企效率低下等问题,为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国企改革可以通过引入民营资本来增加国企活力,而国企本身的股权激励也是一大重点,可重点关注存在重组预期和股权激励预期的上市公司。
可以预见的是,A股的下一个台风口——国企改革,正在迅猛刮来。
央企想象空间更大 沪广改革较为领先
我国的国企分为央企和地方国企两大类,相较而言,央企更具优势。齐鲁证券表示,央企集团公司76家,控制185家上市公司,经营业务多样化,治理结构相对行政化,经营业务亟待板块化与清晰化,治理结构需要市场化,中央国企改革想象空间远大于地方性国企。
沪广作为我国拥有国企最多的两省市,一直担当着全国范围内国企改革先头兵的角色。一位国资投资人士告诉记者,上海、广东等国资改革较为领先的地区,企业的投资价值大于一些中西部的国企。数据也支持了这一说法,上海市共有69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2万亿元。
数据显示,另一国企大省广东省,国资控股A股上市公司共有60家,在绝对数量上仅次于上海国资委。但与上海、天津相比,广东国资资产证券化率低,2013年证券化率不足20%,在主要省市中处于倒数第二。但是广东国资委国资证券化率的目标是在2015年达到60%以上,这些差距将倒逼广东省加快改革步伐。
据公开资料显示,广东国企改革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30家左右营业收入或资产超千亿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而目前广东国资系统资产总额超1000亿元的企业只有8家,并购重组将成为广东国资委优化资本布局的重要手段。混合所有制改革目标是到2017年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比重超过70%,二级及以下竞争性国有企业基本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这意味着超过50%的国有企业将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空间巨大。
两条投资主线
2015年国企改革出现部分市场人士想象的那种大刀阔斧式的改革的几率不高,更有可能是有限突破,缓慢推开,这也给投资者带来了更多参与的机会。本刊记者通过研究发现,投资国企需要紧抓两条主线和四类改革热点企业。
主线之一就是“大集团小上市”,从资产证券化的角度来看。比如上海国资委控制的一些上市公司中,不少都属于大集团、小公司的类型,其后续资产注入的可能性极大。因为,按照“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的要求,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企业制股份制改革,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
其中上海兰生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较为典型的例子,2013年其母公司东浩兰生集团的营业收入已达到千亿元级规模,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现代服务业大集团。但是该集团证券化率极低,兰生股份2013年仅实现营业收入12.39亿元。
主线之二就是从改善公司治理的角度看,眼下主要是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权激励、员工持股、引入民营管理团队、市场化选聘企业高管等方式,提高企业效率。
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无论是央企还是地方国企,很多都选择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来推动改革。据知情人士透露,作为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方面,在激励约束分配机制设计方面,或将有制度层面的突破,“其中,国务院国资委正在研究把国企股权激励的审核备案权限下放到各地国资委。”
安信证券建议关注具备国企改革预期及可能推出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共振效应值得期待;以人为本的轻资产、高技术民营公司,如同时具备定增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将强化员工与公司的联系,向资本市场释放未来业绩高速成长信号。
四类改革热点
不同类型的企业定位不同,改革思路存在差异的可能性较大,投资者的个人偏好也不一样。在了解主线之后,还要对不同的企业进行不同的分类,来进行投资指导。
按照制度设计,国务院国资委将国企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两类。其中,商业一类企业主要是指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企业,商业二类企业主要是指主业关系到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或处于自然垄断行业,经营专营业务,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企业;公益类则是那些以社会效益为导向,以保障民生、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的企业。
商业一类企业的改革空间大于商业二类,而商业二类的改革空间又大于公益类企业。很显然,竞争类企业的改革空间最大。
而在这些企业中,还有一些改革热点企业,值得注意。
其一就是国资委“四项改革”试点企业的旗下上市公司,包括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在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开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在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开展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职权试点。其中,中国医药集团和中国建材集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方案已经获批,并进入正式操作阶段,上述集团旗下的相关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也表现惊人。
其二是军工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此前已经要求国防科技工业主动作为,突出军工混改、科研院所改制、军工资产证券化和军民深度融合等重点,要加大力度、加快节奏,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
分析人士指出,在深化国企改革和资产证券化提速的大背景下,国防军工板块的股价催化剂将不断出现,具有资产整合预期和持续成长性的品种值得重点关注,军工企业未来一段时间都值得重点配置。
其三就是那些充分竞争性行业,比如食品饮料、家电、零售、地产、航运造船等,国资委将加快其重组整合或者退出。百联股份近期的停牌,更是加大了市场对竞争性行业的期待。
以商贸零售行业为例,华泰证券指出,商贸零售行业属于充分竞争行业,国退民进是长期趋势。但由于我国商贸零售行业国有资产规模大,但经营效益仍然较好,本轮改革也必将循序渐进,方式上也会避免一刀切,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可能会包括重组、资产注入、引入战投、股权激励、资产剥离等多种形式。
其四就是那些垄断性企业,比如金融、石油石化、电信、铁路和港口等,其向民企放开已经是大势所趋。例如国网在年度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积极推进旗下南瑞集团、许继集团、平高集团等整体上市,全面开放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和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设施市场,并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