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百色祈福高中百色533000
【摘要】
高中政治课上主体缺失现象的原因是缺乏创新教学模式;学生主体对政治课缺乏的理性认识;师生缺乏交流沟通。恰当使用时事材料,有效开展时事教学,是思想政治课保持蓬勃生机的源头活水。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主体缺失有效开展时事教学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全新的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型、全面发展型、终身学习型的世纪。我国在应试教育盛行多年后终于提出要在我国教育中推行素质教育。应该说素质教育的推出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的,也是符合国际潮流的。在二十一世纪初,我国一些省市率先进行教材改革,推出全新的素质教育课程,为我国的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政治课是我国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但在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往往因为忽视政治课的作用,课堂上出现了各种与高中政治课教学无关的现象,导致政治课上出现了主体缺失现象,这不符合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因此,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成为政治教师普遍探究的问题。
1.政治课堂教学主体性缺失
多年的教学实践,并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对政治课的看法,笔者以为,以下几个方面是造成政治课堂中出现主体缺失的原因。
1.1政治教师角色未改,缺乏创新教学模式。由于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许多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传统教学观念,还有许多教师仍然“穿新鞋走老路”,采取“填鸭式”陈旧的教学模式。
1.2学生主体对政治课缺乏的理性认识。当前分数仍然是衡量学生优劣的重要标准,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彼此间基本上不会交流对政治课的认识,至今仍停留在感性层面,认为政治课上学的都是一套枯燥乏味的理论。
1.3师生缺乏交流沟通。由于政治课是小科目,学生普遍不重视,教师由于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自己也表现得不够重视,不像其他学科一样经常会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愿意参与讨论。
鉴于政治课的重要德育作用,针对学生在政治课上的表现,笔者认为当前的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较多,知识面也较广,但分辨能力还较弱,故在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育,将当前时政热点与课本理论结合起来教育学生,让政治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时政对高中政治课的作用
2.1时政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作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时事教育早已被国家明确地颁布在课程标准中。让学生了解重大时事,并且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来判断分析,明辨是非,不至于在纷乱的外界环境中迷失自我,这是时事教育的目的之一。政治课上用引入时政把时事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也改革了课堂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是课堂结构创新的一个尝试。
2.2时政有助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是采取满堂灌,一堂课下来,教师自己口干舌燥.感觉身心疲惫。而学生听课也倍感吃力,精神高度集中,一不留神就不清楚老师讲到哪里了,学生对政治课失去兴趣。而课堂引入时政,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体,有参与的义务,从而促使他们能积极收集最新的新闻并认真准备。同时在准备新闻的过程中进行理论联系实际,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
2.3时政有利于学生养成关心时事政治的良好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直以来,学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觉得学习就是生活的唯一,是自己的全部,天下大事与己无关。课前开展时政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了解新闻的习惯,促使学生能主动关心时政,做个“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学生。另一方面,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许多学生往往是高分低能,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表达能力。时政演讲能克服学生的一些缺点,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胆量,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
2.4时政有利于开阔视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学生由于繁忙的学业而无瑕顾及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他们知识面狭窄;另一方面,学生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希望能在课堂上通过老师了解有关国内国际大事。通过教师的分析来理解和认识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应该说课堂引入时政满足了学生的这种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去获取有价值的新闻消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分析,这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引入时政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我们课堂教学的某种预期目标,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很容易走进误区,偏离引入时政的本意。
3.走出时政教育教学的误区
3.1避免“应试时政”,轻素质提高
考试到来之前教师往往准备了一年来的国际国内重大时事政治材料,并选出所谓的重点编成各种题型对学生进行突击训练。其结果往往是“考前背一背,考后全荒废”,可以肯定,这种急功近利的应试做法不仅不会产生时政教育的应有作用,提高中学生的素质,相反,会使中学生产生“时政教学就是死记硬背”、“时政教育无用”等错误认识。
3.2重教育形式,轻内容渗透
目前有些学校搞时政教育煞费苦心在班级发动学生举行课前5分钟的“时事新闻发布会”,虽然在形式上是比较新颖的,但只重视这5分钟的所谓“新闻发布”,不免流于形式,造成学生只记得条条新闻,而根本不会也不可能去对时事内容的前因后果作出分析,这样又何尝谈得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等能力呢?
3.3思想政治课以教学为主,时事教育为辅
不少教师认为:政治课主要是思想政治这门学科的基础理论教育,作为时政教育只能是次要的。这在行动上表现为时政课可有可无或几周之中上那么一节课等。事实上,时政教学对于学生深化中学政治理论、增强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等方面的作用已为实践所证明,只有正确处理好时政教学与思想政治课的关系,中学思想政治这门学科才会充满活力。
课堂引入时事中注意避免以上一些误区。同时采用恰当的方法,才会使时事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在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各种差异,因此,我们要注意选择符合实际状况的方式开展.以确保时政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发挥。
4.如何有效运用时政
4.1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开展时政入课堂的目,一方面是要增加政治课的生动性与有趣性,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要让学生学会筛选有价值的新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新闻,懂得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理解所讲新闻。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发挥好自己的指导作用,在课前给学生方向性指导。在学生演讲后能进行适时的点评,不能偏离方向。开展课前时政演讲时,一般对当前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会事先给学生加以指导,引导学生应该选取哪些内容,可以从几个方面去评价这段新闻,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理解。
4.2对学生课前演讲的要求要明确。我们的学生素质是参差不齐的,所以他们对时政演讲的态度也是各不相同的。一般情况下,多数学生会认真对待,但也有少数学生态度不够端正,常敷衍了事。一种现象是会出现上台来根本不是演讲什么时政新闻,而是随便的说一则消息甚至是笑话;另一种现象是临时拿着一张报纸漫无目的的上台应付了事。所以,我们对学生的时政演讲是事先做好要求,给学生一本笔记本专门做好自己时政演讲的内容及自己对自己的演讲评价记录。最后,要上交这个记录本,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种参考。在这种要求下,学生基本上能克服上述一些敷衍的做法,从而达到演讲的目标。
4.3定期进行时政演讲比赛。一般情况下,学生对政治课的重视程度是比不上其他学科的,尤其在理科班,对政治的重视程度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也不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准备。因此,可以通过建立一种机制,定期在班内或班级与班级之间进行演讲比赛,激发学生对时政演讲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关心时政,能自觉将时政与所学知识体系相联系,提高学生对时政新闻的评价、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思想政治教材是相对稳定的,而时事材料则时时更新,开展时事教学,犹如为思想政治课注入涓涓清泉,恰当使用时事材料,有效开展时事教学,是思想政治课保持蓬勃生机的源头活水。
【摘要】
高中政治课上主体缺失现象的原因是缺乏创新教学模式;学生主体对政治课缺乏的理性认识;师生缺乏交流沟通。恰当使用时事材料,有效开展时事教学,是思想政治课保持蓬勃生机的源头活水。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主体缺失有效开展时事教学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全新的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型、全面发展型、终身学习型的世纪。我国在应试教育盛行多年后终于提出要在我国教育中推行素质教育。应该说素质教育的推出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的,也是符合国际潮流的。在二十一世纪初,我国一些省市率先进行教材改革,推出全新的素质教育课程,为我国的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政治课是我国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但在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往往因为忽视政治课的作用,课堂上出现了各种与高中政治课教学无关的现象,导致政治课上出现了主体缺失现象,这不符合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因此,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成为政治教师普遍探究的问题。
1.政治课堂教学主体性缺失
多年的教学实践,并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对政治课的看法,笔者以为,以下几个方面是造成政治课堂中出现主体缺失的原因。
1.1政治教师角色未改,缺乏创新教学模式。由于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许多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传统教学观念,还有许多教师仍然“穿新鞋走老路”,采取“填鸭式”陈旧的教学模式。
1.2学生主体对政治课缺乏的理性认识。当前分数仍然是衡量学生优劣的重要标准,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彼此间基本上不会交流对政治课的认识,至今仍停留在感性层面,认为政治课上学的都是一套枯燥乏味的理论。
1.3师生缺乏交流沟通。由于政治课是小科目,学生普遍不重视,教师由于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自己也表现得不够重视,不像其他学科一样经常会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愿意参与讨论。
鉴于政治课的重要德育作用,针对学生在政治课上的表现,笔者认为当前的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较多,知识面也较广,但分辨能力还较弱,故在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育,将当前时政热点与课本理论结合起来教育学生,让政治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时政对高中政治课的作用
2.1时政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作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时事教育早已被国家明确地颁布在课程标准中。让学生了解重大时事,并且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来判断分析,明辨是非,不至于在纷乱的外界环境中迷失自我,这是时事教育的目的之一。政治课上用引入时政把时事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也改革了课堂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是课堂结构创新的一个尝试。
2.2时政有助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是采取满堂灌,一堂课下来,教师自己口干舌燥.感觉身心疲惫。而学生听课也倍感吃力,精神高度集中,一不留神就不清楚老师讲到哪里了,学生对政治课失去兴趣。而课堂引入时政,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体,有参与的义务,从而促使他们能积极收集最新的新闻并认真准备。同时在准备新闻的过程中进行理论联系实际,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
2.3时政有利于学生养成关心时事政治的良好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直以来,学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觉得学习就是生活的唯一,是自己的全部,天下大事与己无关。课前开展时政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了解新闻的习惯,促使学生能主动关心时政,做个“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学生。另一方面,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许多学生往往是高分低能,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表达能力。时政演讲能克服学生的一些缺点,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胆量,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
2.4时政有利于开阔视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学生由于繁忙的学业而无瑕顾及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他们知识面狭窄;另一方面,学生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希望能在课堂上通过老师了解有关国内国际大事。通过教师的分析来理解和认识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应该说课堂引入时政满足了学生的这种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去获取有价值的新闻消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分析,这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引入时政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我们课堂教学的某种预期目标,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很容易走进误区,偏离引入时政的本意。
3.走出时政教育教学的误区
3.1避免“应试时政”,轻素质提高
考试到来之前教师往往准备了一年来的国际国内重大时事政治材料,并选出所谓的重点编成各种题型对学生进行突击训练。其结果往往是“考前背一背,考后全荒废”,可以肯定,这种急功近利的应试做法不仅不会产生时政教育的应有作用,提高中学生的素质,相反,会使中学生产生“时政教学就是死记硬背”、“时政教育无用”等错误认识。
3.2重教育形式,轻内容渗透
目前有些学校搞时政教育煞费苦心在班级发动学生举行课前5分钟的“时事新闻发布会”,虽然在形式上是比较新颖的,但只重视这5分钟的所谓“新闻发布”,不免流于形式,造成学生只记得条条新闻,而根本不会也不可能去对时事内容的前因后果作出分析,这样又何尝谈得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等能力呢?
3.3思想政治课以教学为主,时事教育为辅
不少教师认为:政治课主要是思想政治这门学科的基础理论教育,作为时政教育只能是次要的。这在行动上表现为时政课可有可无或几周之中上那么一节课等。事实上,时政教学对于学生深化中学政治理论、增强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等方面的作用已为实践所证明,只有正确处理好时政教学与思想政治课的关系,中学思想政治这门学科才会充满活力。
课堂引入时事中注意避免以上一些误区。同时采用恰当的方法,才会使时事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在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各种差异,因此,我们要注意选择符合实际状况的方式开展.以确保时政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发挥。
4.如何有效运用时政
4.1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开展时政入课堂的目,一方面是要增加政治课的生动性与有趣性,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要让学生学会筛选有价值的新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新闻,懂得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理解所讲新闻。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发挥好自己的指导作用,在课前给学生方向性指导。在学生演讲后能进行适时的点评,不能偏离方向。开展课前时政演讲时,一般对当前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会事先给学生加以指导,引导学生应该选取哪些内容,可以从几个方面去评价这段新闻,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理解。
4.2对学生课前演讲的要求要明确。我们的学生素质是参差不齐的,所以他们对时政演讲的态度也是各不相同的。一般情况下,多数学生会认真对待,但也有少数学生态度不够端正,常敷衍了事。一种现象是会出现上台来根本不是演讲什么时政新闻,而是随便的说一则消息甚至是笑话;另一种现象是临时拿着一张报纸漫无目的的上台应付了事。所以,我们对学生的时政演讲是事先做好要求,给学生一本笔记本专门做好自己时政演讲的内容及自己对自己的演讲评价记录。最后,要上交这个记录本,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种参考。在这种要求下,学生基本上能克服上述一些敷衍的做法,从而达到演讲的目标。
4.3定期进行时政演讲比赛。一般情况下,学生对政治课的重视程度是比不上其他学科的,尤其在理科班,对政治的重视程度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也不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准备。因此,可以通过建立一种机制,定期在班内或班级与班级之间进行演讲比赛,激发学生对时政演讲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关心时政,能自觉将时政与所学知识体系相联系,提高学生对时政新闻的评价、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思想政治教材是相对稳定的,而时事材料则时时更新,开展时事教学,犹如为思想政治课注入涓涓清泉,恰当使用时事材料,有效开展时事教学,是思想政治课保持蓬勃生机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