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地理复习策略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g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文综地理试卷并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而是注重化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从近几年的高考考试大纲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文综地理试题在能力的考核上,十分注重考核考生以下四方面的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认为,2008年高考地理还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从对2006年和2007年全国地理试题的分析来看,地理试题命制的一些材料来源于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体现了学习对学生的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新理念,符合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2007年高考地理试题特点分析
  
  2007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总体上是稳中求变,地理性凸显。新课程理念有所体现,在可选择性、开放性等方面有了明显的突破,并且体现一定的地方性特色。
  1.凸显试题的地理性特征
  试题保持了以往高考地理试题的基本特点,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空间性特点;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重视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图表材料的能力,直接和间接地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人文地理的考查内容略多于自然地理,区域地理主要以背景知识的方式呈现,考查的比重有所下降。试题的难度与2006年基本持平。
  2.突出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
  试题注重“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基本取向,充分体现“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考核目标与要求。
  如地理图表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得到普遍关注,信息处理成为首要能力;大量试题需要从地理图表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和应用信息,如何正确、充分、有效地获取信息成为解答问题的关键所在。例如,江苏卷针对四幅等高线图(图中虚线表示山脊或河流)设计的一组选择题,获取图中信息是正确判断地形特征、瀑布位置的前提;又如第33题图中标注的水流运动、物质迁移等信息为地貌的判断提供了依据。
  部分试题开始体现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如上海卷就出现了实验题。该试题在“用实验模拟某一天气系统:在塑料盒中间插一隔板,两侧分别注入同体积红色暖水(代表暖空气)与蓝色冷盐水(代表冷空气)”的题干下,设计了三个小题:第1题考查冷暖水之间的交汇面的状况,第2题要求答出该实验模拟什么天气系统,第3题要求思考该模拟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三个问题都需要学生在模拟实验中联想、思考,特别是思考“实验中有存在的不足”的问题,考查了学生对科学实验方法的认识。
  3.注重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题在知识结构上不过分强调知识的覆盖面,而是有选择地注重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考查。较为集中的考点知识有:地球运动意义、气候分析、地形分析、洋流分布、水文分析、自然灾害、农业区位、工业区位、旅游区位、城市区位、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等。在课改四省区,这种特点更为显著。
  4.重视试题新情境的创设
  注重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学习、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一直是新课程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在2007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如山东卷中以我国铁路第六次提速为情境命制的第4~5题;上海卷中奥运会火炬传递、冀东南堡大油田开发、世博会对上海三大产业的促进、我国粮食“北粮南运”格局的形成、所罗门群岛地震等。通过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关注试题呈现方式和结构的多样化
  试题的呈现方式和结构,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出现了多样化趋势,如材料的文字、地图、表格(或统计图)三位一体的呈现方式,问题设置的层层递进的“阶梯式”结构。上海卷中两市交通问题、产生原因与改进建议,呈现的就是阶梯式结构。这种变化有利于对考生“能力”的考查,区分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
  6.增强试题的开放性
  2007年地理试题命题的开放性有增强趋势,许多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全国卷中就较多地采用了开放式设问,如第36题的第(1)问要求根据图中的方向标、河流、交通、城区分布等信息,分析东部工业区选址的合理性;第(2)问则要求考生用发展的眼光对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进行探讨。试题的开放性增强,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有利于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首批课改实验省(区)的地理命题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遵循课标,体现高于教材的命题策略
  课改区在命题素材的选取上,遵循以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的原则,选取了各版本教科书之外的材料,创设了新的问题情境。试题也采取了不拘泥于各版本教科书的表述方式,保证了高考试题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2.提高试题可选择性和开放性
  “选择性”是高中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课改区试卷中出现了选做试题。如山东高考地理选做试题共有三个模块,每一个模块的分值为10分,每位考生在不出现学科零选择的前提下可任意选做3道题目,明显提高了试题设问和参考答案设置上的开放性。
  3.注重材料的生活化
  地理试题命制的一些材料来源于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如2007年山东新课改卷中"住宅区布局、人口、水库选址、旅游、自然灾害与防治、三峡工程与环境保护、我国铁路第六次提速"等内容即是如此。
  例1(2007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4~5题)我国既有铁路干线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在提速干线上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200千米以上,并首次实现了旅客列车追踪间隔5分钟。这标志着我国既有铁路干线提速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回答(1)~(2)题。
  (1)这次铁路大提速主要应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2)根据提速动车组时刻表,乘坐表1中哪一车次的旅客到达终点时看到太阳最接近正南方向 ()
  
  注:长春(43°53′N;125°20′E)
  长沙(28°11′N;113°00′E)
  西安(34°15′N;108°55′E)
  广州(23°00′N;113°11′E)
  A.D21B.D201C.D584D.D776
  答案:(1)D(2)D
  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处理、分析地理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地理原理、结合区域实际,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有益于学生关注社会实际问题。
  4.彰显地方性特色
  课改区更注重试题的地方性,山东、广东试题都选用了本省素材作为命题材料。如山东卷第3 9 题的第(3)(4)小题,就是以山东省外商投资的区域分布为情境,考查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内容。
  例2(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卷第3~4题)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七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图2所示(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1)~(2)题。
  
  (1)该地区 ()
  A.集镇分为两级
  B.集市的周期为3天
  C.①地的服务范围比②地小
  D.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
  (2)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答案:(1)A(2)D
  该题主要考查了考生对图像信息的分析能力和运用地理原理进行探究学习的能力,有明显的地方特点。
  二、2008年高考命题趋势分析
  笔者认为,2008年高考命题将进一步从对学科知识检索向学科素质测试方向迈进,努力凸现对考生学习能力结构和学科思维品质的考查。
  1.继续探索测试学科基本素养的命题方向
  (1)基本目标。初步体现新课程基本理念,全面考查现代公民必要的地理素养,包括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念和学科的基本价值观;进一步强化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性要求,全面体现课程的三维目标。
  (2)内容取向。地理课程兼有科学与社会的综合性特点,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内容选择,已显现出基于自然地理基础的人文倾向,在试题内容选择和命题指向上,突出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诸如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知识领域的“地理问题”的考查,关注地理领域的基本问题,重视基础性;关注地理热点,显现时代性;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地理的有用性。
  (3)试题结构。增加试题的开放性和多样化,包括考试形式的多样化和新颖性、问题设计和答案制定的多维性。
  2.进一步强化考查学科能力的命题导向
  考题的能力导向,是高考选拔优质考生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考命题一直特别关注的问题。能力考核的导向,在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也必将在今后的高考命题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学生的学习能力构成,包括一般学习能力和学科学习能力。作为人才选拔性的学科考试,侧重于对学科学习能力的考核、体现对一般学习能力检测的重视,是高考试题的基本要求之一。此外,就不同的学科而言,命题还需要重视对学科学习能力的考查。从课程改革的基本指向看,估计地理学科的考试命题会进一步巩固和强化问题设计的区域性、信息呈现的图像化和问题分析的综合性。
  (1)问题设计的区域性。区域的空间感知和研究是地理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对生活有用,与时代相关。事实上,重大地理问题都与区域紧密联系,因此,高考命题必将重点关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如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等。
  (2)试题呈现的图像化。图像系统是地理学科独特的“语言”,图像的阅读、分析、理解是地理基本能力之一。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传达出一个强烈的信息——图像系统的创设和运用——日益显示出地理试题“图像化”的鲜明特色。估计今后试题命制中“图像化”特征将会更加突出,并力求体现图像设计的新颖性。
  (3)问题分析的综合性。命题注重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突现地理问题的人文价值,选题将围绕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设问,注意人地关系的联系和组合,要求考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分析。
  3.稳中求变,凸显新课程理念
  高考命题必须适应层次性、多样性、灵活性和选择性的课程结构特点,力求体现“选择性”,探索“案例、实验、研究性”等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做到稳中求变,变中求新。
  (1)适当关注区域发展,突出地方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社会,思考现实问题,关注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是新课程地理理念的具体体现。如2007年山东卷第29题,以山东省外商投资区域分布为背景,考查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考查了学生对身边事物变化的关注,体现了区域发展的地域特点。
  (2)适当增加材料分析题,重视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核。试题的问题会从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进行设置;主观题答案的编制要具有灵活性。
  
  三、考生答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高考地理试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能力立意,但不可否认的是,地理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否则,考生在高考中将会变得寸步难行。近些年来,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一些考生在高考中丢了许多本不该丢的分。下面以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第40题第(3)(4)小题为例加以说明。
  (3)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
  (4)说明燕京在区际联系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答案:(3)地形: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农业:土壤肥沃,有利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需的农副产品。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水运(漕运)通道。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海洋),可有效增加夏季(东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蚀。
  (4)位于几条古大道的交叉点,对外联系方便;东北可通往东北平原;北可接内蒙古高原;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并进而联系大西北;南经华北平原可通往东部平原地区,且东南离海较近。
  这是一道有关燕京城区位条件的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知识的熟练程度,以及读图、推理、判断等能力,考生要准确分析城市区位条件,形成完整、严密的思路,就必须掌握城市区位的基本原理。一些考生因对地理区位不理解,对城市区位的原理理解不透彻,导致严重失分。如考生要解答第(3)小题,就必须掌握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土壤、河流与水资源、气候等因素,否则,回答就会不完整、不准确。一些考生就因认知再现出错,导致地理区位的不确定,给出了 “燕京位于繁忙的亚欧第二大陆桥上”“燕京濒临东海,靠近黄海”等的错误答案。
  2.审题不够仔细
  近几年高考地理学科突出考查考生提取信息、初步应用信息来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题中往往隐藏着多种信息,能不能通过审题提取有效信息成为解题的关键。审题时应注意全面,不要忽略试题中给出的任何一个条件,特别是隐含的条件。对选择题,考生应注意审“题干与选项”;对综合题,考生应注意读懂主题干与小分题干,通过全面审题,挖掘关键词,明确命题者的考查意图,审出图文情境中隐含的考查内容和范围——是区域地理知识、自然地理知识还是人文地理知识,从而明确目标,缩小范围,降低难度。俗语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审题对于答题来说就像在“磨刀”,只有认真审题,方能把握试题要求,准确回答相关问题。现以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第36题为例加以说明。
  读某城市两大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该地盛行南风,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此题首先要求考生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然后分析合理或者不合理的原因。但由于没看清题目的要求,一些考生根本就没往得出“是否合理”的结论上去想;有些考生虽有结论,但模糊不清,什么“有合理也有不合理”“北部合理、南部不合理”“××厂合理,××不合理”“空间上合理,生态上不合理”等,五花八门,似是而非;有些考生是答了“东部工业区”,又答“西部工业区”,画蛇添足。
  又如第37题第一小题的B选项“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某些考生因为审题不清,没有充分理解“极”的含义,结果误把B选项当正确选项。第40题第四小题,某些考生因为对题干信息的解读不到位,出现偏差,结果误把燕京当作现代的北京。
  3.语言表述不够到位
  高考考试大纲中明确提出,高考要着重考核考生的“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但由于相当一部分考生存在语言表述能力的欠缺,以致表述时语言不当、逻辑混乱、缺乏条理、不知所云,抓不住主要矛盾,回答不到要点上。缺乏基本的地理术语是很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如对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第40题,某些考生的回答答非所问,什么“位于山区的包围之中,沟通地域联系,有利于发展”“经济发达,促进商业发展、民族融合”“河流众多,有利于河运发展”“有利于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发展旅游业”等,充分说明这部分考生因语言能力问题,导致回答针对性差,抓不住中心题意,偏离了答题方向。
  
  四、复习中应采取的策略
  
  高考地理试题无论怎样变化,都不可能脱离中学教学的实际和中学的基本教学内容。为采取有效的复习策略,努力提高复习效率,笔者拟对高考复习谈几点看法,供参考。
  1.努力夯实基础
  纵观近几年高考文综试卷,难度总体不大,有明显的送分题和课本原知识点的再现题,但考生失分最多的却往往是通常被认为最简单的记忆和理解层面上的试题。基础知识反而容易丢分的现象告诫我们,复习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务必“依纲务本”,切忌脱离基础,盲目追求“能力”。要牢固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必须做到三点:一是正确、深刻地理解知识,不能死记硬背,而要活学活用;二是构建知识体系,使地理知识经历一个“由厚变薄”、再“由薄变厚”的过程。所谓“由厚变薄”,即概括原理,列出框架,建立简洁明了的知识体系;所谓“由薄变厚”,即将每个知识点的详细资料补充到框架里,形成丰满的知识体系。三是对地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包括不同知识的整合、相同知识的归纳、相似知识的迁移等,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卷和2007年各省区文综试卷中的地理试题来看,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可概括为以下内容: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特别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与反气旋;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判别;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内外力作用与地壳的变动,地壳物质的循环,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问题;人口迁移;文化扩散;旅游资源的评价;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
  同时要注重对图表资料的理解。地图和图表资料承载了大量的地理信息,是学习和解答地理试题的“工具”和“资料库”。近年来的地理高考试题表明,对考生利用地图、图表资料进行运算、分析、判断的要求在逐年加强。
  在地理复习策略的运用上,应认真抓好“点、线、面”。
  首先是点,即《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点和考点,这是复习的基石。这些考点是高考命题的基本元素,逐个落实这些考点,才能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考试时,将试题要求快速返回教材,检索相应考点,是取胜的重要法宝。如对“气候”专题涉及的考点——“形成气候的因素”“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征”“中国季风气候的形成”“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我们就可以采用表格等形式进行归纳。
  其次是线,即人地关系这条主线。这是学科功能的重要体现。高中地理教材集中讲述了当前人类共同关心的资源、人口与环境三大问题,复习时应寻找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现实表现和解决措施,树立科学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与环境观。如在组织“气候”专题复习时对“人地线索” 探讨,就可以分别从正(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的利用),反(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沙尘暴),合(植树造林、兴修水库)三方面进行。
  第三是面,即以地图为截面,培养考生的读图、绘图能力。如气候专题涉及的地图有“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气温降水玫瑰图或风向玫瑰图”等,可设计相关习题进行训练。
  地理复习的一般程序是:先掌握基本的地理事实,然后了解地理事实的发生和发展,最后进行合理的分析、判断和归纳,实现学科内知识的有机联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有机渗透。
  2.不断提升能力
  高考地理复习中特别需要提高的“三种能力”,分别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三种能力”相互渗透,是新高考模式下对考生素质的必然要求。运用文字材料、图表、数据说明地理问题,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而要提高这一基本技能,必须培养上述“三种能力”。现代高考,是以社会、自然事实为对象进行命题的,而自然界、社会与人及自然的关系丰富多彩、纷繁复杂、交叉纵横,是不断变化的;社会传播信息的方式又多种多样,教材、书籍、杂志、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不一而足,不断地充实和丰富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为此,复习中要让考生通过读、听、看,不断搜集、补充社会上发生的新热点、自然界中出现的新情况、地理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提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再对各种信息进行提取、分析、归纳、综合,培养考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最后,在上述两种能力的基础上,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去分析、评价社会上发生的地理现象,使认识从现象上升到本质,使能力从了解上升到会用;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会用,能解决实际问题,符合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和高考命题的本质追求。
  3.经常关注热点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特征之一,就是很多题目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是以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或切入点来创设问题情境的。对热点问题的关注不妨从现在就开始。
  目前地理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热点、焦点问题主要有:人口的过度增长与人口迁移、城市化、水土流失、沙漠化、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大气与水污染、厄尔尼诺、拉尼娜与我国2008年春南方地区的雪灾、生态灾难、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建设、北京绿色奥运、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地区冲突(如中东)、台湾问题、伊朗朝鲜核问题,等等。对这些世界和我国已经、正在或即将发生的重大事件,考生应有一个基本的、正确的认识,并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复习中,应对重点、热点、焦点问题作专题式、“问题化”处理,弄清它们发生的地点及背景,注意这些热点问题与课本主干知识的密切结合,把握其因果缘由及其影响,使热点问题重点化。凡与热点有关的问题,即使本来不是学科的重点知识,也要掌握。
  1.加强审题和答题训练
  (1)审题。认真准确地审题是提高答题质量的基本保证。考生在审题训练中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审图。审读图表应注意以下几点:
  地理的图象特点。地理形像材料的表达方式有:点、线、面、箭头、数、形象符号等,应认真阅读图例的文字说明,准确把握图像所表达的涵义。
  地理的数量特点。定量定性分析地理数理统计图表。表格统计以纵横时空比较为主,应约算勿精算;扇状统计、三角坐标统计图的表达为“以要素结构组成分析为主”;柱状统计图以时序和空间对比分析为主;等值线统计图以区域空间差异比较表达为主。
  地图的功能特征。地图依功能可划分为:“区域分布图”——区位分析为主;“概念图”——概念形象化;“原理图”——说明地理事物成因;景观图——表示地理事物的外貌特征为主;“统计图”——说明地理事物时序发展状态、空间演变规律、空间差异为主;“联系图”——反映各种地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为主;“流程图”——反映生产工艺流程;“漫画图”——环保为主。
  二是审文。审读文字材料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审读文字材料中的地理概念,因题制宜,确定思路;注意地理试题均有明确的时间、地点、主题要求、答题方向和提示条件;认真研究设问,为准确作答做准备。
  (2)答题。在答题技巧的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加强信息加工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加强文字表述能力的培养;重视经典题目的解析,总结方法规律,规范解题训练;认真订正“错题”。尤其要重视平时练习和考试中出现的差错,注意分析出现差错的原因,总结经验和不足,提高做题的效率与质量;发现考生的差错后,一定要教给他正确的解题思路,使其反思出错的原因,总结经验,力求做到“同一类型的错误不能出现两次”“每一次做题都有所收获”。如通过建立“错题档案”的方法来纠错,效果就很好。
  在答题过程中要注意:答案表述要准确,不产生歧义,书写要规范;答案要简洁,要点要完整,不能缺失信息;答案要有层次,先主后次;答案要有逻辑性,不能相互割裂,甚至自相矛盾;字迹要清楚、端正,不能有错别字,等等。
  总之,在高考地理复习中,只要做到合理安排时间,科学运用方法,准确把握节奏,相信一定能取得理想的复习效果。
其他文献
春天毫不顾惜  那些不为将来果实,  只为一时兴起的花瓣,  将它们抛落满地。  喜悦从大地的睡梦中挣脱出来,  冲入无穷无尽的密叶繁枝,  在空气中欢舞终日。  让我的爱  像阳光一般将你围绕,  同时又给你  璀璨的自由。  如果我的名字成为负累,  請将它从礼物当中抹去,  只留下我的歌曲。
一、 理论依据及研究的相关背景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所以,我们理应追求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在新课程理念的熏陶下,广大教师已越来越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学习能力。显然,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
每个月,狐狸奶奶都会去王宫走一趟,陪虎后喝喝茶。这次狐狸奶奶进宫意外得知“虎王病危”的消息:虎王已连续一个月通宵未眠了。  “只要有谁能让虎王睡着,他想要什么我就给他什么,金钱、地位、权势……”狐狸奶奶有模有样地对阿布学了虎后的话。  阿布开始冥思苦想,在排除掉142种治疗失眠的办法后,只剩“心理咨询”这个方法。  要从事心理咨询,当然要先成为心理咨询师,阿布火速参加了大灰狼培训中心举行的心理大师
“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是杭州市市委书记王国平在“市名校集团化经验交流暨表彰会”上的讲话。会上王国平书记还特别强调:像杭州这样的东部沿海发达城市,不仅要让更多的本地居民子女享受优质基础教育,而且要尽最大努力让更多“新杭州人”子女享受优质基础教育,让他们与杭州本地的孩子一样不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树人小学就是一所专门招收外来创业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学校在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及自身的积极
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课“善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第一课时为例,就如何在“法律教育”课中,依据知识体系实施有效教学,谈谈笔者的认识和体会。  一、 构建知识体系  作为思想品德课程四大模块之一的“法律教育”,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开始渐入学生的视野。“法律教育”有别于七年级学生之前所接触的心理和道德层面的教育,心理与道德教育为了淡化知识传授,切合教育对象个体的生活轨迹和心理轨迹,没有也无法达成
在认识论教学中,“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一直是个难点,很多学生无法把握其精神实质。除哲学的抽象性和高中生认知水平等原因,教师过于重视结论而忽视知识生成的过程、忽视体验乃至教学方法失当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坚持“以事明理、寓理于事”,重在“事”与“理”的有机结合,力求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纯主观的东西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庄子有一段关于“是非莫辩”的话,
一、作文修改的缺失与主体错位  一项对一百多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有96%的学生写好作文后很少修改也很少再读自己的习作。[1]学生普遍缺乏修改作文的自觉性,更谈不上具备修改作文的好习惯。再看看目前较普遍的作文教学流程: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一次写作课就是以教师的讲评为终结,虽然教师会叮嘱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订正,但真正实行起来的却只有小部分同学,大多数同学,在听完教师讲
众所周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同样如此,没有充分、生动和质地优良的材料,只是在技巧上兜圈子、翻花样,写出来的文章必然内容干瘪、面目可憎。看看学生的作文,大多或无病呻吟,或夸夸其谈,甚至假话、空话一大堆。究其原因,与我们平时在作文教学中的有意识的导向是有一定关系的。我们的作文教学,大多教师只注重学生习作是否亮丽、是否优美,因此偏重于指导学生“怎么写”,而忽视了“写什么”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文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当了十多年的班主任。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有一点体会特别深,那就是:要当好一个班主任,真正抓好一个班集体,首要任务是要让这个集体形成一股合力。这股合力,就是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就是班级的“精神文化”,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所在。要形成这股合力,正确的舆论、共同的目标和良好的班风,最具有决定意义。    一、抓住时机,形成正确的舆论    舆论的影响是很大的,健康的舆论能够为
当前,高中生较为普遍的写作状态是:不想写,没东西写;相比较而言,想写、有东西写但不会写的只占少数。具体到议论文写作,大多数学生面对热点题型“新材料作文”,往往提不起兴趣,一味满足于“解说”材料,他们一般会确立一个四平八稳的观点,然后用大同小异的多个事例来“例证”供料的某一“含意”。如此这般,其笔下作文往往呈现味同嚼蜡的可憎面目。由此看来,议论文写作教学必须在“唤醒”学生的感觉、激活学生的思维方面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