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贯云石是元代保存散曲作品较多,与马致远、张可久同时代且可比肩的少数民族散曲作家。其“颂”、“咏”类散曲在其作品中为数不多,但深深带有“贯氏”风格。
关键词: 贯云石 散曲 “颂” “咏” 艺术特色
贯云石是与马致远、张可久同时代的散曲作家。明王世贞在《曲藻序》中认为贯云石是“遂擅一代之长”的重要作家,将其排名于“曲状元”马致远之前,在明代人的不少其他论著中,凡提到贯云石的,也都洋溢着崇敬之情,由此可以看出他在当时及对后世文学艺术影响之大。他小令、套曲均擅长,留世作品现存小令88首、套曲10首,至于当时贯云石到底有多少作品,又有多少散曲,我们不得而知。有些作品或许随时光流逝而散佚,但他在散曲方面取得的成就不曾消逝。近人陈垣在《元西域人华化考》中说:“云石之曲,不独在西域人中有声,即在汉人中亦可称绝唱也。”贯云石散曲之成就是穿越时空的。
贯云石的散曲虽然散逸,却不曾完全湮灭,有不少作品散见于多种选集之中,如《太平乐府》、《钞本阳春白雪后集》、《雍熙乐府》、《梨园乐府》、《彩笔情辞》、《瓠里子笔谈》、《词林摘艳》、《元明小令钞》、《乐府群玉》、《乐府群珠》、《残元本阳春白雪》、《阳春白雪前集》、《太和正音谱》、《九宫大成》、《尧山堂外纪》、《元明事类钞》、《钞本阳春白雪前集》、《历刻乔梦符小令》、《北词广正谱》、《盛世新声》等,由此可以看出贯云石散曲之影响。任二北搜罗古籍,得套数八套,小令七十九首,并将这些作品和元代另一位散曲家徐再思的作品合集为《酸甜乐府》。胥惠民、张玉声在前人基础上,梳理文献,编著《贯云石作品辑注》,收录小令八十八首,套数十套,诗三十八首,词两首,文三篇和《孝经直解》一卷,从其说,是为本文中贯云石文本分析之依据。贯云石的作品在当时影响很大,质量堪称一流,数量名列前茅。根据《全元散曲》,贯云石的散曲约占元代保存散曲总数的四十分之一,在作家中,他的小令数居第十位,套数居第七位。
贯云石散曲内容涉及情、隐、颂、咏等方面。情,包括男女恋情、恋乡思亲;隐,包括归隐避世、藏心田园;颂,游心赏景、大好河山;咏,寄心志于物、寓哲思于史。“情”与“隐”的散曲,古人和今人多有论及,今就其“颂”和“咏”类散曲做简要论述。
一、颂
贯云石“宦情素薄”,像游弋在大草原的祖先那样,他深深地喜爱着大自然,喜爱在山水风光中无拘无束、放浪行迹。即使是在为官任上(如永州),稍有闲暇,他就和文友游伴“辄投壶雅歌,意所暢适,不为形迹所拘”,在当地名声山水之间留恋、悠游。29岁后,他隐居江南杭州,更是为南国优美风光所倾倒,“十余年间,历游胜概”,写下了为数不少写景作品,如他的[中吕·粉蝶儿]《西湖十景》的第五支曲:
闹攘攘的急管繁弦,齐臻臻的兰舟画柯,娇滴滴粉黛相连,颤巍巍翠云万朵。端的是洗古磨今锦绣窝,你不信试觑波:绿依依杨柳千株,红馥馥芙菜万朵。
将西湖的繁华景象展现得声色并茂,让人如临其境。再如[正宫·小梁州]四支曲子,分别写西湖春夏秋冬的四时景色:
春风花草满园香,马系在垂杨。桃红柳绿映池塘,堪游赏,沙暖睡鸳鸯。【么】宜晴宜雨宜阴旸,比西施淡抹浓妆。玉女弹,佳人唱,湖山堂上,直吃醉何妨。
——[正宫·小梁州]
正宫·小梁州·秋: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湖水清,江潮漾。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正宫·小梁州]
笔触娴静淡雅,不仅写出景色的美,更写出四季景色的不同神韵,是元散曲中难得的佳作。
除了描写自然风光外,贯云石还写过一些描写社会场面的散曲,如五首[寿阳曲],分别写初春少女荡秋千、夏夜老人荷塘月归、金秋江南观潮及暮春野钓和初秋仕女送别,都是截取江南社会富有特点的一个生活场景入曲。篇幅不长,但都角度精致、场景典型,读起来便觉得摇曳生姿,反衬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对江南风物,贯云石大都持赞扬态度,一来反映出他平和的心态,二来反映出他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当然,这当中免不了应景之作,如[双调·新水令]《皇都元日》,描写首都庆祝元宵节的热闹场面,歌颂大元的升平盛世。
二、咏
咏物和咏史都是传统诗歌题材,咏物诗,其正统模式是“取物也小,即象乎大”,在小小物件中融入深沉的精神情感;咏史则“以史为鉴,借题发挥”,常即事抒情,发表议论抒写感慨。二者虽不相同,但都在“咏”的背后暗藏作者的价值或思想取向,都是抒写诗人之“志”的。因此,我将贯云石的两类作品归到一起。他的这类作品或“寄志于物”以自喻,或“寓理于史”以明志,都是贯云石思想的外现。咏物的散曲,贯云石多写“梅”,如[双调·清江引]《咏梅》:
南枝夜来先破蕊,泄漏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其一
冰姿迥然天赋奇,独占阳和地。未曾着子时,先酿调羹味,休教画楼三弄笛。
——其二
玉肌素洁香自生,休说精神莹!风来小院时,月华人初静,横窗好看清瘦影。
——其三
梅花的圣洁高超正是曲家的自喻。贯云石还有咏风伤春的散曲,似乎背后都有寓意所在。
值得关注的是贯云石的一些咏史或类咏史作品,咏史的作品如[双调·殿前欢]:
楚怀王,忠臣跳入汨罗江。《离骚》读罢空惆怅,日月同光。伤来笑一场,笑你个三间强,为甚不身心放?沧浪污你?你污沧浪?
含义很明确,表明自己绝不学屈原,而要“随波逐流”、随任自然。另一首中提到陶渊明,“问甚功名在,酸斋是我,我是酸斋”,是对名利的否定。类咏史作品如 [双调·清江引]:
闲来唱会《清江引》,解放愁和闷。富贵在于天,生死由乎命,且开怀与知音谈笑饮。
之所以说它是类咏史,是因为曲中并未有确切的历史事件或人物,有的只是经验,这些经验或来自历史,或来自人生经历,至于是哪些历史,又是哪些人的经历,都是很模糊的,只能说是千百年历史和千万人经历的交合而成的人类经验。这类作品表达的多是命由天定,世事难料,名利若浮云,带有元代曲家普遍具有的虚无色彩。
贯云石是元代散曲创作成就最高的少数民族作家,欧阳玄在《贯公神道碑》中赞叹贯云石曰:“呜呼贯公,神龙天马,其变不可测,其常不可窥!”确乎其评。贯云石的散曲主题风格 “刚柔相济,融豪放、清丽于一炉”,显示出贯云石作为散曲大家的风范。
关键词: 贯云石 散曲 “颂” “咏” 艺术特色
贯云石是与马致远、张可久同时代的散曲作家。明王世贞在《曲藻序》中认为贯云石是“遂擅一代之长”的重要作家,将其排名于“曲状元”马致远之前,在明代人的不少其他论著中,凡提到贯云石的,也都洋溢着崇敬之情,由此可以看出他在当时及对后世文学艺术影响之大。他小令、套曲均擅长,留世作品现存小令88首、套曲10首,至于当时贯云石到底有多少作品,又有多少散曲,我们不得而知。有些作品或许随时光流逝而散佚,但他在散曲方面取得的成就不曾消逝。近人陈垣在《元西域人华化考》中说:“云石之曲,不独在西域人中有声,即在汉人中亦可称绝唱也。”贯云石散曲之成就是穿越时空的。
贯云石的散曲虽然散逸,却不曾完全湮灭,有不少作品散见于多种选集之中,如《太平乐府》、《钞本阳春白雪后集》、《雍熙乐府》、《梨园乐府》、《彩笔情辞》、《瓠里子笔谈》、《词林摘艳》、《元明小令钞》、《乐府群玉》、《乐府群珠》、《残元本阳春白雪》、《阳春白雪前集》、《太和正音谱》、《九宫大成》、《尧山堂外纪》、《元明事类钞》、《钞本阳春白雪前集》、《历刻乔梦符小令》、《北词广正谱》、《盛世新声》等,由此可以看出贯云石散曲之影响。任二北搜罗古籍,得套数八套,小令七十九首,并将这些作品和元代另一位散曲家徐再思的作品合集为《酸甜乐府》。胥惠民、张玉声在前人基础上,梳理文献,编著《贯云石作品辑注》,收录小令八十八首,套数十套,诗三十八首,词两首,文三篇和《孝经直解》一卷,从其说,是为本文中贯云石文本分析之依据。贯云石的作品在当时影响很大,质量堪称一流,数量名列前茅。根据《全元散曲》,贯云石的散曲约占元代保存散曲总数的四十分之一,在作家中,他的小令数居第十位,套数居第七位。
贯云石散曲内容涉及情、隐、颂、咏等方面。情,包括男女恋情、恋乡思亲;隐,包括归隐避世、藏心田园;颂,游心赏景、大好河山;咏,寄心志于物、寓哲思于史。“情”与“隐”的散曲,古人和今人多有论及,今就其“颂”和“咏”类散曲做简要论述。
一、颂
贯云石“宦情素薄”,像游弋在大草原的祖先那样,他深深地喜爱着大自然,喜爱在山水风光中无拘无束、放浪行迹。即使是在为官任上(如永州),稍有闲暇,他就和文友游伴“辄投壶雅歌,意所暢适,不为形迹所拘”,在当地名声山水之间留恋、悠游。29岁后,他隐居江南杭州,更是为南国优美风光所倾倒,“十余年间,历游胜概”,写下了为数不少写景作品,如他的[中吕·粉蝶儿]《西湖十景》的第五支曲:
闹攘攘的急管繁弦,齐臻臻的兰舟画柯,娇滴滴粉黛相连,颤巍巍翠云万朵。端的是洗古磨今锦绣窝,你不信试觑波:绿依依杨柳千株,红馥馥芙菜万朵。
将西湖的繁华景象展现得声色并茂,让人如临其境。再如[正宫·小梁州]四支曲子,分别写西湖春夏秋冬的四时景色:
春风花草满园香,马系在垂杨。桃红柳绿映池塘,堪游赏,沙暖睡鸳鸯。【么】宜晴宜雨宜阴旸,比西施淡抹浓妆。玉女弹,佳人唱,湖山堂上,直吃醉何妨。
——[正宫·小梁州]
正宫·小梁州·秋: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湖水清,江潮漾。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正宫·小梁州]
笔触娴静淡雅,不仅写出景色的美,更写出四季景色的不同神韵,是元散曲中难得的佳作。
除了描写自然风光外,贯云石还写过一些描写社会场面的散曲,如五首[寿阳曲],分别写初春少女荡秋千、夏夜老人荷塘月归、金秋江南观潮及暮春野钓和初秋仕女送别,都是截取江南社会富有特点的一个生活场景入曲。篇幅不长,但都角度精致、场景典型,读起来便觉得摇曳生姿,反衬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对江南风物,贯云石大都持赞扬态度,一来反映出他平和的心态,二来反映出他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当然,这当中免不了应景之作,如[双调·新水令]《皇都元日》,描写首都庆祝元宵节的热闹场面,歌颂大元的升平盛世。
二、咏
咏物和咏史都是传统诗歌题材,咏物诗,其正统模式是“取物也小,即象乎大”,在小小物件中融入深沉的精神情感;咏史则“以史为鉴,借题发挥”,常即事抒情,发表议论抒写感慨。二者虽不相同,但都在“咏”的背后暗藏作者的价值或思想取向,都是抒写诗人之“志”的。因此,我将贯云石的两类作品归到一起。他的这类作品或“寄志于物”以自喻,或“寓理于史”以明志,都是贯云石思想的外现。咏物的散曲,贯云石多写“梅”,如[双调·清江引]《咏梅》:
南枝夜来先破蕊,泄漏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其一
冰姿迥然天赋奇,独占阳和地。未曾着子时,先酿调羹味,休教画楼三弄笛。
——其二
玉肌素洁香自生,休说精神莹!风来小院时,月华人初静,横窗好看清瘦影。
——其三
梅花的圣洁高超正是曲家的自喻。贯云石还有咏风伤春的散曲,似乎背后都有寓意所在。
值得关注的是贯云石的一些咏史或类咏史作品,咏史的作品如[双调·殿前欢]:
楚怀王,忠臣跳入汨罗江。《离骚》读罢空惆怅,日月同光。伤来笑一场,笑你个三间强,为甚不身心放?沧浪污你?你污沧浪?
含义很明确,表明自己绝不学屈原,而要“随波逐流”、随任自然。另一首中提到陶渊明,“问甚功名在,酸斋是我,我是酸斋”,是对名利的否定。类咏史作品如 [双调·清江引]:
闲来唱会《清江引》,解放愁和闷。富贵在于天,生死由乎命,且开怀与知音谈笑饮。
之所以说它是类咏史,是因为曲中并未有确切的历史事件或人物,有的只是经验,这些经验或来自历史,或来自人生经历,至于是哪些历史,又是哪些人的经历,都是很模糊的,只能说是千百年历史和千万人经历的交合而成的人类经验。这类作品表达的多是命由天定,世事难料,名利若浮云,带有元代曲家普遍具有的虚无色彩。
贯云石是元代散曲创作成就最高的少数民族作家,欧阳玄在《贯公神道碑》中赞叹贯云石曰:“呜呼贯公,神龙天马,其变不可测,其常不可窥!”确乎其评。贯云石的散曲主题风格 “刚柔相济,融豪放、清丽于一炉”,显示出贯云石作为散曲大家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