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98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是制约学生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时下,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摆脱陈旧思想的束缚,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他们开始逐渐认识到仅靠追求课堂教学的花哨或秩序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的有效性探讨在教育界广泛展开了。我结合教学实际,对如何有效实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看法。
  语文是我们的基础文化课程,是我们的母语,因此它的地位是其他任何一个学科都不能比拟的。它在造就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如何承担起这份教育人才、塑造栋梁的责任呢?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真正掌握这门语言,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呢?语文教师要认真学习和领悟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投身课改实践,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导引下进行语文创新教育,有效利用新教材,巧妙采用教学手段和方法,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从而真正实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一、有效语文教学的特点
  有效教学是指教学行为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获得成功,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具体来讲,有效的语文教学应该具有以下几個特点。
  1.教学目标有效。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符合新课标要求,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难度适中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还要体现层次性和梯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教学内容有效。
  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就在身边,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教学方法有效。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教学的目标要求和教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定。根据不同课文的体裁和内容的不同,教师要“因文而异”,选择适合学生实际又能彰显自己教学个性的教学方法。
  4.教学情景有效。
  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多角度、多方面地巧妙设置教学情景,营造民主、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教学要注重启发和引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这些都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5.教学语言有效。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学记》中有“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之论,这充分体现了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语文教师是母语的传播者,担当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情感的重任。语文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语言艺术,其中既包括有声语言、形体语言,又包括板书。教学语言要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既要注意发音、声调,又要注意仪态和手势语的搭配,又要注意板书的板式和内容。
  二、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有效实施语文教学提供基础。
  学习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关键因子。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充分体现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教师要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为有效实施语文教学提供基础。
  2.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重视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综合语文教材的丰富题材来看,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因素,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正确把握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更好地发挥人文渗透的育人功能,使学习语文的过程成为生命活动、生命提升的过程。教师要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水乳交融,让高尚的道德情操、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崇高的民族精神通过语言文字滋润学生的心田,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多种学习方式进行有效学习。
  语文教学要充分贯彻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适当引导,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多种学习方式进行有效学习。合作学习可以保证大班教学中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有助于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标理念,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语文教学设计要注意启发性和引导性,要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课堂上适时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分析讨论,相互启发,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使得学生在掌握新知的同时,培养探究习惯,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4.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资源十分丰富,教材只是其中之一。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内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与书本知识相关的素材,使书本内容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教师应合理地设置教学情境,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快乐学习,掌握本领,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
  5.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为有效性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高低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挥。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除了思想道德素养、个性心理素养之外,还要注意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以适应语文学科教学的要求,使语文教学充分体现出语文所独具的语文味来。教师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开拓创新,加强继续教育和培训,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疏漏和不足,并及时予以纠正,在教学反思过程中不断进步,为教学的有效性实施提供保障。
  总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广大教师认真钻研,持之以恒,积极反思,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新课程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培养的目标。
其他文献
一、 引言  文化是一个涵盖面广而又纷繁复杂的系统,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概括地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日本在文字和文化诸多方面都受过中国的巨大影响,因此人们常常感到两国在文字与文化各个方面都似乎相近或相同。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日本与中国在民族构成、地理环境、社会制度、历史发展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各自文化的特征性,这些特征不仅直接体现于
摘 要: 陕北民歌蕴涵独特的黄土地风韵。陕北是一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孕育出了几千年灿烂悠久的黄土文化。勤劳勇敢的陕北人用自己高亢的歌声,向世人表达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满婚姻的追求,以及对悲惨命运的抗争。陕北民歌的内容与陕北人生活的各方面息息相关,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十分丰富。  关键词: 陕北民歌 发展 发展趋势    一、陕北民歌的历史发展  1.陕北民歌的起源  陕北民歌流传于榆林的山坡
摘 要: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期,形成了一个学术思想极其活跃的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去消灭其余诸国完成实质性的统一。同时,各家各派学说纷繁复杂,但其中所体现出的体育思想,对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主要对儒、墨、道、法四家体育思想进行了分析和概括,以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摘 要: 汉武帝时期是历史上一个非常辉煌灿烂的时期,政权统一,国家富庶,但是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好神仙方术,以严酷的刑罚治国,等等,使得西汉王朝盛极而将衰。司马迁以史学眼光及时关注到这一点,又逢李陵之祸,因而注意到德治和礼治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孔子的学术司马迁是格外关心并潜心研究的。本文着重探讨了司马迁在德治方面对孔子思想的继承。  关键词: 《史记》 孔子 德治思想    以德治国和以刑罚治国这两
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语文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许多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一门心思抠“知识点”,让学生整天挣扎于题海之中,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被消磨殆尽,学起来耗时费力,效益低下。即使有的考得高分,也往往只能“玩”语言文字,人文精神却严重缺失,难以做到和谐发展。这种“半截
摘 要: 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目标督促着现代教育模式的改变,《大学语文》的教学也要突破传统,寻找新的途径。本文介绍了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尝试使用的训练为主的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质疑提问教学法和综合型教学法,希望广大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尝试,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教学模式 情境式 综合型    一  所谓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活动的形式。传统的课堂教
世界上不能只有一朵花,而应当有百花竞放,芬芳惊艳。课堂教学也不能只有一种形式,而应当让各种方法共存,精妙激趣,这样才能让课堂快捷高效,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导语精妙,能抓住人心  精妙的导语,是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导语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全局和教学效果。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导语,也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