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面向全国17个省市招生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作为山东省首批开设会展管理与策划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在培养会展专业人才方面有其特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特色,借着第九届全国商科院校展示设计大赛在该院校举办的契机,本刊记者采访了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和老师,就会展人才培养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课 程 是 人才培养的关键点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隶属于该院建筑艺术系,“建筑艺术系是一个富有活力,且发展颇为迅速的院系”,院党委书记张慧青如是告诉记者。她表示在山东省的76所高职院校中,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最大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专业特色上,她指出,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又是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最终落脚点又在课程体系上,而课程体系的核心便是课程。
建筑艺术系主任于宏伟则介绍了院校课程体系的特色之处,在课程的设置体系上,学院根据岗位需求定制了一个课程包,这个课程包里囊括了设计搭建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工程任务,即虚拟一个项目,根据这个项目设定包括项目前期的分析和调研、设计方案、效果图、施工图、预算以及招标等课程;学院一、三、五学期是针对性的训练,二、四学期就是用项目流程把整个课程串联起来,使学生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以项目为主线进行学习。
实 践 是检验能力的唯一标准
“光说不练假把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最多的还是理论知识,而真正的人才是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张慧青也一再强调学生实践的重要性。她介绍到,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学院在会展专业成立之初,便成立了由企业专家和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专职教师领衔的会展工作室,通过专家、老师、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对外承接会展项目,实现课程的项目化教学,由院校和企业共同来培养人才;将学生的作品方案拿到企业中去投标,不论结果如何,回到学校进行经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其自身的职业素养;边学习边实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学生来说一举两得。
关于学生的实操技能训练方面,于宏伟也向记者介绍了学院另一个特色课程体系,即实训体系;他表示学院以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一些新兴的材料和搭建技术做一个搭建实训室,通过实训室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当问到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上是否有兴趣这一问题时,于宏伟打趣道:“学生的积极性全看老师”,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他也只是用一个简短的词语回应,即“实战”,只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领悟所学知识,才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资 源 共 享 是 专业所需
任何一门专业都或多或少与其他专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会展专业亦不例外,于宏伟认为会展专业是一门比较边缘化的学科,学生不止要学习会展策划与管理、展示设计,同时经济学、传播学、广告学、公关学这些学科都要涉猎,如果把会展专业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学生在学习它时,必须要去看这棵树的枝丫、果实、根基、土壤甚至是它吸收的阳光,如果不去全面的了解这门学科,学生便永远无法明白自己究竟是学的展示设计还是装饰,那么未来的路会走的更艰难;对此,张慧青也指出作为一名会展专业的学生,一定要了解其他课程内容,比如会计学等学科,她也表示学院今后将大力加强各专业之间的互通性和开放性,实现资源共享,为学生营造更好地学习氛围。
校 企 合 作需要真正共命运
为了更好地培养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已成常态,然而即使企业为院校提供了实习岗位和培训课程,企业依然存在“用工荒”的现象,会展专业学生跨专业择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表明了校企合作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就这一问题于宏伟抛出了三个字——“共命运”,他指出校企合作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并没有达到大家期望的目的,要真正地实现校企合作,院校和企业需要真正的共命运,同呼吸才行。
于宏伟表示院校在进行岗位需求调研的时候发现,很多企业本身就存在用人不明确的问题,比如设计搭建工程竟是广告公司或是装饰公司在做,而学校的专业则定位在展示设计上,院校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成了老师一直以来为之苦恼的问题;很多展示设计专业的学生去企业实习,一般都是到搭建现场去工作,而能够真正从事设计工作的学生可谓是凤毛麟角。
对此,于宏伟提出了一点个人意见,他认为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订单式培养人才”或许能够起到作用,即企业将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主动告诉院校,院校通过企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企业可以定期来到院校进行检查监督,了解院校授课情况,通过企业的信息反馈,院校再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张慧青也强调了企业用人与院校育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她指出院校课程必须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组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所提供的岗位对学生的知识素养和专业技能有哪些实际的要求,院校通过这些信息对课程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培养出业界真正有用的人。
采访最后,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实训中心副主任史建海向记者透露,目前从学院毕业的300多名学生已经活跃在济南乃至山东各地的会展相关企业,很多学生已经在企业被提升为主管或部门经理,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已经逐步成为济南市会展人才的摇篮。
课 程 是 人才培养的关键点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隶属于该院建筑艺术系,“建筑艺术系是一个富有活力,且发展颇为迅速的院系”,院党委书记张慧青如是告诉记者。她表示在山东省的76所高职院校中,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最大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专业特色上,她指出,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又是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最终落脚点又在课程体系上,而课程体系的核心便是课程。
建筑艺术系主任于宏伟则介绍了院校课程体系的特色之处,在课程的设置体系上,学院根据岗位需求定制了一个课程包,这个课程包里囊括了设计搭建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工程任务,即虚拟一个项目,根据这个项目设定包括项目前期的分析和调研、设计方案、效果图、施工图、预算以及招标等课程;学院一、三、五学期是针对性的训练,二、四学期就是用项目流程把整个课程串联起来,使学生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以项目为主线进行学习。
实 践 是检验能力的唯一标准
“光说不练假把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最多的还是理论知识,而真正的人才是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张慧青也一再强调学生实践的重要性。她介绍到,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学院在会展专业成立之初,便成立了由企业专家和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专职教师领衔的会展工作室,通过专家、老师、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对外承接会展项目,实现课程的项目化教学,由院校和企业共同来培养人才;将学生的作品方案拿到企业中去投标,不论结果如何,回到学校进行经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其自身的职业素养;边学习边实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学生来说一举两得。
关于学生的实操技能训练方面,于宏伟也向记者介绍了学院另一个特色课程体系,即实训体系;他表示学院以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一些新兴的材料和搭建技术做一个搭建实训室,通过实训室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当问到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上是否有兴趣这一问题时,于宏伟打趣道:“学生的积极性全看老师”,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他也只是用一个简短的词语回应,即“实战”,只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领悟所学知识,才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资 源 共 享 是 专业所需
任何一门专业都或多或少与其他专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会展专业亦不例外,于宏伟认为会展专业是一门比较边缘化的学科,学生不止要学习会展策划与管理、展示设计,同时经济学、传播学、广告学、公关学这些学科都要涉猎,如果把会展专业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学生在学习它时,必须要去看这棵树的枝丫、果实、根基、土壤甚至是它吸收的阳光,如果不去全面的了解这门学科,学生便永远无法明白自己究竟是学的展示设计还是装饰,那么未来的路会走的更艰难;对此,张慧青也指出作为一名会展专业的学生,一定要了解其他课程内容,比如会计学等学科,她也表示学院今后将大力加强各专业之间的互通性和开放性,实现资源共享,为学生营造更好地学习氛围。
校 企 合 作需要真正共命运
为了更好地培养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已成常态,然而即使企业为院校提供了实习岗位和培训课程,企业依然存在“用工荒”的现象,会展专业学生跨专业择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表明了校企合作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就这一问题于宏伟抛出了三个字——“共命运”,他指出校企合作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并没有达到大家期望的目的,要真正地实现校企合作,院校和企业需要真正的共命运,同呼吸才行。
于宏伟表示院校在进行岗位需求调研的时候发现,很多企业本身就存在用人不明确的问题,比如设计搭建工程竟是广告公司或是装饰公司在做,而学校的专业则定位在展示设计上,院校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成了老师一直以来为之苦恼的问题;很多展示设计专业的学生去企业实习,一般都是到搭建现场去工作,而能够真正从事设计工作的学生可谓是凤毛麟角。
对此,于宏伟提出了一点个人意见,他认为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订单式培养人才”或许能够起到作用,即企业将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主动告诉院校,院校通过企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企业可以定期来到院校进行检查监督,了解院校授课情况,通过企业的信息反馈,院校再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张慧青也强调了企业用人与院校育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她指出院校课程必须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组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所提供的岗位对学生的知识素养和专业技能有哪些实际的要求,院校通过这些信息对课程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培养出业界真正有用的人。
采访最后,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实训中心副主任史建海向记者透露,目前从学院毕业的300多名学生已经活跃在济南乃至山东各地的会展相关企业,很多学生已经在企业被提升为主管或部门经理,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已经逐步成为济南市会展人才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