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具亲和力的角度贴近读者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z829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领导活动报道往往只局限在会议报道、调研活动以及领导讲话等几种形式。然而,这些传统的报道形式,会让领导人与群众产生很强的距离感,丧失亲和力。《河南日报》从2005年1月1日正式改扩版以来,在领导活动的报道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用最和谐的场面温暖读者
  
  2007年“五一”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南视察。《河南日报》对总书记的报道不拘一格,除了正常的程序化报道之外,还另辟蹊径,通过三位群众的眼见、耳听、口述,策划了一组报道《2007难忘的“五一”》,把一个和蔼而不失幽默的总书记形象展现给读者。总书记5月1日到郑州市鑫苑社区视察的当天是循着歌声来到老年合唱团的,这流畅而自然的“临时决定”,打破了许多人的惯性思维,使“第一领袖”的神秘感得以淡化;总书记一个不落地主动与大家握手,没有想象中的“高不可攀”,这样的细微举动折射出了总书记亲民、爱民、与民同乐的和蔼气质。64岁的退休干部李海棠说:“和总书记共唱《歌唱祖国》时,我紧挨总书记的右手边站着,听到总书记声音洪亮,唱得非常投入认真,我还看到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深情,心想以往总说‘紧紧围绕在总书记周围’,现在才真切体会到这是多么的温暖、崇高、骄傲和激动。”而李海棠用歌声吸引总书记循声而来的小预谋也让读者微微一笑。这种把自己当成总书记的“粉丝”,希望与领导人“零距离”接触的心情会在每一个普通读者身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在这篇报道中,胡锦涛总书记就像李海堂的一位大哥哥。而《河南日报》的报道方式更像是与普通读者拉家常,彻底改变了党报以往自上而下、一脸正气,板着脸教训读者的说话方式。
  
  用最有趣的一幕愉悦读者
  
  《河南日报》对领导活动报道从小角度着眼,以小见大的报道方式,不仅仅出现在对自己领导人的报道中,对外国元首更是“决不放过”。2006年3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其中他把河南郑州少林寺作为他中国之行的最后一站。不少读者都知道普京是一位“好打”的总统,他曾经在日本冲绳和当地的黑道高手练过柔道,此次少林之行也许他会和少林武僧开练。然而遗憾的是这位总统在访问少林寺时相当含蓄,虽然读者希望普京和少林和尚过招的愿望落空了,不过河南日报的记者在这次采访中还是捕捉到了精彩的一幕。当普京和少林僧人们合影时,由于害怕一个小和尚被挡住,强壮的俄罗斯总统便把这个叫作释小广的孩子扛上了肩头。于是,一幅鲜活的图画映入读者的眼帘:普京在少林众僧的护卫下,肩扛小沙弥,只见小和尚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在这一刻,主角是小和尚;在这一刻,俄罗斯总统更像是一个喜欢小孩的外国大叔。
  这样鲜活的报道既拉近了读者与领导人的距离,也提高了党报的可读性。捕捉领导人慈爱的一面,让读者发现领导人也有和普通人一样的情感,这样的报道会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用最温馨的一刻感动读者
  
  2006年9月9日,《河南日报》一版刊登温总理到北京一所小学听课的报道,令人感动。为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这位细心的总理并不是走马观花地到处转转,只听听陪同人员介绍的情况,而是走进教室,深入课堂。这位堂堂的共和国总理竟然通过和孩子们共上一节课的方式,来亲身体会学校的教学质量。这种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让人感动。其次,温总理听课这张照片是记者通过门缝拍到的,看到这温馨一刻的读者可能已经明白,这是总理为了不让随行的记者打扰孩子们上课而做出的刻意安排。这种对普通教师和孩子们的尊重,让人从心底里服气。不仅如此,农历大年三十,温家宝总理来到上蔡县芦岗乡阳光家园,与艾滋病患者留下的孤儿一起联欢、吃饺子的故事就更让人觉得温暖:2005年2月10日,《河南日报》在一版刊登了《总理就在我们中间》的报道,配以总理给艾滋病患者留下的孤儿夹饺子的照片,图文并茂地表现了温总理对人民的深厚情意。平时我们总是说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温暖,党中央国务院的温暖在哪里?就在温总理对孤儿温柔而慈爱的目光里,就在温总理给孤儿夹饺子的动作中。温总理的筷子,就像一座桥,一头连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另一头连着困难群众。在大年三十的夜里,这样的一件小事,无疑温暖了全中国。
  新闻界中有句俗语:细节产生魔鬼。在这两则对温总理的报道中,都抓住了感人的细节,都是通过细节表现了领袖和普通人相似的感情,这种报道给人以非常实在的感觉,能够钻进读者的内心,让人难忘。
  
  用最具责任心的一幕震撼读者
  
  2007年7月29日,河南陕县支建煤矿发生特大淹井事故,69名矿工被困井下。经过76小时的艰苦营救后,8月1日12时53分,69名被困矿工全部获救,这一事件创造了我国矿井救援史上的奇迹。8月1日11时39分,当第一个获救的矿工兰建宁被救援人员搀扶着缓缓走出井口时,早已守候在井口的省委书记徐光春快步走上前去,紧紧握住他的手,轻抚着他的肩膀,动情地说:“你们受苦了!你们现在安全了!”而兰建宁则说:“你们更辛苦,要不是党和政府,我们早就没命了!”获得新生的兰建宁握着领导的手,抖颤的声音里充满感激之情。在之后的一个小时内,69名被困矿工陆续走出了井口。在这段时间内,徐光春等领导一直守候在井口,和每一位获救的矿工亲切握手。8月2日,描述有这一情景的图片和文字被刊登在《河南日报》一版。其中,徐光春书记紧紧握住获救矿工手的照片给人以深刻印象。这张照片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握手照:徐书记站在获救矿工的侧面,紧紧握着获救矿工的手,一边焦急地询问矿工的身体情况,一边让救援人员尽快把获救矿工送上救护车。这一张极具动感的照片,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一个时刻关注矿工安危,以确保矿工生命安全为己任的爱民书记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感到震撼。
  这篇报道的成功,关键在于抓住了一个“情”字。它把党和政府对69名被困矿工的关注,“聚焦”在矿井口省委书记紧紧握着被救矿工的手这个动作上。当抽象化指示凝聚成了具体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时,无疑便具有了极强的感染力。
  
  一个立体的、鲜活的领导人形象可能更受欢迎
  
  在挑剔的读者面前,大人物做大事情,已经屡见不鲜,看久了也便味同嚼蜡。而上述这些成功的报道,均是通过描述领导人在事情面前的具体行为,展现出领导人身上的感人气质,以小见大。
  现在,领导活动写法老套、程式化的现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存在着。而有一则服装广告,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广告的核心内容讲的是一个男人不止有一面。在孩子面前,露出的是慈父面;在妻子面前,更多的是温柔面;在下属面前,展现出领袖面;独自伏案工作时,留给自己的是孤独面。广告的寓意在于告诉大家,在表现自己的每一面时,都应该穿相适应的衣服。同样道理,一个立体的、鲜活的领导人形象可能更受读者欢迎。我们在采写有关领导的报道中,应该避免单纯地表现领导人的领袖面,而应努力发掘领导人身上的多种气质,特别是发掘领导人身上的人性美,发掘领导人身上的普通人气质。这样才能让读了报道的群众减少领导与普通老百姓的距离感。
  领导人的一个小动作,也能折射出他们对人民深深的爱。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社)
  编校:郭玲玲
其他文献
4月8日,专程从北京赶回洛阳参加《洛阳日报》创刊60周年的人民日报记者部原副主任、著名记者纪希晨,应家乡伊川县委宣传部邀请,在县内举行了一场生动的新闻讲座。  1922年出生,1938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的纪希晨,一生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从战地记者到1982年离休,在新闻工作岗位上奋战了40多个春秋。1982年离休后又创办了《中国老年》杂志和《中国老年报》,到2001年,纪希晨在
期刊
为了达到吸引关注的目的,广告用语往往标新立异,出乎常规,打破人们传统的思维定式。而当新奇的广告用语布满了周遭的空气之时,人们的招架之力丧失殆尽,从而成就了广告的话语霸权。而在这话语霸权背后,我们可以解读出更多的文化意蕴。    广告显性霸权    广告显性霸权是指广告对控制对象的信息接收和行为选择上的一种强迫,这种广告霸权是外在的,是通过观察就可以感受到的。它包括广告信息对受众感官的冲击、广告宣传
期刊
写在前面的话    突如其来的灾难,把汶川推到世人面前。钢筋水泥缝隙里,惊恐的眼神、求助的双手、带血的遗憾,令人刻骨铭心;幼小的面容、冰冻的希望、满地的肢体,江河呜咽,举国同悲。然而,天灾无情人有情,5月13日17:30,在大河报副总编辑焦书晖的办公室酝酿的广告人赈灾募捐活动,迅速放大到社会各界的赈灾募捐,在报社主要领导大力支持以及各新闻部门的积极参与实施下,5月14日上午10:30活动正式开始,
期刊
2008年1月7日上午,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数百位工作人员、专家、各方面负责人,以及闻讯专程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人们,冒着凛冽的寒风,聚集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为长江水利委员会原主任、水利部顾问林一山同志送别。  灵堂里,哀乐低回。林一山同志安卧在鲜红的党旗下,周围摆满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亲朋好友、亲属们送的花圈。其中有副挽联格外醒目,联上写着“一山独秀林不老 大江浩荡水长流
期刊
10年前的7月1日,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广州日报社出版97个版的特刊。而在当时,全国的报纸大多平均日出8个版,广州日报平时也在20个版上下,最多30个版,出97个版的创举在中国新闻史上创下了多项纪录,社会反响强烈,堪称中国报业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10年后的7月1日,为纪念香港回归10周年,广州日报又打造100个版的纪念特刊,另加送24个版16开的《香港回归十年高端访谈录》,再次重拳出击。  
期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作为发展生产力的主要承担者与社会财富的生产者,其宣传工作对于塑造企业形象,促进企业改革,维护企业稳定,提升企业素质,调动和激励企业干部、职工积极性的发挥,努力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有着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加快传播速度,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宣传工作是塑造企业外部形象的主要渠道。随着企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品牌立企”已成为企业名扬四方,持续发展的主
期刊
社会偏见“是一种缺乏客观依据,固定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态度。在社会心理学中,偏见多指否定性、拒斥性的态度”。①有的社会偏见(多是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而言)可能会导致不公平、不合理、排斥性的社会行为或制度安排,导致社会歧视,成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巨大障碍。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其难以避免的倾向性态度在信息传播中若隐若现,无处不在,当传播者受到业已形成的社会偏见的影响时,就可能扩散并强
期刊
电影中商品植入式广告是指将商品或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品牌工具等融入电影内容中,成为电影媒体中的一部分,让观众加深对商品的品牌印象,从而提升品牌知名度,间接说服消费者购买的一种广告策略。  1999年年底,杜琪峰执导的《枪火》在香港影评人协会主办的第五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颁奖典礼中,囊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四个奖项。这部被誉为香港“黑帮电影”大师级的作品,深受观众喜爱。本片除了备受
期刊
2007年6月21日至28日,河南日报推出精心策划的“九江断桥,河南老人义举”系列报道,连续6期刊发独家后续报道文字稿件14篇、图片22幅,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又一次在社会上引发了关于河南形象的广泛讨论,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不仅得到了读者认可,还赢得了同行赞许。  综观这次策划报道,有以下几点值得回味:    主动出击,突破常规    6月20日晚10时左右,河南日报出版部值班编辑在新华社电稿
期刊
“人文”似乎正是当今中国新闻传播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相对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来说,中国新闻界的相关研究不仅开始得较晚,而且至今研究的面和深度都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科。  面对信仰生活的失落、情感生活的缩减、文化生活的粗鄙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生活的普遍平庸化,周国平提出了“自救”的观点,“认为真正立志从事精神探索和文化创造事业的人,不管别人如何弃文经商成了大款,如何媚俗哗众成了大腕,都觉得与己不相干,更谈不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