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门新会尚雅学校以生本智慧课堂为教学理念,把课堂建设作为学校发展核心,走出了独特的素质教育发展之路,践行着新时代、新教育、新人才的中国教育梦。
首先,学校提出了一个核心内涵。知识是载体,课堂是媒介,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获得所必须具备的健全人格。一个人的责任感是人奋斗的无穷无尽的动力,有遇到困难和挫折永不言败的斗志,这才是教育的本质。学校提出的生本智慧课堂追求中西合璧,就是要把中国教育的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与西方教育的发展个性、发展特长相融合,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有民族自豪感、有责任担当、有坚定文化自信的走向世界的新时代中国人。
其次,学校打造了一支智慧团队。教师队伍的质量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学校从课程层次性和选择性、教学内容生活化和现代化、教学方法探索性和数字化、学习方式信息化和个性化、教育评价大数据和多元化等方面完成生本智慧课堂的构建,并着重打造一支有思考习惯、有课程智慧、有管理智慧、有教学智慧、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团队。
再次,学校形成了一种教研风格。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采取“典型引路、课堂观察、个人反思、集体评议”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教师团队专业成长。典型引路是通过专题教学研讨活动,教师共同探讨,选出研究对象、教学单元进行研究,找出同一类型课的共同点,寻求出融合点,再找出典型课例进行课堂实际教学。课后,教者反思、同伴互评,探索出适合本校发展的教学模式。上课是对备课的一次检验。在课堂观察过程中,每位教师会根据单元备课主题思想,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师个人的教学特色进行教学展示,每个听课者要根据评价量表评价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观课者要观察教师在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生成了什么……同时,观课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感状态。通过一系列的评价与机制,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没有认真的教学反思,难以实现高效率的教学。教学后的反思不在多,贵在精和实。课堂教学中,随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教师会从学生那里得到灵感,甚至产生顿悟。教师把这些“智慧的火花”及时记录下来,以便日后积累和总结。集体评议的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和合作,教师就某个教学问题或教育现象随时进行研究,发表评论,并努力获取有價值的教育教学经验。
最后,学校塑造了一种智慧模式。创新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紧紧围绕“能否解决问题,能否提高教学质量,能否促进学校发展,促进自身成长,提高学生能力”来思考,从模糊探索阶段到实践收获阶段,持续不断地研究出了具有成效的、实在的、富有生命力的智慧模式。具体措施体现在课前,教师要研究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准备教育资源,提出研究问题,设计教育方案;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实证研究,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课后,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建议,并与组内其他教师交流、研讨,梳理总结经验、实施难点等。并建立了教师评价体系,设立了科学的评价标准来检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根据学科性质、内容特点,设计ABC层数字化导学稿,利用Pad和家校云空间实施“家校翻”“校内翻”“课内翻”等解决方法。
最终,学校实现两项深刻变革,即从计划性课堂到结构性课堂的变革和从传统教室向智慧学习环境的变革。第一,从计划性课堂到结构性课堂的变革,即从以往教师按照固有的、统一的、单一化的教学序列开展课堂教学,到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发展的需要进行教学活动设计,重构教学流程,根据不同学情采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探求、体验、归纳知识,诠释生本智慧课堂的真谛。第二,从传统教室向智慧学习环境的变革,即构建了校内外、课内外、线上线下等横纵联合、延展性强的学习场所、平台和环境。通过课堂互动、测试、学案等方式形成的学习数据,即时对学生反馈的学习疑难点与盲点进行学习全过程监控与指导。
学校实施生本智慧课堂,学生收获好成绩,收获高素质,收获快乐成长。学校在寻找“生本智慧课堂”的关键要素中,分别面向教师、学生做了大量的实践研究,梳理归纳出生本智慧课堂实施流程、数字课堂常态化应用方式、学科特色教学策略、校本资源建设办法、家校联动合作模式、教育大数据与多元化评价方式等可借鉴与推广的做法,尤其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有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瓶颈问题,构建了学生个性化学习路径,创造了尚雅学校的鲜活与生动。
在此也建议学校在生本智慧课堂构建过程中,能够动态、全面、精准监测和评价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过程和状况,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控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个性化和自适应学习,为教师教和学生学提供深层次理解知识、体验和探究知识的工具,将最好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最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动态分享到课堂中,真正做到快速、全面、高质量提升教学水平。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数字化学习首席专家)
责任编辑:孙建辉
[email protected]
首先,学校提出了一个核心内涵。知识是载体,课堂是媒介,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获得所必须具备的健全人格。一个人的责任感是人奋斗的无穷无尽的动力,有遇到困难和挫折永不言败的斗志,这才是教育的本质。学校提出的生本智慧课堂追求中西合璧,就是要把中国教育的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与西方教育的发展个性、发展特长相融合,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有民族自豪感、有责任担当、有坚定文化自信的走向世界的新时代中国人。
其次,学校打造了一支智慧团队。教师队伍的质量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学校从课程层次性和选择性、教学内容生活化和现代化、教学方法探索性和数字化、学习方式信息化和个性化、教育评价大数据和多元化等方面完成生本智慧课堂的构建,并着重打造一支有思考习惯、有课程智慧、有管理智慧、有教学智慧、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团队。
再次,学校形成了一种教研风格。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采取“典型引路、课堂观察、个人反思、集体评议”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教师团队专业成长。典型引路是通过专题教学研讨活动,教师共同探讨,选出研究对象、教学单元进行研究,找出同一类型课的共同点,寻求出融合点,再找出典型课例进行课堂实际教学。课后,教者反思、同伴互评,探索出适合本校发展的教学模式。上课是对备课的一次检验。在课堂观察过程中,每位教师会根据单元备课主题思想,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师个人的教学特色进行教学展示,每个听课者要根据评价量表评价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观课者要观察教师在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生成了什么……同时,观课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感状态。通过一系列的评价与机制,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没有认真的教学反思,难以实现高效率的教学。教学后的反思不在多,贵在精和实。课堂教学中,随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教师会从学生那里得到灵感,甚至产生顿悟。教师把这些“智慧的火花”及时记录下来,以便日后积累和总结。集体评议的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和合作,教师就某个教学问题或教育现象随时进行研究,发表评论,并努力获取有價值的教育教学经验。
最后,学校塑造了一种智慧模式。创新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紧紧围绕“能否解决问题,能否提高教学质量,能否促进学校发展,促进自身成长,提高学生能力”来思考,从模糊探索阶段到实践收获阶段,持续不断地研究出了具有成效的、实在的、富有生命力的智慧模式。具体措施体现在课前,教师要研究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准备教育资源,提出研究问题,设计教育方案;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实证研究,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课后,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建议,并与组内其他教师交流、研讨,梳理总结经验、实施难点等。并建立了教师评价体系,设立了科学的评价标准来检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根据学科性质、内容特点,设计ABC层数字化导学稿,利用Pad和家校云空间实施“家校翻”“校内翻”“课内翻”等解决方法。
最终,学校实现两项深刻变革,即从计划性课堂到结构性课堂的变革和从传统教室向智慧学习环境的变革。第一,从计划性课堂到结构性课堂的变革,即从以往教师按照固有的、统一的、单一化的教学序列开展课堂教学,到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发展的需要进行教学活动设计,重构教学流程,根据不同学情采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探求、体验、归纳知识,诠释生本智慧课堂的真谛。第二,从传统教室向智慧学习环境的变革,即构建了校内外、课内外、线上线下等横纵联合、延展性强的学习场所、平台和环境。通过课堂互动、测试、学案等方式形成的学习数据,即时对学生反馈的学习疑难点与盲点进行学习全过程监控与指导。
学校实施生本智慧课堂,学生收获好成绩,收获高素质,收获快乐成长。学校在寻找“生本智慧课堂”的关键要素中,分别面向教师、学生做了大量的实践研究,梳理归纳出生本智慧课堂实施流程、数字课堂常态化应用方式、学科特色教学策略、校本资源建设办法、家校联动合作模式、教育大数据与多元化评价方式等可借鉴与推广的做法,尤其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有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瓶颈问题,构建了学生个性化学习路径,创造了尚雅学校的鲜活与生动。
在此也建议学校在生本智慧课堂构建过程中,能够动态、全面、精准监测和评价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过程和状况,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控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个性化和自适应学习,为教师教和学生学提供深层次理解知识、体验和探究知识的工具,将最好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最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动态分享到课堂中,真正做到快速、全面、高质量提升教学水平。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数字化学习首席专家)
责任编辑:孙建辉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