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暑假期间,读高二的外孙提议去衡水湖旅游,这里是记忆中的“千倾洼”。碧波荡漾与盐碱干淀,巨大的形象反差,却激起了我的极大游兴。
第二天八时出发,两小时的车程,自驾车直接开进湖区公园停车场。下车后,藏青色的门墙映入眼帘,时尚大气。进门后拐弯就见到开阔的湖面,水清而瑰,波光潋滟,竟产生了一种久违的隔世之感。
全家租用一艘小艇,几乎游览了整个湖区。万亩荷花景观,大多在湖滨浅滩区,碧绿的荷叶层层叠叠,浅红的荷花亭亭玉立,编织出一幅美妙的画卷。湖中三生岛,居住着几十种珍贵鸟类,据说丹顶鹤放飞活动,异常精彩,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开放,只能望岛兴叹了。一望无际的芦苇,一片连着一片,密集分布,曲径通幽,使湖区靓丽而丰满。偶见野鸭戏水,成双成对,动静相随,湖水也因此而空灵灿烂,生机盎然。泛舟湖上,倒映出云蒸霞蔚;水天相接处,浮动着流光溢彩。湖色风光兼具秀美精致与开阔雄浑,让人感叹大自然对这方土地的情有独钟。
这种别具特色的美景,把我引进时空隧道,与五十年前“千倾洼”对接起来。上世纪的1957年夏天,我考入当时的河北省冀县师范学校。在入学通知书中特别注明赴校乘车路线:乘火车至衡水站,转乘汽车到达目的地。前半程很顺畅,后半程却颇费周折。衡水到冀县的班车每天一辆,平时客员不多,能够满足需求。九月初是学生潮赴校高峰,就与需求相差甚远了,我就遇上了满员停售车票的尴尬。无奈中,我和刚结识的两位同学,合雇了一辆毛驴车,行李装车,人要走路。直线最近距离,必须走“千倾洼”湖底。抬头远眺,是一望无际的盐碱地,深黄色的地表上,点缀着一圈圈不规则的白色图案,这就是干涸百年的“千倾洼”的基本色调。从北端走到南头约五十华里,没有见到一垅庄稼,没有听到一声鸟鸣,只偶尔看到一束束的碱蓬草、一丛丛的红荆棵等耐碱植物。正如清代《冀州志》所载:“方四十里,作囟弥望,地不生毛”。经过五小时寂寞而又疲惫的跋涉,终于到达将要就读三年的学校。
我国历史上,对千倾洼曾多次治理,趋利避害是造福地方、利民成业的一件大事,唐代和清代的州官,均有治理的记载且有成效。但真正科学规划、整体治理,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1958年衡水湖重新治理启动。在千倾洼内筑西围堤,搞东洼蓄水灌溉,开挖引水渠等,几年治理初具规模。我就读的学校就参加了这次治理工程,把淦阳河水通过开挖渠道注入千倾洼。我校负责的土方工程,时间要求急迫,须昼夜施工。我们以年级为单元,分做三个批次,每批次施工八小时轮换,人休工不停。鏖战三昼夜,试水畅通才返回学校。之后,又陆续调整、扩建,逐步将千倾洼建成了一个能引、能蓄、能排的系统水库工程,历史上的“千倾洼”成为时代进步的见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湿地生态系统,蕴藏着很高的生态生产力,能够产生巨大的综合环境效益。衡水湖区域既有天然湿地的生态系统,又兼具碧波万倾的灵性美景。
与湖光水影相对应的,是衡水湖及周边地域丰厚的历史底蕴,记载着文明信息的许多古迹遗址。三国时期袁绍曾在湖的南岸冀州古城屯兵百万,是抗衡曹操的根据地。袁被曹歼灭后,衡水湖成为曹操南征吴越的水军基地。冀州古城建于汉高祖年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北宋时期将城扩大二十五里,元、明、清各朝也有增修,史有“天下分九州,冀州为首”的殊荣。古城周边有众多汉代古墓,民间流传着古冀州和千倾洼的种种传说。历史积淀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体悟着历史文化的厚重。
回忆起来,衡水湖的历史文化,有的就在我们的视野之内。我就读的学校就座落在古城北部,校园围墙北面不足十米就是古城墙遗址。站在北教学楼二楼西眺,就能欣赏西段城墙遗址全貌。千百年来,由于风化和雨水浸蚀等原因城墙已残缺不全,起起伏伏,断断续续,高约二米至四米,基底很宽,顶面有的荆棘丛生,有的夯土裸露,有的成锥体形残墙,给人以苍凉之感。每学期一次的劳动周,如果去菜园就要从一个平缓的斜坡上翻越城墙遗址。在翻地或耕种中,常常发现碎铜烂铁或建筑残件,都当做垃圾清理到田边或地头,每块菜地都有一堆或几堆。其中有的可能就是具有文物价值的唐砖汉瓦,或三国时你征我伐的武器残迹。但在那个文物沙漠时代,没有人去触碰这个“禁区”。我们的班主任姓赵,是一位历史教师,对冀州古城的沿革、当地的故事传说,进行地收集、整理和研究,这与当时的大背景不相适应,因而受到过不公正的对待,更谈不到研究成果,后聽说回原籍江苏任教了。
如果站在大操场北部城墙遗存最高处,就可遥望“竹林寺”遗址。该寺历史上曾三面环水,夏秋季节时有海市蜃楼出现,故名“悬空寺”。据说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曾任冀州刺史,颇有政绩,为纪念他而改名“竹林寺”。我在此读书三年,没有想也不敢想做些考古方面的功课,回首往事,确是一桩憾事。
衡水湖享有冀中明珠、京津冀最美湿地等美誉。如果用《长恨歌》的诗句概括和比喻,那就是从过去的“美在深闺人未知”的“千倾洼”,显现天生丽质,成为今日“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衡水湖了。
衡水湖,故乡的骄傲!
第二天八时出发,两小时的车程,自驾车直接开进湖区公园停车场。下车后,藏青色的门墙映入眼帘,时尚大气。进门后拐弯就见到开阔的湖面,水清而瑰,波光潋滟,竟产生了一种久违的隔世之感。
全家租用一艘小艇,几乎游览了整个湖区。万亩荷花景观,大多在湖滨浅滩区,碧绿的荷叶层层叠叠,浅红的荷花亭亭玉立,编织出一幅美妙的画卷。湖中三生岛,居住着几十种珍贵鸟类,据说丹顶鹤放飞活动,异常精彩,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开放,只能望岛兴叹了。一望无际的芦苇,一片连着一片,密集分布,曲径通幽,使湖区靓丽而丰满。偶见野鸭戏水,成双成对,动静相随,湖水也因此而空灵灿烂,生机盎然。泛舟湖上,倒映出云蒸霞蔚;水天相接处,浮动着流光溢彩。湖色风光兼具秀美精致与开阔雄浑,让人感叹大自然对这方土地的情有独钟。
这种别具特色的美景,把我引进时空隧道,与五十年前“千倾洼”对接起来。上世纪的1957年夏天,我考入当时的河北省冀县师范学校。在入学通知书中特别注明赴校乘车路线:乘火车至衡水站,转乘汽车到达目的地。前半程很顺畅,后半程却颇费周折。衡水到冀县的班车每天一辆,平时客员不多,能够满足需求。九月初是学生潮赴校高峰,就与需求相差甚远了,我就遇上了满员停售车票的尴尬。无奈中,我和刚结识的两位同学,合雇了一辆毛驴车,行李装车,人要走路。直线最近距离,必须走“千倾洼”湖底。抬头远眺,是一望无际的盐碱地,深黄色的地表上,点缀着一圈圈不规则的白色图案,这就是干涸百年的“千倾洼”的基本色调。从北端走到南头约五十华里,没有见到一垅庄稼,没有听到一声鸟鸣,只偶尔看到一束束的碱蓬草、一丛丛的红荆棵等耐碱植物。正如清代《冀州志》所载:“方四十里,作囟弥望,地不生毛”。经过五小时寂寞而又疲惫的跋涉,终于到达将要就读三年的学校。
我国历史上,对千倾洼曾多次治理,趋利避害是造福地方、利民成业的一件大事,唐代和清代的州官,均有治理的记载且有成效。但真正科学规划、整体治理,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1958年衡水湖重新治理启动。在千倾洼内筑西围堤,搞东洼蓄水灌溉,开挖引水渠等,几年治理初具规模。我就读的学校就参加了这次治理工程,把淦阳河水通过开挖渠道注入千倾洼。我校负责的土方工程,时间要求急迫,须昼夜施工。我们以年级为单元,分做三个批次,每批次施工八小时轮换,人休工不停。鏖战三昼夜,试水畅通才返回学校。之后,又陆续调整、扩建,逐步将千倾洼建成了一个能引、能蓄、能排的系统水库工程,历史上的“千倾洼”成为时代进步的见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湿地生态系统,蕴藏着很高的生态生产力,能够产生巨大的综合环境效益。衡水湖区域既有天然湿地的生态系统,又兼具碧波万倾的灵性美景。
与湖光水影相对应的,是衡水湖及周边地域丰厚的历史底蕴,记载着文明信息的许多古迹遗址。三国时期袁绍曾在湖的南岸冀州古城屯兵百万,是抗衡曹操的根据地。袁被曹歼灭后,衡水湖成为曹操南征吴越的水军基地。冀州古城建于汉高祖年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北宋时期将城扩大二十五里,元、明、清各朝也有增修,史有“天下分九州,冀州为首”的殊荣。古城周边有众多汉代古墓,民间流传着古冀州和千倾洼的种种传说。历史积淀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体悟着历史文化的厚重。
回忆起来,衡水湖的历史文化,有的就在我们的视野之内。我就读的学校就座落在古城北部,校园围墙北面不足十米就是古城墙遗址。站在北教学楼二楼西眺,就能欣赏西段城墙遗址全貌。千百年来,由于风化和雨水浸蚀等原因城墙已残缺不全,起起伏伏,断断续续,高约二米至四米,基底很宽,顶面有的荆棘丛生,有的夯土裸露,有的成锥体形残墙,给人以苍凉之感。每学期一次的劳动周,如果去菜园就要从一个平缓的斜坡上翻越城墙遗址。在翻地或耕种中,常常发现碎铜烂铁或建筑残件,都当做垃圾清理到田边或地头,每块菜地都有一堆或几堆。其中有的可能就是具有文物价值的唐砖汉瓦,或三国时你征我伐的武器残迹。但在那个文物沙漠时代,没有人去触碰这个“禁区”。我们的班主任姓赵,是一位历史教师,对冀州古城的沿革、当地的故事传说,进行地收集、整理和研究,这与当时的大背景不相适应,因而受到过不公正的对待,更谈不到研究成果,后聽说回原籍江苏任教了。
如果站在大操场北部城墙遗存最高处,就可遥望“竹林寺”遗址。该寺历史上曾三面环水,夏秋季节时有海市蜃楼出现,故名“悬空寺”。据说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曾任冀州刺史,颇有政绩,为纪念他而改名“竹林寺”。我在此读书三年,没有想也不敢想做些考古方面的功课,回首往事,确是一桩憾事。
衡水湖享有冀中明珠、京津冀最美湿地等美誉。如果用《长恨歌》的诗句概括和比喻,那就是从过去的“美在深闺人未知”的“千倾洼”,显现天生丽质,成为今日“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衡水湖了。
衡水湖,故乡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