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西夏军事体育与党项族的尚武精神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综合方法,通过研究西夏军事体育与党项族的尚武精神,进一步梳理、分析、总结西夏军事体育的特点和党项族的尚武精神的产生与形成背景,发现所存在的问题或尚未研究的问题,为今后西夏军事体育和西夏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西夏 军事体育 党项族 尚武精神
基金项目:2011年度北方民族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11ZQY017),《西夏军事体育文化的初步研究》课题。
西夏军事体育在西夏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西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体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西夏军事体育与党项族的尚武精神,进一步弥补西夏民族体育研究的内容和领域,丰富和完善西夏学学科的研究领域,促进西夏体育的发展,使人们更好地了解、认识和弘扬西夏民族体育文化,对于将来研究西夏文化和西夏民族体育文化无疑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对此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西夏军事体育的特点
1、西夏统治者高度的重视
据《宋史》卷485记载:“西夏第一代皇帝,夏景宋李元吴在出兵作战之前,必率部长与狩猎,有获则下马环坐,饮割鲜而食,各向所见,择取其长。”西夏的狩猎活动地开展不仅是普通的党项人,西夏统治者也很重视,就连皇帝也亲自出来围猎。元昊所举行的围猎活动,当然是一种召集部落首领的高级军事会议的形式,商讨作战决策,布置作战任务和民族大事。更重要地是在打仗前首先让指挥官进行一次军事演习实战训练,怎样指挥好这场战斗。经过军事训练后再出征迎敌。夏崇宗为了进一步巩固西夏政权,采取了许多措施,这说明西夏时统治者对军事体育活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2、军事体育组织制度健全
党项民族是按军事制度组织其社会生活的,保留有浓厚的奴隶制的残余。党项儿童从小接受以军事体育训练为主的教育。他们的男子年满15岁后,必须服兵役直至60岁,一般须自备弓矢甲胃,带兵官就是本部落的首领,权力极大。基层组织“抄”,既是民事组织,又是军事组织,平时习于劳动生活,边生产边练武,实行全民皆兵。“西夏文资料《蕃权合时掌中珠》中谈到儿童要学习孔子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骑马、射箭是主要学习项目。党项妇女大多身强力壮,是军队的一个组成部份。号称“麻魁”的女兵,勇武善战,一旦有事需要,便集中起来,“烹牛羊,具酒食,介(武装起来)而趋仇家,纵火焚之”(《隆平集·西夏传》。”在这种军事制度下,全民族的武功训练,一直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在统治者大力提倡下,党项族全民的军事体育训练活动得以蓬勃开展。
3、实行全民皆兵“人人能战斗”的强大武装的后备力量
西夏推行的全民皆兵制规定:凡年六十以下,十五以上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平时不脱离生产,战时参加战斗,即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在此基础上,军队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人员补充。不仅男子如此,处身其间之女性也不例外。在贺兰山北段归德沟,有一幅西夏女兵习射演练图,他们对准前方的目标,持弓劲射,身后似是一位指挥者或许是一名负赡兵,这幅画诠释了习射与实战结合的热烈气氛。宋元祐七年(1092)十月,西夏以数十万军队进攻宋环州,西夏梁太后“纵铁鹞子数万迎斗”宋军。西夏统治者依仗全民皆兵的强大武装力量,与北宋和辽国发生过大小战争无数次。即使在金国灭掉辽和北宋后,西夏却仍然能保持在西北的地域不受侵犯。鉴于西夏的军事实力,金国也轻易不敢向其发动进攻。这种全民皆兵临战不惧的气氛与记载,表现了西夏人喜斗善战,一往直前和耐寒暑饥渴的刚强精神。
4、先进的科学技术、冶炼业与兵器制造业
西夏在军事上的强胜还和他发达的冶炼业与兵器制造业有关。西夏境内矿藏丰富,冶铁主要用以制造兵器与农具。西夏统治者尤为重视兵器的制造,并把它牢牢掌握在官府手中。中央机构中设有“铁工院”、“冶金司”统领全国的冶铁业。元昊时期,在兴庆府王宫中设有冶铁工场。其冶炼技术较为先进,有立式风箱和塔炉。如“夏人剑”“神臂弓”、“护身用毡盾”,“备战骑用的马鞍、攻城用的木鹅梯冲、云梯革洞、调兵遣将用的铜牌”, 这些事实可以使我们知其冶铁技术水平。此外,还有常规兵器的刀、矛、枪、斧、锹、镬、斤等都采取冷锻工艺制造。由此得知西夏兵器制造业上有很大的独创,已具有很高的科技水平,为西夏的军事战争提供了有力的战斗武器,同时,促进了西夏军事体育的大发展。
二、党项民族尚武精神的产生与形成背景
1、地域和生活环境
党项族也称党项羌,是我国古代羌族的一支,长期活动于青藏高原和我国西北地区,最早出现于魏周之际,消亡于明代中叶。他们处在银夏之北,千里不毛之地,不知道稼之事(《隋书·党项传》),生活异常艰苦。战争及灾荒期间,更是“衣食并竭,老幼穷饿,不能自存”(《长编》卷446)。由于这里地势险峻,与外隔绝,邻族往来稀少,生产落后,加之气候多变,霜雪期长,冽风炎日,逞威施虐,种种不利条件考验着英雄的党项族人民,使他们庄长期的斗争中,锻炼成习劳耐苦、健劲勇迈,奋发乐观而又富于战斗性的民族。党项族经常跋险峻涉涧溪,经受烈日照晒,呼吸新鲜空气,身体得到多方面的锻炼,所以,党项族人大多数是长寿的,这为尚武精神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为西夏王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崇拜尚武精神
崇拜武力是党项民族的特性。杜牧曾讲:“伏以党项杂种,本在河外……生西北之劲俗,禀天地之戾气,……每至,劲弓折胶,以魁健之质,劫馈谷以焚舟,……依据深山,出没险径,近在宇下,游于彀中,艰难似来、不以铲削。”(《樊川文集》卷15《贺平党项表》)这虽是对党项民族的辱骂,然而却表述了党项民族的尚武精神。西夏党项民族的禀性,文献多有记载,《隋书·党项传》即称其以“俗尚武力”而著称于世;《金史·夏国传》称西夏人“民俗强梗尚气,重然诺,敢战斗”。这种尚武精神也正是西夏立国之本。
3、统治者的民族压迫与反民族压迫
党项族在自己的发展史上,又倍受各大民族的欺凌和奴役。唐以后,吐蕃势力日益膨胀,他们“奴役党项”(《旧唐书·党项传》),迫使党项族大量内徒,唐王朝边镇将领更以“大汉族”自居,视党项为“小蕃”,十分轻视,百般勒索。宋朝仍视党项族为臣属之民,其掠夺压榨之事例大量存在:灵武节度使冯继业,颇骄恣,经常出兵夺走党项人的羊马(《长编》卷10);宋在秦州还设有“质院”,“质诸羌百余人,自少至老,……非死不出”(《宋史·蔡抗传》)。残酷的民族压迫,使党项族深感要保卫自己,维护本民族的尊严,就必须强身健体,练习武艺。他们千方百计用良马壮羊同汉族商人交换弓矢错甲,用精良的武器装备自已,以增强本民族军事实力。这样,在民族压迫与反民族压迫斗争中,一种强烈的民族尚武精神也就应运而生。
4、频繁的征伐和战争
西夏立国,虽疆域万里,但是恶劣的地理环境和周边多民族混战动乱的特定的生存背景条件,使相对弱小的西夏封建割据政权一直处于中国北方民族势力纷争时期,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为了战胜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他们同仇敌忾,形成了一种铁骨铮铮,尚武好勇的民族精神。从拓拔部夏州政权建立到西夏灭亡止,历时346年,时跨五个世纪,但其战事相对稀少的时间还不足100年,其余时间,可以说是“点集不逾岁,征战不虚月”。这个政权曾经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参与五代时期的军阀混战;宋以后,又以武力反抗北宋王朝蚕食,继之以武力扩张,和北宋进行了长达百余年的战争;永乐之战是西夏对宋朝的一次大战役;同时,又先后攻灭了甘州回鹊、凉州吐番和青唐吐蕃进行屡次激烈的争战,与久已结盟的辽朝也曾兵戎相见;它还与取代了辽的金朝进行数十年的争斗,最后在蒙古的铁蹄下灭亡。频繁的战争活动使党项族人民长期崇尚尚武精神。
三、结束语
党项族是一个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处在阶级和民族斗争之中,其军事体育活动与尚武精神在西夏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党项族以武立国的民族,崇尚武力,有着强烈的尚武精神,实行全民皆兵制度,“人人能战斗”的强大武装的后备力量,历代统治者对全民族武艺都高度重视,军事体育组织制度健全,有着强烈而经久不衰的尚武战斗精神。党项族的尚武精神与其它少数民族的尚武精神是不同的,有着自己的特征和民族风格,是西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体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 考 文 献
[1]吴炎.党项民族的尚武精神及军事体育活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8,(4).
[2]崔凤祥,崔星.西夏党项族尚武精神在岩画中的演绎[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3).
[3]秦文忠.略论西夏的军事体育[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1).
[4]汤开建.党项族的武技及其尚武精神[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
[关键词] 西夏 军事体育 党项族 尚武精神
基金项目:2011年度北方民族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11ZQY017),《西夏军事体育文化的初步研究》课题。
西夏军事体育在西夏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西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体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西夏军事体育与党项族的尚武精神,进一步弥补西夏民族体育研究的内容和领域,丰富和完善西夏学学科的研究领域,促进西夏体育的发展,使人们更好地了解、认识和弘扬西夏民族体育文化,对于将来研究西夏文化和西夏民族体育文化无疑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对此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西夏军事体育的特点
1、西夏统治者高度的重视
据《宋史》卷485记载:“西夏第一代皇帝,夏景宋李元吴在出兵作战之前,必率部长与狩猎,有获则下马环坐,饮割鲜而食,各向所见,择取其长。”西夏的狩猎活动地开展不仅是普通的党项人,西夏统治者也很重视,就连皇帝也亲自出来围猎。元昊所举行的围猎活动,当然是一种召集部落首领的高级军事会议的形式,商讨作战决策,布置作战任务和民族大事。更重要地是在打仗前首先让指挥官进行一次军事演习实战训练,怎样指挥好这场战斗。经过军事训练后再出征迎敌。夏崇宗为了进一步巩固西夏政权,采取了许多措施,这说明西夏时统治者对军事体育活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2、军事体育组织制度健全
党项民族是按军事制度组织其社会生活的,保留有浓厚的奴隶制的残余。党项儿童从小接受以军事体育训练为主的教育。他们的男子年满15岁后,必须服兵役直至60岁,一般须自备弓矢甲胃,带兵官就是本部落的首领,权力极大。基层组织“抄”,既是民事组织,又是军事组织,平时习于劳动生活,边生产边练武,实行全民皆兵。“西夏文资料《蕃权合时掌中珠》中谈到儿童要学习孔子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骑马、射箭是主要学习项目。党项妇女大多身强力壮,是军队的一个组成部份。号称“麻魁”的女兵,勇武善战,一旦有事需要,便集中起来,“烹牛羊,具酒食,介(武装起来)而趋仇家,纵火焚之”(《隆平集·西夏传》。”在这种军事制度下,全民族的武功训练,一直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在统治者大力提倡下,党项族全民的军事体育训练活动得以蓬勃开展。
3、实行全民皆兵“人人能战斗”的强大武装的后备力量
西夏推行的全民皆兵制规定:凡年六十以下,十五以上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平时不脱离生产,战时参加战斗,即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在此基础上,军队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人员补充。不仅男子如此,处身其间之女性也不例外。在贺兰山北段归德沟,有一幅西夏女兵习射演练图,他们对准前方的目标,持弓劲射,身后似是一位指挥者或许是一名负赡兵,这幅画诠释了习射与实战结合的热烈气氛。宋元祐七年(1092)十月,西夏以数十万军队进攻宋环州,西夏梁太后“纵铁鹞子数万迎斗”宋军。西夏统治者依仗全民皆兵的强大武装力量,与北宋和辽国发生过大小战争无数次。即使在金国灭掉辽和北宋后,西夏却仍然能保持在西北的地域不受侵犯。鉴于西夏的军事实力,金国也轻易不敢向其发动进攻。这种全民皆兵临战不惧的气氛与记载,表现了西夏人喜斗善战,一往直前和耐寒暑饥渴的刚强精神。
4、先进的科学技术、冶炼业与兵器制造业
西夏在军事上的强胜还和他发达的冶炼业与兵器制造业有关。西夏境内矿藏丰富,冶铁主要用以制造兵器与农具。西夏统治者尤为重视兵器的制造,并把它牢牢掌握在官府手中。中央机构中设有“铁工院”、“冶金司”统领全国的冶铁业。元昊时期,在兴庆府王宫中设有冶铁工场。其冶炼技术较为先进,有立式风箱和塔炉。如“夏人剑”“神臂弓”、“护身用毡盾”,“备战骑用的马鞍、攻城用的木鹅梯冲、云梯革洞、调兵遣将用的铜牌”, 这些事实可以使我们知其冶铁技术水平。此外,还有常规兵器的刀、矛、枪、斧、锹、镬、斤等都采取冷锻工艺制造。由此得知西夏兵器制造业上有很大的独创,已具有很高的科技水平,为西夏的军事战争提供了有力的战斗武器,同时,促进了西夏军事体育的大发展。
二、党项民族尚武精神的产生与形成背景
1、地域和生活环境
党项族也称党项羌,是我国古代羌族的一支,长期活动于青藏高原和我国西北地区,最早出现于魏周之际,消亡于明代中叶。他们处在银夏之北,千里不毛之地,不知道稼之事(《隋书·党项传》),生活异常艰苦。战争及灾荒期间,更是“衣食并竭,老幼穷饿,不能自存”(《长编》卷446)。由于这里地势险峻,与外隔绝,邻族往来稀少,生产落后,加之气候多变,霜雪期长,冽风炎日,逞威施虐,种种不利条件考验着英雄的党项族人民,使他们庄长期的斗争中,锻炼成习劳耐苦、健劲勇迈,奋发乐观而又富于战斗性的民族。党项族经常跋险峻涉涧溪,经受烈日照晒,呼吸新鲜空气,身体得到多方面的锻炼,所以,党项族人大多数是长寿的,这为尚武精神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为西夏王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崇拜尚武精神
崇拜武力是党项民族的特性。杜牧曾讲:“伏以党项杂种,本在河外……生西北之劲俗,禀天地之戾气,……每至,劲弓折胶,以魁健之质,劫馈谷以焚舟,……依据深山,出没险径,近在宇下,游于彀中,艰难似来、不以铲削。”(《樊川文集》卷15《贺平党项表》)这虽是对党项民族的辱骂,然而却表述了党项民族的尚武精神。西夏党项民族的禀性,文献多有记载,《隋书·党项传》即称其以“俗尚武力”而著称于世;《金史·夏国传》称西夏人“民俗强梗尚气,重然诺,敢战斗”。这种尚武精神也正是西夏立国之本。
3、统治者的民族压迫与反民族压迫
党项族在自己的发展史上,又倍受各大民族的欺凌和奴役。唐以后,吐蕃势力日益膨胀,他们“奴役党项”(《旧唐书·党项传》),迫使党项族大量内徒,唐王朝边镇将领更以“大汉族”自居,视党项为“小蕃”,十分轻视,百般勒索。宋朝仍视党项族为臣属之民,其掠夺压榨之事例大量存在:灵武节度使冯继业,颇骄恣,经常出兵夺走党项人的羊马(《长编》卷10);宋在秦州还设有“质院”,“质诸羌百余人,自少至老,……非死不出”(《宋史·蔡抗传》)。残酷的民族压迫,使党项族深感要保卫自己,维护本民族的尊严,就必须强身健体,练习武艺。他们千方百计用良马壮羊同汉族商人交换弓矢错甲,用精良的武器装备自已,以增强本民族军事实力。这样,在民族压迫与反民族压迫斗争中,一种强烈的民族尚武精神也就应运而生。
4、频繁的征伐和战争
西夏立国,虽疆域万里,但是恶劣的地理环境和周边多民族混战动乱的特定的生存背景条件,使相对弱小的西夏封建割据政权一直处于中国北方民族势力纷争时期,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为了战胜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他们同仇敌忾,形成了一种铁骨铮铮,尚武好勇的民族精神。从拓拔部夏州政权建立到西夏灭亡止,历时346年,时跨五个世纪,但其战事相对稀少的时间还不足100年,其余时间,可以说是“点集不逾岁,征战不虚月”。这个政权曾经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参与五代时期的军阀混战;宋以后,又以武力反抗北宋王朝蚕食,继之以武力扩张,和北宋进行了长达百余年的战争;永乐之战是西夏对宋朝的一次大战役;同时,又先后攻灭了甘州回鹊、凉州吐番和青唐吐蕃进行屡次激烈的争战,与久已结盟的辽朝也曾兵戎相见;它还与取代了辽的金朝进行数十年的争斗,最后在蒙古的铁蹄下灭亡。频繁的战争活动使党项族人民长期崇尚尚武精神。
三、结束语
党项族是一个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处在阶级和民族斗争之中,其军事体育活动与尚武精神在西夏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党项族以武立国的民族,崇尚武力,有着强烈的尚武精神,实行全民皆兵制度,“人人能战斗”的强大武装的后备力量,历代统治者对全民族武艺都高度重视,军事体育组织制度健全,有着强烈而经久不衰的尚武战斗精神。党项族的尚武精神与其它少数民族的尚武精神是不同的,有着自己的特征和民族风格,是西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体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 考 文 献
[1]吴炎.党项民族的尚武精神及军事体育活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8,(4).
[2]崔凤祥,崔星.西夏党项族尚武精神在岩画中的演绎[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3).
[3]秦文忠.略论西夏的军事体育[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1).
[4]汤开建.党项族的武技及其尚武精神[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