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的与戏谑的哲理——一次关于尼采诗歌的探讨

来源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by2897028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哲学家尼采一生创作了许多诗歌,从中学时代的抒情诗到1888年的《狄奥尼索斯颂歌》,他的诗歌创作历经了30年。但尼采诗歌似乎并不好读,也难于讨论。尼采诗歌可分为抒情诗(歌曲)与格言诗两类,其抒情诗的顶峰是酒神颂歌,而格言诗则更多的是传达尼采的哲思。区别于音乐性的抒情之歌,尼采把自己的格言写作命名为“无歌的思索”,而且用“嘲笑”“狂想”“跳跃”三个词语即“戏谑”的用语来描述之。在尼采那里,激情的抒情诗与戏谑的格言诗并不构成一种对立。
其他文献
摘 要:2020年,Tan提出猜想:所有的三正则有向图除D73,D83和D2n2外都包含两个不同长度且不相交的圈。Tan证明了围长为3和4的三正则有向图对于这个猜想均成立。受此启发,本文证明这个猜想对于围长为5且具有至少4个圈的圈因子的三正则有向图也是成立的。   关键词:三正则有向图;圈因子;不交圈  中图分类号:O1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