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ART01 一個环学会色彩搭配
什么颜色能表现节日的气氛?哪些颜色搭配起来好看呢?用一个环就可以看懂!色彩有很强的规律性,通过这些规律总结出的“色环”能帮助我们学习色彩搭配。

色彩和谐有“套路”
让画面色彩看上去艳丽、明快、和谐,这是每个摄影师都希望实现的目标之一。事实上关于什么样的颜色才是和谐的,美术界一直有大量的观点支撑。近年来随着生物学界对于人类色彩视觉的认识进一步深入,我们对于人类的色彩观点形成又有了更多的理论支持。
人眼基于三色光感应光线,这种被称为三色视觉的感应方式造成了我们对于三原色的认知。正是在这种原色与色对的组合下,科学家和艺术家总结出了色环,色环有很多种,我们选择比较适合摄影师的12色色环,其中相邻颜色被称为类似色,类似色平缓的过渡让画面看起来更加舒缓;色环上相对颜色则为互补色,这样的组合则可以制造极强的冲突感,常用来给照片增加戏剧性。互补色的相似色被称为对比色,在照片色彩搭配中也有广泛应用。
如果我们将色彩的饱和度、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的加乘视作衡量色彩强度的一种方式,我们就可以像分析力的大小一样,分析不同色彩之间是如何达成视觉平衡的。除了控制画面色彩的和谐与否,我们还需要注意到,调色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画面本身,所以在技术层面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不同颜色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适合摄影师的色环
如果你上网搜索“色环”,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款式,在摄影中一般我们使用的是经典的12色色环,这个色环很适合用来作为RGB(即红、绿、蓝三原色)为基础的照片参考,在调色中有广泛的指导意义,我们会在之后的文章中给大家详细介绍。使用色环辅助我们创作并非什么难题。无论是拍摄时搭配,还是后期利用Photoshop和Lightroom,我们都可以针对要表达的感情来选择不同的颜色,并使用多种颜色搭配。
色彩对画面的3种影响
参考色环,我们发现不同色调能传达不同感觉,而不同色调,以及单色调、双色调就可以给人带来很有趣的视觉效果,下面我们来看这3个例子。

CASE 01相同照片,不同色调
上面的两张图是同样一幅风景照片,仅仅只是因为我们调整了色温,因此就呈现出皆然不同的两种画面氛围。左侧的这幅照片,我们使用了较低的色温设置,看上去更像是接近傍晚的蓝色,给人带来平和、沉静的感觉,甚至有一些神秘的气氛,在科幻电影中经常出现。而右边这张作品,则使用了较高的色温设置,画面仿佛整个被温暖的阳光所包围,传递出希望、活跃的信息。色彩上的差异不仅影响了画面所传递的情绪,甚至还影响了它们的用途。如果你在为卧室选择一副装饰画,多半会选择右侧的作品,因为这样的照片通常能给人温馨的感觉。反过来如果选择放在客厅里的照片,左侧的照片会变得更加合适。

CASE 02调性统一的相近色
这幅照片通过类似色塑造出一幅渔家晚归的温馨场景,金黄色的画面给人带来生机蓬勃的感觉。需要注意的是,相近色不等于染上颜色的单色照片,我们注意观察画面就会发现,在从高光到阴影的过程中,色彩逐渐由黄转橙,同时从远到近色彩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正是这些微妙的变化才让画面更加充满生机,也凸显了作品的真实性。这类照片无论是何种色调,都能传达非常一致而强烈的情绪。

CASE 03增强戏剧性的撞色
撞色或者对比色,是通过在视觉神经内相对的两种颜色实现对于观众的刺激。以这幅照片为例,大面积的金黄色与天蓝色,塑造出一种沙丘与天空对立的感觉。摄影师巧妙地运用了压暗亮度和提升饱和度两种手法强化了两种色彩,更进一步强化了作品的张力。仔细观察两种色彩,你会发现每个区域内都存在着微妙的色相变化,这让画面变得更加耐看。此类照片并不是单一强调一种情感,大多用于给照片带来戏剧性。
PART02 两个设置为照片增光加料
如果你想把拍摄的照片直接分享给朋友们,相机内其实也藏着一个图像处理软件!通过相机设置,你也能得到非常优秀的色彩。

照片风格 相机中都会有“照片风格”菜單,其中可以设置不同的色彩呈现方式,帮助我们获得个性化效果,最基本的照片风格有标准、人像和风光等,你也可以选择自动(A),让相机自由发挥。
BW
黑白经典
如果你想直接拍摄黑白照片,也可以使用单色设置,这个设置可以直接生产黑白单色的影像,但要注意,如果你拍摄的是RAW格式,照片的色彩信息依然被保留。
场景模式
不同模式会根据题材进行颜色微调,风光设置会强化蓝色和绿色,人像模式通常会改变橙色色相,让人物肤色更好看。
照片格式|双格式双保险
很多专业摄影师都是用RAW格式拍摄,但它无法直接分享,需要处理。JPEG格式恰恰和它互补,这种文件可以应用相机内的设置,我们建议你选择JPEG RAW格式,这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文件。你认为一张照片需要精细处理,那RAW格式绝对让你安心;着急发朋友圈时,直接把JPEG格式照片分享出去。

色彩空间|并非越大越好
相机里还有一个叫“色彩空间”的设置,有sRGB和AdobeRGB两个选项。AdobeRGB是比较大的色彩空间,换句话说就是能记录下更多颜色,但这里并非设置越大越好!因为绝大部分手机和很多网页并不支持AdobeRGB,所以如果你要直接分享,可以将这里设置为sRGB,能保证照片传入手机的时候不会变色。但是当我们要把照片打印出来,比如做成贺卡送给别人的时候,则要选择更适合打印的AdobeRGB。
愈发强大的机内处理
除了常规设置,现在还有一些相机拥有更高级的调整项,比如用户定义选项,另一些相机更加夸张,内置了图片编辑软件可以进行复杂的色彩调整操作,还有些相机内置多种滤镜供用户套用。
相机内置“修图软件”
我们知道手机和电脑上有很多图片后期处理软件,其实相机内也有!很多相机内自带各种滤镜,比如奥林巴斯相机的戏剧性滤镜和富士的各种胶片效果,都久负盛名,而尼康、佳能和索尼都被朋友们冠以各种“题材分类”,某种相机适合拍人像或者风光,其实色彩倾向是可以在机内调整的!
如果我们希望得到更加中规中矩的效果,可以调整相机内的“修图软件”——照片风格。设置它可以调整相机拍摄的JPEG照片的饱和度、对比度表现以及色调倾向,让你能轻松控制拍摄效果。很多人对这个选项并不重视,其实当你要马上分享照片的时候,尤其是在春节期间,你要把照片马上分享给亲朋好友去发朋友圈的时候,该功能非常值得设置。
当你拍照的时候,使用了我们推荐的RAW JPEG并使用sRGB的色彩空间,可谓万无一失了!很多朋友可能有个疑问,我现在分享,之后还想要精修和打印,sRGB会不会有些不够呢?这里完全不用担心,因为色彩空间设置只对JPEG格式文件起效果,RAW格式文件记录了所有色彩数据,是你坚强的后盾,你可以在后期软件中从容选择切换色彩空间,放心大胆使用!

测一下自己的颜色敏感度
色盲有很多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红绿色盲/色弱,大约有5%的男性会面临这个问题,而女性要少得多。体检时经常能看到的从斑点中寻找数字的测试叫做石原式测试,这是目前最主流的主要方法。不过对于摄影师来说色弱并不意味着劣势,比如,红绿色弱人群虽然在辨别红绿方面弱于普通色觉人群,但往往对黄色周围色彩十分敏感,能够辨别出更多种黄色。对于色弱人群,现在可以使用手机上的辅助功能帮助识别相关物体的色彩。比如在iPhone手机中进入设置一通用一辅助功能一显示调节一色彩滤镜就可看到针对不同色盲类型的辅助滤镜。

日常色彩3大幻觉

①手机比电脑准
将图片传入手机后,发现照片变色了。其实大部分时候是手机屏幕的问题,试试把几台手机放在一起你就能发现手机屏幕之间的差异有多大。除了设置正确色彩空间外,还要更加相信自己电脑的显示器,手机很难做到精准还原图片色彩。如果你真要精细调整,那还是用电脑吧!

②宁可RAW直出
很多人觉得,RAW直接转JPEG,也不拍JPEG,其实这是错误的,本文我们讲到了,JPEG经历了相机的设置,所以直接分享的时候,它的色彩、对比度都比RAW好,此时我们建议,如果你拍摄的RAW没时间处理,不如直接用JPEG文件,直接转出通常没有太好的结果。

把照片送到打印店,发现照片和显示效果相差甚远,就认为是打印店的问题,其实此时应该先检查自己的设置和设备,比如是否设置了正确的色彩空间,显示器是否偏色。你可以将照片拷贝到输出机构的电脑上调整,然后打印,看看其还原效果是否精准再下结论。本文最后部分有详细介绍。
PART03 四位摄影师教你把照片拍出“彩”
无论是节日还是日常,你都会被各种色彩淹没,如何主观挑选最棒的色彩,呈现出精致、专业的色彩搭配呢?我们掌握了之前文章的内容,那就开始实践吧!
摄影师
冯崴
商业摄影师,湖北传媒摄影技师学院商业摄影系主任。“知乎”摄影领域的优秀回答者。
摄影创作里面,前期的色彩规划相当重要。对于扫街片、风光片来说,多少有点儿看天吃饭的意思,但即便如此,大多数人摄影师还是会在拍摄时注意静物的色彩搭配,同时借助黄金时段受光面与阴影的色温差营造出足够的色彩对比。对于一切元素全凭摄影师把握的商业静物类摄影作品,前期的色彩规划就更加重要了,一般来说我们会围绕着主体被摄对象的颜色去选择合适的元素进行搭配,逐渐丰满画面。
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请来3位摄影师,通过他们创作的3张照片来给大家讲解色彩搭配的奥秘,其中有精心策划的静物,也有需要因地制宜的风光。你会发现,无论什么题材,摄影师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法,创造优秀的作品。
揭秘飞溅粉末布光
拍摄飞溅的粉末,所以选择了高速闪光灯。瓶子是柱形反光体,最适宜的布光方式为左右面积光夹光,对于一个方形的瓶子,两侧光的渐变形式应有所分别,更能表现立体感。在右侧主要的面上,将光位升高,光心照射到商标位置,同时勾勒出右高侧的边缘。还应对后侧进行遮挡,让背景尽量保持纯黑,让后期处理更方便。在对瓶子布光完成后,我们再撒上粉末撞击瓶体,同时按下快门拍摄。

节日美酒拍出商业大片
在你买回一瓶酒,准备大家一起分享之前,可以先分析其色彩,拍一张足以和街头广告媲美的商业大片!
STEP 01选择颜色有套路
这瓶酒本身是黑色与黄色的搭配,所以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选择黄色的邻近色作为搭配,这是一个绝对不会出错的套路!而黄色临近的颜色无外乎橙色和浅绿色。根据这个思路,我们再进行下一步的策划。此时我们有三种方式进行拍摄,一种是把黄色摆在中间搭配橙色与浅绿色(俗称芥末色);另外两种是把黄色摆在—侧,搭配红色与橙色,或者绿色与浅绿色。我们认为酒本身给人热情的感觉,故选择了橙色。橙色确定后,作为一张充满激情的静物照,选择了橙色的补色:蓝色。所以黄色主体配合橙色,再搭配蓝色的色彩策划思路就确定了。


02 STEP让色彩“飞扬”
我们购买了“彩色跑”用的彩色玉米粉,在淘宝上就可以搜索到,你可以选择各种顏色,也可以随意混合,在打光合理的情况下,可以得到非常高级的效果。拍摄的时候,分别从两个方向对着酒瓶抛撒玉米粉,然后多张拍摄的方式增加照片的深度和层次。其实这么做比分别在两侧抛撒玉米粉更加麻烦,因为这需要配合,但是为了保证拍摄到足够漂亮、自然的过渡色效果,我们还是选择了麻烦的方式,但效果让人满意。
STEP 03后期处理
我一共使用了4张照片作为合成素材,2张用来丰富粉彩的层次,一张单独的粉彩飞溅素材,最后一张用作酒瓶的细节。我们在Capture One中调整色温确保画面的整体色彩准确,拉大了红色与黄色之间的色彩差异,让画面显得更热闹一些。画面中的蓝色比较单纯,我们大幅度提高了蓝色饱和度,使其不至于因为单一而被红橙黄彻底压掉风头,最后我们将照片导如Photoshop进行合成,主要通过蒙版进行进步隐藏和显示。


自建小影棚拍摄鲜艳花朵

天冷了喜欢宅在家里,你可以通过几分钟搭建一个小影棚,并用简单的花朵和背景纸拍出色彩浓郁充满欢乐作品。 纯色,其实在日常拍摄中并不多见,我们见到的大多场景饱和度都不会到达极致,此时画面看上去自然、和谐。在家里,你可以用花卉和卡纸大胆做纯色搭配的场景,让黄色、绿色和红色迸发出它们最大的魅力。不过此时你需要非常谨慎,如果稍有不慎,可能会让画面很艳俗,或者给人视觉疲劳的感觉。这张美国摄影师的照片就是很好的例子。你会发现颜色虽然艳丽,但是其占比并不相同,饱和度也不同:黄色与红色饱和度高,而绿色饱和度较低。而且在色环上这几个颜色都在一个半区内,在搭配上难度不强,适合初学者尝试。构图上,摄影师选择了最传统的三分法,使用不同颜色将画面分割,所以颜色不仅是单纯地传达视觉感情,还担当了划分结构的作用,用一句俗话说就是:体现出摄影师扎实的功底,一看就是行家!这类照片拍摄简单,在家就能进行,可重复性强,你可以多多练习,这个场景可以拍摄任何静物。
利用相近色
Clive Nichols
英国摄影师,从事花园、花卉摄影已有25年,曾获得园艺摄影师大赛,对色彩搭配有深入研究。
背景颜色
背景是这张照片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它占比例很大,其次它很艳丽。在选择背景色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比如刺激人眼睛的红色就不太适合,而纯粹的蓝色也比较容易让人产生视觉疲劳,所以摄影师选择了黄色。黄色不仅可以传达明快、积极向上的感觉,也和绿色、红色都相近,所以非常合适!在饱和度上,因为郁全香的饱和度较高,且叶子的绿色不算很艳,摄影师选了与绿色相近,且饱和度很高的黄色作为背景。
主体与构图
我们不能控制花的颜色,但是可以选择不同的花果,摄影师选择了红色和绿色的搭配,它们和黄色完美衔接。在构图上,花果处于画面的右上方兴趣点上,这是一个让人舒服的位置,而竖立的绿叶稍微虚化,位于左侧三分线上,花果和叶子之间的曲线花茎也规避了画面死板的问题。
自制小影棚
可以发现,照片没有影子出现,使得整张照片看起来就像插画一样充满了设计感。其实这张照片的布光非常简单,在家里也可以做到。首先你需要把花朵固定住,摆出你需要的姿态,然后就是把卡纸放在花朵后面。在拍摄中布光非常重要,此时需要从侧面打光,避免影子出现在卡纸上,你可以直接利用窗光,或者是一盏台灯,光的方向性和颜色很重要。如果你使用的是人造光源,就要注意光源的颜色,一定要使用白炽灯或者LED等,不要使用黄色的灯光。

暖色元素配雪景
假期到了,当你在美丽的冬日玩耍拍摄时,冰天雪地中似乎“色彩”不那么重要。其实这时候一个小技巧能给照片画龙点睛!
刚才说过,高饱和度如同一道川菜,而低饱和度照片则像是淮扬菜,整体并不突出,但是会给人宁静的感觉,不过在画面中必须有一道亮点,作为点睛之笔。它不一定很大,但是要符合我们的观察习惯,同样的,相近色和撞色是选择的对象。
风光照,尤其是雪景中,低饱和度作品非常常见,其中最迷人的颜色要数蓝色了,所以雪景作品中几乎都有蓝色,而雪景的天空大多也是蓝色或灰蓝,能给人极为舒适的感觉。相比于难以驾驭的紫色和绿色来说,与蓝色搭配的点睛之笔,大多选择了橙色、黄色这样的暖色调,红色由于过于出挑,也有一点点警告的意味,所以不太适合。较暖的黄色和蓝色对比能从冷暖差异上给人眼极大的冲击力,恰好橙色与黄色是人造光源中常见的色彩,这就让预想实现起来更加简单了。
摄影师
白一帆
风光旅行摄影师、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常年拍摄美国、加拿大、澳洲風光,拥有7年拍摄经验。
暖色占比
这张照片拍摄于加拿大Yoho国家公园的翡翠湖,照片的大部分区域都是冷色调的,暖色不宜占比太大,摄影师在景别方面以冰作为前景,倒影作为中景,房子作为远景而山作为背景的方式。这样有效控制暖色调的“存在感”,让它既不破坏气氛,又能恰到好处地展现出画龙点睛的作用。拍摄后,为了让房子和外界有更多联系,我们增强了房子后面的树木,以及倒影中暖色的饱和度,让这种温暖犹如黑夜中的烛光,营造出向外扩散的感觉。

曝光和后期
由于浮冰过于贴近镜头,景深受到限制,所以摄影师分别对焦在浮冰和远景拍摄两张照片进行景深合成。照片中有前景的阴影、远景较亮区域和人造光,所以曝光上要有所取舍,摄影师选择了让背景稍微过曝,前景曝光正常,并最大限度保证人造光源下物体的细节。拍摄RAW格式文件后选择性提亮前景,对中景中的暗部进行稍微压暗处理,让这个区域不要太醒目,最后对房子的地方进行选择性处理,将其亮部细节还原,并进行了饱和度调整。
如果没“点睛”
如果我们人为地把暖色的灯光去掉,你会发现画面虽然颜色更和谐,但是却缺少了亮点。整张照片的层次感、观赏性都减弱了,照片也会缺乏活力。其实在蓝色调照片中,再少的暖色都能带来温馨的感觉,正可谓,寒冷的照片更容易让人感到温暖。延伸出去,冷暖色调的对比非常迷人,但是一定要控制某一种颜色的占比,才能有“点睛”的感觉。

无论是自家年夜饭还是朋友小聚,从一桌子大菜到点心甜品,给食物“拍照消毒”已经成了一种习俗,如何搭配才能得到最棒的照片呢?你不能举起相机就拍,这其中需要一些取舍和设计,你会发现拍摄食物也可以很专业。
摄影师
江德熙
网名“雪白的狐狸”,从事美食摄影工作多年,服务于各五星级酒店、中高档餐厅及互联网餐饮品牌。自营原创微信订阅号“江狐逸事”。著有个人美食摄影作品解析书籍《瑰味图》,淘宝生活家居器具及摄影道具店“桌悦”联合创始人。
浓重的红色
中国的节日里,红色是不可代替的,但是我们不推荐你一上来就使用纯红色的背景,要合理搭配多种同色系的景物非常难,摄影师选择了桂圆红枣发糕作为拍摄对象,使用红色的包装,并配以带有纹理的红色桌面、暗红色的枣与大红色的包装盒,这些构成了画面中的“红”元素。所以画面中出现了几种不同质感、明暗和饱和度的红色,这些红色并不刺眼,反而非常好地突出了喜庆的气氛,所以在你选择食物和搭配的时候,除了颜色的搭配,还要注意质感和明暗。
把主色调分割开来
画面中还有其他颜色,那就是黄色系(橘黄色)的枣糕和桂圆、笼屉,以及白色的包装纸和黑色的背景,黑色与红色搭配可以制造出沉稳的感觉,也避免了红色包装盒淹没在背景里。白色则给照片上半部分增加了亮点,让画面更加充实的同时不会影响气氛——不信你换个颜色试试——而温暖的黄色则与红色搭配,让照片的喜庆氛围进一步升温。照片使用了105mm焦距拍摄,物体的摆放层次和虚化配合得很棒,因为颜色在不同虚化效果的时候也会给人不同的感觉,背景黑色与红色柔和的交界非常自然,如果是清晰边缘则没这么温馨了。这一点你也可以学习,如果你的镜头虚化效果不够,可以将物品摆放的稍微远一点。
大面积单一色系
黑与自在配色中的作用
这张照片中有几种颜色?很多朋友的第一反应是两种:红色和黄色,要细分有很多种红和黄,但是其中还有两个重要的颜色:黑色和白色。这两个颜色经常被人忽略的地方就是:它们貌似不是颜色,而是一个负空间,所以会被人忽略,其实黑与自在摄影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这张照片中的黑色和白色都很正,起到了突出层次、烘托主体的作用,如果颜色太满,没有这个空司,可能会造成画面拥挤。你在拍摄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这个方法,在大色块中加入黑白区域,让它们把照片“架”起来,构成满而不挤的作品!
拍摄食物万能布光
虽然我们会吃到、拍到成千上万种食物,而食物的质感、体积都有很大区别,它们除了能吃之外还有共性,这里摄影师为我们介绍一种能拍摄绝大多数食物的布光方法。
有一定拍摄食物经验的摄影师都会说一句话:用逆光。这句话很对但是不精准,摄影师推荐的用光方法是:侧后方高位打光,使用长方形柔光箱,左侧或者右侧根据情况而定,你也可以选择两边都有,通过调整光的强弱来勾勒食物的质感。这里我们解释一下这种简单、实用的食物布光方法。后侧布光就是说并非完全逆光,而是把光源放在偏一侧的位置,从斜上方往下打光,这样可以完美体现出食物的立体感和质感,你可以从照片中的枣和桂圆上看到最直观的效果。此时灯光具体的高度就要根据食物而定了,比如这张照片位置相对较高。“长方形柔光箱”是一种摄影灯光附件,一个长方形的灯罩,可以柔化灯光。大部分食物不适合打硬光,那样会有很生硬的阴影。如果你没有影棚灯具或者LED长明灯,也可以用自家的光源,台灯甚至窗光暂时代替,虽然效果不如这样好,但起码也可以先练练“逆光”的感觉。


PART04 九招搞定后期调色
我们请Adobe认证讲师、《摄影之友-影像视觉》数码暗房作者黄一凯总结了最常用的九个Camera Raw和Photoshop调色工具,让你的照片效果如虎添翼!


MODE01 整體色调调整利器:色温/色调
色温对于画面氛围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无论是照片还是视频都应该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色温和色调能成为CameraRaw中的第—个设置选项。主光源色温决定了一张照片的整体色彩表现,调整色温时,设置色温低于主光源色温画面将偏冷,传递出平静、冷峻、阴暗等情绪;反之,设置色温高于主光源色温时画面偏暖,传递出积极、向上、健康等情绪。另外许多人在调色时往往忽略了色温与明暗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情况下,经验丰富的调色师在降低色温的同时,也需要适当降低画面的亮度,反之亦然。在Camera Raw中这个通常直接使用曝光滑块就可以进行调整,但有时候也需要配合高光、白色等滑块,让照片看上去更加自然。
调整色温,Phofoshop中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