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莫斯科当地时间3月5日对99.97%选票的统计结果,普京以63.60%的得票率在5位总统候选人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这等于宣布普京在第一轮就轻松过关,赢得大选。
得知获胜后,普京在莫斯科马涅什广场集会上向10余万支持者含泪宣布“我们已经赢得选举!”
围绕着这次总统选举的背景、特点以及普京在新的总统任期将面临的新挑战,新政府将会在经济发展转型与创新、社会稳定与繁荣等方面采取哪些新的政策选择,俄罗斯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了解读。
回归之路布满荆棘
对比2004年连任俄总统时以71.31%的高得票率获得压倒性胜利的一帆风顺,普京此次赢得大选之路可以用“坎坷”二字来形容。
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市场问题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瓦·茨维特科夫教授指出,自2011年就已展开的总统选举战一直硝烟弥漫,普京和其领导的统一俄罗斯党(以下简称“统俄党”)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上,反对派的责难及组织的各种规模游行示威接连不断。如自2011年12月4日起,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地的民众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抗议、反对普京参选。在不久前的杜马选举中,统俄党仅以49.54%的得票率勉强保住了半数议席和第一大党的地位,与上届64%的得票率相比,可谓是一种衰败。统俄党在被誉为“总统大选预演”的议会选举中的不良表现,直接引发了俄民众对于2012年总统大选的猜测和不满,也意味着现政权的民众基础受到了削弱。
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学院第一副院长列·雅科布松教授认为,前所未有的抗议声浪让普京的王者回归之路布满坎坷,普京赢得这次大选殊为不易,这也意味着普京过去的高人气有所低落,其未来执政之路可能比他前两任时期更为复杂和麻烦。民众广泛参与的各种抗议充分表达出人民对政府政策、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虽然政府采取竭尽全力大幅度提高退休金、助学金和失业救助等措施,勉强没有使国民生活水平发生明显下降,但2009年经济同比衰退7.9个百分点,在世界各大国中表现最差,无异于遭受了一场战争劫难。这些均使俄罗斯民众深感不满,使得普京多年来的压倒性高人气下挫,在俄罗斯受欢迎程度降低,为其未来执政增添了诸多变数。
对于统俄党在杜马议选中遭到的质疑,以及普京回归总统道路上面临的重重困难,云南财经大学中俄亚太全球问题研究中心执行委员会主任李鼎鑫分析指出,西方作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如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就曾高调指责俄选举违规,并宣称俄当局应对此采取行动,以英美为首的西方社会明里暗里插手俄罗斯大选,联手非政府组织煽动“反普”情绪,这些都是为了阻挠和打击普京一贯坚持的以俄罗斯利益为基准的执政政策。同时,俄罗斯部分民众也开始对“梅普”的政治结构出现审美疲劳。俄民众的“普京疲劳症”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998年金融危机的滞后效应以及两次车臣战争的阴霾让俄罗斯政权十分孱弱,普京采取较为强硬的手段来保障俄政权稳步运行,但这也导致所谓的“圣彼得堡帮”出现,并让普京内阁里滋生了不少腐败。此外,普京也未能如民意所愿的那样,大刀阔斧地推行经济领域的改革。这些都不断消磨着民众的忍耐力。
新总统面临新挑战
虽然普京获得了本次大选的初步胜利,但政治上的敌对势力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俄总统候选人、俄罗斯共产党领导人久加诺夫得知选举结果后表示不承认此次选举的结果;独立参选人普罗霍罗夫则表示过将建立自己的政治党派,并在2018年重回“战场”。因此,如何团结反对派,凝聚民心,共同开拓俄罗斯新未来,是普京新政府将面临的一大挑战。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研究员王郦久表示,普京当选总统后,首先,需要整合各种政治力量,团结其他政党,将之拧成一股绳,以更好地为国家发展共同作出努力。普京已经表示要与反对派开展对话,但弥合并不容易。其次,需要进一步强化经济改革,使俄罗斯经济从原料经济逐渐向技术和新知识经济转换。同时,反对派等也都认为要加快经济转换。这是一个大文章,也是一个大难题。再次,需要调和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西方觉得与强硬的普京难打交道,美国甚至有人撰文称美国人不喜欢普京。
此外,李鼎鑫指出,俄民众并不只是关注解决温饱等问题,他们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民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也越来越关注国家未来发展的走向。因此,为了安抚国内反对意见,普京需要采取更为亲民、温和的路线。
印度经济与社会转型研究所所长D.S.德施潘德教授说,普京重返总统宝座基本顺应了俄民意和俄民族政治文化传统诉求。鉴于普京所拥有的依然十分广泛的群众支持基础,他本人所具备的人格魅力和政治智慧及丰富的治国经验,再加上这次大选前后俄境内发生的众多抗议事件和对这些反对声音的反省,预计普京此次就任总统后,会如他选前所发表的一些宣示性论述所言,大力推动经济发展、调整和改善制度政策,推进国防现代化,富民强国。这样,俄罗斯将获得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期,推动俄罗斯崛起迈上一个新台阶。
中俄合作可望迈上新台阶
对于普京就任总统后中俄合作关系的热点话题,王郦久表示,普京一直是中俄关系的积极推进者,也可以说他是中俄友好关系的缔造者之一。其中一个主要标志是,与中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是一个总结过去、面向未来的指导性文件,双方都认为是一个非常好的文件。2011年是该条约签署十周年,胡锦涛主席和梅德韦杰夫、普京进一步规划了两国关系的发展蓝图。普京在此次大选前发表对外政策的文章中也专门提了中俄关系,并将之放在突出地位,他表示十分重视中国的发展、欢迎中国强大,希望俄罗斯能借助中国迅速发展的东风,以促进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进一步发展。王郦久说:“我认为中俄两国关系会在现有基础上向更广、更宽、更深、更高方向迈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员屠新泉也认为,西方围堵将促使俄罗斯东向政策的提速,普京最近指出,中俄友好协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俄罗斯将珍视其与中国的合作关系,俄罗斯将发展远东地区以及和中国更为密切的经济协作作为未来主要任务之一。因而,中国可享受其政策红利,共同推动中俄在联合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方面的合作;同时,普京作为与中国打交道多年的总统,能使中俄关系包括能源合作,稳健推进;此外,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俄经贸关系规范化将起到促进作用。
得知获胜后,普京在莫斯科马涅什广场集会上向10余万支持者含泪宣布“我们已经赢得选举!”
围绕着这次总统选举的背景、特点以及普京在新的总统任期将面临的新挑战,新政府将会在经济发展转型与创新、社会稳定与繁荣等方面采取哪些新的政策选择,俄罗斯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了解读。
回归之路布满荆棘
对比2004年连任俄总统时以71.31%的高得票率获得压倒性胜利的一帆风顺,普京此次赢得大选之路可以用“坎坷”二字来形容。
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市场问题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瓦·茨维特科夫教授指出,自2011年就已展开的总统选举战一直硝烟弥漫,普京和其领导的统一俄罗斯党(以下简称“统俄党”)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上,反对派的责难及组织的各种规模游行示威接连不断。如自2011年12月4日起,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地的民众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抗议、反对普京参选。在不久前的杜马选举中,统俄党仅以49.54%的得票率勉强保住了半数议席和第一大党的地位,与上届64%的得票率相比,可谓是一种衰败。统俄党在被誉为“总统大选预演”的议会选举中的不良表现,直接引发了俄民众对于2012年总统大选的猜测和不满,也意味着现政权的民众基础受到了削弱。
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学院第一副院长列·雅科布松教授认为,前所未有的抗议声浪让普京的王者回归之路布满坎坷,普京赢得这次大选殊为不易,这也意味着普京过去的高人气有所低落,其未来执政之路可能比他前两任时期更为复杂和麻烦。民众广泛参与的各种抗议充分表达出人民对政府政策、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虽然政府采取竭尽全力大幅度提高退休金、助学金和失业救助等措施,勉强没有使国民生活水平发生明显下降,但2009年经济同比衰退7.9个百分点,在世界各大国中表现最差,无异于遭受了一场战争劫难。这些均使俄罗斯民众深感不满,使得普京多年来的压倒性高人气下挫,在俄罗斯受欢迎程度降低,为其未来执政增添了诸多变数。
对于统俄党在杜马议选中遭到的质疑,以及普京回归总统道路上面临的重重困难,云南财经大学中俄亚太全球问题研究中心执行委员会主任李鼎鑫分析指出,西方作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如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就曾高调指责俄选举违规,并宣称俄当局应对此采取行动,以英美为首的西方社会明里暗里插手俄罗斯大选,联手非政府组织煽动“反普”情绪,这些都是为了阻挠和打击普京一贯坚持的以俄罗斯利益为基准的执政政策。同时,俄罗斯部分民众也开始对“梅普”的政治结构出现审美疲劳。俄民众的“普京疲劳症”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998年金融危机的滞后效应以及两次车臣战争的阴霾让俄罗斯政权十分孱弱,普京采取较为强硬的手段来保障俄政权稳步运行,但这也导致所谓的“圣彼得堡帮”出现,并让普京内阁里滋生了不少腐败。此外,普京也未能如民意所愿的那样,大刀阔斧地推行经济领域的改革。这些都不断消磨着民众的忍耐力。
新总统面临新挑战
虽然普京获得了本次大选的初步胜利,但政治上的敌对势力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俄总统候选人、俄罗斯共产党领导人久加诺夫得知选举结果后表示不承认此次选举的结果;独立参选人普罗霍罗夫则表示过将建立自己的政治党派,并在2018年重回“战场”。因此,如何团结反对派,凝聚民心,共同开拓俄罗斯新未来,是普京新政府将面临的一大挑战。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研究员王郦久表示,普京当选总统后,首先,需要整合各种政治力量,团结其他政党,将之拧成一股绳,以更好地为国家发展共同作出努力。普京已经表示要与反对派开展对话,但弥合并不容易。其次,需要进一步强化经济改革,使俄罗斯经济从原料经济逐渐向技术和新知识经济转换。同时,反对派等也都认为要加快经济转换。这是一个大文章,也是一个大难题。再次,需要调和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西方觉得与强硬的普京难打交道,美国甚至有人撰文称美国人不喜欢普京。
此外,李鼎鑫指出,俄民众并不只是关注解决温饱等问题,他们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民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也越来越关注国家未来发展的走向。因此,为了安抚国内反对意见,普京需要采取更为亲民、温和的路线。
印度经济与社会转型研究所所长D.S.德施潘德教授说,普京重返总统宝座基本顺应了俄民意和俄民族政治文化传统诉求。鉴于普京所拥有的依然十分广泛的群众支持基础,他本人所具备的人格魅力和政治智慧及丰富的治国经验,再加上这次大选前后俄境内发生的众多抗议事件和对这些反对声音的反省,预计普京此次就任总统后,会如他选前所发表的一些宣示性论述所言,大力推动经济发展、调整和改善制度政策,推进国防现代化,富民强国。这样,俄罗斯将获得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期,推动俄罗斯崛起迈上一个新台阶。
中俄合作可望迈上新台阶
对于普京就任总统后中俄合作关系的热点话题,王郦久表示,普京一直是中俄关系的积极推进者,也可以说他是中俄友好关系的缔造者之一。其中一个主要标志是,与中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是一个总结过去、面向未来的指导性文件,双方都认为是一个非常好的文件。2011年是该条约签署十周年,胡锦涛主席和梅德韦杰夫、普京进一步规划了两国关系的发展蓝图。普京在此次大选前发表对外政策的文章中也专门提了中俄关系,并将之放在突出地位,他表示十分重视中国的发展、欢迎中国强大,希望俄罗斯能借助中国迅速发展的东风,以促进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进一步发展。王郦久说:“我认为中俄两国关系会在现有基础上向更广、更宽、更深、更高方向迈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员屠新泉也认为,西方围堵将促使俄罗斯东向政策的提速,普京最近指出,中俄友好协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俄罗斯将珍视其与中国的合作关系,俄罗斯将发展远东地区以及和中国更为密切的经济协作作为未来主要任务之一。因而,中国可享受其政策红利,共同推动中俄在联合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方面的合作;同时,普京作为与中国打交道多年的总统,能使中俄关系包括能源合作,稳健推进;此外,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俄经贸关系规范化将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