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十号科学实验卫星圆满完成预定科研项目

来源 :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jjg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讯]2016年4月6日凌晨1时38分,搭载着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起飞。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这是继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之后,我国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发射的第二颗科学卫星,它是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中唯一的返回式卫星,也是单次开展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实验项目最多的卫星。
  返回式卫星是指在近地轨道运行的无人返回型航天器。早期的目的是把卫星在太空拍摄的大量照片带回地面。美国、苏联、中国、日本等国均曾成功或部分成功研制出返回式卫星,其中美国、苏联和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最先且比较充分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返回式卫星具有很明显的优势,该类卫星以胶片回收型遥感方式完成了大量国土普查和详查、地形测绘等飞行任务,获得了大批有价值的遥感资料。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和航天任务的多样化,原来用于对地遥感、大地测量的返回式卫星逐渐被无线遥感传输手段所替代,但我国保持了连续发射返回式卫星的模式,将它应用于空间科学实验活动,这一领域的领先优势对我国空间科学研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实践十号卫星工程由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总负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研制卫星系统及卫星平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研制发射卫星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26次飞行。空间科学卫星工程常务副总指挥、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透露,实践十号卫星于2012年12月31日正式立项,其主要科学目标是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研究、揭示微重力条件和空间辐射条件下物质运动及生命活动的规律。卫星总设计寿命15天,利用我国成熟的返回式卫星技术,在轨道上利用太空中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完成19项科学实验,涉及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空间材料科学、空间辐射效应、重力生物效应、空间生物技术等六大领域。其中,8项流体物理和燃烧实验在留轨舱内进行,另外11项科学实验在回收舱进行。
  按预定计划和程序,在太空充当了12天临时实验室的实践十号于4月18日下午携带小鼠胚胎、蚕、果蝇、线虫、拟南芥等“乘客”成功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着陆区域。回收的11台科学实验载荷及实验样品将交付科学应用系统,部分空间生命科学样品还将与地面实验结果进行比对。留轨舱内的8台有效载荷将继续空间科学实验和拓展实验。此次实践十号的太空之旅圆满完成所有预定科研项目,标志着中国返回式卫星迎来了科学应用时代。
其他文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彭承志团队,联合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团队,以及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国家天文台、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通过“墨子”量
麦考莱是一位对数学有着突出贡献、并培养了不少优秀学生的数学家,但他毕生在中学从教,这在科学和教育史上实属罕见。
德国生物学家和自然哲学家海克尔,是达尔文进化论在德国乃至世界范围最早的忠实拥趸者和传播者。他提出并阐释“种系发生”与“重演律”的科学理论,并试图以自然科学为基础构建
继2015年10月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之后一个月,中微子领域再传喜讯:大亚湾中微子团队斩获2016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共同分享这一大奖的还有其他四个国际中微子实验团队(KamLAND,K2K/T2K,SNO,Super Kamiokande)。在此向大亚湾合作组,向大亚湾实验组的领头人王贻芳和陆锦标致以衷心祝贺!  “突破奖”授予发现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  荣获“突破奖”的五个实验团队发现了中微子
1967年发现脉冲星以后.全世界的射电望远镜都把巡天发现脉冲星列为最重要课题之一,帕克斯(Parkes)射电望远镜发现的脉冲星数目超过总数的2/3-澳大利亚曼彻斯特(R.N.Manchester)教授和
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中国的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的坎贝尔和日本的大村智。屠呦呦因“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分享一半奖金,另两位科学家因“有关旋盘尾线虫感染新疗法的发现”获得另一半奖金。他们的发现对一些最具毁灭性的寄生虫疾病的治疗做出了革命性贡献,为拯救人类生命,为改善人类健康、减轻病痛带来的功德不可估量。  中国的屠呦呦、爱尔兰的坎贝尔(William C.Campbell)和日本的
着重从理论上分析了变频调速泵节电率ζ和〔(△P/△γ)+△Z〕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对于〔(△P/△γ)+△Z〕值小的工艺用泵部位增设变频器节电效果最为显著,这一理论分析对于工程技术人
我厂催化裂化装置经过长时间的工业试验,不仅在正常生产时停用了加热炉,而且在装置事故处理和开停工阶段找到了替代热炉给原料升温的新途径。同时以实 分馏塔低温进油组织开工
本文对比国内外脱硫醇工艺,介绍了催化裂化装置脱硫醇新工艺实用性技术,对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本文通过对催化回炼同的性质及加氢炼化装置,催化裂化装置反应特点的讨论,提出采用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化装置回炼油的加工方案,加氢裂化装置掺炼油化炼油工业实验表明,催化裂化-加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