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从农业文化向工业文化的过渡。批判现实主义对城市批判得很厉害,到21世纪,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和立场不同了,我们应该欢迎城市,欢迎城市化的到来。近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脚步逐渐加快。按国家统计年鉴,我国每年增长的城市有60个左右,1999年公布的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数字是688个,估计近两年这个数字增加很大。 广东正在撤并乡镇,要求15年内完成城市化进程,为实现现代化创造条件。
但是城市文化的一个更重要方面是城市如何建设得更有诗意,这是城市诗学的问题。要让居民感受到诗意,感受到美,诗意地栖居大地。就目前既有的条件,我们不可能回到乡村去寻找诗意,那么就要求城市的建设、城市的管理考虑到诗意,考虑到美,城市的绿化、城市的小区建设、城市的生活质量要考虑到城市的文化内涵。城市文化设计范围很广,我们的衣食住行等都关系到城市文化建设,审美享受是城市文化建设必须考虑的。
从新的起点寻找城市的品位和城市的精神
李江涛(广州市社科院党组书记兼副院长、研究员)——
城市是个现代概念。城邦很早就有了,但古代的城邦和现代的城市不一样。城市化可以分两块来谈:一方面是原来的大、中城市的改造;另一方面是新兴城市的建设。原有的农村变成城镇,再变成城市,同样面临着城市文化建设的问题。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是一个资源集约的过程,它将各方面的功能集纳、丰富起来。根据规模效应的原理,城市的能源和空间被节约了,不像农村那样任意占有空间,比如城市的供应系统就是如此,我们的地下布满了管道,形成了高度集约。如果像美国那样提倡郊区化,从资源节约角度上讲是一种很大的浪费,成本大为提高。尤其对我们国家来说更是如此,我们的人均资源如此稀少,放着已经建成的城市不用又搬到郊区重新建设,那是非常浪费的,我们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我们新城市建设应该有一个新的高的起点,我们既要使城市的交通顺畅,又要高楼大厦。20世纪的70和80年代实施的见缝插针是为了节约,避免占用菜地,当时的资源支配和利用就是这样一个有限的水平。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客观条件,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了调动资源的能力,因为当时能够支付的成本有限。我这样讲不是为过去辩护,而是主张实事求是面对实际情况。
目前,我们一方面迫切需要进行城市改造;一方面需要开展城市建设,其实也就是文化建设。国际上有名的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和品位,我们的城市是否有品位,是否有自己的精神,很值得我们研究。
我们面临新的挑战:新涌现的网络文化、新人类等都构成了社会的新课题。农业文明的基础是所属关系,如血缘和地缘关系,城市人口的流动性却越来越大,节奏日益加快,人际关系的瞬时性以及快餐文化对我们的心态、心理和情感带来巨大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加速了信息交流速度,改变了信息状况,信息变成了一种资本,每个人有不同的信息偏好,选择不同,更成就了个性化。现在的城市化和四五十年前不一样,新的文化尤其是亚文化发展非常迅速,知识淘汰率非常高,电脑软件12个月就更新。网络文化使人类社会第一次出现了前代向后代学习的局面。社会的主导文化肯定在城市产生,不可能先出现在农村。一些亚文化和反文化都将在城市出现,个性自由、人的独立性、追求民主等素质都必然受到影响。城市文化的研究任务越来越重,也越来越迫切。
研究城市文化就必须面对世俗文化的问题,按后现代的观点,世俗文化就是大众文化,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器物文化,指表层的有形的层面,如建筑等;二是制度文化,如法律法规;三是意识形态方面,包括人的素质、道德、德性方面。像随地倒垃圾、污染环境就属于此。在文化建设上,人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的建筑为什么没有品位?是人没有品位,是从事城市建设和设计的人没有品位,或者说没有达到我们理想的层次,停留在器物文化的水准。在美国,唐人街都比较脏,这实际上是文化问题。再比如:是否乐意帮助人就不仅是个道德问题,反映也是一种文化,美国人比较乐意帮助人,你向他打听路,他可能也不太熟悉,但他会开着车带你去到那个方向的路口。
城市建设的人文精神很重要。前不久通过一个交通法规,违反交通规则的人的撞死了白撞。武汉第一例是撞死了一个老教授,结果大家都不好下台。欧美对人的重视程度非常高,而且处处都体现出来。我是在美国学的开车,他们的交通规则是:当你开车时,不管前面是否斑马线,只要有行人穿越,一定要停下车来。这与我们撞了白撞恰好相反。什么价值是我们所追求的?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关系到人文基础。
科学发展提出了让人困惑的道德、伦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像当前悄然流行的无性同居、对偶婚姻、周末夫妻等。代沟的加深也在表明社会变化加快。过去我们一直是一元化思维,现在提倡思想多元化,讲究个性化。所以很多属于亚文化范畴的如今变成了主流文化。像70年代牛仔裤、DISCO、通俗唱法等当时都不被接受,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现在已经被大众接受了。当然,一元和多元也有个限度问题,既要提倡多元,又要设立边界,把握社会承受的限度。
我们在整个城市化过程中观念滞后,没有按照资源配置规律行事。观念的落后,不仅表现在规划方面,而且表现在管理和建设方面。长期以来行政触角伸向每个角落,甚至出现了处级和尚、方丈之类的怪事。改革开放前,我们没有民营经济,民间媒体、民间社团、民间办学更是无法设想,政府是无所不包的,负担很重,负有无限责任。美国却很不同,政府背后的框架是精英设计的,底下的文官系统就是木偶,照规章办事。精英集中在大学、研究部门、思想库和企业。其中主要是在企业,社会的主要创新来自企业,企业推动社会前进。精英设计好程序,然后流水作业,各就各位。这是涉及到城市管理体制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应由政府来倡导引领
朱秉衡(广州开发区建设开发总公司总经理,中山大学兼职教授)——
题目一直是政府、舆论界和学术界忽略的问题。如果不尽快有专业研究并影响政府的话,将带来一系列弊端。
在这里我想以广州为例。广州市号称全国排行第三,实际上比起国内的许多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广州的城市建设是落后的。北京、上海不说,就是大连、青岛等近几年变化也相当大。每过几年去,都会感到变化。不是觉得它扩大了,而是发现它有了自己的形象。上海有大都市气派,北京的皇城和古都特色保存得非常好。珠三角的珠海、中山等城市也折射出沿海中等城市的特色,人与环境达成和谐的新境界。但是广州却相对滞后。
前些年广州提倡建设国际大都市,我以人大代表的身份说过一些令政府难堪的话,用反讽的方式建议将“国际大都市”改为“国际大集市”。那些年,政府的主导思想虽然营造了一种轰轰烈烈的气派,但没有明确的建设现代城市的概念,一味地追求繁华。拆围墙大搞商业,用灯光夜市烘托城市的繁荣,都是表面工夫。广州的旧城改造是失败的,原有的风味都被改掉了。不要说西关大屋,就是骑楼也已经消失得差不多。要知道,骑楼原本是广州城市最大的特色。广州新城市建设的起点也很低,道路的所有相交都是简单的十字架,连辅助道也没有,交通能不堵塞吗?广州在交通规划方面做得很不够,广州大道当年是城市南北的主要通道,而从中山大道到洛溪桥之间 2公里长的路段里竟有11个出口,经常造成广州大道塞车,结果把西边的旧城区和东边的新城区完全隔开了。天河区的兴起是10年之间的事情,当年大家对天河体育中心一带寄予很大希望,因为地势开阔,而且是后开发区域,有规划方面的优势,但现在那里的塞车已经非常厉害。广州交通堵塞尤为明显的是东、西、南、北四个出口,非常拥挤、小气,与交通容量不合适,与一个大城市的形象不匹配。
广州关于城市设施的观念陈旧,绿化隔离带竟是广州粉尘污染来源。以裸露的绿化带隔离道路是20世纪50年代的陈旧做法。逢下雨或者给绿化带浇水时,绿化带泥水漫流,当太阳晒干了又是尘土飞扬。绿化带本来是为了使城市变得美观,结果事与愿违,成了污染的来源。几十年过去了,这种陈旧的观念和做法却一点也没改变。
文化的推动和发展就是在矛盾中寻找一个适度的解决办法。找准矛盾就可以解决问题;矛盾找不准,找不及时,就容易错位,容易失误。过去广州一直把精力放在城市扩张、制造繁荣景象上面,如今这一届市政府的领导班子非常明智而有理性,它终于把城市的管理放到了首要地位,没有追求吹糠见米的功利目的,一上来就投进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大搞绿化和“穿衣戴帽”工程,“小变”“中变”以至于“大变”的目标递进追求对于城市形象的改观很有好处。
至于城市建筑,我记得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评价说:中国的城市有非常多的房子,但没有一座建筑。这很有力地概括了我们城市建设的弊病:仓促急躁,缺乏精心的构思和文化内涵。我认为,我们的城市建筑要体现中国特色、地区特色和民俗特色。
第一,是要有文化内涵。国外的大城市都有自己标志性的建筑,其他城市模仿不了,像悉尼的歌剧院、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在上个世纪的四五十年代,爱群大厦和南方大厦是广州的标志性建筑,那时,即使是乡下老太太,只要看到这两座建筑的图形她就知道说的是广州。而今天,我们有那么多高楼大厦,而且比这两座大厦高的有的是,可是谁能成为标志呢?有谁像上海的电视塔和歌剧院一样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影响呢?建筑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并且要有历史延续性才符合文化发展的需要。
第二,它应当是民俗的、地方的。如青岛市,既保留了当年殖民地的建筑特色,同时新城区的建设也有自己统一的风格,这样城市就有了自己的独特形象。
第三,它必须是历史的、经典的。欧洲很多城市的经典意识很强,建筑很讲究历史的延续性甚至视觉的协调性。在巴黎卢浮宫那儿建一个金字塔,他们的国会讨论了二三十年才通过,一直担心它破坏了城市的整体历史感。我猜想如果提议建一个紫禁城,再讨论二三十年也是不会通过的。
这十多年的城市建设,将广州2800多年的历史感摧毁得所剩无几了,整个城市缺乏经典之作,城市就像少了灵魂,显得很浮躁,甚至跟着风转,误以为高楼大厦就是都市的标志。近几年有意识地恢复了一些历史感,上下九路、东山等恢复了原样,但还是很不够,如果这种意识提早20年,情况会好得多。全国情况也差不多,古城只剩下山西的平遥等很少几个地方。西方人的观念不一样,他们很多建筑方面的法律规定房子必须保持原来的样子,你可以住,也可以卖,但不能改动。德国还规定房子每5年就得油漆一遍。当然我们也不能仅仅拘泥于经典,还要有前瞻性的东西,眼光要投射到几十年后,不然也要落伍。这方面政府应当组织文化部门、规划部门和专业人士去研究。广州城市问题的根由是城市文化建设不到位。今天,新事物不断涌现,文化建设的新课题、新视点也不断涌现,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应由政府来倡导,但是政府的主导地位目前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城市的高度发展带来就业方便、经济繁荣等社会的进步,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人类的功利追求永远存在,而人的本性和精神追求同样重要。文化价值观念要求超越功利,从这个角度上说文化是奢侈的。二者不可避免地发生矛盾,如何统一二者,如何在满足功利需求的同时考虑人的精神渴望,这就是城市化和城市文化要考虑和处理的问题。
所谓实用,有时是反文化的。比如说,电冰箱的包装纸箱是个有用的东西,下次搬家还要用,但是堆在家里就影响了环境。阳台本来是个欣赏风景的地方,如果堆满了杂物就失去了其本来价值。如此小事都会有很大矛盾,体现出观念的冲突。如果是老妈当家,东西就到处都是;如果是年轻人当家,家里就会随时处理废物。我们的城市建设理念应当是怎样的呢?很值得我们思忖。
研究城市化进程必然涉及到农民问题。农民的身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从“生而平等”的角度来讲,不应该有身份差异存在。美国给印第安人居住区保留了特权,但他如果愿意加入美国公民行列,身份变了,特权也就丧失了。我们不同,哪怕你是上海人在广州工作,只要你没有广州户口,你就是打工仔。身份差异问题必须从根源上解决。与此相关的还有城中村的问题。城中村就像城市的一个个土堡垒,文明程度最低,没有纳入城市化的轨道。以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当年要建一个科学城,如果把那块地方的农民全迁出去,需要20多个亿,成本很大;但是不搬的话,建成的新科学城将变得不伦不类。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决定搬迁,现在的科学城建设得很漂亮。另一个相对应的例子是开发区的东区建设,当时没舍得支付那两三千人的搬迁费用,暂时保留了一块都市里的村庄,现在就变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开车在开发区转一圈,整体感觉是非常漂亮,但保留的那一小块很扎眼,成了一段非常难看的景观。所以我说,城市化过程往往是一个价值观的选择问题。
文化建设决不仅仅是改变城市面貌那么简单,它涉及到许多深层次的软件类的东西。社会的发展使得很多外延界限不明晰的事物在城市中涌动,许多问题还有待我们深入研究探讨。比如说,吸毒的是非界限非常明晰,而第三者这个问题就复杂得多,但是目前却有简单化看待和处置之虞。我们的文化建设决不能往回走,城市化必须与现代化同步。
建设城市文化应在思想方法上认真梳理
王业群(广东省文化厅文化市场处处长,省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有一阵子,包括广东好多城市在内的地方都提出要建国际大都市,有些小镇还提出要“建国际化小都市”。我国的城市建设不立足本国,不设法突出自己的特色,老要往国际上靠,这种思维方式有问题。
其实,上个世纪的50年代我们就应该触及城市建设和管理这个课题。毛泽东在建国前夕说过:我们很快就要取得政权了,国民党可能会嘲笑共产党不会建设和管理城市。可是事实上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问题却一直被搁置一边,到改革开放后才正式提上日程。
我们的根本问题是人的素质问题。城市化的过程应当是人的现代化过程。城市把路开得再宽有什么用呢?汽车、行人有空就钻,不塞车就奇怪了。这就是典型的素质问题。人的素质上不去,城市的文化素质也上不去。我以前老以为广州塞车是因为路窄,去了英国伦敦才知道,根本原因不在这里。人家的马路更窄,但交通井然有序。他们的一些公众场合,并没有富丽堂皇的大厅,都很拥挤,但是有秩序。人的素质不是十年八年能上来的,我们的差距还很大。
我们搞文化的,到国外的文化场所看看,总不由得非常羡慕。英国的剧院上演的都是芭蕾舞、歌剧等高雅的经典的东西,半年前通过网络票就订完了,要提前一年才能联系上。我们长期投资创作,人家是投资一部经典的东西,就长年地上演。那些节目都是欣赏性的,观众全是中年人。我们是娱乐却是追星,完全是消遣性的,老人、小孩全带去,会场乱糟糟的。英国人上歌剧院却是身份的象征,上演的可能是他们非常熟悉的曲目,同好莱坞完全不同。
英国的博物馆藏品有600万件产品,一年的观众是六七百万,他们采取自愿投币制度,你愿意投币多少就投多少,他们不在乎门票收入,光是这一点就看出他们有长远的目光。博物馆成为城市的标志和骄傲,大大地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并以此带动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进入产业化运作。深圳就尝到了发展文化产业的甜头,先是中英街,后来是锦绣中华、民俗村、世界之窗,再是欢乐谷,现在又在投资新建更新的项目,已经形成了规模效应,对深圳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城市文化建设有一个定位问题。我们对自己的城市很陌生,定位不清楚、不准确。比如广州也跟着提出建“山水城市”,其实世界上大多城市都依山傍水,过去交通依靠水路,城市都是依水而建,在这样的背景下喊出建“山水城市”的口号有多大意义呢?还算得上特色吗?何况,广州的山也是非常少的。
我总认为城市文化的建设不从观念入手不行。比如说,我们建标志性建筑是因为要标志性而标志性,还是因为城市发展的内涵需要标志性建筑呢?广州建歌剧院的提议老是将广州要与国际接轨作为理由,这种思维的方向就不对,不是根据市民的文化需求和市场规律做选择。建设文化设施首先是需要,是当地的文化发展需要,有这个市场需要才行。否则,花了许多钱,有了一流的设施,但没有一流的表演,最终只能是出租铺面,走商业化道路。就像现在不少图书馆一样,把地方拿出来给人家搞复印、开小卖店,干什么的都有。此外,我们搞文化建设还存在攀比心理,你多大,我就比你更大,这对于文化建设有极大危害,许多文化设施的大而不当、大而无用就是这样产生的。
文化建设有个认识和发展过程,这不奇怪,城市文化要通过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来体现。过去老一代建设者反对“贪大求洋”,将就能生活就行。这几年搞城市建设的观念变了,领导都是有学问的年轻人,他们具有更现代的观念。广州的城市建设思路这几年有明显不同,珠三角的城市领导也一样,比如佛山,这几年经济形势不好,市领导提出,经济增长点不在别的地方,就在文化旅游。
如今北京提出要将文化作为支柱产业,这就对了。北京光是搞好旅游业就够了,可是前些年老提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工业基地,把北京搞得很混乱,加上水资源严重缺乏,甚至连迁都的说法也浮现了。
要想城市化进程良性发展,我们还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每届政府都考虑自己的政绩,总觉得自己在任几年要留下点痕迹,这就免不了急功近利。近几年建广场成风,一个接一个,有必要吗?第一次到东莞市的长安镇,那文化广场真让人惊叹,但看多了,发现各个地方全是沿用一个模式,跟风上。后来才知道,是否有文化广场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指标?广场风、草坪风、地铁风,一阵接一阵,根本没有自己的个性,也没有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去考虑问题。在这种行政思路制约下,什么都搞不好。
我们目前凡事都搞大一统。总是从某个点出发,然后树典型,再由点到面铺开去。没有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社会需求去解决实际问题,导致各自的发展空间都太狭窄,不能得到充分发展。这其实是中国哲学趋同的一种表现,要想真正建设好我们的城市,建设好我们的城市文化,还得在思想方法上认真梳理。
但是城市文化的一个更重要方面是城市如何建设得更有诗意,这是城市诗学的问题。要让居民感受到诗意,感受到美,诗意地栖居大地。就目前既有的条件,我们不可能回到乡村去寻找诗意,那么就要求城市的建设、城市的管理考虑到诗意,考虑到美,城市的绿化、城市的小区建设、城市的生活质量要考虑到城市的文化内涵。城市文化设计范围很广,我们的衣食住行等都关系到城市文化建设,审美享受是城市文化建设必须考虑的。
从新的起点寻找城市的品位和城市的精神
李江涛(广州市社科院党组书记兼副院长、研究员)——
城市是个现代概念。城邦很早就有了,但古代的城邦和现代的城市不一样。城市化可以分两块来谈:一方面是原来的大、中城市的改造;另一方面是新兴城市的建设。原有的农村变成城镇,再变成城市,同样面临着城市文化建设的问题。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是一个资源集约的过程,它将各方面的功能集纳、丰富起来。根据规模效应的原理,城市的能源和空间被节约了,不像农村那样任意占有空间,比如城市的供应系统就是如此,我们的地下布满了管道,形成了高度集约。如果像美国那样提倡郊区化,从资源节约角度上讲是一种很大的浪费,成本大为提高。尤其对我们国家来说更是如此,我们的人均资源如此稀少,放着已经建成的城市不用又搬到郊区重新建设,那是非常浪费的,我们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我们新城市建设应该有一个新的高的起点,我们既要使城市的交通顺畅,又要高楼大厦。20世纪的70和80年代实施的见缝插针是为了节约,避免占用菜地,当时的资源支配和利用就是这样一个有限的水平。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客观条件,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了调动资源的能力,因为当时能够支付的成本有限。我这样讲不是为过去辩护,而是主张实事求是面对实际情况。
目前,我们一方面迫切需要进行城市改造;一方面需要开展城市建设,其实也就是文化建设。国际上有名的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和品位,我们的城市是否有品位,是否有自己的精神,很值得我们研究。
我们面临新的挑战:新涌现的网络文化、新人类等都构成了社会的新课题。农业文明的基础是所属关系,如血缘和地缘关系,城市人口的流动性却越来越大,节奏日益加快,人际关系的瞬时性以及快餐文化对我们的心态、心理和情感带来巨大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加速了信息交流速度,改变了信息状况,信息变成了一种资本,每个人有不同的信息偏好,选择不同,更成就了个性化。现在的城市化和四五十年前不一样,新的文化尤其是亚文化发展非常迅速,知识淘汰率非常高,电脑软件12个月就更新。网络文化使人类社会第一次出现了前代向后代学习的局面。社会的主导文化肯定在城市产生,不可能先出现在农村。一些亚文化和反文化都将在城市出现,个性自由、人的独立性、追求民主等素质都必然受到影响。城市文化的研究任务越来越重,也越来越迫切。
研究城市文化就必须面对世俗文化的问题,按后现代的观点,世俗文化就是大众文化,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器物文化,指表层的有形的层面,如建筑等;二是制度文化,如法律法规;三是意识形态方面,包括人的素质、道德、德性方面。像随地倒垃圾、污染环境就属于此。在文化建设上,人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的建筑为什么没有品位?是人没有品位,是从事城市建设和设计的人没有品位,或者说没有达到我们理想的层次,停留在器物文化的水准。在美国,唐人街都比较脏,这实际上是文化问题。再比如:是否乐意帮助人就不仅是个道德问题,反映也是一种文化,美国人比较乐意帮助人,你向他打听路,他可能也不太熟悉,但他会开着车带你去到那个方向的路口。
城市建设的人文精神很重要。前不久通过一个交通法规,违反交通规则的人的撞死了白撞。武汉第一例是撞死了一个老教授,结果大家都不好下台。欧美对人的重视程度非常高,而且处处都体现出来。我是在美国学的开车,他们的交通规则是:当你开车时,不管前面是否斑马线,只要有行人穿越,一定要停下车来。这与我们撞了白撞恰好相反。什么价值是我们所追求的?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关系到人文基础。
科学发展提出了让人困惑的道德、伦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像当前悄然流行的无性同居、对偶婚姻、周末夫妻等。代沟的加深也在表明社会变化加快。过去我们一直是一元化思维,现在提倡思想多元化,讲究个性化。所以很多属于亚文化范畴的如今变成了主流文化。像70年代牛仔裤、DISCO、通俗唱法等当时都不被接受,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现在已经被大众接受了。当然,一元和多元也有个限度问题,既要提倡多元,又要设立边界,把握社会承受的限度。
我们在整个城市化过程中观念滞后,没有按照资源配置规律行事。观念的落后,不仅表现在规划方面,而且表现在管理和建设方面。长期以来行政触角伸向每个角落,甚至出现了处级和尚、方丈之类的怪事。改革开放前,我们没有民营经济,民间媒体、民间社团、民间办学更是无法设想,政府是无所不包的,负担很重,负有无限责任。美国却很不同,政府背后的框架是精英设计的,底下的文官系统就是木偶,照规章办事。精英集中在大学、研究部门、思想库和企业。其中主要是在企业,社会的主要创新来自企业,企业推动社会前进。精英设计好程序,然后流水作业,各就各位。这是涉及到城市管理体制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应由政府来倡导引领
朱秉衡(广州开发区建设开发总公司总经理,中山大学兼职教授)——
题目一直是政府、舆论界和学术界忽略的问题。如果不尽快有专业研究并影响政府的话,将带来一系列弊端。
在这里我想以广州为例。广州市号称全国排行第三,实际上比起国内的许多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广州的城市建设是落后的。北京、上海不说,就是大连、青岛等近几年变化也相当大。每过几年去,都会感到变化。不是觉得它扩大了,而是发现它有了自己的形象。上海有大都市气派,北京的皇城和古都特色保存得非常好。珠三角的珠海、中山等城市也折射出沿海中等城市的特色,人与环境达成和谐的新境界。但是广州却相对滞后。
前些年广州提倡建设国际大都市,我以人大代表的身份说过一些令政府难堪的话,用反讽的方式建议将“国际大都市”改为“国际大集市”。那些年,政府的主导思想虽然营造了一种轰轰烈烈的气派,但没有明确的建设现代城市的概念,一味地追求繁华。拆围墙大搞商业,用灯光夜市烘托城市的繁荣,都是表面工夫。广州的旧城改造是失败的,原有的风味都被改掉了。不要说西关大屋,就是骑楼也已经消失得差不多。要知道,骑楼原本是广州城市最大的特色。广州新城市建设的起点也很低,道路的所有相交都是简单的十字架,连辅助道也没有,交通能不堵塞吗?广州在交通规划方面做得很不够,广州大道当年是城市南北的主要通道,而从中山大道到洛溪桥之间 2公里长的路段里竟有11个出口,经常造成广州大道塞车,结果把西边的旧城区和东边的新城区完全隔开了。天河区的兴起是10年之间的事情,当年大家对天河体育中心一带寄予很大希望,因为地势开阔,而且是后开发区域,有规划方面的优势,但现在那里的塞车已经非常厉害。广州交通堵塞尤为明显的是东、西、南、北四个出口,非常拥挤、小气,与交通容量不合适,与一个大城市的形象不匹配。
广州关于城市设施的观念陈旧,绿化隔离带竟是广州粉尘污染来源。以裸露的绿化带隔离道路是20世纪50年代的陈旧做法。逢下雨或者给绿化带浇水时,绿化带泥水漫流,当太阳晒干了又是尘土飞扬。绿化带本来是为了使城市变得美观,结果事与愿违,成了污染的来源。几十年过去了,这种陈旧的观念和做法却一点也没改变。
文化的推动和发展就是在矛盾中寻找一个适度的解决办法。找准矛盾就可以解决问题;矛盾找不准,找不及时,就容易错位,容易失误。过去广州一直把精力放在城市扩张、制造繁荣景象上面,如今这一届市政府的领导班子非常明智而有理性,它终于把城市的管理放到了首要地位,没有追求吹糠见米的功利目的,一上来就投进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大搞绿化和“穿衣戴帽”工程,“小变”“中变”以至于“大变”的目标递进追求对于城市形象的改观很有好处。
至于城市建筑,我记得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评价说:中国的城市有非常多的房子,但没有一座建筑。这很有力地概括了我们城市建设的弊病:仓促急躁,缺乏精心的构思和文化内涵。我认为,我们的城市建筑要体现中国特色、地区特色和民俗特色。
第一,是要有文化内涵。国外的大城市都有自己标志性的建筑,其他城市模仿不了,像悉尼的歌剧院、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在上个世纪的四五十年代,爱群大厦和南方大厦是广州的标志性建筑,那时,即使是乡下老太太,只要看到这两座建筑的图形她就知道说的是广州。而今天,我们有那么多高楼大厦,而且比这两座大厦高的有的是,可是谁能成为标志呢?有谁像上海的电视塔和歌剧院一样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影响呢?建筑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并且要有历史延续性才符合文化发展的需要。
第二,它应当是民俗的、地方的。如青岛市,既保留了当年殖民地的建筑特色,同时新城区的建设也有自己统一的风格,这样城市就有了自己的独特形象。
第三,它必须是历史的、经典的。欧洲很多城市的经典意识很强,建筑很讲究历史的延续性甚至视觉的协调性。在巴黎卢浮宫那儿建一个金字塔,他们的国会讨论了二三十年才通过,一直担心它破坏了城市的整体历史感。我猜想如果提议建一个紫禁城,再讨论二三十年也是不会通过的。
这十多年的城市建设,将广州2800多年的历史感摧毁得所剩无几了,整个城市缺乏经典之作,城市就像少了灵魂,显得很浮躁,甚至跟着风转,误以为高楼大厦就是都市的标志。近几年有意识地恢复了一些历史感,上下九路、东山等恢复了原样,但还是很不够,如果这种意识提早20年,情况会好得多。全国情况也差不多,古城只剩下山西的平遥等很少几个地方。西方人的观念不一样,他们很多建筑方面的法律规定房子必须保持原来的样子,你可以住,也可以卖,但不能改动。德国还规定房子每5年就得油漆一遍。当然我们也不能仅仅拘泥于经典,还要有前瞻性的东西,眼光要投射到几十年后,不然也要落伍。这方面政府应当组织文化部门、规划部门和专业人士去研究。广州城市问题的根由是城市文化建设不到位。今天,新事物不断涌现,文化建设的新课题、新视点也不断涌现,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应由政府来倡导,但是政府的主导地位目前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城市的高度发展带来就业方便、经济繁荣等社会的进步,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人类的功利追求永远存在,而人的本性和精神追求同样重要。文化价值观念要求超越功利,从这个角度上说文化是奢侈的。二者不可避免地发生矛盾,如何统一二者,如何在满足功利需求的同时考虑人的精神渴望,这就是城市化和城市文化要考虑和处理的问题。
所谓实用,有时是反文化的。比如说,电冰箱的包装纸箱是个有用的东西,下次搬家还要用,但是堆在家里就影响了环境。阳台本来是个欣赏风景的地方,如果堆满了杂物就失去了其本来价值。如此小事都会有很大矛盾,体现出观念的冲突。如果是老妈当家,东西就到处都是;如果是年轻人当家,家里就会随时处理废物。我们的城市建设理念应当是怎样的呢?很值得我们思忖。
研究城市化进程必然涉及到农民问题。农民的身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从“生而平等”的角度来讲,不应该有身份差异存在。美国给印第安人居住区保留了特权,但他如果愿意加入美国公民行列,身份变了,特权也就丧失了。我们不同,哪怕你是上海人在广州工作,只要你没有广州户口,你就是打工仔。身份差异问题必须从根源上解决。与此相关的还有城中村的问题。城中村就像城市的一个个土堡垒,文明程度最低,没有纳入城市化的轨道。以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当年要建一个科学城,如果把那块地方的农民全迁出去,需要20多个亿,成本很大;但是不搬的话,建成的新科学城将变得不伦不类。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决定搬迁,现在的科学城建设得很漂亮。另一个相对应的例子是开发区的东区建设,当时没舍得支付那两三千人的搬迁费用,暂时保留了一块都市里的村庄,现在就变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开车在开发区转一圈,整体感觉是非常漂亮,但保留的那一小块很扎眼,成了一段非常难看的景观。所以我说,城市化过程往往是一个价值观的选择问题。
文化建设决不仅仅是改变城市面貌那么简单,它涉及到许多深层次的软件类的东西。社会的发展使得很多外延界限不明晰的事物在城市中涌动,许多问题还有待我们深入研究探讨。比如说,吸毒的是非界限非常明晰,而第三者这个问题就复杂得多,但是目前却有简单化看待和处置之虞。我们的文化建设决不能往回走,城市化必须与现代化同步。
建设城市文化应在思想方法上认真梳理
王业群(广东省文化厅文化市场处处长,省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有一阵子,包括广东好多城市在内的地方都提出要建国际大都市,有些小镇还提出要“建国际化小都市”。我国的城市建设不立足本国,不设法突出自己的特色,老要往国际上靠,这种思维方式有问题。
其实,上个世纪的50年代我们就应该触及城市建设和管理这个课题。毛泽东在建国前夕说过:我们很快就要取得政权了,国民党可能会嘲笑共产党不会建设和管理城市。可是事实上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问题却一直被搁置一边,到改革开放后才正式提上日程。
我们的根本问题是人的素质问题。城市化的过程应当是人的现代化过程。城市把路开得再宽有什么用呢?汽车、行人有空就钻,不塞车就奇怪了。这就是典型的素质问题。人的素质上不去,城市的文化素质也上不去。我以前老以为广州塞车是因为路窄,去了英国伦敦才知道,根本原因不在这里。人家的马路更窄,但交通井然有序。他们的一些公众场合,并没有富丽堂皇的大厅,都很拥挤,但是有秩序。人的素质不是十年八年能上来的,我们的差距还很大。
我们搞文化的,到国外的文化场所看看,总不由得非常羡慕。英国的剧院上演的都是芭蕾舞、歌剧等高雅的经典的东西,半年前通过网络票就订完了,要提前一年才能联系上。我们长期投资创作,人家是投资一部经典的东西,就长年地上演。那些节目都是欣赏性的,观众全是中年人。我们是娱乐却是追星,完全是消遣性的,老人、小孩全带去,会场乱糟糟的。英国人上歌剧院却是身份的象征,上演的可能是他们非常熟悉的曲目,同好莱坞完全不同。
英国的博物馆藏品有600万件产品,一年的观众是六七百万,他们采取自愿投币制度,你愿意投币多少就投多少,他们不在乎门票收入,光是这一点就看出他们有长远的目光。博物馆成为城市的标志和骄傲,大大地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并以此带动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进入产业化运作。深圳就尝到了发展文化产业的甜头,先是中英街,后来是锦绣中华、民俗村、世界之窗,再是欢乐谷,现在又在投资新建更新的项目,已经形成了规模效应,对深圳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城市文化建设有一个定位问题。我们对自己的城市很陌生,定位不清楚、不准确。比如广州也跟着提出建“山水城市”,其实世界上大多城市都依山傍水,过去交通依靠水路,城市都是依水而建,在这样的背景下喊出建“山水城市”的口号有多大意义呢?还算得上特色吗?何况,广州的山也是非常少的。
我总认为城市文化的建设不从观念入手不行。比如说,我们建标志性建筑是因为要标志性而标志性,还是因为城市发展的内涵需要标志性建筑呢?广州建歌剧院的提议老是将广州要与国际接轨作为理由,这种思维的方向就不对,不是根据市民的文化需求和市场规律做选择。建设文化设施首先是需要,是当地的文化发展需要,有这个市场需要才行。否则,花了许多钱,有了一流的设施,但没有一流的表演,最终只能是出租铺面,走商业化道路。就像现在不少图书馆一样,把地方拿出来给人家搞复印、开小卖店,干什么的都有。此外,我们搞文化建设还存在攀比心理,你多大,我就比你更大,这对于文化建设有极大危害,许多文化设施的大而不当、大而无用就是这样产生的。
文化建设有个认识和发展过程,这不奇怪,城市文化要通过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来体现。过去老一代建设者反对“贪大求洋”,将就能生活就行。这几年搞城市建设的观念变了,领导都是有学问的年轻人,他们具有更现代的观念。广州的城市建设思路这几年有明显不同,珠三角的城市领导也一样,比如佛山,这几年经济形势不好,市领导提出,经济增长点不在别的地方,就在文化旅游。
如今北京提出要将文化作为支柱产业,这就对了。北京光是搞好旅游业就够了,可是前些年老提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工业基地,把北京搞得很混乱,加上水资源严重缺乏,甚至连迁都的说法也浮现了。
要想城市化进程良性发展,我们还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每届政府都考虑自己的政绩,总觉得自己在任几年要留下点痕迹,这就免不了急功近利。近几年建广场成风,一个接一个,有必要吗?第一次到东莞市的长安镇,那文化广场真让人惊叹,但看多了,发现各个地方全是沿用一个模式,跟风上。后来才知道,是否有文化广场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指标?广场风、草坪风、地铁风,一阵接一阵,根本没有自己的个性,也没有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去考虑问题。在这种行政思路制约下,什么都搞不好。
我们目前凡事都搞大一统。总是从某个点出发,然后树典型,再由点到面铺开去。没有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社会需求去解决实际问题,导致各自的发展空间都太狭窄,不能得到充分发展。这其实是中国哲学趋同的一种表现,要想真正建设好我们的城市,建设好我们的城市文化,还得在思想方法上认真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