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电脑的广泛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许多学校已得到广泛运用。但是,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入手,我结合数学教学的实践及所参加的电教公开课、观摩课谈点认识。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发挥不够。我们知道多媒体源于媒体,高于媒体,具有集多种媒体的功能于一身,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功能的能力,实现了信息载体的多元化,同时具有更好的交互性。只有根据它自身的特点制作出来的课件并合理地应用到教学中去,才能谈得上是多媒体的应用,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是用多媒体来放一段音乐、放一段录像或放投影片,这样仅把多媒体当作单一媒体使用,就难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巨大功能,与其它媒体在教学效果上相比也只是量的变化,而没有质的提高,同时也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
二是使用不当。在教学实际中,不恰当地应用电教媒体的典型表现为:教师备课时没有经过周密的考虑,精心的设计,只是盲目使用,图表面热闹而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使用何种媒体、何时使用、使用多长时间,心中无数,这样,不但起不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作用,有时还会造成教学与手段脱节,达不到预期效果。一些公开课中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有的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为多媒体而多媒体;有的从出示教学目标,讲授新课一直到达标检测,几乎每一个环节都用上了电脑。表面上看是运用了现代教学手段,而实际上仍然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多媒体只是起了一个花架子的作用。
三是设计不尽合理。学生易对未知事物产生较强的兴趣,但自控力不强,注意力较易分散,兴趣难以持久,这就要求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考虑怎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但目前不少教师制作的课件还只是为我这一节课而制作,所以在设计时,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呈现方式也多采用线性播放,教师在操作时,也是只能“进”,不能“退”,如果某一环节操作失误,就不得不重新开始。学生也只能被电脑牵着鼻子走,而无法根据自己的意志来选择学习内容和顺序。
二、数学课堂如何更有效的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
鉴于上述提到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及教学方式的要求,个人觉得在制作数学教学课件中,应满足以下要求:
1.课件“应充分表现数学的动态性,使数学关系的静态结构表现为时空中的动态过程,从而增强了观察、实验与研究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运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或图形语言表述数学规律,显得格外抽象、枯燥,增加了学生接受的难度。利用制作的课件,把数学关系的静态结果变成动态的展示过程,从而使学生对数学规律理解的更快、更深刻。在动态演示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品质得到了升华,随着演示状态的运动与变化,学生逐步能够运用运动与变化、量变与质变的观点观察事物,探究事物的规律。
如在教学“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这一内容时,我们可利用多媒体强大的动画演示功能,制作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动画演示过程。
2.课件应有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课件的制作应有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能够解决在黑板上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在几何教学中,在黑板上很难用画图准确表述“任意三角形”这一概念,我们利用几何画板的作图工具,使三角形的形状不断地发生变化,就可以动态地演示出“任意三角形”这一概念的真实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几何画板的计算工具,可以分别测量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进而得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这一规律。在演示的过程中,三角形的形状可以任意变化,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这一本质属性始终保持不变。通过这样的变化,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本质属性的理解,并强化记忆。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得出直角三角形、斜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四边形、特殊四边形、正多边形的概念及其性质。
3.课件应有利于揭示数学关系及其规律。
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黑板的局限性,很难用连续、变化的图形揭示数学关系及其规律。如任意四边形与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与区别,内在的本质属性。利用计算机的画图工具,拖动任意四边形的一个顶点,(或利用动画功能)使其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利用计算工具将其各边的长、各个内角显示出来,在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得出相关的性质。运用此类方法,还可以讲述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性质。
4.课件的设计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注意设计开放型问题。
在课件的设计中,注意设计一些开放型问题,对探究的问题,不给出问题的结论,由学生独自演示课件,可结合图形去进行猜想结论,用测量、计算工具去验证结论,再要求学生用文字语言或符号语言将其规律或各种关系表述出来,最后进行推证。
5.课件的设计应有利于学生操作,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件的设计应有利于学生的操作,不能只满足教师的演示.学生独立操作计算机演示课件,在演示中观察,并猜想结论,利用度量工具、计算验证结论,进而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主动发现与寻找规律性的良好意识。
如在教学“七巧板”这一数学内容时,教师可设计在电脑中可随意拼凑的七巧板基本元素,让学生操作电脑设计出各种美丽的图案,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给大家带来的美的享受。
6.课件的设计应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大了学习过程中师生信息传递的通道,在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中,信息交流的容量扩大了,信息交流的速度加快了,因此教师在制作这些课件时应注意对这些信息加以整合处理,应以能够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为依据,切忌将大量信息不分主次的、杂乱的放在一起,这样将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总之,数学课堂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是一件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实践和不断探索的事情,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广大数学教师的努力,一定能探索出一套适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有效方案。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发挥不够。我们知道多媒体源于媒体,高于媒体,具有集多种媒体的功能于一身,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功能的能力,实现了信息载体的多元化,同时具有更好的交互性。只有根据它自身的特点制作出来的课件并合理地应用到教学中去,才能谈得上是多媒体的应用,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是用多媒体来放一段音乐、放一段录像或放投影片,这样仅把多媒体当作单一媒体使用,就难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巨大功能,与其它媒体在教学效果上相比也只是量的变化,而没有质的提高,同时也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
二是使用不当。在教学实际中,不恰当地应用电教媒体的典型表现为:教师备课时没有经过周密的考虑,精心的设计,只是盲目使用,图表面热闹而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使用何种媒体、何时使用、使用多长时间,心中无数,这样,不但起不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作用,有时还会造成教学与手段脱节,达不到预期效果。一些公开课中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有的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为多媒体而多媒体;有的从出示教学目标,讲授新课一直到达标检测,几乎每一个环节都用上了电脑。表面上看是运用了现代教学手段,而实际上仍然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多媒体只是起了一个花架子的作用。
三是设计不尽合理。学生易对未知事物产生较强的兴趣,但自控力不强,注意力较易分散,兴趣难以持久,这就要求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考虑怎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但目前不少教师制作的课件还只是为我这一节课而制作,所以在设计时,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呈现方式也多采用线性播放,教师在操作时,也是只能“进”,不能“退”,如果某一环节操作失误,就不得不重新开始。学生也只能被电脑牵着鼻子走,而无法根据自己的意志来选择学习内容和顺序。
二、数学课堂如何更有效的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
鉴于上述提到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及教学方式的要求,个人觉得在制作数学教学课件中,应满足以下要求:
1.课件“应充分表现数学的动态性,使数学关系的静态结构表现为时空中的动态过程,从而增强了观察、实验与研究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运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或图形语言表述数学规律,显得格外抽象、枯燥,增加了学生接受的难度。利用制作的课件,把数学关系的静态结果变成动态的展示过程,从而使学生对数学规律理解的更快、更深刻。在动态演示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品质得到了升华,随着演示状态的运动与变化,学生逐步能够运用运动与变化、量变与质变的观点观察事物,探究事物的规律。
如在教学“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这一内容时,我们可利用多媒体强大的动画演示功能,制作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动画演示过程。
2.课件应有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课件的制作应有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能够解决在黑板上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在几何教学中,在黑板上很难用画图准确表述“任意三角形”这一概念,我们利用几何画板的作图工具,使三角形的形状不断地发生变化,就可以动态地演示出“任意三角形”这一概念的真实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几何画板的计算工具,可以分别测量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进而得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这一规律。在演示的过程中,三角形的形状可以任意变化,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这一本质属性始终保持不变。通过这样的变化,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本质属性的理解,并强化记忆。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得出直角三角形、斜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四边形、特殊四边形、正多边形的概念及其性质。
3.课件应有利于揭示数学关系及其规律。
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黑板的局限性,很难用连续、变化的图形揭示数学关系及其规律。如任意四边形与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与区别,内在的本质属性。利用计算机的画图工具,拖动任意四边形的一个顶点,(或利用动画功能)使其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利用计算工具将其各边的长、各个内角显示出来,在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得出相关的性质。运用此类方法,还可以讲述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性质。
4.课件的设计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注意设计开放型问题。
在课件的设计中,注意设计一些开放型问题,对探究的问题,不给出问题的结论,由学生独自演示课件,可结合图形去进行猜想结论,用测量、计算工具去验证结论,再要求学生用文字语言或符号语言将其规律或各种关系表述出来,最后进行推证。
5.课件的设计应有利于学生操作,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件的设计应有利于学生的操作,不能只满足教师的演示.学生独立操作计算机演示课件,在演示中观察,并猜想结论,利用度量工具、计算验证结论,进而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主动发现与寻找规律性的良好意识。
如在教学“七巧板”这一数学内容时,教师可设计在电脑中可随意拼凑的七巧板基本元素,让学生操作电脑设计出各种美丽的图案,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给大家带来的美的享受。
6.课件的设计应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大了学习过程中师生信息传递的通道,在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中,信息交流的容量扩大了,信息交流的速度加快了,因此教师在制作这些课件时应注意对这些信息加以整合处理,应以能够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为依据,切忌将大量信息不分主次的、杂乱的放在一起,这样将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总之,数学课堂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是一件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实践和不断探索的事情,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广大数学教师的努力,一定能探索出一套适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有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