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汉决心打造“国家会展中心城市”,作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内涵之一。人们想到的理由,主要是基于经济方面,比如说会展业对经济的拉动效果在1:9左右,即会展业每产生1亿元的直接收入,所拉动的其他产业收入就将达到9亿元。
有媒体说,成都办了一个糖酒会,一届的收入就高达38亿元。武汉人对会展的商业渴求,也由此可见一斑。
目前武汉有3个大型会展中心,可供展览面积27万平方米,规模位居全国第三。按照相关计划,到2016年末,武汉年办展会数量突破1000场次,培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展会10到15个。武汉人雄心不小,但方向没错吗?
去年年末,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跟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打了一个1亿元的豪赌。王健林说:“我跟马云先生赌一把:2020年,也就是10年后,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占50%,我给他一个亿,如果没到他还我一个亿。”
不管谁赢谁输,现在可以肯定的是,电商会逐渐挤压传统商业的空间。业内人士预言,传统商业有可能向“展示”功能转型。如果传统卖场走向“展示”,会不会对各种展会构成挤压?不会。当消费者越来越多地享受网上购物,他们反而会对参观、看展产生补偿性需求,参观展会也就越来越有市场。
展会作为一种经济社会现象,实际上包括办展与看展两个范畴。在很多人印象中,展会就是各种厂商把自己的产品放在展览馆里,向参观者展示,接受订货,办展者和酒店、餐饮业者一起赚钱。很少有人会从观展的角度来看待会展业,特别是对参观者的感受缺乏考量。很难设想,如果缺乏大量参观者的参与,会展业还有明天?
世界上第一个博览会,是1851年英国举办的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当时人们从英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赶到伦敦海德公园,看蒸汽机、火车头、高速汽轮船、汽压机、起重机,以及先进的炼钢法、隧道、桥梁等大型模型。用中国俗话说,就是“看稀奇”。
万国工业博览会后来成为世界博览会,很多国家争着办,目的之一是展示成就;与此种需求对接的,是民众在家门口“博览”世界的浓厚兴趣。综合性的博览会,开始细分成汽车展、时装展、图书展、电影展等,接着再细分,比如时装展细分出流行趋势发布会、各种品牌发布会等。人们被各种创新吸引,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上海世博会干脆直指“生活”,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主题。进入会场,我们看到世界级的建筑艺术、文艺表演,体验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可以买到非洲的木雕,也可以品尝到来自世界各国的美食。博览会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马云赢了那场豪赌,而传统商业转向“展示”,那时候商品展示就变成了一种吸取人流的手段,大型购物中心就跟展会没有太大差别了。换句话说,展会在不远的将来可能成为一种主流的商业业态。武汉大力发展会展业,将抢占未来商业的制高点。
所以,展会显然不仅仅是厂商供货见面会,它将负责构建一种公共空间,来满足观展这种生活方式,其功能就是了解、交流、休闲和体验。我们可以想象,展览馆将成为跟大剧院、音乐厅、电影院一样的公共设施,成为一座城市的魅力所在。
再回头看展会,展会就不能是招徕参展者、收些摊位费那么简单,我们必须着手打造品牌,以重塑城市形象。有了工业博览会,才有了今天的汉诺威;有了书展,才有了今天的法兰克福。优秀的展会,不仅会重塑城市形象,而且会改写市民的生活。(支点杂志2013年9月刊)
有媒体说,成都办了一个糖酒会,一届的收入就高达38亿元。武汉人对会展的商业渴求,也由此可见一斑。
目前武汉有3个大型会展中心,可供展览面积27万平方米,规模位居全国第三。按照相关计划,到2016年末,武汉年办展会数量突破1000场次,培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展会10到15个。武汉人雄心不小,但方向没错吗?
去年年末,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跟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打了一个1亿元的豪赌。王健林说:“我跟马云先生赌一把:2020年,也就是10年后,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占50%,我给他一个亿,如果没到他还我一个亿。”
不管谁赢谁输,现在可以肯定的是,电商会逐渐挤压传统商业的空间。业内人士预言,传统商业有可能向“展示”功能转型。如果传统卖场走向“展示”,会不会对各种展会构成挤压?不会。当消费者越来越多地享受网上购物,他们反而会对参观、看展产生补偿性需求,参观展会也就越来越有市场。
展会作为一种经济社会现象,实际上包括办展与看展两个范畴。在很多人印象中,展会就是各种厂商把自己的产品放在展览馆里,向参观者展示,接受订货,办展者和酒店、餐饮业者一起赚钱。很少有人会从观展的角度来看待会展业,特别是对参观者的感受缺乏考量。很难设想,如果缺乏大量参观者的参与,会展业还有明天?
世界上第一个博览会,是1851年英国举办的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当时人们从英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赶到伦敦海德公园,看蒸汽机、火车头、高速汽轮船、汽压机、起重机,以及先进的炼钢法、隧道、桥梁等大型模型。用中国俗话说,就是“看稀奇”。
万国工业博览会后来成为世界博览会,很多国家争着办,目的之一是展示成就;与此种需求对接的,是民众在家门口“博览”世界的浓厚兴趣。综合性的博览会,开始细分成汽车展、时装展、图书展、电影展等,接着再细分,比如时装展细分出流行趋势发布会、各种品牌发布会等。人们被各种创新吸引,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上海世博会干脆直指“生活”,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主题。进入会场,我们看到世界级的建筑艺术、文艺表演,体验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可以买到非洲的木雕,也可以品尝到来自世界各国的美食。博览会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马云赢了那场豪赌,而传统商业转向“展示”,那时候商品展示就变成了一种吸取人流的手段,大型购物中心就跟展会没有太大差别了。换句话说,展会在不远的将来可能成为一种主流的商业业态。武汉大力发展会展业,将抢占未来商业的制高点。
所以,展会显然不仅仅是厂商供货见面会,它将负责构建一种公共空间,来满足观展这种生活方式,其功能就是了解、交流、休闲和体验。我们可以想象,展览馆将成为跟大剧院、音乐厅、电影院一样的公共设施,成为一座城市的魅力所在。
再回头看展会,展会就不能是招徕参展者、收些摊位费那么简单,我们必须着手打造品牌,以重塑城市形象。有了工业博览会,才有了今天的汉诺威;有了书展,才有了今天的法兰克福。优秀的展会,不仅会重塑城市形象,而且会改写市民的生活。(支点杂志2013年9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