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对严重骨盆骨折患者使用骨科损伤控制的效果分析。方法:对2017年9月-2019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严重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收集,患者共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试验组使用骨科损伤控制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死亡率和并发症,并比较术中的出血量,ISS(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死亡率和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的出血量,ISS(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严重骨盆骨折患者使用骨科损伤控制治疗,降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并减轻疼痛,因此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严重骨盆骨折;骨科损伤控制;死亡率;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5-284-02
  严重骨盆骨折主要是由于外界因素如交通意外、高处坠落等原因造成的,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需要及时进行治疗。骨科损伤控制是主要以控制损伤的发展为目的,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海军术语,而在医学中最早是应用于腹部外科领域,该理念主要是强调快速止血.重建手术,一直到患者的病情平稳,生命体征正常。本研究主要探讨对严重骨盆骨折患者使用骨科损伤控制的效果分析。
  1一般资料
  1.1基本资料对2017年9月-2019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严重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收集,患者共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6例,试验组患者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4.56±5.08)岁,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7例交通意外,9例高处坠落;对照组患者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35.03±4.99)岁,14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5例交通意外,11例高处坠落;两组的患者在年龄、受伤原因和性别上具有可比性(P>0.05),本次实验患者或家属均已签署知情书,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严重骨盆骨折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其它类型骨折,恶性肿瘤,严重精神疾病。
  1.2研究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复位,手术,固定等治疗。
  试验组使用骨科损伤控制治疗:以骨科损伤控制的理论为指导:1)對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诊断,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如感染、出血等进行不同抗感染,止血等治疗,对创伤进行手术治疗。2)治疗结束后,在ICU内对患者进行后续治疗和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调节患者的水电解质的平衡,有效控制患者生理状态的指标。3)对外伤进行恢复性治疗,去除外固定,针对患者情况给予内固定等治疗,如微创钢板治疗等,确保患者骨折部位固定较好,利于恢复,并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
  1.3观察指标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效果显著:骨折愈合较好,生命体征正常;效果改善:骨折愈合改善,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无效:骨折未愈合,生命体征异常)和死亡率、并发症(切口感染、胸腔积液,患者功能障碍.静脉栓塞,坐骨神经损伤)。并比较术中的出血量.ISS(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处理并发症和治疗效果用n%表示.使用卡方检验,术中的出血量,ISS(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用x±s表示,采用,检验。P<0.05为试验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6538%(P<0.05).见表1。
  2.2并发症比较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15.38%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P<0.05),见表2。
  2.3死亡率比较 试验组仅有1例(3.85%)死亡,明显低于对照组6例(23.08%),P<0.05,x2=4.1270。
  2.4比较术中的出血量,ISS(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
  试验组术中的出血量(792.36±67.28)ml少于对照组.ISS评分(30.15i9.04)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9.13±2.51)d短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骨盆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重症创伤,由于交通意外,高处坠落等原因引起的,由于其有多重并发症,还会引起多器官的衰竭,因此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对于骨盆骨折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促进骨折的愈合,并挽救患者的生命。常规的治疗无法达到较好的效果,对患者的情况控制较差,治疗后容易出现切口感染、胸腔积液,患肢功能障碍,静脉栓塞,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本次研究证明对严重骨盆骨折患者使用骨科损伤控制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92.31%。降低切口感染、胸腔积液,患肢功能障碍,静脉栓塞,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5.38%,降低死亡率3.85%,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科损伤控制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的治疗制度,主要是要求医生对患者的外伤,并发症等进行积极的控制和缓解,并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控,待到患者的体征平稳,病情稳定后给予手术治疗。并且外固定支架帮助患者缓解炎症的反应,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控制外伤出血等,进而到达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目的,也达到了控制死亡率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严重骨盆骨折患者使用骨科损伤控制治疗,降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并减轻疼痛,因此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术后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的效果。方法:回顾2015年5月-2016年8月剖宫产术后难治性出血患者80例,并更好地根据手术方法进行分组,并把90名患者平均分成常规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常规组患者采用官腔填塞纱布的方法进行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并在之后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止血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法医治术后急性肠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符合要求的50例外科手术急性肠痿患者,均进行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引流法医治,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有46例患者治愈,有1例死亡,3例患者放弃治疗。有32例患者在经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引流后3天内发热停止,腹腔感染已得到控制。41例患者引流后
期刊
[摘要]目的:对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式和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3d及术后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分別口服阿托伐他汀80mg/d和40mg/d。采用ELSA法,对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中层开细节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01月-2018年09月本院儿科病房收治的7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对象,均行介入手术,依据术中护理方式差异分作2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中展开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展开细节护理服务,对比分析2组并发症。结果:展开不同护理服务后,观察组有l例(2。86%)出现并发症,而对照组有7例(20.00%),(P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应用整体护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的300例研究对象都来自本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患者,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比组予以一般护理,实验组实施整体护理,并对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出血量、住院天数、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对比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实验组低(P<0.05);对比组患者出血量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探究综合心理干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近年来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纳选为本文研究对象,从中挑选出86例按照随机综合序贯法的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分为43例,分别对应实施的护理措施为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措施干预前后的情绪状态和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和睡眠质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影响。方法: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期是否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34例: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围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8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门诊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8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4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从血糖检测、足部护理、遵医嘱服药、自行调整血糖、维持健康饮食五个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并比较。结果:实验组在血糖检测、足部护理、遵医嘱服药、自行調整血糖
期刊
[摘要]目的:本文针对腹腔镜入路手术方式在复发性肝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通过对腹腔镜入路和开腹入路方式的比较,结合具体病例,探讨了对于复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基于确保手术安全和根治性的条件下,腹腔镜入路手术方式尽可能达到精准性和人性化,使复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流程尽得到最大程度的简化,术中创伤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复发性肝癌手术患者采用腹腔镜入路手术方式具有比较明显
期刊
[摘要]目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辦坏死的处理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01月-2018年10月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52例患者(均为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医师在手术中对患者采用横梭形或者纵梭形切口,手术刀锐性分离皮辦以及双套管引流等方法。结果:52例患者中,发生不同范围皮辦坏死的有8例,经过換药痊愈的患者有5例,经过手术缝合后痊愈的患者有3例。结论:合适的切口设计和皮辦厚度,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