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课堂多媒体课件运用的音乐本位性把握

来源 :通俗歌曲·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lq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艺术,能够带给人无尽的想象,培养人创造性思维,音乐教学需要渲染浓郁的艺术氛围,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音乐的趣味,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目前,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广泛地应用到现代的教学中,而课件在农村音乐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我们发现部分音乐教师的这方面渐渐走上了误区。本文针对农村音乐课堂教学应当如何正确把握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功能和音乐方向性,做了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多媒体;课件;本位性
  现代教育的发展为农村音乐课堂教学提供了运用电教多媒体设备的优越性能。现代化多媒体以其生动、形式多样的表现力,方便快捷的演示模式,极大的共享包容量赢得了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取代了黑板、粉笔和教材,甚至是语言在课堂中的重要位置,并以其黑马之势迅速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手段制作课件,通过声音,图像的流动来传递信息,化抽象为直观,加强感官刺激,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开阔了音乐教学的包容性和空间,使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克服了传统音乐教学在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使古今中外各国地域风情都能一一呈现,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我认为,用于音乐课堂教学的课件应该具备以上各项优点之外,更应突出其独特性——音乐本质性能。基于此,就多媒体课件的音乐课堂中音乐本质性能的把握做以下阐述。
  一、音乐教学课件应体现音乐学科特点,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件
  (一)少文字,多音乐
  音乐课件的制作要以实用和必须为准则,如果其内容通过传统教学方式就能达成或者课件只起到黑板和幻灯片的功用,那显然就失去了意义,更甚者,只是用课件将黑板照搬一遍,那更是多余。很多音乐教师在使用课件时都走入了一个误区,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教学情景:教师向学生介绍爵士音乐,并将有关知识用文字形式做在课件中,还要学生齐读一遍,尽管教师也加入了符合此风格乐曲的视频,然而这原本是有蓝调色彩的音乐课堂已不禁乏味。
  音乐知识靠朗读是无法很好理解的,与其用一堆文字讲述不如取几段有代表性的乐曲放入课件中,让学生自行欣赏理解,在审美体验中加深印象,把握知识,那些运用传统教学模式也能一目了然,快速掌握的知识最好不要用课件,那样不仅没有太多助益,反而可能分散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二)使用高质量的声音或影像素材,营造高品质视听效果
  音乐课程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是多年来中外音乐教育工作者所达成的一致见解。然而,由于近年来音乐教学研究引入了多种学科研究,拓宽了人们的视野,看到音乐课程在整体教育中能发挥出更多的功能,起到了更大的作用。因此,音乐课堂教学的论证转而强调音乐中要素的、形式的、审美关系的感知和认识,以及对音乐课堂的实在体验,音乐教学开始进入一个审美教育哲学的时代。然而,正是这种“音乐教育必须是审美教育”的教学背景下,我们发现许多音乐教师关注课件的构思,精巧和美观,却没有关注到音乐课件的音乐审美性能。
  音乐课件的审美性能不仅仅在于课件本身所包含的文字,乐谱,图像,版面设计等要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审美体验,更应注重课件中声音或影像素材的高质量,这是音乐课堂教学最本质的审美性能。
  音乐课件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学科课件,原因就在于音乐在其他学科中只作为辅助的素材,而在音乐课件中却是最主要的材料。因此,音乐课所使用的声音影像素材必须确保音响效果是最好的。音乐是高雅的艺术,如果忽略了音质及影像质量,欣赏效果将大打折扣。另外,要尽可能做到音乐本身的完整性,尤其是在分乐段聆听时要尽量避免戛然而止的现象,那对欣赏者将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教师应事先对音乐进行效果处理,使乐段停止不会过于突兀,尽可能不违背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
  二、音乐教学课件不应喧宾夺主,只做音乐教师的“助手”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机械的电子音乐怎能与人声相比,大师的实录也没有教师现场的展示效果来的更好、更直接,身临其境才能感染人。音乐教师自身的亲和力以及音乐素养若无法在课堂中展现,课堂便没有了弹性,课堂中如果没有了弹和唱,教师自身没有了音乐,这样的音乐课给其他学科老师来上又有什么困难呢?可见,多媒体在教学中如果喧宾夺主也会冲击的音乐教学本身,甚至影响和降低音乐教学质量,音乐多媒体课件使“辅助”教学,并不是重头戏。
  音乐课件在教学中的开发运用并不仅仅要注意上述几点,还应注意许多以音乐活动为主的辅助教学尝试,音乐教学课件的制作不仅要遵循其制作原则,更应把握好服务于音乐教学的原则和适度性,不管教育手段多先进,都只不过是辅助,如果不能适时、适量的使用,也是无法达到好的效果的。
  总之,利用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还处于不断的实践发展过程中。实践证明,只要在教学中树立正确的多媒体运用意识,并结合需要不断尝试探索,其促进音乐教学的作用仍是不可低估的。只有根据不同的歌曲灵活地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技术,并融会贯通不断创新,使音乐的韵律、节奏和美感,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学生的心灵,就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这也正是我们进行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沈靓萍.浅谈中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J].读与写,2010.
  [2]高利娜.音乐插上兴趣的翅膀——浅谈音乐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读与写,2010.
  [3]张丽梅.浅谈音乐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5.
  [4]李思思.浅谈音乐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路,2015.
  【作者简介】
  齐琳(1981~),女,辽宁省凌源市四合当中学,研究方向:中学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于音乐的追求,已经成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声乐的表现形式分为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这两种表现形式各有所长,都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有着相对性的差距,发声与表现形式都有极大的区别,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有着基本区别的同时,还有着比较多的必要性联系,有着相互性的效果。因此,声乐爱好者只有认真的分析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中的区别与联系,
期刊
【作者简介】  赖明友(1955.12~),男,重庆市云阳县养鹿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期刊
【作者简介】  许先松(1974~),男,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竹林山庄农家乐,研究方向:民俗风情。
期刊
【摘要】随着美声唱法的不断发展,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并积极参与到了学习中去,并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歌唱家。尤其是在美声唱法传入到中国以后,一些人开始对其产生出了浓烈的好奇心,但是与此同时也有着误解。与其他的艺术形式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美声唱法还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因此,实现美声唱法的大众化就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针对中国美声唱法的大众化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期刊
【作者简介】  龚易男(1983~),男,武汉外国语学校艺术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音乐教育。黄雨琦(1998~),女,武汉外国语学校学生,研究方向:歌曲写作。
期刊
【作者简介】  聂宽(1943.05.10~),男,研究方向:歌曲创作。
期刊
【作者简介】  梁柱(1979.08~),男,六安市文艺创作研究室,研究方向:音乐学 。
期刊
【摘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吸收、总结的国内外优秀教育思想、方法基础上,提出“六大解放”的思想,主张教育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当前教学改革、以及素质教育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就对该理论的认识,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六大解放”的思想,科学有效的实践新课标理念进行论述。  【关键词】“六大解放”思想;新课标;音乐教学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等文中提出“六大解放”,系统的总结他的教
期刊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生活艺术的不断追求,随着国标舞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于国标舞的专业教育,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标舞作为新时代崛起的舞蹈,我国对于国标舞的发展也是较为重视的,每年都有专业的国标舞比赛,国标舞有培养人体美感与协调性的优势,所以就引起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去学习国标舞。但是,在国标舞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系列相对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只有国标舞指导者与教育者,通
期刊
【作者简介】  魏松(1972~),男,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