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时空观念素养落地之途径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nb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让时空观念素养落地?运用时间轴、历史地图增强学生对时空术语的理解;同一空间中,不同时间下历史演变的追寻与探究;同一时间下,不同空间中历史现象特殊性、差异性的分析与比较;在整体时空观下理解人类的历史活动,在时空的纵横联系中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例说;时空观念素养;落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141-02
  《普通高中历史学科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时空观念素养落地呢?
  一、运用时间轴、历史地图增强学生对时空术语的理解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特质,对时空术语的掌握是学生理解历史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对公元与世纪的转换搞不清楚。比如梭伦改革发生在BC594年,应该是公元前六世纪初,学生常误以为是公元前六世纪末。有这样一道题:公元前406年,罗马平民阿扎伊与贵族维拉里发生纠纷,双方闹到当地法庭后,法官判决所依据的法律应该属于A.习惯法 B.成文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学生绝大部分认为是万民法,而万民法的实行大约是在公元前三世纪以后。如果我们能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关于罗马法的时间轴如下图,那就会一目了然。
  在学习《辛亥革命》这一节时,要让学生学会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年之间的转换。公元与民国纪年换算方法是:具体某年后二位数加减11即可,公元换算成民国减11,民国换算成公元加11。如1912年,后二位12-11=1,民国1年。民国三十八年,38+11=49即1949年。对时间术语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历史时序素养的发展。
  人类历史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空间中进行的,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沧海桑田,空间是不断变化的。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简单机械地叙述在什么地方发生什么历史事件,学生往往会以今度古,产生混淆和错误。适当的运用历史地图,给学生显示具体的画面,就能让学生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空间定位。在学习必修一专题六《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这节课时,如果照本宣科,古希腊的地理范围“大致以希腊半岛为中心,包括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沿海、爱奥尼亚群岛以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殖民地。”许多学生听了仍在云里雾里。如果配合古代希腊地图讲解,学生便胸中自然有丘壑,有助于对古希腊独特自然地理环境的了解。
  二、同一空间中,不同时间下历史演变的追寻与探究
  “历史思维是以时间、地点、人物为基本线索,揭示历史本质和规律的认知体系。”“历史具有时间性,它本身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变动过程……因此,考察历史事件,绝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去作观察,而应当把它放到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去作具体的、动态的分析和把握。”在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关注同一空间下,不同时间段社会历史人物的变化,历史事件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例如中国近代史上的康有为,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他积极宣传变法主张,进行维新变法活动以救亡图存,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是进步的;20世纪初,当资产阶级革命思潮兴起,他鼓吹君主立宪反对民主共和,以改良抵制革命,是保守的;到1917年,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他却参与张勋复辟,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反动的。19世纪末,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公车上书”,维新运动蓬勃发展。同年,孙中山在南方发动广州起义失败,被国人斥之为“乱臣贼子”。何也?19世纪末,维新变法思想是历史的主流。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卖国的嘴脸暴露无遗,民主革命的思想逐渐成为主流。
  通过这样有意义的追寻和探究,学生对历史方有可能抱有“同情之理解”。
  三、同一时间下,不同空间中历史现象特殊性、差异性的分析与比较
  历史空间是人类历史活动的场所。在同一时间内,不同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特殊性、差异性。教学中,关注同一时间内,不同空间中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差异性和关联性,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自然地理环境对各地区的文明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决定因素.因为各地区的文明产生与发展还同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特定的历史条件有关。
  中西对比,建立同一时间下的横向联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更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理解,进而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例如,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的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学生思考“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这就需要学生先弄清“空间”的内涵而后找到探究的路径。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时空性是历史学科獨有的特点。时间和空间在历史研究中不可分裂,“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的同步思考、综合运用是历史学的基本方法”。我们应培养学生在整体时空观下理解人类的历史活动,在时空的纵横联系中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参考文献
  [1]赵恒烈.历史思维能力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0.
  [2]陈勇.略论钱穆的历史思想与史学思想[J].史学理论研究,1994(2).
其他文献
由于机组流量特性曲线以离散形式表达,使得以此为基础的厂内经济运行模型的精度受到了不利影响,而模型求解方法的收敛性能和求解精度也影响着最优决策结果的精度.针对这一问
根据堰塞坝坝体材料的宽级配特性,建立描述堰塞坝漫顶溃决溃口发展规律与流量过程的数值模型。该模型引入与水流方向垂直的附加作用力来考虑粗颗粒对细颗粒的阻拦和遮蔽作用
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快速推进和发展,花岗石产业已成为四川旺苍经济发展又一重要支撑点。如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依托资源禀赋条件、技术和管理创新,做大做强旺苍花岗石产业
为解决传统维修过程中由单独的维修部门被动应对既成事实的复杂装备检修问题,同时加强其他部门对于维修活动的协同能力,在复杂装备的设计阶段引入维修相关的驱动要素和维修阶段
石材加工中要接触到大量的加工图纸,有平面的、有立体的。因此,石材加工中识图已成为每一个加工者的基本功。通常情况下,生产加工者能够看懂简单的三维立体图,但对于复杂的立体图就不知所措了,希望能有三维立体图供参考。图1、图2均为复杂的三维立体图,如果加工中给出的是三视图,加工者是根本不知道如何加工的。2010年6月,我参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