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史资料是初中历史教学常用的、主要的素材,如能细心挖掘,往往能呈现一些颇具价值的历史信息,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历史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穿插相应的文史资料,可以丰富他们的历史感知,优化他们的历史探究性学习,引导他们深入分析历史,从而提升他们的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文史资料;穿插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100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学习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初中生对于历史科目的学习是较感兴趣、较有积极性的,但现行初中历史教材对历史知识、历史事件的呈现和描述较简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依靠历史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文史资料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点,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有效素材之一。教师可以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适当地穿插一些文史资料引导初中生进行历史学习,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拓展初中生历史学习的空间,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
一、穿插文史资料,丰富学生历史感知
所谓历史感知,就是指学生对历史知识、历史事件的初步感知能力。历史感知是深入学习历史的重要基础,如果学生的历史感知不丰富,他们就很难深入学习历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教材的空白处及结尾处穿插一些文史资料供学生进行学习,这样就能够让他们的历史感知更丰富。
1.穿插文史资料,丰富学生对历史背景的感知
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背景知识往往存在“空白处”,而历史背景是初中生进行历史学习的重要基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教材空白处穿插一些文史资料,以此丰富学生对历史背景的感知,引导他们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唐的盛衰》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对盛唐时期的历史社会背景有所感知,笔者给学生出示了杜甫的诗《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在这首诗中,杜甫对“开元盛世”时期唐朝繁荣的经济进行了描绘,通过阅读这一首诗,学生能够了解盛唐时期欣欣向荣的社会画面。这样,教师通过对“开元盛世”的历史社会背景进行直观描述,学生就能够形成丰富的历史表象。
杜甫的诗具有“诗史”之称,以上案例通过穿插杜诗,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辅助阅读,从而对“开元盛世”时期的历史背景有了更好的把握。可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文史资料十分必要,不但能有效地丰富学生对历史背景的感知,而且能为学生深入学习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
2.穿插文史资料,丰富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知
历史事件是初中生进行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历史事件才能引导初中生进行历史探究与历史分析。初中历史教材由于篇幅的关系,不能够详细地介绍有些历史事件。教师教学时要善于在教材结尾处穿插一些文史资料,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初中生对历史事件的感知。
例如,教学《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一内容时,笔者在结课环节给学生讲了这样一段话:“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抗战终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为了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一家报社在元宵节的报纸上刊登了这样一个谜语,即‘抗战胜利的原因,打四个古代历史人物’。”这就有效地激发起学生根据历史知识去解出谜底的兴趣,从而让课堂教学更有效。学生通过猜历史谜语,对抗日战争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深刻感知,从而提高历史学习的深度。
二、穿插文史资料,优化学生历史探究
新课程倡导通过多种途径感悟历史,形成历史表象,经过归纳、分析、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规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导初中生进行历史探究性学习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也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价值诉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穿插一些文史资料,以此激发初中生历史探究学习的兴趣,拓展探究学习的空间,从而推进他们历史探究学习的进程。
1.穿插文史资料,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有探究兴趣是开展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前提。一旦初中生对历史产生探究兴趣,就能够有效地优化他们的历史探究学习效果。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适当穿插一些文史资料,以此激發他们的探究兴趣。
例如,在教学《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时,笔者给学生出示了《三国演义》中描写曹操与孙权外貌的语句,让学生分析谁的年纪更大一些。曹操胡须俨然,孙权意气风发。学生的判断很显然认为孙权更年轻一些,可是事实恰恰相反,这激起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笔者加以解读说明:文学作品中的曹操为了凸显其老谋深算,所以装扮略显老成,而孙权作为武将,为了彰显他飒爽英姿,所以装扮略显年轻。这样对比分析,学生就好理解了。
可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穿插一些文学性资料,引导学生把文学作品与历史原型进行对比分析,就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产生历史探究的欲望,从而引导他们在课堂上进行高效的历史探究。
2.穿插文史资料,拓展探究空间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引导初中生进行拓展性学习,以此提高初中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新课程改革主张要引导初中生走出历史课堂学习,让他们在课后进行更为有效的历史学习。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光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也不利于初中生进行拓展性学习。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穿插视频资源,引导他们进行拓展性历史学习。
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的烽烟》这一内容时,当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经过及其给中国造成的影响有了初步的感知以后,笔者在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给学生播放了《林则徐》《鸦片战争》两部电影的部分片段。因为教材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介绍与呈现是以线型形式进行的,不够深入,而这两部电影对鸦片战争的形象化反映,具有放大历史背景的效果。电影播放结束后,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当时中国有哪些禁烟运动?对于林则徐你是如何评价的?”这样,初中生就能够在上述电影片段的引导下,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事件进行拓展性学习,从而有效地弥补教材中的不足。 三、穿插文史资料,引导学生开展历史分析
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十分重要,因为在历史分析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生历史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原有教材内容之不足,为学生穿插一些文史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分析,从而提高他们历史学习的能力。
1.穿插文史资料,揭示历史本质
文学作品是人的一种观念形态,是人们对社会生活在头脑中的反映。通过文学作品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当时的社会。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进行文学作品的穿插,引导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来揭示历史社会的本质,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
例如,《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一课,引导学生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教师可以穿插鲁迅的作品《药》进行辅助分析。在《药》这篇小说中,鲁迅是通过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革命烈士夏瑜的血被制成人血馒头作为华小栓治病的“药”,暗线是花白胡子等一批茶客的谈论——反映人民群众对革命的不理解,从而深刻反映了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即没有深入群众进行宣传革命,导致革命缺乏群众基础,这是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所在。
这样借助学生熟悉的文学作品《药》引导他们去印证辛亥革命失败这个历史结论,能够让学生了解当时社会的本质,从而让他们的历史学习更加具体化与形象化。
2.穿插文史资料,引导历史评价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辩证性评价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穿插一些文史资料,并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性的历史评价。
例如,在教学《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一课时,讲完秦始皇统一六国、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后,笔者给学生展示史学界和民间对秦始皇褒贬不一的评价史料,让学生展开辩论。正方,千古一帝秦始皇,功盖千秋;反方,一代暴君,罪恶滔天。学生分成两大组,大家进行分工合作,课前做好资料收集、准备工作。在辩论赛上,双方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秦始皇的形象也得以不斷凸显。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对秦始皇进行总评,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学会了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能力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激发。
总之,新课程改革为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提供了理论和政策的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大胆放开手脚,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历史课堂,以灵活的手段拓展课堂的外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春玲.浅谈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学周刊,2015(6).
(责任编辑庞丹丹)
[关键词]初中历史;文史资料;穿插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100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学习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初中生对于历史科目的学习是较感兴趣、较有积极性的,但现行初中历史教材对历史知识、历史事件的呈现和描述较简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依靠历史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文史资料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点,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有效素材之一。教师可以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适当地穿插一些文史资料引导初中生进行历史学习,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拓展初中生历史学习的空间,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
一、穿插文史资料,丰富学生历史感知
所谓历史感知,就是指学生对历史知识、历史事件的初步感知能力。历史感知是深入学习历史的重要基础,如果学生的历史感知不丰富,他们就很难深入学习历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教材的空白处及结尾处穿插一些文史资料供学生进行学习,这样就能够让他们的历史感知更丰富。
1.穿插文史资料,丰富学生对历史背景的感知
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背景知识往往存在“空白处”,而历史背景是初中生进行历史学习的重要基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教材空白处穿插一些文史资料,以此丰富学生对历史背景的感知,引导他们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唐的盛衰》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对盛唐时期的历史社会背景有所感知,笔者给学生出示了杜甫的诗《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在这首诗中,杜甫对“开元盛世”时期唐朝繁荣的经济进行了描绘,通过阅读这一首诗,学生能够了解盛唐时期欣欣向荣的社会画面。这样,教师通过对“开元盛世”的历史社会背景进行直观描述,学生就能够形成丰富的历史表象。
杜甫的诗具有“诗史”之称,以上案例通过穿插杜诗,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辅助阅读,从而对“开元盛世”时期的历史背景有了更好的把握。可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文史资料十分必要,不但能有效地丰富学生对历史背景的感知,而且能为学生深入学习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
2.穿插文史资料,丰富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知
历史事件是初中生进行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历史事件才能引导初中生进行历史探究与历史分析。初中历史教材由于篇幅的关系,不能够详细地介绍有些历史事件。教师教学时要善于在教材结尾处穿插一些文史资料,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初中生对历史事件的感知。
例如,教学《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一内容时,笔者在结课环节给学生讲了这样一段话:“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抗战终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为了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一家报社在元宵节的报纸上刊登了这样一个谜语,即‘抗战胜利的原因,打四个古代历史人物’。”这就有效地激发起学生根据历史知识去解出谜底的兴趣,从而让课堂教学更有效。学生通过猜历史谜语,对抗日战争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深刻感知,从而提高历史学习的深度。
二、穿插文史资料,优化学生历史探究
新课程倡导通过多种途径感悟历史,形成历史表象,经过归纳、分析、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规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导初中生进行历史探究性学习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也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价值诉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穿插一些文史资料,以此激发初中生历史探究学习的兴趣,拓展探究学习的空间,从而推进他们历史探究学习的进程。
1.穿插文史资料,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有探究兴趣是开展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前提。一旦初中生对历史产生探究兴趣,就能够有效地优化他们的历史探究学习效果。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适当穿插一些文史资料,以此激發他们的探究兴趣。
例如,在教学《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时,笔者给学生出示了《三国演义》中描写曹操与孙权外貌的语句,让学生分析谁的年纪更大一些。曹操胡须俨然,孙权意气风发。学生的判断很显然认为孙权更年轻一些,可是事实恰恰相反,这激起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笔者加以解读说明:文学作品中的曹操为了凸显其老谋深算,所以装扮略显老成,而孙权作为武将,为了彰显他飒爽英姿,所以装扮略显年轻。这样对比分析,学生就好理解了。
可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穿插一些文学性资料,引导学生把文学作品与历史原型进行对比分析,就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产生历史探究的欲望,从而引导他们在课堂上进行高效的历史探究。
2.穿插文史资料,拓展探究空间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引导初中生进行拓展性学习,以此提高初中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新课程改革主张要引导初中生走出历史课堂学习,让他们在课后进行更为有效的历史学习。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光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也不利于初中生进行拓展性学习。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穿插视频资源,引导他们进行拓展性历史学习。
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的烽烟》这一内容时,当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经过及其给中国造成的影响有了初步的感知以后,笔者在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给学生播放了《林则徐》《鸦片战争》两部电影的部分片段。因为教材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介绍与呈现是以线型形式进行的,不够深入,而这两部电影对鸦片战争的形象化反映,具有放大历史背景的效果。电影播放结束后,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当时中国有哪些禁烟运动?对于林则徐你是如何评价的?”这样,初中生就能够在上述电影片段的引导下,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事件进行拓展性学习,从而有效地弥补教材中的不足。 三、穿插文史资料,引导学生开展历史分析
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十分重要,因为在历史分析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生历史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原有教材内容之不足,为学生穿插一些文史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分析,从而提高他们历史学习的能力。
1.穿插文史资料,揭示历史本质
文学作品是人的一种观念形态,是人们对社会生活在头脑中的反映。通过文学作品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当时的社会。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进行文学作品的穿插,引导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来揭示历史社会的本质,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
例如,《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一课,引导学生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教师可以穿插鲁迅的作品《药》进行辅助分析。在《药》这篇小说中,鲁迅是通过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革命烈士夏瑜的血被制成人血馒头作为华小栓治病的“药”,暗线是花白胡子等一批茶客的谈论——反映人民群众对革命的不理解,从而深刻反映了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即没有深入群众进行宣传革命,导致革命缺乏群众基础,这是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所在。
这样借助学生熟悉的文学作品《药》引导他们去印证辛亥革命失败这个历史结论,能够让学生了解当时社会的本质,从而让他们的历史学习更加具体化与形象化。
2.穿插文史资料,引导历史评价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辩证性评价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穿插一些文史资料,并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性的历史评价。
例如,在教学《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一课时,讲完秦始皇统一六国、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后,笔者给学生展示史学界和民间对秦始皇褒贬不一的评价史料,让学生展开辩论。正方,千古一帝秦始皇,功盖千秋;反方,一代暴君,罪恶滔天。学生分成两大组,大家进行分工合作,课前做好资料收集、准备工作。在辩论赛上,双方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秦始皇的形象也得以不斷凸显。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对秦始皇进行总评,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学会了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能力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激发。
总之,新课程改革为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提供了理论和政策的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大胆放开手脚,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历史课堂,以灵活的手段拓展课堂的外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春玲.浅谈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学周刊,2015(6).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