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定名,要规范使用

来源 :中国科技术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ipen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N04;Q5;Q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5)03-0032-03
  上海市的徐汇区岳阳路,一场突如其来的小雨把道路两边的树木冲洗得愈加碧绿。笔者一行来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拜访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委员会主任祁国荣先生。在绿树掩映的院内,一座颇有年头的实验楼里,笔者见到了年近八十、身体硬朗的祁先生,他听到我们上楼的声音,走出办公室,笑着迎接我们。并不宽敞的小屋内,一壶刚刚泡好的茶散发出幽幽的清香,“冰箱里还有可乐,随便喝。”祁先生长辈般的话语,使我们瞬间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没想到采访居然是在如此温馨的家庭般气氛中徐徐展开。
  我低头看着手中的资料,长长的列表背后,都是祁先生数十年的辛勤工作成果。从1986年起,祁国荣先生就受聘于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现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开始了与科技名词审定工作长达30年的不解之缘。当时,祁先生担任生物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负责名词审定的具体工作。祁先生与委员会的同人一起收集词条、逐条筛选、严谨审定,于1991年出版《生物化学名词/生物物理学名词》,这也是我们国家重启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以来较早的一批成果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1991年公布的那些生物化学名词已显得远远不够,越来越不能满足实际需要。2000年祁先生又主动请缨,向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提出申请,成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由此可见祁先生对科技名词审定事业的热爱与执着。2001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祁先生担任主任,继续把自己的学识和精力奉献给名词事业。2008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正式出版。 1995—2005年期间,祁先生连任三届全国科技名词委委员,并于2005年在换届大会上介绍工作经验。随着时光流逝,虽然年事已高,但祁先生未曾停下名词事业的脚步,作为大陆方面的学科负责人,年已七十有余的他热情参与海峡两岸的名词对照讨论,《海峡两岸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于2010年出版。在30年悠长岁月中,祁先生为我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名词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
  规范定名,要规范使用
  谈起最初与名词工作的结缘,祁先生说:“我1955年大学毕业就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所工作。年轻时曾先后在中国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所讲授课程,也很喜欢在讲台上的生涯。在授课过程中,逐渐感到名词的规范使用不可忽视。那时对名词就有了一些兴趣,但还没有开始做具体的工作。”
  在正式接触名词工作后,祁先生更是深深觉得:“名词规范工作,审定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推广使用审定公布的名词。”2008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公布出版后,祁先生开始投入大量精力来进行这些规范名词的推广使用。除了名词审定工作,祁先生还参与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辞海》(第六版)、《大辞海——生命科学卷》《英汉生物学大词典》《生物学大词典》等诸多词典的编纂工作。祁先生跟我们谈道:“在编写这些词典的过程中,我都坚持使用审定公布过的规范名词。如果其他工作伙伴有不同见解,我会跟他们讨论,向他们解释使用规范名词的重要性,往往最终都能达成一致意见。”2009年,他发表《规范和统一使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一文,介绍审定工作概况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的特点,呼吁生物化学及相关学科在科研与写作过程中,使用已公布的专业名词。祁先生曾担任《生命的化学》期刊主编十余年之久,在担任主编期间,祁先生建议编辑部及相关学科编辑购买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和《细胞生物学名词》,帮助他们在编辑加工的过程中形成使用规范专业名词的习惯。现在祁先生由于年龄原因,不再担任主编职务,改为顾问一职,但仍然受聘在为期刊审读文章,为其中的专业名词把关。
  名词审定是艰难的工作
  谈起自己付诸辛苦数十年的名词工作,祁先生颇有感触:“名词审定工作做起来确实非常艰难,专家的意见几乎不可能完全相同,有时还相差甚远,要综合多方意见,定出一个规范的名称来,是很不容易的。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prion的审定过程,几经波折。prion被发现以后,中文名一度使用混乱,曾出现过朊病毒、朊蛋白、朊毒体、普里昂等十余种定名,全国科技名词委曾两度组织专家讨论,为之定名。我也于2007年和2008年两次撰文,提出自己的意见。”在第一次撰稿中,祁先生对prion的中文定名做了深入的分析,认为朊病毒比其他定名要合适。看到第一次讨论后并未形成定论,学界仍在为此定名困扰,祁先生再次撰文,建议在定名以外,可以选用较合适的定名为又称。祁先生说:“我在第二篇文章中提出,在没有大的分歧的情况下,可以求同存异,尽快结束使用混乱的局面。最终我们把它定为朊病毒,又称普里昂。”
  名词审定是个综合性的工作,在名词审定过程中,除了首先要遵照单义性和科学性等原则外,也要考虑到约定俗成等原则。祁先生说:“比如核糖体ribosome这个词,在我们对其审定时,有专家提出‘核糖核蛋白体’或‘核蛋白体’更符合其含义,但截至定名时,‘核糖体’这个名称已经使用了很多年,学界意见也比较统一,这样就没有更改的必要了。”
  现在很多学科都公布了带释义的规范名词,2008年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也有释义。对于名词定名与释义的关系,祁先生这么认为:“定名是重要的工作,释义是需要的工作。释义是对名词的解释,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名词。我们的首要任务还是要做好名词的定名,然后尽量准确地给出名词的释义。”
  新词工作是细水长流
  对于各个学科源源不断出现的新词,祁先生有着自己的见解:“新词正在不断地大量涌现,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例,还有那么多的基因没有发现,如果有几万个基因,就会有相应数量蛋白质,这些蛋白质都需要命名。因此,新词的空间是非常大的。但如果等10年哪怕是5年以后,再来集中收集、审定,就太晚了。到时候会出现很多‘约定俗成’的词,这种‘约定俗成’的结果往往并不能产生符合规范的名称,在使用中会造成混乱,修改起来也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新词,把工作时间节点提前,在新词出现的早期就对其进行定名。”   凭借着多年名词工作中的敏感性,祁先生对新词工作有先见之明,早于2005年就曾撰文建议成立专门机构,进行新词的收集和定名工作。祁先生说:“新词工作必须有专人来做。首先,要找到相关学科的负责人,请他们帮助收集平时科研工作中出现的新词。学科的科普出版机构和期刊编辑部也是很好的新词来源,他们平时在编辑工作中会接触到一些学科中新出现的名词,可以请他们帮助收集。收集后,由专人整理、分类(可以按学科分,也可以按有无中文名来分),然后定期刊登在期刊上,以征求定名。”“新词工作是一个细水长流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坚持,时间长了,成效就能显现出来了,这对每个学科自身的发展也很有利。”
  名词工作需要好的身体
  写文章、审稿、出书、编词典,祁先生在名词工作上的很多贡献都是在2001年退休后做出的,退休后祁先生停止了科研方面的工作,时间相对充足,对名词工作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六十岁以后开始做名词工作,还做出了那么多成就,除了对祁先生学术建树的深深钦佩,我也很羡慕祁先生能有如此充沛的精力。祁先生爽朗地笑道:“我年轻时最爱游泳和长跑,都是锻炼身体耐力的。所以我耐力很好,在审稿时,几千条词,每一条都带有释义,得一条条过目,然后还要在不同学科之间协调,最后才能统稿。没有好的体力是吃不消的。现在我也注意锻炼身体,平时我都是从家骑自行车到所里,单程要30~40分钟。今天虽然下了点小雨,我也坚持骑车过来了。” 听到这里,我们不禁赞叹祁先生的体力,向他请教起如何养生,祁先生说:“我从来不吃什么保健品,也没有严格的饮食禁忌,随遇而安,在国内吃中餐,在国外吃西餐,都能吃得惯。我没有抽烟喝酒的习惯,但是爱喝可乐,爱看足球。现在我快八十岁了,遇到欧洲杯的时候还是会熬夜,边喝可乐边看球,人生一大乐事也。”祁先生的朗朗笑声让我们所在的这间小屋充满了欢乐,在开怀的笑声里,仿佛跳动着先生未泯的童心。
  采访结束后,祁先生坚持要请我们吃工作餐,两位老师帮我们送来了研究所食堂里的盒饭,祁先生笑着说:“这两位老师从年轻时就一直在所里帮我做事,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几年了,有一位老师已升级做姥姥啦。”坐在布置简单的办公室里,吃着营养搭配合理的盒饭,跟祁先生闲适地聊着天,不禁让人觉得,生活就应该这样,简朴,健康。抛开浮华和烦琐,才能把有限的精力最大程度地投入到热爱的工作中,为名词事业贡献出自身的力量和智慧。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N04文献标识码: B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6.01.006  尊敬的路甬祥副委员长,白春礼院长,各位委员,各位代表:  非常高兴参加全国科技名词委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30年前,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代表国家审定公布名词,自此,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走向了正轨。30多年来,全国科技名词委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第六届
期刊
摘要:为了顺应汉语规范化的基本国策和汉语国际推广的实际需求,不仅要在现在和将来的翻译工作中将人名、地名等中文翻译成规范的汉语拼音,还要将以前用旧方案翻译的相应名称转写成汉语拼音。本文根据威妥玛式拼写法与汉语拼音拼写法的对应关系,总结了自动转写的转写规则,开发了基于规则的威妥玛式拼音自动转写为汉语拼音的软件WG2PY,并自动转写了林语堂翻译的《浮生六记》中的译音字,取得了很高的正确率,实验数据也具有
期刊
摘 要: 中国经济学概念的现代转型在清末民初的演进过程常深陷于“西化”与“欧化”之漩涡,然而近代中国西方经济学译介过程并非简单地移植,亦非中国传统经济学发展的结果,而是近代救亡图存的历史语境和传统经济学双重体系影响下的产物。从西方经济学的学科名称economics的庞杂译名中可窥一斑。虽最终以“经济学”胜出而告终,但严复所译“计学”在众多译名中独树一帜,其译名概念意义凸显了西方经济学的社会功用与学
期刊
特邀顾问: 路甬祥许嘉璐韩启德  主任: 白春礼  副主任: 侯建国杜占元孙寿山李培林刘旭何雷何鸣鸿  裴亚军  常委(以姓名笔画为序):  戈晨田立新曲爱国沈家煊宋军张军张伯礼  柳建尧袁亚湘高松黄向阳崔拓康乐韩毅  雷筱云  委员(以姓名笔画为序):  卜宪群王军王子豪王同军王建朗王家臣王清印  王德华尹虎彬邓初夏石楠叶玉如田淼田胜立  白殿一包为民冯大斌冯惠玲毕健康朱星朱士恩  朱立新朱建平
期刊
摘要: 20世纪90年代至今,虽然传统术语学思想受到多方质疑,但当今全球化的术语学理论和实践并没有到消极的“十字路口”。与之相反,术语学建设变得更加稳健和朝气蓬勃。文章从科学哲学的角度,论述西方学者提出的“术语学是一种科学研究纲领”的思想,并对交流(交际)术语学在术语学发展中的作用做粗浅评价。  关键词:科学研究纲领,硬核,保护带,启发部分,术语单元  中图分类号:N04;H083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2016年2月11日宣布在位于美国华盛顿州汉福德和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顿的两个探测器上首次同时探测到了引力波。该引力波的波源是离地球大约410兆秒差距(约13.4亿光年,红移0.09)的双黑洞并合事件,标记为GW150914。两个黑洞的质量分别为36和29个太阳质量,并合后形成的黑洞有62个太阳质量,其余3个太阳质量以引力波的形式辐射出来。这一重大发现引起了科学
期刊
摘要:近年来,西方译论在中国大行其道,但是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西方翻译名家的姓名汉译却不甚统一,出现了一名多译的现象,这种混乱不仅有疏于考证之嫌,给研究者造成困惑,更是学术不规范的表现,会给相关研究带来不便。文章对上述现象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强调了规范和统一外国翻译家汉译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规范外国人名汉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西方当代翻译理论家,人名汉译,混乱,规范  中图分类号:H0
期刊
摘 要:以地学学术著作、成果中频繁出错的科技术语黏土、潟湖、疍民为研究对象,从追溯黏(粘)、潟(泻)、疍(蛋)的混用原因、考读权威工具书的视角对三词的真伪进行辨析,结合语素构词理据,认为“黏土”应读作“niántǚ”,不应该写作“粘土”或有其他的读音“潟湖”应读作“xìhǘ”,“泻湖(xièhǘ)”是旧读,应予以淘汰;“疍民”独立承担着“以船为家、从事渔业或航运的水上居民”的词语表述功能,“疍民”
期刊
摘要: 中国高铁技术突飞猛进,“高铁出海”已成为必然趋势,需要尽快实现包括术语规范在内的相关标准国际化。文章介绍高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拓扑结构构成,阐述网络控制系统中设备名称不规范的由来,旨在推动轨道交通行业中术语的规范化进程。  关键词: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总线,术语规范  中图分类号:N04;U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5)03-0058-03  Abstra
期刊
摘 要:先秦时期即已出现的“菌”字至今仍被广泛使用。该字在先秦文献中多次出现,其义项不囿于菌类一种。《墨子》的《迎敌祠》和《旗帜》篇皆含“菌”字,注家对其含义、字形和在句中的位置意见不一。文章通过梳理注家的意见和先秦用例并结合语境,认为《迎敌祠》篇中“客菌”和“涂菌”之“菌”当释为翳蔽之意;前一“菌”字非“圉”之误,而后一“菌”字亦非“固”之误,且应与“涂”字断开,置于下文“令”字之后并与之连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