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进片降临中国大陆并非空穴来风,正是时代的困局促使它横空出世。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中国电影,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秋。与其他行业一样,电影产业改革前的经济制度是沿袭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采用的是制片厂负责制片、中影公司购买后统一发行的统购统销制度。统购统销的制度承平日久,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处于计划经济下的统销统购状态。在这种体制下,代表创作的制片厂和身为发行的中影公司相安无事,彼此安享国家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缺乏制度变革的积极性。如果不是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这种均衡状态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改革伊始,全国其他行业的市场逐步放开,引进竞争机制陆续发展壮大,而中国电影却依然处在固步自封中。
引进片初入中国市场,顿时傲立同侪,时人均谓之“狼来了”。但20年后的今日再看这一路的风云,却是风景这边独好,中国电影市场在引进片的刺激下取得了商业、艺术和体制的多重收获,进入了“与狼共舞”的时代。
引进片的前世今生
中国引进国外影片的历史是一部对外开放的历史。在解放初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主要引进的影片都来自友好国家,很多影片的“引进”都是外交的需要,作为友好交流,相互交换电影在对方国家放映。1978年,中国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方向,从此开始大量买进国外生产的影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买断全部版权”的,即一旦引进我国,影片何时被放映,在哪里放映(包括在电视台播放)都由我国自由决定,而不用受片商的限制。
1988年,全国的娱乐业迎来了改革开放之后的大繁荣,但电影业却一路下滑,来自专业电影刊物《中国电影市场》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1979年,全国影院电影观众人次293亿,而到1994年下降到3亿。观众人次下降的原因很多,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走私和盗版影片的大量涌入。中央在打击非法的“内参、特供”片放映点的同时,开始意识到用封堵的方法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于是考虑采用国际通行的“分账法”,引进“基本反映当代文化艺术和技术水准的”最新国外影片。和“版权买断制”不同,在以“分账制”引进外国影片时,中影不必交纳引进费用,只要和国外片商分享票房收入。当时商定,每年中国以分账制引进十部左右外国影片,其中美国的占三分之一,欧洲的占三分之一,其他国家占三分之一,外方和中方“四六分成”。显而易见,采用“分账法”可以在第一时间引进国外最流行的影片,这无疑可以给当时萧条的电影放映业注射一剂强心针。
据中影公司周铁东先生透露,1994年,由于电影市场不景气,中影在制片厂、发行公司和影院之间出现了高达一亿美元的债务;引进“十部大片”之后,在3年内债务被全部还清,并且中影公司积累了大笔资金。可见,在开始阶段,“十部大片”确实激活了市场,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
与此同时,引进片与国产片的市场较量持续升温。引进片激发了国内观众巨大的潜在观影需求,改变了市场格局,同时对国产片创作形成严峻挑战,这促使中国电影人用更好的作品提升中国电影的总体水平。在20世纪90年代,引进片的优势明显;而在21世纪初世纪电影产业改革之后,国产片持续占据上风;在2012 年“中美电影协定”签署后,引进片又猛烈冲击了国产电影市场份额……值得赞誉的是,2013 年国产电影票房前10名有7部影片是国产片,国产电影市场份额大大超过了引进片。而根据目前的数据显示,在即将结束的2014年,国产片的市场占有率情况可能会更好,确实鼓舞人心。
“狼来了”和“与狼共舞”
20 世纪 90 年代 ,“狼来了”。1994 年进口分账大片引入中国以前,我国电影市场面临着票房和观影人次连年下降的危机,1993 年度总票房跌至 13亿元。1994 年引进片《亡命天涯》首次内地“试映”时在短短一周即收获千万元票房,并在 1995 年正式放映时创造了 2500 万元的票房奇迹。由此开始,到电影院观看进口大片的潮流风靡全国。同年,《真实的谎言》、《阿甘正传》、《狮子王》、《红番区》等大片的纷纷上映对当年内地电影票房年收入突破 24 亿元功不可没。1998 年,《泰坦尼克号》创造的 3.6 亿元票房纪录,成为此后多年中国电影单片收入难以企及的票房至高点。
21 世纪 ,“与狼共舞”。进入 21 世纪以后,一方面由于进口大片叙事雷同、卖点单一,国内电影观众对进口大片的选择开始趋于理性;更为关键的则是得益于中国电影人的积极开拓,一条富有本土特色的国产电影生存之路日渐明晰。国内电影制作方对待进口大片从初期惊呼“狼来了”的抵触态度转变为取其精华并“与狼共舞”,国产电影越来越多受到本土观众追捧,从 2004年至2014年9月,除 2012 年外,国产片票房占比均超过 50%,中国电影市场逐步迈向成熟。(数据来源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官网)
新的技术、艺术语境与标志性电影
电影史上有一类电影,通过视觉形式提供巨大的信息,范式不断创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它不断带来革命,努力创造一个完整的电影世界,引领电影向前发展,这是一种可以称之为“标志性电影”的电影。从《泰坦尼克号》、《拯救大兵瑞恩》、《阿凡达》到《变形金刚》,作为引进片20年进程中的一个个成功的标本,广受瞩目。这些引进片在屡创票房纪录的同时,成功传播了美国电影的文化、艺术与技术的当代意涵。不难看到,引进片大都是“标志性”类型电影,快速剪辑,镜头数比较多,蕴含人类普遍情感的煽动、形构与塑造。而中国电影不少拍得不好看,内容浅,又无视以自身的电影方式挖掘使用良性传统和文化资源,电影语言及表现保守,甚至由头至尾以简短重复的取景位置及场面调度手法拍摄,这当然难以让观众获得视觉冲击力和丰富的观影享受。
2010 年上映的《阿凡达》,成本超过5亿美元,创造了新的纪录。《阿凡达》使用导演卡梅隆自己研究开发的数字三合成摄影机系统拍摄制作,影片和传统电影形成了一种非常强烈的对比,让观众观看到了“自己从未看到的东西”。在片中,艺术与技术之间形成独特的互文共生关系,让人感到电影独特的魅力。《阿凡达》所着意表现的,包含新技术和特有的情节,更蕴示一种广阔多元的创造意识、想象力与文化因素。《泰坦尼克号》、《阿凡达》这样的电影在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带给中国电影以丰富的信息和启迪,影响不可估量。
但近几年来的好莱坞大片,几乎是清一色的科幻片,一味强调视觉特效,强调3D技术,故事大多贫血,基本属于爆米花电影。这种类型越来越脱离现实生活,貌似强大,实则令人腻味。这也给了国产片反戈一击的机会,只要拍好中国故事,就不难战胜进口大片。面对进口大片的强势进攻,国产片有本土作战优势,拿出有品质的影片来,能做到与狼共舞,并创造出自己的舞步。
并非偶然的文化事件
引进片20年,事实上业已成为中国当代电影市场的重要支撑。关于引进片,人们不断抛出各种各样的讨论、阐释,那么这件中国电影市场的大事的影响是什么?历史韵味及意义又何在?现在看来,引进片的出现不是一个简单的发行事件,不是由个人主导的偶然事件,而是一个贯穿中国当代电影发展20年的综合性运动与趋向。在更广泛、更深刻的意义上,它已被历史性地置换为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工业与民族电影的变迁。无论是国内电影市场的反馈,还是本土化变革,抑或寻求海外市场发展,这一切都让引进片具有现实与未来的深远意义,而这在当代电影的历史发展中又必然具有结构性的影响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