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着成百上千的专业,你会怎么选择?是从兴趣出发,还是从就业着眼?
其实,兴趣和就业都重要!考生往往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来关注专业;而家长往往显得较为现实,将来的就业前景与发展情况成了他们更为关注的重点。尤其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密切关注就业。那么,从哪里入手才能将专业和就业的契合度结合得更紧密?这里,笔者支招一二。
支招一 从各地紧缺人才目录看专业就业前景
近年来,各地人事部门都会公布当地紧缺人才目录,通过对这些目录的了解,可以了解各地对人才需求的大致走势,同时对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特别是选择专业有 定的参考价值。
这里,笔者举例说明。
今年3月,无锡市人事部门发布了《无锡市2009年度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目录》显示:与去年相比,新增专业领域包括文化创意产业、金融、空港及轨道交通、高级企业管理与商务、微电子等;新增专业岗位涉及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字媒体技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核医学科、心内科、肿瘤放疗科、自动控制专业教师、机械专业教师、FPGA电路设计与开发、DSP电路设计等50多个。2009年的《目录》基本涵盖了无锡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及领域。其中,人才需求最大的是服务外包类,约占需求总量的20%,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需求量次之,占总需求量的10%左右。
《目录》数据显示,“服务外包”人才需求增长量最为迅速,25个类别的服务外包岗位共计需求1651人,占全市紧缺人才需求比重的20%。服务外包紧缺人才需求中,IT服务的需求量最大,所占比重约70%;结构分布中,以大学本科生为主,占总比重的69%,研究生以上学历和大学专科分别占14%和17%。
分析:读这个信息,我们不难了解到无锡市新增的专业领域和专业岗位,了解到什么行业人才需求量最大。比如需求最大的是服务外包类,其中又以IT服务的需求量最大,以大学本科生为主。表面上看,这说的是无锡市的人才需求,好像适合本地及周边的考生,或是将来想在这一带就业的考生,其实不然。
从这个信息出发,笔者可以拓展到很多方面:第一,了解什么是“服务外包”。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服务外包产业涉及软件研发、产品技术研发、工业设计、信息技术研发、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等领域。笔者还了解到,教育部、商务部在前不久公布的一份文件中要求各类高校要在相关专业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工作。力争在5年内培养和培训120万服务外包人才,新增1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实现2013年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300亿美元;接下来,笔者还发现,商务部还出台新政策对服务外包企业录用大学毕业生给予补贴……。第二,了解服务外包产业发达的地区。浙江、江苏、上海、广东都是该产业发达的地区,对人才需求也大,于是笔者再搜索相应的高校,了解开设专业的情况。比如2008年12月成立的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国际服务工程学院是全国首家服务外包本科学院,2009年正式招生,将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第三,了解报考相关专业的细节。比如笔者了解到无锡很多外包服务企业对口的都是日韩市场。其开发软件的工作平台都是日文或是韩文的。看来,即使不报考外语类专业,也要在大学期间掌握甚至精通一两种外语哦。另外,这个行业里计算机软件人才很吃香,可以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但是有点要提醒一下,这些专业对数学成绩要求比较高。然后,还须查询并了解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学费等信息。
怎么样,一条信息的背后居然有这么多学问,你没想过吧。所以,不能忽视这些看起来是数据罗列的人才目录哦,说不定一条信息就能开启你的志愿选择和就业发展的金钥匙呢。
支招二 从各地高校的新增专业看紧缺人才
每年,教育部都会公布高校新设置或调整的专业,尤其是新增专业备受大家关注。这里的新增专业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是针对全国而言新开设的专业。也就是首创;一个是针对某所高校而言新开设的专业。这些新增设的专业大部分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新兴产业密切相关,大都属于目前或将来人才市场上的热销人才、紧缺人才培养领域。因而新增专业透露出的紧缺人才趋势图可成为考生和家长们选择专业的参考依据。
笔者统计了一下2007、2008、2009年上海高校新增的本科专业。其中物流管理、物流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动画等专业几乎每年都榜上有名。比如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专业,已有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海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海洋大学(08年新增)、上海电机学院(08年新增)、上海电力学院(07年新增)、上海建桥学院(08年新增),上海金融学院(07年新增),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商学院,上海海关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等院校开设。
分析:上海有近40所本科院校,为什么有一半的院校开设物流方面的专业呢?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上海物流行业的发展及需求所致。据统计,上海现在有专业物流公司6000多家,加上电子商务、大型超市等相关企业共40万家。根据业内人士的估算,上海需要几十万物流人才,需求远大于供。随着上海深水港建设项目的启动和世博会的逐渐临近,物流人才的需求会更加迫切,物流人才的培养已经被纳入到“上海紧缺人才培训工程体系”中。
另外,笔者还发现上海很多高校都在这几年开设了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跟汽车产业相关的专业。据了解,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汽车类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上海在未来10年内就将需要6万汽车人才,15年内将达到10万,但目前这类人才还不到2万。汽车领域的急需人才包括:跨国经营管理人才、汽车设计及开发人才、关键零部件人才、汽车服务贸易人才、高级技能人才(包括机电一体化、试验维修、模具制造等)、汽车文化人才、其他专业技术人才(包括法律、财务人才等)。为此,包括26类汽车专业人才和11类相关专业人才的“中国(上海)汽车人才重点开发目录”已确定,其中,高级汽车跨国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汽车动力总成设计开发人才等都是第一次明确提出需求,列入汽车人才重点开发目录。而在上海高校攻读这类专业,可考虑同济大学的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上海交通大学的电 气信息类、机械类、工商管理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汽车工程)等专业。
不过,考生和家长对新增专业不能抱着“新专业一定就是热专业,一定就会热就业”的想法。高校专业的增设,是根据市场需求而制定,理论上都是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但市场供求同时也受毕业生人数、经济大环境等因素影响,今天的热门专业明天未必就能顺畅就业,且多数高校的新增专业,在人才培养实力上也处于“新生”状态。作为考生,在填报志愿选专业时不可盲目迷信“热门”,应对高校新增专业,尤其是新增的“热门”专业多做了解和选择。此外,在参考高校各专业录取情况时,新增专业没有可参考数据,为稳妥起见,最好参考高校录取平均分。
支招三 参考各种就业排行榜
在信息化的时代,各类信息铺天盖地,让人们应接不暇。在关注就业信息时,考生和家长很容易发现到“花样百出”的就业排行榜:最容易就业的十大本科专业、就业率最高的本科(高职)专业、最赚钱的十大专业、最难就业的十大专业……总之,各种就业排名层出不穷。
考虑到统计机构的权威性、统计方式的科学性、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等,笔者认为不能随便信奉哪一个排名,但可以参考一些关注度比较高的排名。比如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每年都会公布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出国家机关、高校、医疗卫生单位、国有企业、各省(区市)接受本科毕业生数量最多的专业。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数量最多的专业等等;中国社会科学院每年都发布《社会蓝皮书》,从人民生活、人口、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社会治安、生态环境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国社会形势和热点问题,其中,有关就业的调查统计值得参考。
这里,笔者以2008年12月公布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为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于2008年对毕业半年后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抽样的大学毕业生达到44.5万人,涉及的本科专业为603个)。调查显示,就业率最高的本科专业前10名分别为机械电子工程、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注册会计师、物流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建筑学、车辆工程、信息安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在就业率最高的10个本科专业中,月薪在2500元以上的有8个,说明就业率最高的本科专业其毕业生的薪资也较高。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前10名分别为音乐表演、运动训练、中医学、美术学、音乐学、生物技术,体育教育、生物工程、农学,应用心理学。这10个专业绝大多数的毕业生月薪都在2000元以下。
分析:这是个调查,有一定科学性,但并不代表最准确。在上面提到的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中,音乐表演位居榜首。笔者认识一位沈阳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生,她说如果要考什么乐团的比较难,需要家庭关系比较多,但如果拓展就业面就好多了。她和一些同学瞄准了一个方向——音乐老师。不仅是公办中、小学,而且社会上的艺术学校也招艺术老师,不过当老师还得去考教师证才行。另外,待遇也不算很差,每月拿三四千的工资还是不成问题的。而且精通一两种乐器。还可以在饭店、酒吧等做个兼职表演。
当然这只是个案,不能代表全部,这或许给我们一个启发,不能以就业排名为最终决定选择专业的依据,应多方面权衡——比如学生自身对专业的爱好兴趣、学生专业学习的程度、个人综合素质的水平、地区行业的发展情况、行业对人才的要求等。
支招四 关注当年就业热点
笔者这里所说的就业热点主要指人事部门、人才市场、招聘网等机构公布有时效性的人才需求信息,尤其是一些大型人才市场、招聘网每月、每季度都会公布当期最多的工作岗位、最急需的专业人才等信息。
这里,笔者举例说明:
2008年11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网络招聘会人才需求信息的汇总和分析,职位需求排在前十住的专业分别是:工商管理类,电子信息类、经济学类、机械类、外语类、土建类,医学类、法学类、交通运输类、化工与制药类。
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最热门的十大专业依次为:管理、财务、会计、法律、计算机、经济、中文、新闻、行政、汉语。管理类专业招考人数最多达到4208人,占招考总人数的31%;其次为财务类,招考人数为3362,占招考总人数的24.8%;排第三名的是会计类,招考人数为2906,占招考总人数的21.4%。
分析:这些就业热点因时间、地点等因素而改变,今天的热门不代表明天的热门,此地的热门不代表彼地的热门。这其实跟参考就业排行榜一样,要冷看,要理智。在收集、综合这类信息的基础上,了解人才需求的趋势、行业发展的走向等等,权衡短期与长期的利弊,这对选择专业大大有益。
支招五 听取行业人士的意见
什么行业好,什么行业不好,最有发言权的其实是身在职场的人。职场人往往有着宝贵的工作经验,对专业及行业了解颇深。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往往会听取家长的意见,有时还会请教亲戚朋友,特别是在不同行业工作的亲戚朋友。当然,考生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通过网络及其他途径,多听听不同行业人士的意见。这样,考生的认知范围扩大,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等情况,依据将来想从事的行业而确定出专业选择的范围。
《高校招生》杂志的《就业前瞻》栏目涉足了很多行业,不同行业的职场人讲述自己就业的故事,剖析行业发展前景。如金融——2008年10期《非一帆风顺的金融路》;核电 2008年11期《一个暖通人的“非典型”就业“就业”》;IT——2008年12期《触摸IT地带》;医药——2008年12期《学医去不了大医院后的N种出路》;小语种——2009年1期《小语种,大市场》;银行、证券、地产——2009年1期《当金融风暴来袭》;经纪人——2009年2009年期《侃侃经纪人那些事儿》;科研——2009年2/3期《当我遇上“研究”》;游戏——2009年2/3期《“游”志者事竟成》;社工——2009年4期《一名社工小伙的恋爱经历》;传媒——2009年4期《新新媒体新新闻人》;教师——2009年5期《我为师者》;建筑——2009年6期《大厦是怎样建成的》:机械——2009年6期《机械类专业达人的就业宣言》等文章都可供读者参阅。
分析:参考归参考,不能人云亦云,得有自己的判断和分析。考生不能把关心的重点只放在行业的薪酬、工作的劳动强度等问题上,而是应该综合多方面的了解,权衡行业的潜力如何。行业是否适合自己,自己的情况又适合报考哪些相关专业。
选择专业时一定要考虑未来的就业情况!关注就业、重在发展,是考生填报志愿的理性之选。但是,笔者提醒大家,切不可盲目地把就业因素放在第一位,或把就业看成惟一因素,尤其是不能只看到某某专业就业的眼前效应。在选择专业时,考生应该尽可能根据自己的专长、志趣及能力去选择。一般来说,高校所设立的招生专业都会有一定的社会需求,只不过有多有少而已,关键是要学得好,掌握了什么知识技能。这才是将来就业的立足之本。
(编校 魏 娜)
其实,兴趣和就业都重要!考生往往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来关注专业;而家长往往显得较为现实,将来的就业前景与发展情况成了他们更为关注的重点。尤其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密切关注就业。那么,从哪里入手才能将专业和就业的契合度结合得更紧密?这里,笔者支招一二。
支招一 从各地紧缺人才目录看专业就业前景
近年来,各地人事部门都会公布当地紧缺人才目录,通过对这些目录的了解,可以了解各地对人才需求的大致走势,同时对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特别是选择专业有 定的参考价值。
这里,笔者举例说明。
今年3月,无锡市人事部门发布了《无锡市2009年度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目录》显示:与去年相比,新增专业领域包括文化创意产业、金融、空港及轨道交通、高级企业管理与商务、微电子等;新增专业岗位涉及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字媒体技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核医学科、心内科、肿瘤放疗科、自动控制专业教师、机械专业教师、FPGA电路设计与开发、DSP电路设计等50多个。2009年的《目录》基本涵盖了无锡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及领域。其中,人才需求最大的是服务外包类,约占需求总量的20%,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需求量次之,占总需求量的10%左右。
《目录》数据显示,“服务外包”人才需求增长量最为迅速,25个类别的服务外包岗位共计需求1651人,占全市紧缺人才需求比重的20%。服务外包紧缺人才需求中,IT服务的需求量最大,所占比重约70%;结构分布中,以大学本科生为主,占总比重的69%,研究生以上学历和大学专科分别占14%和17%。
分析:读这个信息,我们不难了解到无锡市新增的专业领域和专业岗位,了解到什么行业人才需求量最大。比如需求最大的是服务外包类,其中又以IT服务的需求量最大,以大学本科生为主。表面上看,这说的是无锡市的人才需求,好像适合本地及周边的考生,或是将来想在这一带就业的考生,其实不然。
从这个信息出发,笔者可以拓展到很多方面:第一,了解什么是“服务外包”。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服务外包产业涉及软件研发、产品技术研发、工业设计、信息技术研发、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等领域。笔者还了解到,教育部、商务部在前不久公布的一份文件中要求各类高校要在相关专业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工作。力争在5年内培养和培训120万服务外包人才,新增1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实现2013年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300亿美元;接下来,笔者还发现,商务部还出台新政策对服务外包企业录用大学毕业生给予补贴……。第二,了解服务外包产业发达的地区。浙江、江苏、上海、广东都是该产业发达的地区,对人才需求也大,于是笔者再搜索相应的高校,了解开设专业的情况。比如2008年12月成立的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国际服务工程学院是全国首家服务外包本科学院,2009年正式招生,将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第三,了解报考相关专业的细节。比如笔者了解到无锡很多外包服务企业对口的都是日韩市场。其开发软件的工作平台都是日文或是韩文的。看来,即使不报考外语类专业,也要在大学期间掌握甚至精通一两种外语哦。另外,这个行业里计算机软件人才很吃香,可以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但是有点要提醒一下,这些专业对数学成绩要求比较高。然后,还须查询并了解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学费等信息。
怎么样,一条信息的背后居然有这么多学问,你没想过吧。所以,不能忽视这些看起来是数据罗列的人才目录哦,说不定一条信息就能开启你的志愿选择和就业发展的金钥匙呢。
支招二 从各地高校的新增专业看紧缺人才
每年,教育部都会公布高校新设置或调整的专业,尤其是新增专业备受大家关注。这里的新增专业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是针对全国而言新开设的专业。也就是首创;一个是针对某所高校而言新开设的专业。这些新增设的专业大部分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新兴产业密切相关,大都属于目前或将来人才市场上的热销人才、紧缺人才培养领域。因而新增专业透露出的紧缺人才趋势图可成为考生和家长们选择专业的参考依据。
笔者统计了一下2007、2008、2009年上海高校新增的本科专业。其中物流管理、物流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动画等专业几乎每年都榜上有名。比如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专业,已有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海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海洋大学(08年新增)、上海电机学院(08年新增)、上海电力学院(07年新增)、上海建桥学院(08年新增),上海金融学院(07年新增),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商学院,上海海关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等院校开设。
分析:上海有近40所本科院校,为什么有一半的院校开设物流方面的专业呢?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上海物流行业的发展及需求所致。据统计,上海现在有专业物流公司6000多家,加上电子商务、大型超市等相关企业共40万家。根据业内人士的估算,上海需要几十万物流人才,需求远大于供。随着上海深水港建设项目的启动和世博会的逐渐临近,物流人才的需求会更加迫切,物流人才的培养已经被纳入到“上海紧缺人才培训工程体系”中。
另外,笔者还发现上海很多高校都在这几年开设了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跟汽车产业相关的专业。据了解,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汽车类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上海在未来10年内就将需要6万汽车人才,15年内将达到10万,但目前这类人才还不到2万。汽车领域的急需人才包括:跨国经营管理人才、汽车设计及开发人才、关键零部件人才、汽车服务贸易人才、高级技能人才(包括机电一体化、试验维修、模具制造等)、汽车文化人才、其他专业技术人才(包括法律、财务人才等)。为此,包括26类汽车专业人才和11类相关专业人才的“中国(上海)汽车人才重点开发目录”已确定,其中,高级汽车跨国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汽车动力总成设计开发人才等都是第一次明确提出需求,列入汽车人才重点开发目录。而在上海高校攻读这类专业,可考虑同济大学的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上海交通大学的电 气信息类、机械类、工商管理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汽车工程)等专业。
不过,考生和家长对新增专业不能抱着“新专业一定就是热专业,一定就会热就业”的想法。高校专业的增设,是根据市场需求而制定,理论上都是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但市场供求同时也受毕业生人数、经济大环境等因素影响,今天的热门专业明天未必就能顺畅就业,且多数高校的新增专业,在人才培养实力上也处于“新生”状态。作为考生,在填报志愿选专业时不可盲目迷信“热门”,应对高校新增专业,尤其是新增的“热门”专业多做了解和选择。此外,在参考高校各专业录取情况时,新增专业没有可参考数据,为稳妥起见,最好参考高校录取平均分。
支招三 参考各种就业排行榜
在信息化的时代,各类信息铺天盖地,让人们应接不暇。在关注就业信息时,考生和家长很容易发现到“花样百出”的就业排行榜:最容易就业的十大本科专业、就业率最高的本科(高职)专业、最赚钱的十大专业、最难就业的十大专业……总之,各种就业排名层出不穷。
考虑到统计机构的权威性、统计方式的科学性、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等,笔者认为不能随便信奉哪一个排名,但可以参考一些关注度比较高的排名。比如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每年都会公布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出国家机关、高校、医疗卫生单位、国有企业、各省(区市)接受本科毕业生数量最多的专业。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数量最多的专业等等;中国社会科学院每年都发布《社会蓝皮书》,从人民生活、人口、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社会治安、生态环境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国社会形势和热点问题,其中,有关就业的调查统计值得参考。
这里,笔者以2008年12月公布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为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于2008年对毕业半年后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抽样的大学毕业生达到44.5万人,涉及的本科专业为603个)。调查显示,就业率最高的本科专业前10名分别为机械电子工程、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注册会计师、物流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建筑学、车辆工程、信息安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在就业率最高的10个本科专业中,月薪在2500元以上的有8个,说明就业率最高的本科专业其毕业生的薪资也较高。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前10名分别为音乐表演、运动训练、中医学、美术学、音乐学、生物技术,体育教育、生物工程、农学,应用心理学。这10个专业绝大多数的毕业生月薪都在2000元以下。
分析:这是个调查,有一定科学性,但并不代表最准确。在上面提到的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中,音乐表演位居榜首。笔者认识一位沈阳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生,她说如果要考什么乐团的比较难,需要家庭关系比较多,但如果拓展就业面就好多了。她和一些同学瞄准了一个方向——音乐老师。不仅是公办中、小学,而且社会上的艺术学校也招艺术老师,不过当老师还得去考教师证才行。另外,待遇也不算很差,每月拿三四千的工资还是不成问题的。而且精通一两种乐器。还可以在饭店、酒吧等做个兼职表演。
当然这只是个案,不能代表全部,这或许给我们一个启发,不能以就业排名为最终决定选择专业的依据,应多方面权衡——比如学生自身对专业的爱好兴趣、学生专业学习的程度、个人综合素质的水平、地区行业的发展情况、行业对人才的要求等。
支招四 关注当年就业热点
笔者这里所说的就业热点主要指人事部门、人才市场、招聘网等机构公布有时效性的人才需求信息,尤其是一些大型人才市场、招聘网每月、每季度都会公布当期最多的工作岗位、最急需的专业人才等信息。
这里,笔者举例说明:
2008年11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网络招聘会人才需求信息的汇总和分析,职位需求排在前十住的专业分别是:工商管理类,电子信息类、经济学类、机械类、外语类、土建类,医学类、法学类、交通运输类、化工与制药类。
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最热门的十大专业依次为:管理、财务、会计、法律、计算机、经济、中文、新闻、行政、汉语。管理类专业招考人数最多达到4208人,占招考总人数的31%;其次为财务类,招考人数为3362,占招考总人数的24.8%;排第三名的是会计类,招考人数为2906,占招考总人数的21.4%。
分析:这些就业热点因时间、地点等因素而改变,今天的热门不代表明天的热门,此地的热门不代表彼地的热门。这其实跟参考就业排行榜一样,要冷看,要理智。在收集、综合这类信息的基础上,了解人才需求的趋势、行业发展的走向等等,权衡短期与长期的利弊,这对选择专业大大有益。
支招五 听取行业人士的意见
什么行业好,什么行业不好,最有发言权的其实是身在职场的人。职场人往往有着宝贵的工作经验,对专业及行业了解颇深。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往往会听取家长的意见,有时还会请教亲戚朋友,特别是在不同行业工作的亲戚朋友。当然,考生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通过网络及其他途径,多听听不同行业人士的意见。这样,考生的认知范围扩大,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等情况,依据将来想从事的行业而确定出专业选择的范围。
《高校招生》杂志的《就业前瞻》栏目涉足了很多行业,不同行业的职场人讲述自己就业的故事,剖析行业发展前景。如金融——2008年10期《非一帆风顺的金融路》;核电 2008年11期《一个暖通人的“非典型”就业“就业”》;IT——2008年12期《触摸IT地带》;医药——2008年12期《学医去不了大医院后的N种出路》;小语种——2009年1期《小语种,大市场》;银行、证券、地产——2009年1期《当金融风暴来袭》;经纪人——2009年2009年期《侃侃经纪人那些事儿》;科研——2009年2/3期《当我遇上“研究”》;游戏——2009年2/3期《“游”志者事竟成》;社工——2009年4期《一名社工小伙的恋爱经历》;传媒——2009年4期《新新媒体新新闻人》;教师——2009年5期《我为师者》;建筑——2009年6期《大厦是怎样建成的》:机械——2009年6期《机械类专业达人的就业宣言》等文章都可供读者参阅。
分析:参考归参考,不能人云亦云,得有自己的判断和分析。考生不能把关心的重点只放在行业的薪酬、工作的劳动强度等问题上,而是应该综合多方面的了解,权衡行业的潜力如何。行业是否适合自己,自己的情况又适合报考哪些相关专业。
选择专业时一定要考虑未来的就业情况!关注就业、重在发展,是考生填报志愿的理性之选。但是,笔者提醒大家,切不可盲目地把就业因素放在第一位,或把就业看成惟一因素,尤其是不能只看到某某专业就业的眼前效应。在选择专业时,考生应该尽可能根据自己的专长、志趣及能力去选择。一般来说,高校所设立的招生专业都会有一定的社会需求,只不过有多有少而已,关键是要学得好,掌握了什么知识技能。这才是将来就业的立足之本。
(编校 魏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