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歌是一种情感十分丰富的文学体裁,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相比其他文体,诗歌的语言则更倾向于韵味和灵性。本文从课前导入、课中导读、课后导写三个方面简单进行了探讨。他认为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要注意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歌的节奏韵律,体会诗中浓郁的情感,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诗歌教学 画诗 读诗 写诗 引导 意境 学以致用
诗歌是一种情感十分丰富的文学体裁,优美的诗歌都是语言艺术的精品,这决定着诗歌教学的整个过程应是传授知识与情感交流的结合过程。新课标尤其强调“要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相比其他文体,诗歌的语言则更倾向于韵味和灵性。
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启发他们的悟性和灵性,通过教师适当的方法引导他们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歌的节奏韵律,体会诗中浓郁的情感。在诗歌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驾驭母语的能力,我认为可以从课前导入、课中导读、课后导写三个方面考虑。
一、课前导入要重视“画”诗,引起学生关注诗歌作品的情趣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刘勰《文心雕龙》说“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前要“煽情”,善于运用多种手段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诗情,引导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再借助熟悉的媒介与参照物,沿着诗人的思路运用想象与联想这两支“笔”,画出或展示出一幅融入了自己对诗歌意境感受的图画,加深理解诗人的情感。如学习李瑛《一月的哀思》时,教师就可以设计在导入阶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视频资料再现十里长街百万民众护送周总理灵车的情形,通过画面,直观感受百万人肃穆长安街头的悲愤场面,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身世与经历,设身处地“描摹”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态,为产生思想共鸣“奠基”。
二、课中教学要引导“读”诗,增强学生与诗歌之间的情感对话
诗歌具有特有的音韵美,非常适合读,熟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在诗歌教学中,朗读时极其重要的,应把诵读贯穿于教学之始终,让学生在读中置疑、探究、感悟、释疑,在诵读中培养语感和审美情趣,提升其对诗歌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其实我所说的“读”诗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真诵读,二是心品味。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朗诵方法的指导,对初读、再读、细读、通读四个步骤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在四个环节中通过诵读,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由浅入深,以点带面,进而渐入佳境。再就是要引导学生“品读”诗歌,在朗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背景入手(与导入相连)品味其意境。如对陈毅《梅岭三章》的教学,学生如果不能了解中央红军战略大转移后,南方根据地举步维艰的困难情形,就很难认识作者“断头今日意如何”的危险与心态,也很难体会其投身革命“取义成仁”的豪情与决心。其次品诗还得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形象画面入手,一般的诗歌往往出现两个方面的形象,一个是诗歌描绘的人好、物所呈现的画面,二是诗歌的内容所表现的诗人的形象。就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除了神话般的牛郎织女能自由往来的形象之外,还有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生活。两个形象互为映衬,相辅相持,合二为一,充分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另外优秀的诗篇往往“一字千金”,也必有点睛之笔,那“千锤百炼”后的字句就如围棋的两“眼”,有了它,整首诗篇就“活”了。郭小川说“用上千斤笔,去写一字句”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语言入手,品味其意,抓住关键字眼,弄懂修辞与典故,深刻挖掘,引导学生进入诗境的“桃花源”。当然品读诗歌还应从联想与想象中品味诗情画意,在“画“诗中我已点到,因为他们不仅仅是能“画“诗的两支笔,也是诗歌能飞入读者心灵中的少不了的有力的翅膀。
三、课后延伸要倡导“写“诗,激发学生情感的交流与释放
诗歌创作虽然需要文化底气和创作技巧,但我以为诗歌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是我们情感释放的一个载体,作为母语的引导着,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以诗言志。我们可以组织课外文学兴趣小组,成立读诗、写诗社等团体,让学生写点诗,也许学生写的处女作很幼稚,但只要教师适当引导、科学指导,这对诗歌教学乃至语文教学都是大有裨益的。
我主张的“写”诗不是单纯的写诗,它包括改写、仿效、运用诗句等多种形式。如把杜甫的《石壕吏》改写成讽刺小说、话剧剧本、回忆录,这其实是引导学生参与诗歌的再创造活动,能激发学生情感的交流与释放,比起教师摇头晃脑的分析它更有利于学生对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新课标要求就非常重视读写联学,学结合用,通过阅读促进写作,通过写作深化阅读。我认为诗歌教学无论改写、仿效、运用引用诗句,它们都是从学到用的“必需课”,它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语言的积累,达到新课标要求的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
当然,教无定法,但教贵有法。如何有效提高诗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打造生命课堂与高效课堂,也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道得明的,但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唯有因材施教,用心摸索,引导适当才能让语文教学实现殊途同归,百川会海的新课改之梦!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学》 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2]《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探究》 许晓宇著 《语文天地》2013年1月
作者简历:刘学龙 湖南省隆回县七江镇中心学校副校长 ,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小学管理和初中语文教学。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3篇,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通讯5篇,发表文学作品6篇,市级6篇。 合著教育书籍1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主持和组织参与课题5个,获国家级一等奖2个,国家级二等奖1个,省级三等奖1个,市级一等奖1个。2008年11月作为国家级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部和中央电教馆的培训班(湖南省仅3人),2011年评为全国科研先进个人,2013年评为全国科研优秀教师。
【关键词】诗歌教学 画诗 读诗 写诗 引导 意境 学以致用
诗歌是一种情感十分丰富的文学体裁,优美的诗歌都是语言艺术的精品,这决定着诗歌教学的整个过程应是传授知识与情感交流的结合过程。新课标尤其强调“要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相比其他文体,诗歌的语言则更倾向于韵味和灵性。
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启发他们的悟性和灵性,通过教师适当的方法引导他们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歌的节奏韵律,体会诗中浓郁的情感。在诗歌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驾驭母语的能力,我认为可以从课前导入、课中导读、课后导写三个方面考虑。
一、课前导入要重视“画”诗,引起学生关注诗歌作品的情趣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刘勰《文心雕龙》说“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前要“煽情”,善于运用多种手段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诗情,引导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再借助熟悉的媒介与参照物,沿着诗人的思路运用想象与联想这两支“笔”,画出或展示出一幅融入了自己对诗歌意境感受的图画,加深理解诗人的情感。如学习李瑛《一月的哀思》时,教师就可以设计在导入阶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视频资料再现十里长街百万民众护送周总理灵车的情形,通过画面,直观感受百万人肃穆长安街头的悲愤场面,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身世与经历,设身处地“描摹”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态,为产生思想共鸣“奠基”。
二、课中教学要引导“读”诗,增强学生与诗歌之间的情感对话
诗歌具有特有的音韵美,非常适合读,熟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在诗歌教学中,朗读时极其重要的,应把诵读贯穿于教学之始终,让学生在读中置疑、探究、感悟、释疑,在诵读中培养语感和审美情趣,提升其对诗歌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其实我所说的“读”诗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真诵读,二是心品味。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朗诵方法的指导,对初读、再读、细读、通读四个步骤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在四个环节中通过诵读,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由浅入深,以点带面,进而渐入佳境。再就是要引导学生“品读”诗歌,在朗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背景入手(与导入相连)品味其意境。如对陈毅《梅岭三章》的教学,学生如果不能了解中央红军战略大转移后,南方根据地举步维艰的困难情形,就很难认识作者“断头今日意如何”的危险与心态,也很难体会其投身革命“取义成仁”的豪情与决心。其次品诗还得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形象画面入手,一般的诗歌往往出现两个方面的形象,一个是诗歌描绘的人好、物所呈现的画面,二是诗歌的内容所表现的诗人的形象。就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除了神话般的牛郎织女能自由往来的形象之外,还有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生活。两个形象互为映衬,相辅相持,合二为一,充分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另外优秀的诗篇往往“一字千金”,也必有点睛之笔,那“千锤百炼”后的字句就如围棋的两“眼”,有了它,整首诗篇就“活”了。郭小川说“用上千斤笔,去写一字句”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语言入手,品味其意,抓住关键字眼,弄懂修辞与典故,深刻挖掘,引导学生进入诗境的“桃花源”。当然品读诗歌还应从联想与想象中品味诗情画意,在“画“诗中我已点到,因为他们不仅仅是能“画“诗的两支笔,也是诗歌能飞入读者心灵中的少不了的有力的翅膀。
三、课后延伸要倡导“写“诗,激发学生情感的交流与释放
诗歌创作虽然需要文化底气和创作技巧,但我以为诗歌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是我们情感释放的一个载体,作为母语的引导着,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以诗言志。我们可以组织课外文学兴趣小组,成立读诗、写诗社等团体,让学生写点诗,也许学生写的处女作很幼稚,但只要教师适当引导、科学指导,这对诗歌教学乃至语文教学都是大有裨益的。
我主张的“写”诗不是单纯的写诗,它包括改写、仿效、运用诗句等多种形式。如把杜甫的《石壕吏》改写成讽刺小说、话剧剧本、回忆录,这其实是引导学生参与诗歌的再创造活动,能激发学生情感的交流与释放,比起教师摇头晃脑的分析它更有利于学生对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新课标要求就非常重视读写联学,学结合用,通过阅读促进写作,通过写作深化阅读。我认为诗歌教学无论改写、仿效、运用引用诗句,它们都是从学到用的“必需课”,它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语言的积累,达到新课标要求的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
当然,教无定法,但教贵有法。如何有效提高诗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打造生命课堂与高效课堂,也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道得明的,但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唯有因材施教,用心摸索,引导适当才能让语文教学实现殊途同归,百川会海的新课改之梦!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学》 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2]《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探究》 许晓宇著 《语文天地》2013年1月
作者简历:刘学龙 湖南省隆回县七江镇中心学校副校长 ,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小学管理和初中语文教学。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3篇,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通讯5篇,发表文学作品6篇,市级6篇。 合著教育书籍1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主持和组织参与课题5个,获国家级一等奖2个,国家级二等奖1个,省级三等奖1个,市级一等奖1个。2008年11月作为国家级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部和中央电教馆的培训班(湖南省仅3人),2011年评为全国科研先进个人,2013年评为全国科研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