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办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打破传统的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着力推动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精神文明的建设;真正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问题和矛盾。在实践中,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学生公寓本质功能的根本指向,在此基础上民办高校需要从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上进一步确立教育队伍的向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聚集各方力量加强公寓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范式上由命令向理性交往转变,由独白向平等对话转变;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诉求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公寓 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期的大学生是具有现代特色的群体,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要求来说,传统的公办高校公寓思想政治理论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基本素质通过学生公寓得以充分的体现,同时学生公寓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显示大学生的人文修养,以及大学生自身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但是,许多公办普通高校学生公寓在教育模式方面比较落后,并且公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比较薄弱。南开大学曾经对此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老师需要在学生公寓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同时学生公寓也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开展精神文明工作的过程中,学生公寓也是见效最快的地方。”作为独特的载体,民办高校学生公寓的本质功能定位于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在思想政治工作范式上由命令向交往转变,或者说由独白向平等对话转变;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诉求就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 本真回归:公寓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
大学生公寓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对于高校学生公寓载体来说,其功能主要表现为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同时为学生提供服务。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传统公办大学生公寓往往被学生视为居住的场所,根本没有意识到学生公寓与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之间的密切联系。作为公寓的工作人员来说,在日常工作中,其职责主要表现为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学生往往进行严格惩罚等,根本不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缺乏相应的服务意识,难以为学生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同时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也不能很好的体现。其习惯性认为育人应该在学校、院系、班级等场所,公寓就是学生休息的地方。实际上,大学生公寓作为重要的阵地和舞台,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并且大学生公寓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公寓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借助学生公寓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及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方面的教育。归根结底,大学生公寓本身就具有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对于大学生公寓来说,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其职能的内在要求和本质诉求。如果脱离了思想政治教育,那么大学生公寓就会丧失自身的价值。学生公寓不仅具有管理、教育、服务的功能,同时学生作为公寓的主体,通常情况下也能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2 实践向度:健全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形式
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其公寓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机制灵活,凭借该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便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公寓着实需要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聚集各方力量加强公寓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坚信:“要实现教育的发展,需要立足于树立正确的教育发展观和价值观”。对于公办高校来说,在大学生教育体制方面,普遍缺乏以人为本的合理的公寓工作管理队伍。大学生公寓学生管理队伍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学生公寓的安全与稳定,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徐贵权教授说:“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社会适应的问题,通常情况下,这种适应代表着个人或群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是一种良好的关系,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个人或群体通过对自己的身心状态进行不断的调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自己与社会环境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对此,民办高校需要打破传统的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建立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形式,进一步适应大学生健康发展的规律。
第一,建立和完善专职公寓辅导员管理制度。在对学生公寓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构建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同时结合公寓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也就是对公寓辅导员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
第二,建立和完善公寓管理委员会。由学生工作处负责领导公寓管理委员的日常工作,由公寓辅导员担任公寓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各二级学院辅导员组成公寓管理委员。通过上述安排,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各公寓楼层有专职的公寓管理委员会成员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过程中,公寓委员会成员各司其职,进一步将公寓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在值班过程中,公寓管理委员会需要不定时的走访学生宿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了解并满足学生真实的内心需求,进而为大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全方位帮助。
第三,在公寓内部,组织大学生成立相应的自律委员会和宿舍管理委员会。在公寓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和宿舍管理委员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为公寓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同时对大学生进行育人教育,并且可以通过学生教育学生的方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大学生在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第四,在学生公寓组织成立基层党支部。在开展大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公寓基层党支部发挥着堡垒作用,通过党支部将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堡垒作用覆盖到每个同学,进而对每一位同学产生影响,进而便于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 交往理性:公寓思想政治工作范式的转向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民办高校公寓需要积极建构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范式,并且由“主客体对立”方式逐渐转变为“主体间性”方式,以及由独白式转变为平等对话式。通过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研究分析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因素,以及大学生的需要——动机——行为的发展过程,进一步揭示大学生的发展规律,同时对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特殊人格进行挖掘和指领。马克思说:“‘特殊的人格’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本质,而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3]在开展大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将学生作为能动的主体,在公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确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将公寓的思想政治工作视为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同时将“主客体对立”逐渐转变为“主体间性”,进一步激发调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积极性。民办高校在对学生公寓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以主体与主体的平等对话的范式进行管理,同时采用平等交流的方式对公寓的精神文明进行宣传,与独白式的命令相比,平等对话式的教育方式更为有效,同时这种教育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从教育者的言谈举止中,进一步升华学生的心灵。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在对学生公寓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推进人的持续发展。以“主体间性”、“平等对话”的范式,民办高校学生需要尽力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生公寓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占军.教育价值观:以人为本在高职教育中的升华[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1(1):29.
[2]徐贵权.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的扫描和透视[J].教育探索,2008(6):1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70.
课题项目:
本文系石家庄市政研会2014年立项课题《民办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的课题转化成果。
作者简介:刘占军(1980-),男,河北邯郸人,河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哲学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公寓 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期的大学生是具有现代特色的群体,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要求来说,传统的公办高校公寓思想政治理论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基本素质通过学生公寓得以充分的体现,同时学生公寓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显示大学生的人文修养,以及大学生自身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但是,许多公办普通高校学生公寓在教育模式方面比较落后,并且公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比较薄弱。南开大学曾经对此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老师需要在学生公寓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同时学生公寓也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开展精神文明工作的过程中,学生公寓也是见效最快的地方。”作为独特的载体,民办高校学生公寓的本质功能定位于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在思想政治工作范式上由命令向交往转变,或者说由独白向平等对话转变;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诉求就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 本真回归:公寓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
大学生公寓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对于高校学生公寓载体来说,其功能主要表现为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同时为学生提供服务。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传统公办大学生公寓往往被学生视为居住的场所,根本没有意识到学生公寓与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之间的密切联系。作为公寓的工作人员来说,在日常工作中,其职责主要表现为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学生往往进行严格惩罚等,根本不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缺乏相应的服务意识,难以为学生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同时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也不能很好的体现。其习惯性认为育人应该在学校、院系、班级等场所,公寓就是学生休息的地方。实际上,大学生公寓作为重要的阵地和舞台,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并且大学生公寓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公寓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借助学生公寓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及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方面的教育。归根结底,大学生公寓本身就具有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对于大学生公寓来说,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其职能的内在要求和本质诉求。如果脱离了思想政治教育,那么大学生公寓就会丧失自身的价值。学生公寓不仅具有管理、教育、服务的功能,同时学生作为公寓的主体,通常情况下也能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2 实践向度:健全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形式
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其公寓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机制灵活,凭借该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便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公寓着实需要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聚集各方力量加强公寓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坚信:“要实现教育的发展,需要立足于树立正确的教育发展观和价值观”。对于公办高校来说,在大学生教育体制方面,普遍缺乏以人为本的合理的公寓工作管理队伍。大学生公寓学生管理队伍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学生公寓的安全与稳定,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徐贵权教授说:“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社会适应的问题,通常情况下,这种适应代表着个人或群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是一种良好的关系,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个人或群体通过对自己的身心状态进行不断的调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自己与社会环境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对此,民办高校需要打破传统的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建立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形式,进一步适应大学生健康发展的规律。
第一,建立和完善专职公寓辅导员管理制度。在对学生公寓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构建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同时结合公寓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也就是对公寓辅导员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
第二,建立和完善公寓管理委员会。由学生工作处负责领导公寓管理委员的日常工作,由公寓辅导员担任公寓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各二级学院辅导员组成公寓管理委员。通过上述安排,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各公寓楼层有专职的公寓管理委员会成员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过程中,公寓委员会成员各司其职,进一步将公寓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在值班过程中,公寓管理委员会需要不定时的走访学生宿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了解并满足学生真实的内心需求,进而为大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全方位帮助。
第三,在公寓内部,组织大学生成立相应的自律委员会和宿舍管理委员会。在公寓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和宿舍管理委员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为公寓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同时对大学生进行育人教育,并且可以通过学生教育学生的方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大学生在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第四,在学生公寓组织成立基层党支部。在开展大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公寓基层党支部发挥着堡垒作用,通过党支部将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堡垒作用覆盖到每个同学,进而对每一位同学产生影响,进而便于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 交往理性:公寓思想政治工作范式的转向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民办高校公寓需要积极建构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范式,并且由“主客体对立”方式逐渐转变为“主体间性”方式,以及由独白式转变为平等对话式。通过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研究分析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因素,以及大学生的需要——动机——行为的发展过程,进一步揭示大学生的发展规律,同时对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特殊人格进行挖掘和指领。马克思说:“‘特殊的人格’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本质,而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3]在开展大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将学生作为能动的主体,在公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确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将公寓的思想政治工作视为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同时将“主客体对立”逐渐转变为“主体间性”,进一步激发调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积极性。民办高校在对学生公寓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以主体与主体的平等对话的范式进行管理,同时采用平等交流的方式对公寓的精神文明进行宣传,与独白式的命令相比,平等对话式的教育方式更为有效,同时这种教育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从教育者的言谈举止中,进一步升华学生的心灵。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在对学生公寓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推进人的持续发展。以“主体间性”、“平等对话”的范式,民办高校学生需要尽力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生公寓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占军.教育价值观:以人为本在高职教育中的升华[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1(1):29.
[2]徐贵权.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的扫描和透视[J].教育探索,2008(6):1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70.
课题项目:
本文系石家庄市政研会2014年立项课题《民办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的课题转化成果。
作者简介:刘占军(1980-),男,河北邯郸人,河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哲学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