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传统的教学环节中,教师以管促学的教学模式已经沿用多年,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主要突出的是教师“教”的主导地位,而忽略了对学生“学”的主观能动性的强化和培养。在强化素质教育为主的现阶段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显出来。那么,如何科学地将“教”与“学”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它们有效互补、高效互动呢。笔者联系自己的教学经验,对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应当如何把握“教”与“学”的关系,做了自己浅薄的探索。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教与学;主体作用
在这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新时代,网络知识和信息技术为社会进步和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教学在中学课堂教育中也受到整个社会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自学校开展信息化课程以来,网络信息技术在全社会和少年学子中更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并在不断深化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是素质教育的一大特点和显著体现。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沿用灌输式甚至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教学中就越发显得跟不上形势,也不能满足信息技术教学的特殊要求了。在这里,需要重点协调的无非是“教”与“学”的关系。我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切实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
教育的真正目的不只是传经诵道,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欲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培养和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自信心,同时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引导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才是教师最重要的职责。然而,很长时间以来,教师的良性引导作用却没有在我们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好的体现出来,更多的仍是采用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学习的方法进行授课。这使我们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缺少应有的活力,学生的科技思维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和激发。所以,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充分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1、谨遵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发挥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最先要做到的就是要谨遵教学大纲,严格按照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和标准来实施教学,根据中学生现阶段的智力水平和思维特点认真备课,树立通过教学的实施达到激发学习兴趣和个人思维特点,以及掌握教材内容的目的。同时,要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提升教师责任,做到全局谋划。教师要对做好中学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充满责无旁贷的责任心,将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和网络综合能力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职责,作为自己的最大事业,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教学、分组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做好教学的全局谋划,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可一以贯之,单方灌输。
3、巧设教学情景,注重情境带入。教师还应该通过利用情景设置、故事带入、实践体验等方式调动学生的感官认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教学中做到“寓教于乐”,通过充满乐趣、富于形象化和感染力的学习,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性,而尽可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引导和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1、平等相处,正确划分“教”与“学”的主次关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处于管理者的主导地位,“教”与“学”的关系主次分明,以教为主。教师一般是主动的灌输和压迫式的教授,而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和按照教师的教学安排亦步亦趋地进行学习。这种教学关系不是一种科学平衡的、有效的师生关系,也達不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不利于課堂教学的健康发展。教师应首先树立一个师生平等的观念,正确把握“教”与“学”的关系,把课堂教学中的单向输入转变为交流和互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这样才能为有效学习提供一个好的教学导向。
2、关心学生,营造亲切活泼的课堂氛围。另外,教师还要与学生真心交朋友,通过经常性的谈心交流尽可以多的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生活情况,进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去分析他们目前的思维状态和思想问题,真诚的做学生的“知心人”,真心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和生活中的难题,从而建立较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注意与学生培养良好的课上关系,不能总以君临天下的气势实施压制性教学,要通过情景的设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从而营造一个亲切活泼的课堂氛围。
3、引导为主,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创新。教师对待学生的学习困惑或盲点,不能一味强行的更正或指责,更好的办法是引导和疏通,通过事先征求学生意见建议或者引导学生以各自掌握认识的不同理解方式去学习并自主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当学生的思维路线出现偏颇时及时提醒,并不做手把手的全程示范和指导。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时,信息技术知识是一门丰富多彩的科学门类,教师要适当的引导学生敢于突破教材的束缚,自发接触更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丰富学生的见识。
三、结语
归根结底,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主动认识并积极深化“教”与“学”的关系调整,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在新时期信息技术教学中收到可观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娟;张文毅;认清特征 把握“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分寸[J]; 信息技术教育,2007.09.
[2] 向晋榜;促进教育信息化要把握四个关系[J]; 上海教育,2011.Z2.
[3] 刘玉挺;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初探[J]; 商情(科学教育家),2007.09.
[4] 李章珍;课程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J].教师教育与管理,2006.11.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教与学;主体作用
在这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新时代,网络知识和信息技术为社会进步和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教学在中学课堂教育中也受到整个社会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自学校开展信息化课程以来,网络信息技术在全社会和少年学子中更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并在不断深化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是素质教育的一大特点和显著体现。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沿用灌输式甚至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教学中就越发显得跟不上形势,也不能满足信息技术教学的特殊要求了。在这里,需要重点协调的无非是“教”与“学”的关系。我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切实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
教育的真正目的不只是传经诵道,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欲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培养和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自信心,同时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引导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才是教师最重要的职责。然而,很长时间以来,教师的良性引导作用却没有在我们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好的体现出来,更多的仍是采用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学习的方法进行授课。这使我们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缺少应有的活力,学生的科技思维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和激发。所以,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充分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1、谨遵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发挥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最先要做到的就是要谨遵教学大纲,严格按照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和标准来实施教学,根据中学生现阶段的智力水平和思维特点认真备课,树立通过教学的实施达到激发学习兴趣和个人思维特点,以及掌握教材内容的目的。同时,要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提升教师责任,做到全局谋划。教师要对做好中学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充满责无旁贷的责任心,将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和网络综合能力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职责,作为自己的最大事业,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教学、分组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做好教学的全局谋划,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可一以贯之,单方灌输。
3、巧设教学情景,注重情境带入。教师还应该通过利用情景设置、故事带入、实践体验等方式调动学生的感官认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教学中做到“寓教于乐”,通过充满乐趣、富于形象化和感染力的学习,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性,而尽可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引导和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1、平等相处,正确划分“教”与“学”的主次关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处于管理者的主导地位,“教”与“学”的关系主次分明,以教为主。教师一般是主动的灌输和压迫式的教授,而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和按照教师的教学安排亦步亦趋地进行学习。这种教学关系不是一种科学平衡的、有效的师生关系,也達不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不利于課堂教学的健康发展。教师应首先树立一个师生平等的观念,正确把握“教”与“学”的关系,把课堂教学中的单向输入转变为交流和互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这样才能为有效学习提供一个好的教学导向。
2、关心学生,营造亲切活泼的课堂氛围。另外,教师还要与学生真心交朋友,通过经常性的谈心交流尽可以多的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生活情况,进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去分析他们目前的思维状态和思想问题,真诚的做学生的“知心人”,真心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和生活中的难题,从而建立较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注意与学生培养良好的课上关系,不能总以君临天下的气势实施压制性教学,要通过情景的设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从而营造一个亲切活泼的课堂氛围。
3、引导为主,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创新。教师对待学生的学习困惑或盲点,不能一味强行的更正或指责,更好的办法是引导和疏通,通过事先征求学生意见建议或者引导学生以各自掌握认识的不同理解方式去学习并自主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当学生的思维路线出现偏颇时及时提醒,并不做手把手的全程示范和指导。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时,信息技术知识是一门丰富多彩的科学门类,教师要适当的引导学生敢于突破教材的束缚,自发接触更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丰富学生的见识。
三、结语
归根结底,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主动认识并积极深化“教”与“学”的关系调整,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在新时期信息技术教学中收到可观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娟;张文毅;认清特征 把握“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分寸[J]; 信息技术教育,2007.09.
[2] 向晋榜;促进教育信息化要把握四个关系[J]; 上海教育,2011.Z2.
[3] 刘玉挺;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初探[J]; 商情(科学教育家),2007.09.
[4] 李章珍;课程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J].教师教育与管理,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