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字:导学案,高效课堂
从去年下学期,我校开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变教师的主体和主角地位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同伴互助,这样导学案就进入了课堂,在这初用阶段,我时时刻刻想着一个问题,运用导学案如何才能构建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呢?现将我的经验教训总结如下:
首先,区分导学案与学案、教案。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学案导学教学法,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学案导学的学案也称为 导学案。
"学案"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們自学。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学案是师生共用、共同参与、良好互动的载体。“学案”的作用:它可以指导预习,也可用于课堂教学,并且系统的学案还是一份很好的学习资料。
教案是主要从教师自身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怎样传授的角度来考虑,上课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以“教师为本”,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是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准确无误,精彩完美,并重点突出,难点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是专为教师的“教”而设计。重在解决“怎样教”,“教什么”的问题。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学生上课只能是一种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具体到以下几点不同:
目的:教案——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学案--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
性质:教案--教师中心,单向性、封闭性;学案--学生中心,互动性、开放性
角色:教案--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学案--教师组织调节,学生是主角
表达:教案--界面规整,表述严整周密,多用书面语;学案--界面亲切,表述生动活泼,多用口语
其次,怎样设计高中数学导学案。
设计高中数学导学案要以学生“愿学”、“乐学”和“会学”为基础,这就要求集体备课组各成员们集思广益学习《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每节课要讲的内容和难度进行把握。然后根据学情,从知识、技能到运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在编写导学案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指导进行自主学习。要做到“一个中心” 、“两有”和“三性”。“一个中心”指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两有”指教师设计导学案时要“心中有人,目中有纲”。“心中有人”指教师的心中要有学生,要充分了解学情,即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主要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充分考虑学案怎样导学生学,怎样因材施教;“目中有纲”指要以新课标为纲,以教材为依据,要做到目标明确,使学生课内能够明确学习任务,课后复习有方向,提高自主学习效率。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方法得当,层次分明,这样重难点问题交给学生,能给学生一定的思维启示。
再次,怎样使用高中数学导学案提高课堂效率。
一、课前导学。
课前下发“导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预习自学,上课时先解决预习方案,约2分钟。解决什么,通过什么方法手段,让学生掌握学习目标,课堂上必须体现出效果,老师心知肚明。
二、课内探究。
课内探究是进入课堂导学学习的主要阶段,约33分钟.在这一阶段学生以“导学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新知识,能够发展学生的自学智能,学案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去试一试,并给了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这把学生推到了主动地位,学生在尝试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地去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学生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或是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对于其它组仍是疑点,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也可以说是讨论的继续。二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要针对其疑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
三、课尾达标。
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生及时的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因此作为数学高效课堂,及时反馈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约10分钟。以本堂内容为中心,精选题目,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抽检,讲评,小组长批阅、同桌批阅等方式掌握学生的达标情况,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纠正,及时补充练习题,给学习内化整理的机会,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四、课后提升。
本阶段分两个环节,一是让学生坚持先复习后做题,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把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忆的记住,该理解的理解,然后再做作业,对于作业的布置,教师要精选习题,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性,适合思维能力不同的学生;二是反思,根据学生作业批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学生修改错题。教师要善于总结,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反思“学案”的设计,将不合理的部分修正,供以后参考。
总之,教而有法,但无定法;学而有法,贵在得法。在新课标下运用导学案教学,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前景还非常广阔,需要我们不断的认真细致的研究,不断地思考,摒弃缺点,挖掘出学案导学的巨大潜力。学案的使用不仅有利于学生资料的保存,而且还有利于自己以后的教学,电子版的的学案保存还有利于教师之间的共享。运用导学案教学的益处远远大于教案的教学了。
从去年下学期,我校开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变教师的主体和主角地位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同伴互助,这样导学案就进入了课堂,在这初用阶段,我时时刻刻想着一个问题,运用导学案如何才能构建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呢?现将我的经验教训总结如下:
首先,区分导学案与学案、教案。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学案导学教学法,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学案导学的学案也称为 导学案。
"学案"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們自学。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学案是师生共用、共同参与、良好互动的载体。“学案”的作用:它可以指导预习,也可用于课堂教学,并且系统的学案还是一份很好的学习资料。
教案是主要从教师自身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怎样传授的角度来考虑,上课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以“教师为本”,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是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准确无误,精彩完美,并重点突出,难点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是专为教师的“教”而设计。重在解决“怎样教”,“教什么”的问题。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学生上课只能是一种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具体到以下几点不同:
目的:教案——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学案--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
性质:教案--教师中心,单向性、封闭性;学案--学生中心,互动性、开放性
角色:教案--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学案--教师组织调节,学生是主角
表达:教案--界面规整,表述严整周密,多用书面语;学案--界面亲切,表述生动活泼,多用口语
其次,怎样设计高中数学导学案。
设计高中数学导学案要以学生“愿学”、“乐学”和“会学”为基础,这就要求集体备课组各成员们集思广益学习《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每节课要讲的内容和难度进行把握。然后根据学情,从知识、技能到运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在编写导学案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指导进行自主学习。要做到“一个中心” 、“两有”和“三性”。“一个中心”指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两有”指教师设计导学案时要“心中有人,目中有纲”。“心中有人”指教师的心中要有学生,要充分了解学情,即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主要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充分考虑学案怎样导学生学,怎样因材施教;“目中有纲”指要以新课标为纲,以教材为依据,要做到目标明确,使学生课内能够明确学习任务,课后复习有方向,提高自主学习效率。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方法得当,层次分明,这样重难点问题交给学生,能给学生一定的思维启示。
再次,怎样使用高中数学导学案提高课堂效率。
一、课前导学。
课前下发“导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预习自学,上课时先解决预习方案,约2分钟。解决什么,通过什么方法手段,让学生掌握学习目标,课堂上必须体现出效果,老师心知肚明。
二、课内探究。
课内探究是进入课堂导学学习的主要阶段,约33分钟.在这一阶段学生以“导学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新知识,能够发展学生的自学智能,学案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去试一试,并给了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这把学生推到了主动地位,学生在尝试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地去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学生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或是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对于其它组仍是疑点,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也可以说是讨论的继续。二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要针对其疑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
三、课尾达标。
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生及时的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因此作为数学高效课堂,及时反馈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约10分钟。以本堂内容为中心,精选题目,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抽检,讲评,小组长批阅、同桌批阅等方式掌握学生的达标情况,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纠正,及时补充练习题,给学习内化整理的机会,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四、课后提升。
本阶段分两个环节,一是让学生坚持先复习后做题,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把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忆的记住,该理解的理解,然后再做作业,对于作业的布置,教师要精选习题,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性,适合思维能力不同的学生;二是反思,根据学生作业批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学生修改错题。教师要善于总结,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反思“学案”的设计,将不合理的部分修正,供以后参考。
总之,教而有法,但无定法;学而有法,贵在得法。在新课标下运用导学案教学,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前景还非常广阔,需要我们不断的认真细致的研究,不断地思考,摒弃缺点,挖掘出学案导学的巨大潜力。学案的使用不仅有利于学生资料的保存,而且还有利于自己以后的教学,电子版的的学案保存还有利于教师之间的共享。运用导学案教学的益处远远大于教案的教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