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之世,无论是叱咤风云的政坛领袖,还是大大小小的企业界掌门,都异口同声地高喊出“以人为本”的口号,也都实实在在明白选人之重要。但在选人的时候到底是首选“有德”的,还是首选“有才”的,却莫衷一是,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道理。这个命题争论了两千多年,至今尚无定论。就此,笔者仅从企业选人的角度,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提到“德”与“才”的关系时,大家可能会想到北宋时期司马光那篇著名的《德才论》,其中说道:“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由此可见“德才兼备”的“圣人”太少了,甚至无才少德的“君子”也很难求。世上可供选择的那些凡夫俗子不是无才无德的“愚人”,就是有才缺德的“小人”。司马光认为选人的时候宁可选不能干事的“君子”,也不要才华横溢的“小人”。这其实也是中国几千年来用人的主流思想。
但在京剧舞台上被描绘成白脸奸臣的曹操,却另有他的看法:“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曹操认为,陈平哪里是有纯厚品行的人?却帮助刘邦建立了汉朝的四百年基业;苏秦油嘴滑舌,奸猾狡诈,却帮助燕国讨回了十余座城池。即便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只要有才,怎能不用呢?!
为什么两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却各有各的看法呢?弄清了这个问题,对如何选人为企业服务,定能有所助益。我们不妨先从两个人的身份地位上探讨一下,或许可略知一二。
司马光,北宋杰出的史学家和散文家。自幼嗜学,尤喜《左氏春秋》;及长,学识更为渊博。仁宗宝元初年中进士,后拜翰林学士(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兼顾问)、御史中丞。他在政治上是保守派,反对王安石变法,因而曾自请任西京御史台(御史府长官),退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继位后任尚书左仆射,上任后立即废除新法,数月后,卒。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的《资治通鉴》更是影响过许多帝王。可他毕竟只是一代鸿儒,以保持社会现状,维护江山社稷安定为己任。在司马光看来,只有循规蹈矩的君子,才不至于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做不好事情事小,而颠覆了当时的道德礼数事大。司马光毫不掩饰他对“小人”的恐惧:“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我们了解了他所处的地位和社会环境,也就理解了他为何只有制服“乳狗”的勇气,绝无制服“添翼之虎”而为己所用的信心。所以他大声疾呼,让大家对才高八斗的“小人”敬而远之,以免为其所伤。
曹操则大不相同了。曹操,字孟德,曾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因镇压黄巾起义有功,官职不断提升,后迎汉献帝至许昌,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历任丞相、魏国公等职,死后被追认为魏武帝。曹操生前虽然一直没有称帝,但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把刘家的大汉江山改姓为曹的目标。他的很多政治主张,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当然,用儒家传统道德观念来看,他同时也是野心家、阴谋家。他所以不称帝,并非不想称帝,只是想沽名钓誉,以让其子孙后代能更稳当地坐在皇帝宝座上。他广招人才,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用以统一中国,让江山姓曹。所以一个人是否有能力为他的这个目的服务,就是他唯一的用人标准。曹操对自己的统御能力也充满自信,所以他豪迈地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不难想到,选用人才主要考虑的应该是“用途”。如果我们选用的是一批唯自己马首是瞻,用以维持企业现状或只要能给自己帮闲的人,完全可以使用司马翁推荐的类似“乳狗”的“愚人”;但如果我们要的是一群能打敢拼的斗士,是能把你的企业推向前进的力量,“乳狗”之流就毫无用处,而只能靠“虎而翼者”了。当然,也不能忽视用人者的统御能力,如果你自己没有驾驭猛虎的水平,当然就会沦为虎食,只好退而使用“乳狗”了。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应该如何去界定“德”和“才”,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远不是“正直中和”与“聪察强毅”所能说明的。提到“德”,大家也许都会想到“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大公无私”、“任劳任怨”、“乐于助人”等字眼。但“德”是一个软指标,是随着环境不断变化的。“周公恐怕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从另一个方面说,人只是受到后天的教育,才知荣辱,才具有了人类特有的社会性,才成为“人”。
对“才”的界定倒相对容易些。“才”就是办事的能力。现代管理心理学认为: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的总和”。通俗地讲,无论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有能力的猫,也就是“有才”之猫。任何一个企业在选人的时候,当然都希望选到德才兼备的人才,但这其实是一种奢望。因为“有德无德”是很难鉴别的,办事的效率和能力却是比较容易判断的。从一个人过去的业绩来分析,对其才能基本上可以窥斑见豹,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招聘时都很注重考察其工作经历的原因。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作为一个积极进取的企业,只要最高管理者具有统御能力,或者可以找到有统御能力且愿意为自己服务的人,就应该大胆地提倡“唯才是举”,大胆使用身怀各种绝技、但又存在各种各样缺点的人才。就企业内部而言“以人为本”,是与以“资”为本相对而言的,就是重视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价值。以人为本,强调的不仅是组织对人的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德”与“才”的培养,是对员工行为的规范,是在打造一个精英团队,最终实现人才与企业同步提升的目的。所以“吾任天下之智力”,就是广招天下各类为企业所需的人才,莫因人才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而不敢用。“以道御之”,就是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用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制度体系去约束每一个人的行为,用强制和教育相结合的手段去规范每一个人的行为,坚持下去,就能形成一个人人都“德才兼备”的“圣人团队”。试想,这样的团队,还有什么不能“无所不可”呢?
(作者单位:广东省茂名国信石化工程建设监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