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进一步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深化干部下基层包村联户工作,各地由领导带头,在机关、部门、单位开展了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工作。他们通过访困问难,送信息、送技术、送资金,对困难群众加强精神关爱和心理慰藉,从而使基层弱势群体振作精神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这对于进一步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无疑迈出了坚实一步。
但据基层个别单位反映:个别“上山下乡”的包村联户干部,面对完全陌生的工作环境和完全陌生的“另类”面孔,乍从宽敞明亮、富丽堂皇的舒适办公室里走出,到困难家庭中钻窄房黑屋;乍离开优雅气派、美观舒适的老板桌椅,到困难家庭中坐“冷板凳”、交叉子;乍已习惯了从“公务员”、秘书手中端香茶杯,到困难家庭中喝碗白开水……一时很难适应,有时还会乱了方寸,无所适从。
可是,当这些人读过《周总理避雨密云农家》以后,或许会从中受到启发,受到教育:
1958年6月的一天,周恩来到密云县潮白河上查看修建密云水库的坝址。在返京路上,一场大雨伴狂风倾盆而下,车无法再走了。他们在路旁一个叫溪翁庄的村子旁停了下来。县里同行的同志请周恩来到路旁的农家避避雨。可心里时时装着人民,事事为老百姓考虑,处处体谅老百姓难处的周恩来却说:“咱们这么多人进去,事先也没打个招呼,不太好吧。”县里的同志说:“这是侯大爷的家,他儿子就在县里工作,用不着打招呼。”正说着,院门打开了,一位60多岁的老大娘走出来,将他们往里面让:“雨这么大,赶快进来避避吧!”周恩来迎上去和大娘打招呼:“大娘,我们一车这么多人到你老家,连个招呼也没打,太给你添麻烦了。”
在这里,周恩来先是深感抱歉,接着彬彬有礼地代表大家向大娘表示了歉意才进了屋。并没有等别人给他提供什么舒适坐位,而是很随便地“在炕沿上坐了下来,和大娘拉起了家常”。当即把自己融入农家,就像大娘家庭中的一员,没有一点儿官架子。大娘还端出了一箩筐杏子,招呼大家尝尝鲜。大娘一边说,一边捡了几个大杏,在衣襟上擦了擦,递给了周恩来。这几个大杏或许也不太卫生,可周恩来并没有像个别领导下基层那样。水,非自带高级杯子里的不敢喝;饭,非高级招待所、关系大酒店里的不敢吃,而是马上接过杏子,当即谢了大娘:“够给你添麻烦了,你还给我们杏子吃。”说罢,洗也没洗,擦也没擦,直接咬了一口。接着,一边吃,一边继续拉家常。
“周恩来吃杏”事虽小,上不得唇舌,却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干群鱼水”关系,什么叫“相信群众”!
后来,当大娘好像发现了什么,盯着周恩来边瞧边念叨:“你这位老同志怎么这么面熟,我好像在哪儿见过。”周恩来故意打趣地问:“是吗,怎么会这么巧,你老究竟在哪里见过我?”大娘正在纳闷,不想其儿媳妇跑了进来,她一眼就认出了周恩来,十分惊喜地说:“妈,这是咱们的周总理啊!”大娘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咱们的总理,我咋就能忘记了呢!”周恩来看出大娘有点难为情,忙岔话解围地问大娘:“咱们这里称老人是大妈,还是大娘?”“我们这里一般都称老大妈。”侯大娘回答说。“那好,我就称你侯大妈吧。”周恩来十分尊重地方风俗习惯,言行举止十分注意,也十分得体,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
后来,当侯大爷领着小孙子和小孙女回家后,娃娃们眼更尖,一眼就认出了周恩来,高兴得又蹦又跳。这时,周恩来下了炕沿,走上前去拉着两个孩子,问他们“几岁了,上学了没有?”充分体现了周恩来尊老爱幼、关心下一代,平易近人的长者风范。接着,他又和大家促膝谈心,并详细询问了这个村子的情况,一边听,一边在本子上认真做着记录,细心搞调查研究。
谈话之间,雨已经停了。一见雨停,周恩来立即站了起来,向侯大娘一家告别,他说:“打扰了,非常感谢你们。下次我再来看望你们。”一行人上了车后,周总理还从车窗中伸出手来,向侯大娘一家挥手告别……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周恩来作为一个大国总理,日理万机,忧国忧民。在密云农家的一言一行,无不展现出他亲民、爱民、密切联系群众的伟人风范。
联系到前几年,有的领导干部除不想、也不愿意深入群众,还对找上门办事的群众不是热情对待,而是“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更有甚者,不给好处不办事。诸如此类,他们的心中根本就没有群众,更谈不上“密切联系联众”了。
“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
“老百姓的心,
是那有形的水。
能载舟,能覆舟,
沉覆多少权贵”。
毛泽东主席当年曾明确提出:“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也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关系的路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这样的路线,这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中,“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体现了党对待人民群众的基本立场和观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则揭示了我们党对待人民群众的基本立场和观点落到实处的科学方法。
基层工作,直接面对的是群众。党群、干群关系是否密切,为人民服务是否到位,不仅要经得起上级考核,更要经得起群众评说。只有对一些领导干部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才能让更多人引以为戒,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当前,执政党要把争取民心和赢得民心摆在第一议程、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而要争取民心和赢得民心,就应该像周总理那样,像党和国家领导人那样,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大興调查研究之风。具体地说,就是要“摘得下帽子、放得下架子、俯得下身子、甩得开膀子”切实为群众做实事。不但要询问一些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小事,而且还要了解村民致富方式方法、社会保障、就医就学、社会参与等系列问题。同时,还要坦诚面对群众对干部的提问,经得起群众的评判和检验。让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符合“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
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大举措。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学习习总书记兰考调研重要讲话,进一步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让群众感受到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只有这样,才能争取民心和赢得民心,才能化“油水关系”为“鱼水关系”,才能团结带领群众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才能汇聚起强大合力,实现习总书记倡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但据基层个别单位反映:个别“上山下乡”的包村联户干部,面对完全陌生的工作环境和完全陌生的“另类”面孔,乍从宽敞明亮、富丽堂皇的舒适办公室里走出,到困难家庭中钻窄房黑屋;乍离开优雅气派、美观舒适的老板桌椅,到困难家庭中坐“冷板凳”、交叉子;乍已习惯了从“公务员”、秘书手中端香茶杯,到困难家庭中喝碗白开水……一时很难适应,有时还会乱了方寸,无所适从。
可是,当这些人读过《周总理避雨密云农家》以后,或许会从中受到启发,受到教育:
1958年6月的一天,周恩来到密云县潮白河上查看修建密云水库的坝址。在返京路上,一场大雨伴狂风倾盆而下,车无法再走了。他们在路旁一个叫溪翁庄的村子旁停了下来。县里同行的同志请周恩来到路旁的农家避避雨。可心里时时装着人民,事事为老百姓考虑,处处体谅老百姓难处的周恩来却说:“咱们这么多人进去,事先也没打个招呼,不太好吧。”县里的同志说:“这是侯大爷的家,他儿子就在县里工作,用不着打招呼。”正说着,院门打开了,一位60多岁的老大娘走出来,将他们往里面让:“雨这么大,赶快进来避避吧!”周恩来迎上去和大娘打招呼:“大娘,我们一车这么多人到你老家,连个招呼也没打,太给你添麻烦了。”
在这里,周恩来先是深感抱歉,接着彬彬有礼地代表大家向大娘表示了歉意才进了屋。并没有等别人给他提供什么舒适坐位,而是很随便地“在炕沿上坐了下来,和大娘拉起了家常”。当即把自己融入农家,就像大娘家庭中的一员,没有一点儿官架子。大娘还端出了一箩筐杏子,招呼大家尝尝鲜。大娘一边说,一边捡了几个大杏,在衣襟上擦了擦,递给了周恩来。这几个大杏或许也不太卫生,可周恩来并没有像个别领导下基层那样。水,非自带高级杯子里的不敢喝;饭,非高级招待所、关系大酒店里的不敢吃,而是马上接过杏子,当即谢了大娘:“够给你添麻烦了,你还给我们杏子吃。”说罢,洗也没洗,擦也没擦,直接咬了一口。接着,一边吃,一边继续拉家常。
“周恩来吃杏”事虽小,上不得唇舌,却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干群鱼水”关系,什么叫“相信群众”!
后来,当大娘好像发现了什么,盯着周恩来边瞧边念叨:“你这位老同志怎么这么面熟,我好像在哪儿见过。”周恩来故意打趣地问:“是吗,怎么会这么巧,你老究竟在哪里见过我?”大娘正在纳闷,不想其儿媳妇跑了进来,她一眼就认出了周恩来,十分惊喜地说:“妈,这是咱们的周总理啊!”大娘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咱们的总理,我咋就能忘记了呢!”周恩来看出大娘有点难为情,忙岔话解围地问大娘:“咱们这里称老人是大妈,还是大娘?”“我们这里一般都称老大妈。”侯大娘回答说。“那好,我就称你侯大妈吧。”周恩来十分尊重地方风俗习惯,言行举止十分注意,也十分得体,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
后来,当侯大爷领着小孙子和小孙女回家后,娃娃们眼更尖,一眼就认出了周恩来,高兴得又蹦又跳。这时,周恩来下了炕沿,走上前去拉着两个孩子,问他们“几岁了,上学了没有?”充分体现了周恩来尊老爱幼、关心下一代,平易近人的长者风范。接着,他又和大家促膝谈心,并详细询问了这个村子的情况,一边听,一边在本子上认真做着记录,细心搞调查研究。
谈话之间,雨已经停了。一见雨停,周恩来立即站了起来,向侯大娘一家告别,他说:“打扰了,非常感谢你们。下次我再来看望你们。”一行人上了车后,周总理还从车窗中伸出手来,向侯大娘一家挥手告别……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周恩来作为一个大国总理,日理万机,忧国忧民。在密云农家的一言一行,无不展现出他亲民、爱民、密切联系群众的伟人风范。
联系到前几年,有的领导干部除不想、也不愿意深入群众,还对找上门办事的群众不是热情对待,而是“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更有甚者,不给好处不办事。诸如此类,他们的心中根本就没有群众,更谈不上“密切联系联众”了。
“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
“老百姓的心,
是那有形的水。
能载舟,能覆舟,
沉覆多少权贵”。
毛泽东主席当年曾明确提出:“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也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关系的路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这样的路线,这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中,“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体现了党对待人民群众的基本立场和观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则揭示了我们党对待人民群众的基本立场和观点落到实处的科学方法。
基层工作,直接面对的是群众。党群、干群关系是否密切,为人民服务是否到位,不仅要经得起上级考核,更要经得起群众评说。只有对一些领导干部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才能让更多人引以为戒,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当前,执政党要把争取民心和赢得民心摆在第一议程、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而要争取民心和赢得民心,就应该像周总理那样,像党和国家领导人那样,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大興调查研究之风。具体地说,就是要“摘得下帽子、放得下架子、俯得下身子、甩得开膀子”切实为群众做实事。不但要询问一些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小事,而且还要了解村民致富方式方法、社会保障、就医就学、社会参与等系列问题。同时,还要坦诚面对群众对干部的提问,经得起群众的评判和检验。让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符合“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
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大举措。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学习习总书记兰考调研重要讲话,进一步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让群众感受到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只有这样,才能争取民心和赢得民心,才能化“油水关系”为“鱼水关系”,才能团结带领群众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才能汇聚起强大合力,实现习总书记倡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