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山东赛区)暨第五届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颁奖大会圆满成功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liang2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月13日上午,由山东数学会主办、我校承办的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山东赛区)暨第五届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颁奖大会在我校孔子会堂隆重举行。我校副校长王继锁、省科协办公室主任邵新贵等出席大会,获奖单位、教师、学生代表等参加大会,大会由山东数学会秘书长崔玉泉主持。
  副校长王继锁在颁奖大会上发表了讲话。他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办学概况和发展历史,介绍了数学科学学院作为我校品牌学院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和取得的成就。王继锁说,我校数学本科专业在山东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在中国数学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连续五年夺得全国竞赛一等奖。本次颁奖大会在我校的举办充分体现了山东省数学会及省内各院校对我校的信任与支持。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山东赛区负责人张天德教授从赛事的组织、试卷的批阅、奖项的设定和评选等多个方面对该项赛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院长孟凡伟教授宣读了优秀组织单位、指导老师和获奖学生名单。
  优秀指导教师代表和获奖学生代表分别发言。颁奖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与获奖单位、教师代表于科技楼前合影留念。
  据悉,全省共有38所高校的7533人参加本次竞赛,其中数学类2110人,非数学类5423人。山东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临沂大学、滨州学院五所高校获得优秀组织单位,评选出优秀指导老师74人,学生数学专业组一等奖70人,二等奖105人,三等奖174人;非数学专业组一等奖189人,二等奖284人,三等奖472人。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是中国数学会主办的一项面向全国高校学生的隆重赛事,自举办以来一直受到全国高校数学及相关专业的重视,现已成为全国高等院校最高水平的数学专业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活动对人才培养、服务教学、促进高等学校数学改革和建设都有积极作用,不仅增加了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发现和选拔数学创新人才,也为青年学子提供了一个展示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舞台。
  (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供稿)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字资源建设是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而版权保护是保证数字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该研究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在厘清数字资源版权保护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分别对作为版权人的教师个体和高校机构参与资源共享时出现的博弈困境进行分析,提出建立本土化的cc协议制度与资源强制存储共享激励机制,推行教育管理部门的资金及政策干预措施,有效破解校际间的数字资源共享难题。  关键词:资源;共享;版权;博弈论 
摘要:该文对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的涵义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以初中《计算机病毒与防治》单元为例,对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从资源开发到教学实践展开了教学实验研究,以期对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内在价值、内容开发及其有效性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从而丰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彰显课程人文精神。该教学实验研究采取不等控制组设计,经过教学处理之后,实验组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得到显著提升。通过教学
1  我的名字本来叫厚复,办身份证的时候,自作主张改成了厚福,不过我并没过上几天有福的日子。初中一毕业,我先是在食品厂跑了两年业务,结婚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靠收废品维持生计。后来的我虽浪得一些虚名,可了解底细的,大街上见了面,还会冷不丁叫我一声“垃圾狗”。我本姓苟,他们这样叫我,也不算太欺负人。  后来我和老婆两人一起在东风镇干装潢,至少比拾垃圾有面子。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不是个笨人,雨后蘑菇一样
我说的这座边城,很小,位于中国的西北角。翻开地图你瞧吧,就在雄鸡尾巴的尖上,出城几公里就到了国境。  这是一方超尘脱俗的净土。人们形容这座城市:“天蓝得过分,花开得放肆。”非同寻常的地方,一般都会有非同寻常的事情发生。  10多年前,我开始追踪采访这个群体。于是,一次次来到边城,结识了很多人,老杨便是其中之一。边城出生、边城长大的他,简直就是一部边城活字典,大部分家庭的根根梢梢他都清清楚楚。加之他
摘要:现有的教师集中培训存在脱离教学实践、缺乏体验与参与、评价反馈不及时等问题。该文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依据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特点,CASECI模型为指导,利用学习元平台知识生成与进化的特色功能,设计了情境化、互动多样的教师培训活动设计模式。此模式强调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提供真实的情境、注重体验与参与、协同知识建构、支持多元化评价。该文以此模式组织了“跨越式项目全国中小学语文和英语骨干教师培
摘要: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已经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重点,探讨自适应技术在研究性学习领域的应用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对研究型课程的内涵、理论基础和实施现状的梳理,基于上海市中学开展研究型课程的调研结果,研发了一套支持大规模在线开放式的研究型课程自适应学习系统,旨在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校实施大规模研究型课程的教学、管理和评价工作,辅助学生开展个性化研究性学习。该文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对该系统的
A1  外婆生病的消息是九舅姜小九通知我的。  九舅在电话里柔声细语,就像报告他们那里的寻常天气。你外婆这回恐怕真的不行了,她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九舅说。  外婆胡氏快九十岁了,活到这个年纪的外婆,日常只有两件事:一是坐在椅子上歪着脖子打盹儿。白天坐椅子上打盹儿,晚上也坐椅子上打盹儿,叫她躺床上去睡,她又说人老了没瞌睡。二是絮絮叨叨地说话。她说发大水那年,她梦见过蛟,蟒蛇一样的身躯在水面上竖起了
摘要: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教学系统与学习技术专业一直领跑教育技术学发展,其课程设置也成为了领域内争相学习的焦点。该研究通过对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开设的32门课程大纲的分析,结合教师与学生访谈,以及个人的访学体验,对其课程设置进行了深度考察,发现其课程存在如下特点:课程设置整体上,存在博士研究方法类课程占比高、重视基础课程、网络课程比例大、兼职教师开设的课程数量多等;课程目标与内容方面,基础课程关注基
摘要: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数字媒介广泛覆盖的数字时代,数字素养已成为21世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毫无疑问地是“互联网 ”时代教师与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数字素养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融合正成为教育技术界新的关注点,也是众多学科课程发展的新延伸。据此,该文在简要分析数字素养教育融入艺术教育可能性的基础上,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艺术
编者按:在“人—技”协同进化的教育发展趋势下,物理空间中的学习支持服务将面临深刻变革。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与可穿戴技术的涌现,面向物理空间的学习分析技术已应运而生,其中一个研究趋势是利用传感器技术探察个体学习状态,并基于感知数据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适应与自主化学习环境。国际上,教育技术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已开始重点布局此项研究,致力于提供个性化学习反馈、推荐和干预等服务以创设移动式的智能学伴系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