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意识:在追寻数学家的探索历程中产生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min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完一位优秀教师执教的《认识小数》(苏教版三下)一课.我被这节课的新授环节深深吸引。在认识小数这一板块,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追寻数学家的探索历程,经历了小数的产生和发展.在创造过程中分散击破了一个个学习难点。教学过程中,教师调整教材,使得知识的传授由“静态注入”变为“动态发现”;鼓励学生猜想,由教师的“单线传授”变为师生的“多向交流”: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得知识的获得由“教师权威”变为学生群体的“集体智慧”。三点感悟:
  一、调整教材:变“静态注入”为“动态发现”
  数学教学提倡发现式教学,摒弃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使学生对发现或创造产生兴趣并试看去发现。去创造。引导学生去发现,引导学生去创造,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虽然不能像数学家那样去创造发明,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创造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的“类创造”或“再创造”.但是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实践活动,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实践和思考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去认识事物,掌握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和数学建模方法,进行“创造体验”。经过这样的方式获得的知识必然是生动、具体、深刻、鲜明、丰富的,可以说是终身难惠的。同时,学生通过这些积极参与的创造性数学学习活动,可以掌握创造的策略,并将这些创造策略迁移到其他的实践活动中去。
  本课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教材结合具体情境先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再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最后介绍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在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时.教材安排让学生先测量课桌的长、宽,测量结果都不到1米,可以用分米做单位.用整数表示;也可以用米做单位,用分数表示。在会用这两种表示方法的基础上,直接引入小数。再用文具用品的价格引入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教材编写者没有把数学家如何创造小数的中间环节展示出来(在单元末的“你知道吗”中介绍了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而是采用直接告诉学生的形式,引入了小数。
  所以我们应该提倡这种对教材的合理调整,当然这样的调整.需要教师不仅拥有可以融会贯通的数学知识,还应尽可能熟悉一些数学史.了解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坎坎坷坷,并采用适合学生创造的形式展现出来。
  
  二、鼓励猜想:变“单线传授”为“多向交流”
  
  猜想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手段.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明。”对小学生而言.并非要出现像科学家那样的猜想,但应具有知识的再发现和再创造。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猜想。正是培养学生进行知识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良好开端。学生的合理猜想中融合了知觉思维、联想等要素,是较复杂的思维过程,因此.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或直觉进行猜想,既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在猜想的过程中能更好地获取知识,又能展示他们的创新才智,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这部分知识教师如果照用教材的话.那么课堂上小数的引入就是这样的:直接告诉学生.例1中的5/10米、4/10米这两个分数还可以写成另外的形式,即0.5米、0.4米。然后指导学生练习这两个小数的读写方法。这样的教学形式只能是教师的“单线传授”,指向单一,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而这位教师在新授部分大胆引入猜想,鼓励学生猜测。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投入教学思考之中,在探求数位、猜测小数的表示方法时。教师在关键处设置了几个障碍,“会不会还有其它的表示方法呢”、“能用元做单位在这样的数位图上表示吗”、“老师再给你一个数住,你们想怎么添呢”、“怎么利用这个新空间和数字1表示1角呢”。凡此种种,学生虽然不可能马上得出正确答案.但当学生猜想错误时.教师表现出来的宽容、期待反而引发出了更多的思考,产生探索的欲望,把他们一步步引向思维的深处。朝着期待的目标,充分探究,从而一步步地向真理靠拢。在这里,教师把错误的猜测看作教学资源.因为这些错误的猜测引发别的更好的发现。而先前的错误或浅显的猜测也套使猜测结果更加正确、更加深刻。
  
  三、民主平等:变“教师权威”为“集体智慧”
  
  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学生的学习l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学生才会敢想、敢猜、敢讲,才有利于学生萌发创新意识。形成创新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本课中教师引导座位上的学生向展示创造成果的同学发问,自己暂时退出讲坛,融入学生群体之中,成为学生的一员,把舞台交给学生。在这样一个平等的学习氛囿中。座位上的学生饺尽脑汁,想要考倒“小老师”.而“小老师”及其智囊团也积极投入备战状态,而这样的问答关系在第二组展示时又交换了角色,原先的学生也许就变成了“老师”.原先的“小老师”又重新回归为学生.双方又投入另一轮不见硝烟又异常激烈的提问探讨中。这种思辨的过程类似于“头脑风暴”,大家敞开思考,在思想的碰撞交流中,可以逐步澄清展示同学原先还不太明晰的创造用意,隐隐约约说出小数的意义。创造出合理实用的新数。
  整个学习过程是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的过程。通过互问互答,发现思维的漏洞.纽内同伴补充说明.不断进行完善,修正自己的知识建构。既让小组成员团结更紧密、思考更全面、思维更缜密,又让其余同学参与其中。使得思考过内化过的知识自然而然转变成每一位同学的知识。这时的知识已然是大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学生共同探索出来的成果,相对于“教师权威”,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掌握套更容易、更深刻。
其他文献
初中英语自主学习有效调控就是要求教师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效地获取、贮存、提取和使用英语信息所采用的一整套系统的行动、步骤、计划的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一、质疑培养思维    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上的进步,就是在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中得来的。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首先要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打消那种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了、有失威信或怕挤占课堂教学时间、打乱教学计划的顾虑。实际上,只要教师实事求是
通过目前疾控中心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新时期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给出了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举措。意在解决当前人事档案
生产运行电力系统是目前的主要工作系统,其对民生工作造成的影响是非常突出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此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成为了必然的趋势。文章针对电气
本文通过解析几何中圆与圆锥曲线的生成上的常见的三个方面的共性和关系的初步探究.揭秘了圆与圆锥曲线的密切联系.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圆与圆锥曲线的有关知识。